APP下载

基于MOOC的影视艺术鉴赏课程改革与创新研究

2020-09-10李阳春

新闻研究导刊 2020年5期
关键词:慕课课程改革

摘 要:开放性、以学习者为中心、教学活动的多元化是MOOC的突出特征。结合MOOC的特色,我们对影视艺术鉴赏课程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与创新。通过改进教学内容、变革教学模式和革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以任务带动教学,个性化定制学习过程,使学习者在相互学习的过程中提高综合素质。

关键词:影视艺术鉴赏;慕课;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0)05-0029-02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MOOC背景下《影视艺术鉴赏》课程建设与创新研究”成果,项目编号:湘教通[2015]291号517

影视艺术鉴赏是文学艺术大类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通过教师对中外一系列影视作品不同形式、层次的讲解,使学生了解影视艺术与科技及其他艺术的联系,熟知影视艺术特性和中外影视发展历史,掌握富有代表性的影视流派的特性,进而能够简要分析影片的视听特点,悟出影视作品在思想和艺术等方面的独特之处,以此提高他们的影视艺术欣赏水平和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表现力和创造力。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就是我们所说的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它具有3个鲜明的优势特色:一是大规模,二是开放性,三是授课形式生动活泼。[1]当下,传统教学的弊端日渐突出,慕课越来越受到学习者的青睐。只有对专业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和创新,才能培养出符合专业发展的复合型人才。为此,借助慕课东风,我们对影视艺术鉴赏课程进行了改革和创新。

一、以微视频为主要形式,改进教学内容

MOOC是一种在线学习,学习者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只要有网络,只要有移动设备就可以学习。这种学习的开放性和灵动性决定了我们的教学内容必须随之改变。

(一)以知识点为单位构架课程

影视艺术鉴赏共32个课时,若仍以课时为单位安排MOOC内容,显然不能满足教学需求。为此,我们以知识点架构全课,采用了微视频为主的线上教学。本课程共有48个视频,每个视频都在15分钟左右,短小精炼。各个知识点看似独立,其实有着内在的关联。例如,针对“中国电影”章节,我们将教学内容分割成了11个知识点。知识点1是旧中国电影,知识点4是战后电影。知识点1涉及一个很重要的术语——“影戏电影”。知识点4则详细讲解了一部影片——《一江春水向东流》,此影片情节完整曲折、人物形象鲜明,巧妙地将中国古典小说、诗歌、戏曲、绘画等艺术技巧融入电影艺术的表现形式之中,丰富和发展了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中国电影的“影戏”传统。两个知识点连在一起,就可厘清“影戏电影”的发展脉络和突出特色。这样的构架,一方面扩大了课堂容量,另一方面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非常有帮助。

(二)去杂存精,经典与通俗并存

影视艺术鉴赏课涉及的知识范围广泛,主要包括影视艺术的特征、影视视听语言、中外影视艺术发展的历史、影视流派、影视鉴赏等方面。内容多而杂,所以我们要去杂存精。在影视案例的选择上,我们一般选择既有艺术内涵又在商业上取得成功的影视剧,如《一夜风流》《英雄》《教父》《爸爸去哪儿》等。对一些重要的经典影视剧则单列知识点详细讲解,并一一点评。例如,《神女》是灵魂现实主义的巨作;《菊豆》是张艺谋讲究色彩运用的巨作,也是我国第一部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奖的电影;《偷自行车的人》是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对王小帅《十七岁的单车》影响深远。最后,我们兼顾影视艺术的通俗性,如《去年在马里昂巴德》《野草莓》之类的艰涩难懂的影片则一笔带过。

二、以探究问题为导向,变革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2]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教学质量的提升。中国教育学会戴家干曾说,在传统的培养模式下,80%的人去陪着20%的人学着自己永远搞不清楚、学不明白的难题。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严重阻碍人才的培养和经济的发展。面对经济全球化竞争形势,我们必须构建与之发展需要相适应的教学模式。

(一)开放教学模式取代封闭教学模式

MOOC不同于传统的课堂教学,它首先是一种弹性学习。它不会要求学习者在具体的时间完成什么,只要在规定时间段完成任务即可。其次,在教室、宿舍、户外、商场等任何有网络的地方都可以完成学习。最后,任何知识点我们都可以在网上反复学习。这些特性决定了影视艺术鉴赏课程的教学必须以开放的网络平台教学取代封闭的按节次在教室的教学。

(二)消解“填鸭式”教学,构建“探究式”教学模式

传统教学模式由于其一堂课限定在40~45分钟之内,教学方式比较单一,基本上是一种知识的灌输,容易造成听觉疲劳。如果放太多经典影片,就会占据过多的时间,课时量就会不足,进而影响教学进度的执行。影视艺术鉴赏消解了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过程模式,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探究式教学模式。线上授课视频内容短小精炼,学习者观看视频后可以在讨论区提问,教师在线上及时解答疑问,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层次学习者的需求。特别是线下的答疑、解惑,能够引导学生深入探究问题。在教学过程中,以视频为媒介,教师引导学生利用课程资源,认识共享课程;以问题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来探讨问题,教师重在引导与辅助,提供一个互动学习平台,营造一种相互交流的氛围。在不断反馈、相互交流甚至辩论中帮助学生内化吸收知识。这样,学习者就不是被动学习,而是学有所思,在思辨的过程中进一步消化知识。

(三)以“微课程”为教学单元,建立“微课程”问题体系模式

影视艺术鉴赏以往都是以章節为教学单元,重知识的理论性和系统性。MOOC将知识点进行了分割。教师在对提出的基本问题进行梳理、归纳后,我们都要对问题进行细化,一层一层引导学生深入探究。例如,“30年代之前的中国电影”这个知识点,我们将问题细化为3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宏观构架,要求对30年代之前的中国电影的发展脉络有一个整体认知。开始是活动照相,然后是触摸胶片影像,再次是类型化商业电影兴起。第二层次是第一层次的深入,在宏观构架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探讨30年代之前的中国电影有何特色。第三层次的问题比较深入,在前两个问题上进一步升华:30年代之前的电影就是影戏,影戏是中国电影的一种传统。在层层深入中,发掘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

三、以主体间平等对话为基础,革新教学方法

传统的影视艺术鉴赏课程教学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重点研究教师的“教法”,即“教什么”“如何教”等,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影视艺术鉴赏课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但教学的本质是“在主体间平等对话的基础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共同合作与探究,并在有效的教学情境中共同生成知识,共同创造教育经验的过程”。[3]从教学论的角度看,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教学方法包括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教师的“教”首先要为学生的“学”着想,还要为“学”设计好教学过程。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传统的教学方法与当代“90后”“00后”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便捷性、学习方式的多样性以及思维方式的多元化等产生了尖锐的矛盾。因而有效利用传统课程资源、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增强教师教学方式的适用性和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显得尤为重要。

(一)缓解视觉疲劳,任务驱动教学

传统的影视教学课堂时间较长,学生难免分心,教师虽可以当堂阻止,但收效甚微。影视艺术鉴赏采用线上视频教学,在视频学习中,我们设计许多小问题穿插其中。学习时,学生好像经历电子游戏的通关过程,只有答对之后,才能继续听课。这种方式容易让学生被课程内容和学习方式吸引,不再开小差。如果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学生还可以在线提问,5分钟左右就会有师生在线解答,助其闯关。

除了问题闯关外,我们还采用分组分任务教学。每个班25个人,分成5个组,每组5个人。每组以教学章节为单位布置5个思考题。每次线下课由1个组主讲。要求主讲人员制作PPT,每个学生的讲课时间为5~8分钟。其他4组人员对PPT汇报组进行提问,这样就避免了其他4组同学只学习自己组的PPT,不学习课程其他内容的弊端。汇报组对其他4组的提问作出回答后,最后教师点评。在汇报和相互提问和质疑中,在教师的点评中,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辨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这些能力是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必备的。

(二)因材施教,个性化定制学习过程

从古至今,因材施教是一种非常值得提倡的教学方法。但传统的影视艺术鉴赏课堂由于各方面的限制,这种教学方法很难实现。而MOOC,只要教师建立慕课堂,每个教学班级都会生成一个课堂码和单独的二维码。“慕课”平台可以产生大量系统化的教与学的数据,包括每个人从注册到每个知识点学习时间长短和周期、提问交流的次数和内容、作业完成情况、知识点掌握情况等等。基于此,教师能够运用“慕课”平台产生的大数据进行深度的教育研究,为建立不同人群学习心理和动力分析奠定基础。通过提供海量的教育过程数据,可跟踪学习历程,检测分析各种经历和交流对学习的影响,获得教育的聚集规律。教师还可以随时发布公告,随时提醒学生跟进学习,进而改进学习内容和教学方式,使个性化定制学习过程成为可能,实现学习内容、方式的动态调整。

(三)以學习者为中心,学习者相互学习

当今教育的一大趋势就是由以教师为中心走向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强调学习不是教师主动的灌输,也不是学生顺从的接受,而是一个主动的、有明确意图的、积极的建构实践,包括相互作用的意图、行为、反思等行为。[4]以往的影视艺术鉴赏课基本上是教师全堂灌输,没有学习者相互学习这个环节。而MOOC在线社区一对多或多对多地回答问题,创建学习网络,让学习以传统大学课堂中很少出现的形式进行,使学习者能够相互学习,交流心得,取长补短。

四、结语

影视艺术鉴赏以微课程为单位,兼顾班级授课制与个性化教学,唤起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凸显以人为本,这无疑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的视野更广、学习效率更高。但慕课也有一些不足,如学生的发帖只计算个数,平台无法甄别质量,这导致学生不动脑筋复制同样计分。还有当面临诸如新冠肺炎疫情这样重大的公共突发事件时,课程无法直播,线下课没有理想的方式取代。只有学习者、课程建设者和学习氛围各要素相互适应,我们的教学改革才能稳步前行。

参考文献:

[1] 李慧玲.借力“慕课”,推进古代文学教学改革[J].梧州学院学报,2014(2):74-78.

[2] 王书琴,尹玲燕,李浩舰.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思辨[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6(6):174-175.

[3] 陈晓端,毛红芳.试论有效教学的课堂文化构建[J].当代教师教育,2009(1):6-10.

[4] 王晶心.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混合式学习环境:理论基础与教学策略[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9(21):1-6.

作者简介:李阳春(1976—),女,湖南邵东人,长沙学院影视艺术与文化传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湖湘文化,影视艺术。

猜你喜欢

慕课课程改革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自媒体时代慕课对民办院校高等化学教学的意义与影响
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在慕课发展过程中的价值与服务的自我创新研究
大学生对慕课的了解和利用
“慕课”教学的“八年之痒”
慕课环境下的学习者
基于创意的对口单招色彩课程改革突破点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