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的临床观察

2020-09-10赵宝明

锦州医科大学报 2020年8期
关键词:幽门螺旋杆菌三联疗法临床效果

赵宝明

【摘要】目的  探讨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旋杆菌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为红河州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2018年10月--2019年2月收治120例消化性胃溃疡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6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取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奥美拉唑三联疗法,采用呋喃唑酮、左氧氟沙星与雷尼替丁三联治疗方法的患者为观察组,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幽门螺旋杆菌的根除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1.67%,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为76.67%;对照组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为66.67%,;结果显示观察组的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消化性胃溃疡患者采取三联疗法,其中采用呋喃唑酮、左氧氟沙星与雷尼替丁三联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显著,幽门螺线杆菌的根除效果明显,有利于患者康复,提高患者满意程度以及生活质量,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三联疗法;幽门螺旋杆菌;临床效果

消化性胃溃疡疾病属于消化系统中比较常见的一类疾病,有文献资料显示,消化性胃溃疡与幽门螺旋杆菌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幽门螺旋杆菌是导致消化性胃溃疡发生于反复发作的重要原因,因此对幽门螺旋杆菌的根除治疗之治疗消化性胃溃疡的关键。临床上常采用标准三联治疗该疾病,导致细菌耐药性的逐渐增强以及抗生素的不规范事情导致其不良反应逐渐增加,影响标准三联对幽门螺旋杆菌的根除效果。为进一步了解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旋杆菌的临床疗效,现将红河州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2018年10月--2019年2月收治120例消化性胃溃疡患者进行不同的三联疗法分别选用呋喃唑酮、左氧氟沙星、雷尼替丁和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奥美拉唑三联疗法,结果整理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为红河州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2018年10月--2019年2月收治120例消化性胃溃疡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60例患者,对照组中男性患者有28例,女性患者有22例,年龄在38岁-76岁,平均年龄为(57.65±5.72);观察组中男性患者有29例,女性患者有21例,年龄在35岁-78岁,平均年龄为(56.57±4.58)。所有患者均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标准三联治疗的方法,具体实施如下:克拉霉素每次500mg,每日2次、阿莫西林每次1.0g,每日2次,奥美拉唑每次20mg,每日2次,治疗2周。

观察组患者采取呋喃唑酮每次100mg,每日2次,左氧氟沙星每次200mg,每日2次,雷尼替丁每次150mg,每日2次,治疗2周。

1.3评判标准

临床疗效:停药1周后,患者在胃镜下显示溃疡面与周围炎症消失,表示痊愈;显示溃疡面消失但是还存在部分炎症,表示为显效;溃疡面积缩小50%以上表示为有效,溃疡面积缩小在50%以下表示为无效。

幽门螺旋杆菌根除情况:停药1周以后对患者进行幽门螺旋杆菌胃黏膜活检标本快速尿素酶实验,如果结果显示为“+”表示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如果结果显示为“-”表示为幽门螺旋杆菌根除。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使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其中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x²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结果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比较

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1.67%,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的幽门螺旋杆菌根除情况

观察组患者中有46例患者进行幽门螺旋杆菌胃黏膜活检标本快速尿素酶实验结果显示为“-”表示为幽门螺旋杆菌根除,根除率为76.67%;对照组患者中有40例患者进行幽门螺旋杆菌胃黏膜活检标本快速尿素酶实验结果显示为“-”表示为幽门螺旋杆菌根除,根除率为66.67%,;结果显示观察组的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奥美拉唑三联疗法在國内外是公认的根除幽门螺旋杆菌的标准方法,但是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不合理的使用,导致其抗生素的耐药性逐渐增加,严重影响幽门螺旋杆菌的根除率。呋喃唑酮、左氧氟沙星与雷尼替丁,有文献指出,呋喃唑酮对幽门螺旋杆菌的作用比较明显,并且无耐药性;左氧氟沙星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并且抗菌效果高,对革兰阴性菌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雷尼替丁为强效组胺H2受体拮抗剂,能有效地抑制组胺、五肽胃泌素和氨甲酰胆碱刺激后引起的胃酸分泌,降低胃酸和胃酶活性。本次研究对120例消化性胃溃疡患者进行不同的三联疗法,结果显示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1.67%,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为76.67%;对照组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为66.67%,;结果显示观察组的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采用呋喃唑酮、左氧氟沙星与雷尼替丁三联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比采用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奥美拉唑三联疗法的临床效果好,幽门螺旋杆菌的根除效果明显。

4结论

综上所述,对消化性胃溃疡患者采取三联疗法,其中采用呋喃唑酮、左氧氟沙星与雷尼替丁三联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显著,幽门螺线杆菌的根处效果明显,有利于患者康复,提高患者满意程度以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王岩,邢煜,王经元. 左氧氟沙星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胃溃疡的临床研究[J]. 现代药物与临床,2016,31(4):533-536.

[2]彭昕,宋丽秀,陈卫刚,等. 标准三联疗法与益生菌联合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的效果比较[J]. 广东医学,2016,37(5):758-761.

[3]王松. 半夏泻心汤联合西药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研究[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6(17):1890-1892.

[4]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PPI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IL-6表达水平影响[J].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6,21(4):531-534.

[5]时昭红,涂蓓蕾,张书,等. 微米大黄炭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活动期胃溃疡的临床观察[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7(23):2374-2377.

[6]沈志高,陈琦,龙小华,等. 胃复春片或铋剂联合标准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的临床研究[J]. 胃肠病学,2017,22(5):287-291.

[7]不同剂量埃索美拉唑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中的疗效观察[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6,16(14):2763-2765.

[8]刘绍能,刘正新,孟淼,等. 摩罗丹配合雷贝拉唑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慢性胃炎疗效观察[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6(7):749-751.

猜你喜欢

幽门螺旋杆菌三联疗法临床效果
克拉霉素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相关胃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荆花胃康胶丸联合PPI三联清除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临床观察
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替米沙坦不同给药时间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分析研究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成人腹腔镜疝修补术92例临床分析
不同疗程标准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分析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联合三联疗法治疗Hp相关性胃炎的效果分析
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胃排空功能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