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高中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途径分析

2020-09-10徐天顺

高考·上 2020年6期
关键词:培养途径高中数学核心素养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革,社会各界对于高中教育体系的要求也有所提升,高中作为学生学习与成长过程中至关重要的转折阶段,在这一时期学生面临着繁重的学业压力,同时要随时为高考做准备,因此教师要在保证学生文化成绩稳步提升的基础上调节学生的心理情绪。数学一作为一门基础且重要的学科,教师必须要对其进行重点研究。基于此,本文针对高中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途径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高中数学;核心素养;培养途径

引言:高中生正处于人生中一个特殊的年龄阶段,高中学生基本已经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自主思考能力,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已经不能满足当代高中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成长需要,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模式,明确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要求,在此基础上明确高中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和价值,通过不断地学习,采取科学的策略,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为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和综合水平的提升提供有效的保障。

1.高中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概述

想要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首先教师必须要通过学习来明确高中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及概念,这样才能有针对性的选择教学方案,设计教学内容。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传统的教学形式并不适用于当今高中数学的教学理念。高中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数学抽象思维素养、逻辑推理能力素养、建模素养、直观想象素养、基本运算素养、自主学习素养、实践运用素养等。教师在教学中要加强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有效性,通过认识到学科核心素养的几个本质特征和重点内容来进行针对性的教学,优化教学内容,提高备课质量。想要达到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教师必须要从自身出发进行反省,发现自身在教学方面的优势和不足,通过不断的学习,增强自己的教学能力和职业素养,给予学生积极和正确的引导。

2.高中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途径

2.1丰富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数学观念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丰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是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教师要先从丰富教学内容,开发教学资源入手,来进行教学形式的创新。教师在教学之前要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围绕此教学目标准备教学内容,提高教师的备课效率。所谓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教师要通过创新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在兴趣的指引下感受数学的魅力,以此来培养其核心素养。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下更容易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例如:在《平面向量》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备课时通过网络来搜寻一些微课教学资源,将这些微课教学资源与教材中教学内容进行整合,让学生结合微课资源进行课前预习,在预习的过程中将重点和难点标注出来,帮助学生在课堂上更加针对性的学习。当今社会是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期,多媒体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也越发广泛,教师可以借助动画的形式为学生展示平面向量的相关定义,将平面向量中的数学知识点清晰的呈现在学生面前,这不仅能够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同时也可以加深学生对该数学知识点的记忆和理解。

2.2多维度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素养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认识到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离不开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当代教学理念下,很多数学知识都存在一定的抽象性,学生如果不具备良好的抽象思维,对于很多数学知识的理解会存在一些困难。

例如:在《棱柱、棱锥》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先在教学导入的环节中应用多媒体设备给学生展示一些生活中棱柱、棱锥的建筑物,让学生思考棱柱、棱锥的概念和特点,通过自主思考与合作探究来总结一些数学概念,寻求问题的答案;在学生探究之后,教师根据学生的答案给予针对性的评价,肯定学生讨论中的优势之处,指出学生在此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该知识点的内容。另一方面,教师可以组织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让学生来感知棱柱、棱锥这一数学概念,而不是采取灌输式的方式让学生强行理解和记忆,这样通过多维度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能力和学科核心素养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3运用生活案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所谓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想要培养学生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教师一定要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和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让学生在生活中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只有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价值,才能激发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多运用生活化的案例加强学生的情感共鸣,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离自己并不遥远,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例如:在《简单随机抽样》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讲解完教材内的例题之外,要多从生活中选取一些实际案例,比如说抽奖、买彩票等,都是在简单随机抽样中比较常见的生活案例,教师将这些生活案例进行润色,将其融合进高中数学教学课堂中,不仅可以为高中数学课堂增添新的生机与活力,改变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刻板印象,同时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更加愿意参与到数学问题的研究中,由此来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结束语:综上所述,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高中作为学生学习与成长过程中至关重要的转折阶段,是学生升入大学前的关键时期,因此在高中教育体系中教师必须要改变固有的教学观念,伴随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来更新自身的教学理念和教学形式,明确高中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和价值,在此基础上采取科学的途径,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为其数学学习能力的提升和综合素养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为其今后的学习和成长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汤建南.高中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途径探究[J].數学教学通讯,2017(6):26-27.

[2]沈亮.高中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途径分析[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7.

[3]姚栋.高中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从理解到落地[J].数学教学通讯,2019(33):50-51.

作者简介:徐天顺(1966.04.29-),男,汉族,四川成都人,四川省特级教师,大学本科,四川省成都市航天中学校,邮编:610100,研究方向:高中数学教育教学。

猜你喜欢

培养途径高中数学核心素养
高等数学教学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探讨
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
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