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忘教育初心

2020-09-10张艳香

新教育论坛 2020年16期
关键词:全面发展

张艳香

摘要: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人。我们的教育,无论哪一个阶段的教育,应时刻围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教育初心而进行,不能忽左忽右。我们的学校教育初心应该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帮助学生筑梦、追梦、圆梦,让一代又一代年轻人都成为实现我们民族梦想的人才。

关键词:不忘;教育初心;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一、目前的教育困惑

每一个家长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愿,愿把一身的精力都投到孩子身上,几乎为了孩子倾其所有,甚至为了孩子寝食难安,但换来的往往是孩子的反感甚至怨恨叛逆;每一位老师都希望桃李满天下,为了学生,可以说呕心沥血,孜孜不倦的工作,但往往还是有那么多学生,不但不尊重老师,甚至厌学,玩游戏,与老师对着干。于是老师和家长不免感叹:“现在的孩子怎么了?现在的孩子为何越来越难管教?现在的孩子为何说不得,管不得,好像都带有一颗‘玻璃心呢’呢?”

当我们面对这些困惑时,家长和老师们不妨静下心来先想一想,我们教育孩子的最初目的是什么?我们到底需要培养什么样的孩子?我们的社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我们的教育方法是否真的适合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我们的教育有没有偏离方向?

二、教育初心的阐释和教育中的偏颇

习近平主席常常教育全国人民“不忘初心”,那么作为家长或老师。我们的“教育初心”到底是什么呢?佛教《华严经》里有一句话:“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初心,就是当初的心意,指一个人一开始所保持的信念。“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就是说一个人做事情,如果始终保持着当初的信念,最后就一定能得到圆满,取得成功。作为家长,我们的教育初心应该是把孩子培养成一个知恩图报,健康快乐,拥有幸福人生的人。我们的学校教育初心应该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帮助学生筑梦、追梦,让一代又一代年轻人都成为实现我们民族梦想的人才。

可是,回顾我们的教育,我们还在坚持“教育初心”吗?在家庭教育方面:很多家长们为了让自己的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很早就让孩子学这学那,也不问问孩子愿不愿意去学,也不考虑所学的适不适合自己孩子学,总是想尽办法把孩子送到一个又一个学习班、提高班、特长班。结果家长累,孩子苦,金钱花了不少,精力也花了不少,孩子收获却不多,甚至闹情绪,不肯去学。于是有的家长就觉得孩子懒,吃不了苦,不理解大人的一片苦心,甚至骂孩子“白眼狼”。其实,这里有很大一部分原因使我们大人造成的,我们对孩子的心理需要考虑不到位。我们不能把家长的心理需要强加在孩子身上,过度关注孩子的文化知识的学习,而忽略了孩子的健康和孩子的心理需求,孩子成天被送到辅导班里学这学那,回家还在房间里写这写那,孩子怎能不烦不闷呢?我们应该给孩子时间去锻炼身体,去接触大自然,去与朋友交往,从而热爱生活。孩子的心理需求得到满足,做事才有兴趣,有了兴趣才有动力,因为兴趣是孩子最重要的老師。家长们还应该让孩子多参与家里的日常生活,从生活中获得他的人生经验,学会一些生活技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社会习惯。如果小时候只让他学习书本知识,只要学习好就行,其他事都不用管,等孩子长大后,却骂孩子懒,骂他冷谈,这怪谁呢?因为你成天把他关在房间里,如同坐牢一样,他除了学习能不找点乐趣?房间里的乐趣无疑就是游戏了。当孩子沉迷网络游戏、家长痛苦不已时,一切都来不及了,他(她)没有体验过生活的艰辛,又如何理解大人的辛劳?不能感受大人的辛苦,又怎会有一颗知恩图报的心。

三、当前学校教育的现状分析

“人之初,性本善!”后天的教育培养至关重要,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我们的教育就应围绕着我们的目标进行,不能偏离了我们的“教育初心。”当前,在我们的学校教育方面,有些地方偏离了我们的“教育初心”,在部分学校或幼儿园出现了或左或右的教育管理。

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人。

习近平还指出,要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学科体系教学体系、管理体系要围绕这个目标来设计,教师要围绕这个目标来设计,学生要围绕这个目标来学。凡是不利于实现这个目标的做法都要坚决改过来。

然而在学前教育阶段,时常有这些乱象发生,为了不发生安全事故,老师们常教育幼儿不能爬高处,不能互相追逐,不能玩水,不能带玩具进校园,不能进菜园,不能淋水等等,孩子只要乖,不出事,就是好孩子。从安全角度讲,这确实无可非议,可是这些过度的保护真的就有利于孩子的健康吗?真的能培育出我们需要的人才吗?我们的教育目标不是培养像大熊猫一样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而是要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从小如同温室中的花朵一样,长大后如何经历风雨,见到彩虹?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只有拥有健壮的体魄,像钟南山院士一样,将来才能更好的建设社会主义,才能保家卫国。有些幼儿园,为了防止小学化倾向,明确规定幼儿园墙上,黑板上不准出现一个汉字,不准任何一个幼儿认识汉字,甚至不允许计算有关的东西等等,这也太左了吧。纵观我国近百年来的发展史极左或极右的思想,都会阻碍国家的发展,我们的教育又何尝不是呢?又有些中小学,唯分数,唯升学,很多高校,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忽视了德育,体育劳育方面的教育,这又太右了些,都是不可取的。许可馨、季子越等人的辱华言论,应该引起我们对教育管理的思考。

四、明确教育的发展方向

我们的教育,无论哪一个阶段的教育,应时刻围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教育初心而进行,不能忽左忽右。

1、学前教育。在学前教育阶段除了行为习惯,安全意识,健康教育之外,我个人认为,在幼儿游戏活动中渗入一些文化知识是可以的,特别是大班的孩子,他们对文化知识已有一些渴求。比如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老师们为了方便管理孩子的物品,会在孩子的物品上贴上写着孩子姓名的标签,很多孩子就会跑来问老师,这是谁的名子,那是谁的名子。老师给小朋友发玩具,孩子们也会作比较,谁的多,谁的少,我们的有多少。所以,在活动中,针对孩子们的需要,在不增加孩子心理负担的情况下,可以渗入一些文化知识的学习。

2、高等教育。在高等教育中不仅要重视知识的学习,学生的身心健康是万万不能忽视的,有些学校,为了学生的“安全”,为了学校不出安全事故,直接取消了社会交往、春游、校外参观等活动,把学生成天关在学校里,这对孩子的成长是不利的。学校在做好安全防范教育和做好安全预案的前提下,是可以让学生走出校园的。只有走出校园,才能走进自然,亲近自然,开阔视野;只有走出校园,走进社会的各个角落,才能融入社会,了解社会;只有走出校园才能真正感悟生活,热爱生活。当然,要让学生走出校园,需要老师们付出更多的辛苦,学校承担更多的责任,家长们更多的理解。如果在学生外出中出现意外,家长就来闹,上级有关部门就让老师学校承担责任,老师学校是承担不起的。如果不是老师学校造成的就要一分为二的看待问题,该由谁承当责任就由谁承当责任。教育是需要家长的理解,社会的支持的,假设没有社会家长的支持,一切都是空谈。

结束语:总之,无论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我们要时刻记住习近平主席说的一句话:“我们的教育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是天底下最复杂的事情,教育好每个孩子是一项重任。当我们迷茫的时候,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当我们缺乏动力的时候,只要不忘初心,调正航向,明确培养目标,我们的孩子最终就会成为未来有用之才。

参考文献:

[1]佛教《华严经》

[2]《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018年9月10日。

(施甸县水长乡小官市幼儿园)

猜你喜欢

全面发展
体育课堂中跑步教学的实施策略探讨
关于高职高专文科(政法类)学生公共基础知识和能力构成的分析报告
敢拼才会赢
论小学数学参与式课堂教学
如何做好新时期的党政工作
体育教学基本原则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
建筑设计创新与可拓思维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