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注家政行业:家政服务业的京冀一体化之路

2020-09-10杨佳薇

家庭服务 2020年1期
关键词:石家庄市家政服务员

杨佳薇

员工制破冰、信用体系被重视……近几年,河北省家政业正在逐步发展。与此同时,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河北保姆走进北京的千家万户。2019年,河北省在京设立的首个家政服务员培训输出基地正式挂牌,一个京冀家庭服务业综合体正在形成。

探访

河北首个在京家政输出基地

2019年11月26日,由河北省石家庄市赵县就业局主办、石家庄市北京家政服务员培训输出基地承办的2019年赴京务工人员欢送仪式在赵县就业局举行。随后,60余名赵县家政人员统一乘坐大巴车前往位于北京市双林东路5号的石家庄市北京家政服务员培训输出基地,进行为期一天半的封闭式岗前培训。基地的老师为她们讲解了站姿、坐姿、自我介绍、入户礼仪等方面的内容,帮助她们强化家政服務技能。

消息一经传出,6家北京家政服务公司的招聘人员赶到基地,与这些家政人员双选对接。赵县的家政人员和各公司的招聘人员现场沟通,详细了解薪酬待遇、节假日休息等问题。

“没想到北京对中高端家政服务员的需求量这么大,在基地感觉我们都很抢手!”对接会现场,家政人员崔瑞说。

崔瑞口中的“基地”正是石家庄市北京家政服务员培训输出基地,这是河北首个在京家政服务员培训输出基地,也是全国首家跨区域家政输出基地。据负责人张文杰介绍,该基地由石家庄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牵头,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与企业合作建立。

“石家庄市人社局建立基地的初衷是希望石家庄市各贫困县的剩余劳动力能够走出家门,通过精准对接北京劳动力市场,实现贫困人口高质量就业。”张文杰说,如今基地不仅是大本营,还是培训学校。在向基地进行人才输送之前,家政服务人员需要在石家庄接受家政服务相关培训。基地还与医院、养老中心等用工需求较大的机构合作,进一步扩大劳务输出范围。

在张文杰看来,石家庄市北京家政服务员培训输出基地有其必然性。“石家庄作为省会城市,与北京有地缘优势,文化传统、饮食习惯方面都十分相似。北京家政市场上的劳务人员以河北输出居多。”

聚焦

搭建京冀家政市场对接桥梁

在石家庄市北京家政服务员培训输出基地,3 500平方米的面积内包含办公区、实操区、企业加速区、路演区、培训区等。大厅里的两块大屏幕上实时滚动播放北京家政服务企业的用工需求信息。一楼的培训区里设置了养老、家政、育婴理论区及实操区。这里既是为来京家政人员提供强化培训的场地,也是为工作人员评星定级的场地。二楼主要是住宿区,为石家庄来京家政人员提供住宿服务。三楼的家庭体验区里,划分了卧室、客厅、书房、卫生间等区域,方便家政人员体验具体工作环境。

“以前我们的家政人员与北京的客户发生矛盾,我们都要专程从石家庄赶过来,解决完问题后再赶回去,很辛苦。”石家庄一家家政公司的负责人说。过去培训机构、家政公司都是自行与北京市场对接,遇到问题不得不来回奔波协调,耗时耗力。而北京的家政公司也常常需要派人到河北、山西等地招聘家政服务员,成本较高。

现在石家庄的培训机构带着家政服务员过来,可以住在基地,北京的用人单位可以来到这里直接进行劳务对接。“对临时就业的人员,我们提供临时周转的食宿,对待岗的人员提供必要的心理疏导、岗前集中培训。要想让家政人员稳定持续就业,就得扶上马再送一程。”张文杰说。

家政人员刘瑞册对此深有感触:“以前我们想象中来北京当保姆就是‘没家的孩子’,没有依靠。这次来了基地,我们不仅能住在基地,还有老师培训指导和解答工作中的疑惑,太安心了。”

“基地为我们输送的家政服务人员专业水平高,口碑也好。”北京正点家政有限公司董事长沈明奎说,该基地成了北京家政企业的“公共市场部”,既降低了企业的成本,又提升了引进人才的素质,就像在河北与北京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联接起了京冀家政服务员输出和输入市场。

专业

提升人员素质打造河北品牌

尽管河北家政服务人员在北京家政服务市场拥有良好口碑,但张文杰还是忧心,在一些工作细节方面她们仍然存在不足。“北京和睦家医院对家政服务人员需求量大,薪酬水平也很高,但是以前我们一个家政员也没输送过去。双语这一关就把我们卡住了。”

“河北家政服务人员技能过硬,差就差在一些生活细节上。”沈明奎坦言,走路轻、话音小、出门化淡妆这些细节,是石家庄本地培训老师常常忽略的方面。

在张文杰看来,更为专业、细致的家政服务人员不仅是北京市场的需要,也将是未来家政行业的发展方向,一定要为客户定制个性化的服务。“北京家政市场品质高,客户要求也越来越细化,家政人员有偏早教方向的、有偏婴儿辅食制作的。而找保姆做家务的和照顾老人的,客户要求又完全不同。”

为了更贴合北京市场,如今基地的“再培训”与北京爱侬家政、正点家政等多家知名家政公司合作,在培训上“共建师资,统一教材”,实现劳务输出对接。在三楼的家庭体验馆里,基地布置了一套红木家具,铺了地毯。“如何清洁保养红木家具,如何清洗地毯,常常是北京高端客户的需求。很多家政人员对此都没有经验,这就需要我们对其进行培训指导。”张文杰说,这样的综合素质培训,是河北家政人员到基地后要培训的主要项目。

“诚信体系建设也不能忽视。”张文杰说,“未来基地输出的每个人从培训开始一直到每个岗位的服务情况我们都要进行记录,建立诚信档案。而针对当前家政人员随意定价、服务与价格不对等的乱象,我们会通过评星定级来避免。”目前基地劳务输出管理平台完成了原型设计,2019年12月底上线运营。今后将联合北京人社部门、用人单位组织专家团队,对家政服务员进行评星定级,建立黑名单制度,有严重失信和损害顾客利益行为的人员,平台不再为其推荐工作。

“北京有大市场,基地希望能够在对接等方面为家政公司提供便利,也希望更多企业参与进来,提升河北家政公司的影响力,打造河北品牌。”张文杰说,未来,希望更多年轻的、高学历的家政服务人员为行业提供新生力量。

展望

京冀协同合作打造产业综合体

作为一名生育过两个孩子的“80后”家政员,细心又耐心的陈迎迎很受雇主欢迎。即便如此,她还是一有空就看书学习,不断为自己充电,例如背背英语单词,把多年不用的英语再拾起来。从没有收入的全职妈妈,到“家里工资最高的人”,陈迎迎很自豪:“在北京,我只要足够优秀,就能挣更多钱。”

在石家庄市北京家政输出基地,无数“陈迎迎”正在涌现。据统计,自2019年5月30日挂牌成立以来,基地与石家庄的16家家政企业签订了企业加速服务协议,举办了6场企业项目路演活动,为322名从业人员提供了技能提升培训,与北京15家用人单位签订了劳务输出协议,与有扶贫任务的16个贫困县签订了劳务输出战略协议,与石家庄市10所培训机构签订了学员输出合作协议,已经培训、输出了8批共计280名家政服务人员。

据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农民工处调研员刘军介绍,目前北京有将近60万名家政服务员,但整体上仍然存在缺口。老人陪护、病患护理和婴幼儿看护,是北京需求量最大的家政服务业态。根据北京有关部门的规划,到2020年,北京要建设1 000个社区养老驿站和照料中心,需要15万养老服务从业人员,家政人员缺口较大。对于河北家政服务行业的从业者来说,北京市场大有可为。

“我们力求培育越来越多的高素质家政服务员进入京津家政服务市场,打响河北品牌。”张文杰说,自2015年以来,河北已向京津两市输送家政人员24 000余人。而根据京冀两地人社部门签署的《京冀关于发展家庭服务业合作框架协议》,河北省每年将向北京输送合格家政服务员5 000人以上。

张文杰说,目前基地开发了一款微信小程序,囊括河北家政服务人员的个人基本信息、培训信息、客户评价等资料,形成劳务人才储备池,同时也将汇集北京家政公司的基本情况、用工信息,实现网上视频对接、网上签约。作为创业加速器,基地还定期举办路演活动,为河北家政公司提供展示平台,拓展融资途径。

一个京冀家庭服务业综合体正在形成。按照规划,到2020年5月底,基地将输出1 000名家政服务人员在京就业。在京冀家政合作的框架下,基地将人力资源流动与产业升级融合,进一步提升家政服务的专业性,更精准地为客户提供服务。

猜你喜欢

石家庄市家政服务员
坚守与创新
2019年国家级家政服务政策盘点
2019年省级家政服务政策盘点
具有备用服务员和不耐烦顾客的排队模型及其仿真
中介型家政O2O企业价值链优化策略
顾客和服务员
有毒!海底捞服务员
A letter to the young
凉的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