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问学”模式 孕育核心素养
——小学数学“问学”教学模式探微

2020-09-07王兴伟

名师在线 2020年25期
关键词:问学联欢会研讨

数学核心素养不是直接教给学生的,而是学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自主积累、领悟、内省而形成的。问题是学习的引擎,是实践的动力,是孕育学生核心素养的源泉,我们应当缔造“问学”课堂,实施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用问题撬动、支持、促进学生学习,让核心素养在“问学”中孕育。

核心素养是学生发展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数学核心素养主要是指从数学的角度看问题,以及有条理地进行理性思维、严密求证、逻辑推理和清晰准确表达的能力。核心素养是学生成长的根基,作为数学教师,我们不仅要传授给学生数学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科学家鲍波尔说过:“正是问题激发我们去学习,去实践。”问题是学习的引擎,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动力。笔者结合“班级联欢会”一课的教学,谈谈小学数学课堂“问学”教学模式的具体操作策略。

一、创设问题情境,以问诱思

有了问题才会思考,有了思考,才有解决问题的方法。数学教学围绕问题的解决而展开,思考能力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要素,也是学生核心素养之一。让学生学会思考,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

好的问题可以引发学生思考。“以问诱思”是“问学”教学模式的第一环节,旨在用问题点燃学生的思维,驱动学生思考,调动学生学习的欲望。思维与情感紧密相连,积极的情感能促进思考,而良好的情境能催生情感。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创设问题情境,将数学问题融入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中,以情境激发学生情感,调动学生的兴趣;以问题诱发学生思考,调动学生探究的热情。

“班级联欢会”是一节数学实践活动课,该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综合运用小数乘除法知识,灵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该课教学伊始,笔者对学生说:“老师有一个计划,准备在元旦那天举办一个班级联欢会,大家一起来庆祝元旦。”听了笔者的话,学生欢呼雀跃,兴奋极了。“为了确保元旦联欢会的圆满成功,我们应该做好充分准备,你们觉得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呢?”笔者乘机抛出问题。元旦联欢会这一真实的情境,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而且诱发了学生思考,将学生引入问题探究之中。

二、搭建研讨平台,以问促研

传统的数学课堂一般采取讲授教学法,即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师生之间缺乏互动。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只能被动学习,缺少自主思考与提问的机会。“问学”课堂倡导学生主动提问,自主研学。因此,教师应将课堂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赋予学生“问”和“学”的权利,让学生积极主动提出问题,自主研讨和探究问题。

“以问促研”是“问学”教学的第二步,即用问题促进学生研讨。有了问题就有了研讨的主题,为了促进学生研讨,教师还需为学生搭建研讨的平台,给学生思考、提问、讨论的机会,进而实现以问促研、以问促学。教师可以开展小组合作教学,让学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围绕某个问题展开研讨,通过互相问学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和策略。

例如,教学“班级联欢会”一课,在提出“组织联欢会要做哪些准备活动”的问题后,笔者设计了一个“小小筹备会”活动,让学生分组策划、讨论。为了使联欢会办得有声有色,小组长带领组员展开了积极的讨论,他们围绕活动计划和准备工作献计献策。有的组提出安排游戏活动等有趣的节目,有的组提出购买彩球、拉花装饰美化教室,还有的组提出购买水果、饮料等食品和奖品。在各组研讨汇总后,笔者当即组织现场调查,调查学生喜欢的水果、饮料和奖品,根据统计确定好所需物品种类和数量。之后,笔者给学生提供相关物品价格表,让他们讨论费用方案,计算所需费用。“买什么”“买多少”“多少钱”等一系列问题,推动着学生讨论、探究,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自主探讨解决了一个个问题。

三、实践探究体验,以问导行

实践是探究学习的重要方式,实践探究是一种“做中学”的教学方式。在这一模式下,学生能够通过亲眼观察、亲手操作、亲身体验进行知识的理解与建构。实践体验充分彰显了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问学”课堂是以问导行的课堂,在这一课堂上,学生会围绕问题展开实践行动,通过实践操作进行探究,并以问题引导实践探究,边做边思、边思边问、边问边行。

“以问导行”是“问学”教学的第三个环节,即用问题引导行动。学生在研讨中达成研究思路和方案后,需要通过实践去检验。学生带着问题去实践,在实践探究过程中仍然会产生不同的理解,生成新的疑问,此时,教师应允许学生自主提问,让他们提出心中的疑惑,并借助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探究,用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进一步的实践探究,使其逐步抵达知识的彼岸。

例如,在教学“班级联欢会”一课时,当学生自主研讨确定了购物方案后,笔者让学生利用周末时间分组购物,同时记录所购物品的数量、单价与总价。有的小组到超市购买,有的小组在网上购买。为了节约费用,有的小组选购打折商品,有的小组还自行动手制作装饰品。购物经历不仅促进了学生对小数乘除法知识的运用,也较好地锻炼了学生的实践活动能力。

四、交流质疑碰撞,以问凝智

狄德罗说过:“质疑是迈向哲理的第一步。”若要见到真理首先必须怀疑,提出疑问才能打开知识的大门,智慧在怀疑中生成,在质疑中凝练。问学的过程是互动质疑的过程,有师生之间的互动,也有同学之间的互动。

“以问凝智”是“问学”教学的第四步,旨在通过互动质疑,集体碰撞,归纳总结,实现智慧的升华。在以问凝智环节,教师应发挥好自身的组织引导作用,为学生搭建展示交流的平台,引导他们在交流中对问题展开深入思考,挖掘问题本质,在深入分析中不断提高思维品质。

例如,在教学“班级联欢会”一课时,笔者组织了两次展示交流,引导学生的思维产生碰撞。一次是在学生小组研讨联欢活动的准备工作后,笔者组织了一次交流活动,让学生说一说准备工作的落实情况;另一次是在分组购物后,笔者组织了一次汇报交流会,让学生说一说购物过程,回顾购物经历,讲一讲活动中发现的问题,并总结得失成败,从而提升其活动经验。

五、巩固拓展应用,以问催新

大教育家孔子说过:“温故而知新。”温习是一种学习方法,通过温习已学过的知识,学生既可以巩固旧知,又可以获得新的领悟,获取新的知识。温习不是炒冷饭,而是一种再思考、再探究,能够读出新意、学到新知、萌生新智。温习的形式有多种,如阅读、反思、练习、释疑等。练习是学生应用已学知识解决新的问题,借助问题的解决提高知识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练习分为两个层次,一种是巩固型练习,以理解消化旧知为目的,旨在促进知识的记忆内化;另一种是拓展型练习,以提高催新为目的,旨在取得新的收获。

“以问催新”是“问学”教学的第五步,也是最后一个环节,意在借助丰富多样的练习,使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催生新知、催促创新、提升素养。

例如,在教学“班级联欢会”一课时,笔者兼顾巩固与拓展,既设置了基础性练习,又设置了提高性练习。笔者先给学生提出两个基本问题:“全班平均每人要付多少元?”“与原先购物方案比较,是超支还是结余,超支或结余多少元?”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巩固了小数乘除法知识。“你能尝试制订一个六一联欢活动计划方案吗?”“你会根据这次活动写一篇数学日记吗?”这两个问题的设计,给学生提供了拓展提升的机会,旨在让学生在练习中进行自主创新,运用新的策略解决新的问题。

总之,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以“问题”为核心,实施“问学”教学,以问促教、以问促学,在“问学”中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问学联欢会研讨
荷塘联欢会
精彩的联欢会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加强理论研讨 助推新时代人大工作
问学模式在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让学生在课堂自然生长
从“问学”走向“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