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目前家政培训行业面临的困境

2020-09-10郭首芳

家庭服务 2020年1期
关键词:家政机构技能

郭首芳

自20世纪80年代至今,家政市场经历了40年的发展历程,日趋成熟。而相应地,家政市场内部的分工也逐渐清晰,家政服务的专业度日益提高。

尤其在经济发达的一线城市,很多家庭都希望聘请到管家式的家政服务人员,而反观我国家政市场,却鲜有能够满足这些需求的培训机构。

除了市场对于高端家政人员有需求外,家政从业人员本身也急需一些专业的培训机构来提升自己的服务技能。近些年来,家政人员考取的资格证书,很多

被家庭雇主认可,这使得家政人员在服务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持证上岗”的概念,也很愿意寻找正规专业的培训机构提升自己,以此来获得更高的社会地位和劳动报酬。

国家政策大力扶持,家政培训如火如荼

近些年,随着国家对家政行业重视程度的提高,家政培训市场也得到大力扶持。2018年,全国各地广泛开展“家政培训提升行动”,通过一系列培训、宣传、对接等活动更有效地促进家政服务质量的提升。

纵观目前我国的家政培训市场,正规的家政培训学校一般有以下几种:第一种是由官方出资和组织创办的培训机构,它们大多具有“师资充足”“规模较大”“设备完善”等优点,因而得到学员信赖;第二种家政培训机构是由家政公司开办的,这种培训模式因为能够直接安排学员就业而成为很多家政从业者的首选;还有一种培训机构专业度非常高,弥补了常规培训的不足,一些对自身要求较高的学员通常会选择这种培训机构。

那么,这些家政培训机构是否能完全满足市场和家政学员的要求呢?他们在发展中存在哪些不足,又遇到了哪些问题呢?

1.家政行业不受重视,“殃及”培训市场

进入21世纪,人们的观念相较于过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提到“家政服务”职业,很多人还是觉得这是一份“低人一等”的工作,家政行业仍被贴着“伺候人”的标签,所以在社会上经常会出现这样一种现象——很多失业者宁愿领着每个月的低保,也不愿意涉足家政行业;而外乡进城的务工人员受地域歧视等因素影响,虽有想当保姆的心也只能在家政的“大门”外望而却步。从政府层面来看,虽然出台了相关政策,大力扶持家政行业的发展,但政策落实需要克服许多困难也需要时间,加之部分媒体对于家政宣传“不用心”,致使家政行业的社会地位仍然偏低。而对家政行业的一系列“误解”也直接给家政培训市场带来了负面影响。

2.培训种类单一,难以满足社会高标准需求

如今的家政服务已经不单单局限于打扫卫生、照看老人和婴儿、看护病人等传统意义上的“服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理财、服装搭配等都需要专业的家政人员为雇主提供建议。然而,现实情况却不容乐观。首先,我国现有的家政行业产业规模普遍较小,基本都是小微型企业,涉及的家政业务范围比较狭窄,业务种类单一,家政从业人员技能培训、职业道德培训缺失,这导致整个家政行业无法满足市场的庞大需求和客户的不同期望。

3.培训内容偏于知识层面,深入细化不够

其实,“家政服务”虽然只是简短的4个字,但却囊括了20多个类别。普通的培训时间通常情况下只有1周左右,家政人员基本上只能学到烹饪、洗涤、清扫、护理等几项技能。而事实上,每一门家政培训类别都是一个专业,有些培训学校对这门技术甚至会安排1学期甚至几年的课程。这种精细化的培训对于部分刚进入家政行业的初学者而言是急需的,但是对于很大一部分从事了多年家政服务的学员来说需求不大。

与此同时,在家政行业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很多家庭对于家政服务的需求与日俱增。在一些高端家庭,对家政服务人员的要求远远不止打扫卫生、照顾老人小孩这么简单,她们还得学会帮助雇主策划高端的朋友聚会,并根据不同宾客的喜好烹饪不同口味的餐食,但现实生活中能满足高端客户较高要求的家政人员却很少。

4.教学形式多为“纸上谈兵”,实际技能培训太少

家政服务是一种技能。何为技能?技能是通过练习获得的能够完成一定任务的动作方式,对眼手的协调能力要求很高,个体一旦停止练习,将变得生疏。技能与知识存在很大不同,例如我们的生活常识、数学知识,可以通过语言文字等形式传授,而技能必须由个体亲自学习,并坚持练习才能掌握其中的技巧。家政服务的培训正是一种技能培训,针对性强,需要动手操作。但大多数的培训课基本都是采用“教师讲授”的方式进行,鲜有实际的操作与互动,难得上一堂实操课,也是在幾十人的课堂上,基本只有前面两排学员才能看清楚老师的手法,坐在后面的学员根本看不清老师操作的具体细节,更实现不了学员在老师身边一对一的学习了。当然这与上课的场地和硬件设施的安排有很大的关系。

5.家政培训时间太少,学习空间严重不足

国家有关家政服务培训大纲中明确提出:初级家政从业人员的培训课时应不少于150课时,中级培训不少于240课时,高级培训不少于360课时,且实践课时要大于理论课时。

但当前培训市场的相关培训,课程远远低于这些标准,而且理论课远多于实训课,实践课不仅时间少质量也很低,老师几乎只是一带而过。此外,在我国,经过国家认证的培训机构相当稀少,很多家政人员是在自己加入的家政公司参加内部培训,但这些家政企业根本不具备颁发职业资格的资质。

6.老师素质良莠不齐,非良师如何出高徒

现在的家政培训老师有以下几种:一种是在业内广有名气的专家,虽然他们的课堂教学经验十分丰富,但是他们多为理论上的“大家”而非身经百战的“家政能手”,所以在碰到实际操作时就显得浮于表面;另一种恰好相反,他们本身就是多年的家政服务行业从业者,经验可谓相当丰富,但是由于没有经过专业教师的资格培训,他们在授课过程中的语言组织能力、课堂管控能力还是略有欠缺,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还有一种根本不具备任何培训资质,却能堂而皇之地开班授课……真正能做到被学生交口称赞的好老师,可谓“一师难求”。

7.非专业培训机构层出不穷,课程、证书乱象丛生

近年来,国家对家政行业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家政培训市场火爆,不少人将商机瞄准这一市场,纷纷办起了“家政培训机构”。这其中不乏一些靠着国家政策红利“投机取巧”的非专业机构,他们打着“无任何学历要求,学成后颁发国家统一职业资格证书”等招牌在社会上招揽学员,其中有些甚至承诺“不培训直接拿证”,而通过这种渠道获取的工作资质和水平证书到底有多少含金量,是个大大的问号。更为离谱的是,发证机关一般只是凭借各个家政公司和培训机关提供的资料,给家政服务人员颁发不同级别的证书,并不能有效保证她们已经达到相应级别的水平。

8.“互联网+”时代,冲击传统线下培训模式

近几年,“互联网+教育”的概念逐渐深入人心,家政培训行业也受其影响,不少家政培训机构纷纷开办“线上培训”。这种线上的培训模式因其便利、高效的特点受到了很多家政从业人员的欢迎。一些线下培训机构遇变则变,也在互联网上进行自己的“线上事业”,线上和线下双管齐下。有些家政机构则因为对互联网的不熟悉或者不信任,坚守着自己的“线下阵地”。但是社会发展的趋势已然明朗:“互联网+”带来的冲击是显而易见的,曾经的线下培训市场正在被影响已是不争的事实。

目前,各种家政培训机构充斥着大街小巷,培训的内容也是五花八门,整个市场看似趋于饱和状态。与此同时,家政培训市场的饱和并不能满足人们对于家政服务品质的追求。所以,我们对于家政行业企业规范化、标准化建设管理的要求决不能降低;对于家政服务人员的综合素养和服务技能的要求也不能放松;对于家政培训行业的整体质量应该制定更高的目标……家政培训机构只有不断推进企业的转型升级,才能适应社会的要求,经受住市场的考验,持续不断地提高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和服务水平,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

如何在这几近饱和的家政培训市场中抓准商机,实现家政培训的转型升级?这是众多家政企业者当下思考的问题和进行企业改革的重点。

猜你喜欢

家政机构技能
女生总有一些神奇的技能
坚守与创新
2019年国家级家政服务政策盘点
2019年省级家政服务政策盘点
中介型家政O2O企业价值链优化策略
拼技能,享丰收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减仓股前2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