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文言文教学有效性初探

2020-09-06金卫红

文学教育 2020年8期
关键词:改革实践文言文教学

金卫红

内容摘要:文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文言文素养是中职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中职学生对文言文学习兴趣不高,课堂教学效果不佳。为提高中职学生文言文学习兴趣和能力,提升文言文课堂教学效果,笔者尝试针对文言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教学改革实践,取得了一些成效。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 改革实践 破难

一.中職文言文学与教的难点及原因剖析

1.文言文教学现状及原因剖析

文言文教学一直是中职语文教学的难点,文言文课堂气氛沉闷是常态,老师照本宣科讲解字词意,通假字、词类活用、虚词用法等知识点,翻译全文,分析艺术表现手法等等;学生坐在下面听,大部分兴趣寥寥,提不起精神。师生在课堂上的合作不顺,文言文教学越来越成为中职师生共同的痛。面对文言文教学这个中职语文教学中最大的难点,必须深入分析原因,才能对症下药,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

中职文言文教学难究竟难在哪里?首先难在学生没兴趣。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对学习的客体(即学习内容)没有兴趣,那么教学活动的开展就会很困难。学生为什么没兴趣?笔者通过观察和分析认为,一是经过中考分流到中职的学生,一般古文基础比较差,文言文从理解文章意思开始就有难度,更别说文言文的内涵主旨和艺术表现形式了。二是大部分学生认为“之乎者也”的学习距离现实生活太远,高职考文言文分值占比不高,要拿到高分要花大力气,性价比不高;以就业为目标的学生更是认为文言文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用处不大。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畏难,因感觉没用,学生缺乏兴趣,教学活动的开展就很吃力。其次难在教学面临两难。中职学生对文化课程相对而言重视度不高,教师教学面临两难,如果以考试拿分为主,必须侧重在字、词、句的翻译和解释上;如果侧重视听效果,以文化解读,艺术鉴赏为主,以期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兴趣,则字词句、语法等知识点的学习难免被忽略,考试分数就难以保证。更严重的问题是因为基本的通读解释都不过关,所谓的热热闹闹的艺术鉴赏、文化解读往往容易天马行空、失于泛泛。如何在字词句章的理解掌握和人物形象、艺术形式、文化背景的动态解读中寻找到一个平衡点,能够两者兼顾,从整体上把握教材,让学生学有所得,是一线教师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2.中职文言文教学的意义

要破解中职文言文教学这个师生共同的痛点和难点,首先需要师生重新认识文言文教学的意义。尤其在现代社会背景下,文言文学习究竟有没有用?文言文学习对青少年的意义究竟在哪里?

首先文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认真学习并掌握一定的文言文知识,有助于学生了解我国瑰丽灿烂的传统文化。作为一个中国学生,如果不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不能阅读简单的古诗文,他的人文素养、核心素养是不完整的,是有缺陷的。

其次学好文言文对学生的听说读写等语文基本素养的培养有着直接的作用。中职教材所选的古诗文都是古代文学史上的经典篇章,这些篇章题材和体裁多样,适合中职生的阅读水平,细致体味认真学习后,对提高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有很大的帮助。这次新冠疫情中,日本在援助我国的物资上引用的古诗句“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等引起了网络热议,好评如潮,也让国人深刻反思我们对待古诗文的态度。古诗文不仅是故纸堆中的古物,它是汉语言的精华,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代表和典范,值得我们好好继承发扬光大。因此,学好文言文应该成为每一个中职学生的重要学习目标,值得师生共同努力。

二.中职文言文教学方法改革和实践

深刻认识中职文言文学习的历史和现实意义,让学好文言文成为师生共同的目标。接下来就是如何学好的问题。这里首先要破解的就是教学中的两难问题。既要熟练掌握相应的语法知识和字词句,又要让课堂活泼生动,这就需要教师在紧扣教学目标的前提下,结合实际,不断探索,使教学方法和手段更加灵活,更加多元。而教学方法改革探索的原则就必须更充分考虑到学生古文基础比较薄弱,学习习惯不够自觉主动,课堂喜动不喜静等实际情况,更新课堂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变原子化个人性学习为团队化集体性学习,变纯粹的古文教学为结合专业更实用的素质性学习,最终目的是变怕学为喜学。当学生的兴趣被点燃,中职的文言文教学就离成功更近了一步。

近几年来,笔者立足于中职学生文言文学习的实际情况,结合教材文言文篇章的具体特点,实行了班级、年级小范围的文言文教学改革实践,初步总结整理了这几年来的教学实践和年级组其他老师的优秀案例,供同仁交流参考。

1.诵读竞赛法破解朗诵难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熟读是理解文言文的基础。理学大师、读书大家朱熹说过:“凡读书须要读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读得响亮”,就是要大声朗读,口耳心并用,全身心投入。“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我们学的都是经典篇目,他们写的这些文章都是千锤百炼,不可易一字的,作为后学者,将原文读准确是对作者辛苦作文的尊重。而这种“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的朗读态度也是学好文言文的基础。“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用心多朗诵,字词的意思就会在篇章中慢慢被理解;文言文特有的语感、韵律也会在不断的朗诵中慢慢被感受;作者谋篇布局的匠心、文章说理言情的结构特色也会在朗读中慢慢被领会。但是要做到准确诵读,对中职学生而言,难度不小。例如《师说》中,“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中“读”应读作“dòu”而不是读作“dú”,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因此要做到准确诵读,需要做大量的课前预习,这对学习主动性不够的大部分中职学生而言难度较大。为了解决诵读难的问题,我一方面下载了不少音频资料,让学生一边听,一边标注正确读音,跟着音频资料进行跟读,纠正容易读错的字词,解决学生因为不会读而不愿读的问题;另一方面,我设置了梯度式的诵读阶段,即自由诵读,小组选拔,全班PK,激发学生的竞争心,引导学生投入认真的读。

这种诵读竞赛法在教学诗词的时候尤其管用。在教学《将进酒》、《雨霖铃》等诗歌的时候,在简单讲解了诗歌大意,梳理了部分生字词后,全班学生先各自自由诵读,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组内选拔,选出每组最好的同学进行PK,由老师和同学担任评委,评出朗诵之星,并给予奖励。诵读比赛大大激发了学生朗诵古诗文的积极性。在班级试验成功的基础上,笔者在年级组也组织开展了一次古诗文诵读大赛,通过必选篇目和自选篇目的朗诵评比,由老师担任专业评委,同学们作为大众评选,共同评选年级朗诵冠军,通过诵读竞赛,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朗诵热情,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角色扮演法破解主旨理解难

中职学生喜动不喜静,阅读基本功不扎实,理解文章深层内涵能力不强,如果按照传统的一问一答教学模式,课堂往往会陷入僵局。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仍然是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他们的探知欲。在教授人物性格鲜明、对话、动作、神态较为突出的篇章时,可以采用角色扮演法,创设生动的情境,让学生在角色代入中体会人物的性格,感受人物之间的关系,从而深刻理解课文。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待坐》一文不长,但是寥寥几笔,孔子和他的四个学生鲜明的个性特点,就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笔者鼓励学生通过诵读理解全文大意后,采用自愿组合小组的形式,进行导演、演员、舞台设计等分工合作,通过简单的话剧形式,还原2000多年前的这场师生对话。导演要上交脚本,演员上交所扮演角色的人物分析。同学们积极性都很高,找资料,写脚本,写分析,课余时间排练。

最后在每个组表演完成后,我问了孔子的扮演者一个问题——“作为老师,你为什么赞同曾皙的志向?”有同学说曾皙描述了大人小孩子一起沐浴,一起吹风的暮春郊游图景,我也希望大家都能过这样快乐的生活,所以我赞同曾皙;有同学说曾皙描述了大家一起享受大自然的美好的人与自然和谐图景,我赞同曾皙的这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态度;有同学说曾皙描述的是大人和小孩踏青游玩,说明百姓生活小康的太平盛世图景,这也是我的心愿;有同学说曾皙的志向体现了一种“乐治”,他在课堂上‘鼓瑟很投入,说志向时‘歌而归,而孔子也主张‘礼治和‘乐治,这种美好祥和景象孔子是赞同的。学生们对孔子赞同曾皙的志向的理解各有差别,但是都落脚于对美好生活的赞美和向往,说明通过角色扮演,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比较深入,也基本掌握了这篇文章的主旨,同时对孔子及其学生的政治理想有了初步的感受。

通过角色扮演,同学们对孔子及其学生通过交流、讨论,互相学习,师生融洽的学习氛围有了一个切身的体验,感受到了互相启发,集体学习的乐趣。最后的问题设置又对文中的重点进行了解读,避免了很多角色扮演法教学为角色扮演而扮演,脱离了课堂教学目标,流于表演的形式,忽视了表演的目的等角色扮演教学中可能存在问题。

3.核心问题辩论破解说理逻辑难

中职教材中有不少说理文,逻辑性强,故事性弱,字词句理解较为困难,读起来有些吃力。比如《烛之武退秦师》、《过秦论》等。对这种文章,我采用了核心问题辩论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辩论,然后将自己的思考辩论内容和教材内容比对,是古人辩论有力还是自己更胜一筹。一下子激起了学生比赛欲,学生课堂投入性大大提高。这种教学方法的关键在于核心问题的设置,要针对不同的文章设定既能概括文章主要观点又能让学生有话可说的中心问题。

《烛之武退秦师》出自《战国策》,文章简洁有力,说理性很强。我先不讲字词,而是在简要介绍历史背景,并通过地图展示秦、郑、晋三国的地理位置后,从问题入手。我问:“如果你是烛之武,我是秦伯,你要如何说服我退兵?”学生例举各种理由,比如秦国和晋国两大强国联合欺负小小的郑国,不是正义之战;比如秦国远涉千里,劳师动众,不一定能战胜郑国;比如秦国即使战胜了,得到的好处不一定大过付出的成本等等。我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一一反驳学生的观点,一番唇枪舌战,眼看无法说服我,学生们组成联合辩论团,经过讨论,补充,终于站在秦国的立场,以秦国的利益为重,你一言我一语,慢慢说服了我。我将学生所说的内容概括成几个要点,然后大家一起打开课本,和烛之武说的进行比对,大家惊喜的发现自己的说法和烛之武的很相似,只是语言没有烛之武简洁有力,说理层次感不够。在比对的过程中,我穿插了字词、语法的解释,同学们积极性很高,字词句的翻译也很到位。

通过核心问题的辩驳,学生们对课文的主要内容就有了较为深入的理解。作为课文延伸,我让学生总结如何去说服别人,很多同学都从烛之武说服秦伯的话语中总结出要说服别人,最好的办法就是站在对方的立场,以对方的利益为重。这样延伸对学生来说很自然,很多学生都体会到了古文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有同学就说烛之武如果做护士一定是个优秀的护士长。

4.讲故事评人物破解长文阅读难

教材中有些篇幅长故事性强的文章,比如《鸿门宴》、《廉蔺列传》等。学生读起来既畏难(因为太长),又感觉比《师说》、《劝学》这类说理文要有趣。这种文章的教学,我采取了成语故事导入法。以“人为刀俎,我为鱼肉”、“负荆请罪”等学生熟悉的成语导入,一下子拉近了学生与教材之间的距离。同时,我让学生把自己知道的与刘邦、项羽、张良、廉颇、蔺相如等人有关的小故事讲一讲,课堂氛围一下就活跃起来,学生的学习热情得到提高。

在讲了不少人物小故事后,师生共同概括了项羽、刘邦、张良等人的性格特点,处事方法,然后教师带领学生再回到教材,寻找印证。《鸿门宴》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刘邦的老奸巨猾,勇敢果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项羽的刚愎自用,有勇无谋?你对课文中出现的哪个人物印象深刻?最后,请你对文中的某个你印象深刻的人物说一句话?有学生就对项羽说:“可怜你英雄一世,却落得个自刎乌江的下场,连累得虞姬香消玉殒,悲哉悲哉!”有学生对刘邦说:“你这个家伙,心机深重,说得好听叫能屈能伸,说得难听叫为保全自己不择手段,可是天下最终属于了你,伟大的汉朝由你建立,我真不知道是应该敬佩你,还是应该鄙视你?”从学生各具特色的回答中,可以看出大家對教材的理解是比较深刻的,课堂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都得到了较大的提升,自己也有满满的获得感。

《鸿门宴》文章较长,学生一看到这么长的文章就有畏难心理。为了帮助学生克服这种畏难情绪,我从学生熟悉的历史人物入手,通过简单的视听资料,让学生了解刘邦、项羽等历史人物事迹,又鼓舞学生分享自己知道的人物故事。通过故事讨论人物,在讨论人物形象中穿插重点字词的解释,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总体而言,《鸿门宴》教学是一堂较为传统的文言文教学,但是就是这样一堂没有“花头”的课,却获得了学生的好评,有的学生课后甚至主动写了对项羽等人的评价交给老师,很多同学感觉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意猶未尽。

5.文化历史知识讲解破解课文理解难

文言古文和诗歌都是对古代生活的描述,是古人的情感抒发,毕竟离当今的现实生活有较大的距离。尤其是中国古代文明历史悠久,制度、思想、文化也在不断的演变中。因此,对文化历史知识进行充分的讲解就很有必要。

比如《孔雀东南飞》里的刘兰芝因婆婆不喜而被迫和丈夫分离,又因兄长逼迫再嫁而最终自杀。在学生的一般认识中,古代被夫家休弃的妇女是很悲惨的,所以刘兰芝的悲剧源于她的被休弃。如果这样理解就会有偏差。刘兰芝被休后,马上就有两个大户人家来提亲,说明当时的社会对妇女再婚是接受的。这不同于后来小说戏剧中的许多妇女守节的悲剧。这是因为古代妇女再嫁是很平常的事情,“饿死事小、失节事大”从宋代理学盛行起,才成为禁锢妇女婚恋自由的绳索。了解到这个历史知识,学生就能更深刻的体会刘兰芝追求自由爱情并为此献出生命的可贵,对扼杀和毁灭这种美好爱情的恶势力(婆婆、兄弟)更加厌恶。

在教学这种需要提供较为丰富和全面的历史文化背景才能更加深刻的理解文章内涵的文言文时,教师应该大胆的进行背景介绍,因为这种背景介绍是和文章内容主旨紧密相连的,是帮助学生深刻理解课文的必备条件。

总而言之,文言文教学的关键在于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动参与者。笔者上述的文言文教学改革实践是在参考借鉴同行行之有效的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做的一些探索,整个教学改革实践都围绕“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课堂活起来”的原则,让学生的文言文教学中感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感受到文言文在现实生活的活力,让学生在文言文学习中有满满的获得感和成就感。

参考文献

[1]邬银仙.以趣激学,反复诵读,精当点拨——浅谈课文《过秦论》的教法[J].职业教育(中旬刊),2018,17(10).

[2]舒萍.走进文言,走近经典——文言文本课堂教学策略浅谈[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7(12).

[3]吴蓓芳.绽放古文生命的活力——浅谈角色扮演教学法在中等职校文言文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12(25).

[4]张光.中职文言文教学浅论[J].文学教育(下),2012(02).

[5]王显华.中职文言文教学现状及教法探析[J].语文学刊,2010(24).

[6]陈绍文.妙用信息化手段解决中职文言文“学难”[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5(07)

(作者单位:杭州市余杭卫生中等专业学校)

猜你喜欢

改革实践文言文教学
医学院校教学管理模式改革创新的实践研究
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效果提升方法探究
借助乡土文化资源 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新课改下初中文言文教学探析
学前教育专业统一集中实习模式改革实践与反思
文言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文言文教学之流弊及矫治
让文言文教学迸发思维的火花
美国大学与中小学合作形式的嬗变与改革实践
《微生物与遗传育种》课程改革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