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卓越教师培养策略初探

2020-09-07聂进飞

名师在线 2020年25期
关键词:卓越分析工作

聂进飞

(河北省石家庄市柏林庄学校,河北石家庄 050071)

引 言

教师作为教学实践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对教学有重要的影响。所以在教育实践中,积极地进行教师的培养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当前我国小学教学中的教师培养组进行分析,我们会发现,教师培养模式单一,而且培养的教师在能力各方面均有欠缺。这种情况,一方面不利于教学整体效果的提升,另一方面无法满足现阶段教育改革和核心素养教育的具体要求。所以在全新的教学环境下,我们必须基于更高的教学目标和要求对教师进行培养,也就是说,要以“卓越”为基本理念实现对教师的培养[1]。

一、卓越教师培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从现阶段的分析来看,各所学校均在积极地培养卓越教师,主要是因为卓越教师培养具有必要性,也具有重要性。

对必要性进行分析可知,我国目前正在积极地进行教育教学改革,而且在改革实践中,教师的作用显著。一方面,教师的理念先进、教学方法创新可以推动教育改革发展;另一方面,传统的教学方法、固化的教学模式、落后的教学理念会严重制约教学进步。从现阶段的教育实践来看,教学改革是大势所趋,所以必须积极地消除教学改革推进过程中的阻碍因素。实施卓越教师培养策略,培养具备新思想、新理念、新模式的教师队伍,有利于教师在教学中有效地推动教学改革的发展。因此,卓越教师培养具有必要性。

对重要性进行分析,我国现阶段的教师队伍存在着人员素质普遍较低的情况,尤其是在边远地区,这种问题更加显著。教育是科技创新和国家发展的重要动力。教师的水平影响着教育教学的最终成绩。积极地推进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实现教师队伍素质的整体提升,可以使教师在教学中发挥出更大的价值[2]。此外,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实施可以带动整个教育行业的先进性建设,这对于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有突出的现实意义。

二、小学教师培养存在的问题

笔者对现阶段的小学教师培养进行具体的分析后发现,其存在着四个方面的问题。以下是具体的问题介绍。

首先,在具体的教师培养中,没有完备的培养体系,所以具体的培养工作不具备完整性和稳定性[3]。《论语》中有“温故而知新”的阐述,说的是在不断温习旧知识的基础上会产生新的见解和认知。该理论不仅对教学有效,对教师的整体提升也有效。在教育教学中,教师会面临不同的问题,利用稳定、长期的培育体系对教师的困惑和问题做总结并解决,则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会获得提升。但是,因为没有完备、稳定的培养系统,教师的具体提升无法做到面面俱到,所以教师的卓越性表现不够理想。

其次,在教师培养中,方法和渠道的单一性使得具体的卓越教师培养效果大打折扣。从卓越教师培养实践来看,大多数的小学执行的是相同的培养方法,即整体教育。以某学校为例,其在卓越教师培养中,执行的是“14”培育法,即在每周一集合教师,在工作计划布置之后进行思想教育,在每周四进行教师的工作分析和技术交流。这种方式虽然有效,但是因为集中面比较窄,所以教师的能力提升十分有限。

再次,在卓越教师培养中,培养的具体方式存在着理论和实践的失衡。教师的执教能力提升不仅仅表现在理论专业性方面,还体现在场控能力的加强、教学方法的应用、突出事件的灵活处理等方面。传统的培养方式强调了理论、忽略了实践,所以教师的水平提升存在着不平衡的情况。基于这样的现状,寻找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育方式有突出的现实意义[4]。

最后,在卓越教师培养中,评价考核体系的缺失是一大问题。评价考核体系的主要作用是进行问题分析,从而为教师培育提供指导和帮助。但是在目前的卓越教师培育中,并没有固定可利用的培育评价体系。这导致学校不能准确评价教师的水平,所以培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施明显弱化。

三、卓越教师培养的具体策略

鉴于目前的教师培养问题,要开展卓越教师培养计划,需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实施具体的工作。

(一)需要构建完备的教师培养体系,并积极地投入人力、物力以强化对教师的培养

卓越教师培养要想取得不错的成果,需要有完备的体系做支撑,同时需要培养计划持久实施[5]。这样,培养才可以不断地推进,最终教师的水平才会有显著的提升。从目前的工作分析结果来看,完备的教师培养体系需要从以下两方面进行构建:(1)高校教育。高校,尤其是师范类高校是培养教师的重要场所。为了加强教师培养的效果,高校在针对师范类方向专业的学生的教育实践中,需要以更高的要求对学生进行两方面的加强,一方面是专业素养的强化,另一方面是高尚教学品质的强调。正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卓越的教师,必然在道德素质方面有过人之处。教育素质强调专业,这才是卓越教师培养的基本思路。(2)工作单位教育。所谓工作单位教育,具体指的是在工作实践中的教育,主要是强调教师在工作实践中的周期性教育,如每周一次的师德教育和每学期一次的教学专业技能教育等。通过长期的教育实施,教师的整体水平会有显著的提升。简言之,为了完成卓越教师培养计划,高校及学校要做好联合培育工作,打造由学习到工作的完整培育体系。这样,卓越教师的培养效果会更加显著。

(二)需要构建多种教师培养渠道

从目前的分析结果来看,构建多渠道卓越教师培养系统,可以更加有效地进行教师培养。鉴于目前的问题,教师培养渠道可以执行以下三个方面。(1)工作实践培养。此种培养渠道比较传统,也是目前具体工作实践中利用最为广泛的培养方式。工作实践培养主要执行的方式是在教学过程中,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对教师进行思想认知和专业方面的培养强化,使其思想有所进步、能力有所提升。从此种渠道的利用来看,其突出的优势为直观性好,长期性和稳定性突出。(2)网络教育培养。所谓网络教育培养,具体指的是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教师培训。这是互联网环境下产生的一种新型教师培养渠道。对于网络教育培养而言,其能够有效地弥补学校自身培养资源的不足,所以说其是传统培养的重要补充。从网络渠道培养情况来看,其优势是灵活性突出。(3)校园交流和进修。校园交流和进修是卓越教师培养的第三种渠道,其主要指的是组织教师到其他学校进行交流和学习,以实现自身的能力提升。从目前的分析来看,利用此种方式培养卓越教师效果突出,但是该种方式的具体利用存在着诸多的限制。简单来讲,多渠道卓越教师培养实现了培养的互补与提升。

(三)采用更具实效性的卓越教师培养方式

从过去的卓越教师培养情况来看,其主要的方式是教育,教师的理论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升,但是实践能力增长效果却不理想。鉴于此,构建实践和理论并重的培养方式意义重大。从现阶段的分析结果来看,具体的培养方式可以以授课教研为基本模式来开展。所谓授课教研,具体指的是让教师积极地参与到教学研究和研讨活动中,并基于实践研究提升自己的专业实力。例如,为了提升教师的教学创新能力,学校提出“每位教师必须参与到教学新方法的探索中,需要基于新方法提出自己的观点、教学实施方案”。因为目前的教育实践中融入了较多的新技术,所以教学方法的多元性表现突出。比如,某教师在研讨过程中,主要针对案例教学法进行研究,而也有教师研究合作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等。基于不同方法的研究,教师对教学方法的认知更加深刻,在方法改善与利用方面也会有自己的见解。如此一来,教师的实践能力便会获得提升。

(四)建设完备的卓越教师考核体系

卓越教师考核可以进一步发现教师的短板。在考核的过程中,通过分析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可以为教师的进步与提升提供方向。在基础评价的参考和指导下,教师的短板暴露得更加彻底,其在自身能力建设和改变中对努力的方向也会进一步明确,最终其自身优化目标实现效果会更显著。

结 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教育实践中,教师的素质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效果。所以在教学实践中,对教师能力进行分析和培养有突出的现实意义。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实践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为了落实教学改革,各所学校在积极地执行卓越教师培养计划。不过各所学校的具体工作开展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文章对卓越教师培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具体的培养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策略进行了阐述,旨在为具体培养过程提供指导。

猜你喜欢

卓越分析工作
创优阳江 追求卓越
画与理
从优秀到卓越门店需做好12项修炼(上)
分析:是谁要过节
以人为本 追求卓越——福州十中简介之一
回头潮
不工作,爽飞了?
选工作
Units 13—14解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