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信息技术在《家畜传染病》课程建设中的应用

2020-09-02王善辉李华坤

湖北畜牧兽医 2020年6期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课程建设

王善辉 李华坤

摘要:主要通过创设信息化教学环境、利用网络系统进行课程教学、移动学习模式三个方面进行《家畜传染病》课程教学与学习模式的探索,并取得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家畜传染病》;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20)06-0047-02

随着近几年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各行各业都要运用到信息技术。信息化时代 使得“碎片化学习”正成为互联网时代学习的新模式,尤其是以智能手機为代表的移动网络的学习接口,已经成为新时代学生普遍认可的一种学习方式[1]。高职院校作为社会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到教学中已是当前教育教学方式的大势所趋。因此,在教学中对信息技术的运用给高职院校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高职院校教师要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开发整合各种优秀教学资源,建立资源共享的教学平台,拓宽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传染病是对养殖业危害最严重的一类疾病,它不仅可以造成畜禽大批死亡而导致严重的经济损失,而且某些人畜共患传染病还能严重威胁人类健康[2],如高致病性禽流感、2003年蔓延全国的SARS、2005年四川的猪链球菌病等[3]。因此,《家畜传染病》成为农业类高职院校动物医学专业、畜牧与兽医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核心课,在兽医科学研究领域中居首要位置。由于《家畜传染病》这门课程的直观性比较强,每种传染病的症状、病变需要借助于图片、视频等手段来教学,才能达到直观、印象深刻的学习效果。另外,由于传染病的病原都是微生物,需要借助显微镜观察,老师看到的视野若要给学生讲解,只能用语言描述,难以同时结合微生物形态讲解,使学生难以理解。如果在教学中能够运用投影技术、多媒体课件、网络图片、视频等信息化教学手段,则能使微观变宏观,方便教师结合视野范围详细讲解微生物形态、生长特性等,使学生容易观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然而,在当前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关于现代信息技术在《家畜传染病》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却未见有报道。

因此,项目组试图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家畜传染病》课程建设,主要通过创设信息化教学环境、利用网络系统进行课程教学、移动学习模式三个方面进行《家畜传染病》课程教学与学习模式的探索,在《家畜传染病》教学过程中取得较好的效果。

1  创设信息化教学环境

研究过程中小组成员制作了一套《家畜传染病》课程多媒体课件。教师可以结合多媒体软件中的声音、动画、视频等形式进行课程教学。通过视频、图片、动画等对每种传染病的症状、病变、病原形态进行学习和理解,达到直观、清晰、印象深刻的效果。课后学习,利用各种软件,结合学习要点植入有趣的视频以及影视剧,使课件变得有声有色,充满趣味性,提高学生对课堂学习的兴趣与探究欲望,学生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究,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信息化时代要求学生主动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构建独特的学习活动。因此,教师除了利用多媒体课件在课堂与学生进行互动式学习,使学生在信息化的课堂学习中获得独特体验外,教师还通过《家畜传染病》学习网站增加学生的网络学习途径,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教师还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开拓独特的《家畜传染病》学习环境,根据学生反馈对教学课件不断的进行完善。

2  利用网络系统进行课程教学

信息化学习应贯穿课前、课中和课后教学整个过程中。在“互联网+”背景下,《家畜传染病》的网络教学模式主要采用超星平台、腾讯讲堂、智慧课堂、VR教学、教学软件、手机APP、慕课、微课和云课堂等。网络教学将局限于学校和课堂的教学放大,放到平时的生活中,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学习和交流。

在网络学习中,学生具有自主性,使学习活动的中心从教室和教师转为学生,从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教师在开展知识教学的同时要教会学生主动获取学习知识的能力,教会学生按照自身的学习基础与现状来进行学习方法的设计和学习进度的调整,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信息,能以此构建属于自己独特的知识体系,结合自身特点对《家畜传染病》课程的学习进行独特的模式规划。

在应用信息化教学的同时,只有将线上线下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就需要专业教师一方面组织通过微课、面对面学习,另一方面可以利用线上学习实现课前预习,课中提问互动,课后作业答疑等。通过线上线下融合式教学的开展与学生双向交流,形成“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日常师生间交流互动多采用面对面、QQ和微信等社交手段。课堂授课多采用教学PPT、结合线上信息化应用进行课堂师生互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课后巩固、疑难解答、作业测试环节仍以传统线下形式为主,结合互联网在线学习等。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结合信息化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更利于知识的掌握,学生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可以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师生互动性强,课堂氛围轻松,信息化手段使用合理,能方便学习,信息化学习应贯穿课前、课中和课后教学整个过程中。

3  运用移动学习模式

在信息化时代,随着移动学习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完善,移动学习资源日渐丰富,移动学习变为常态,高职学生移动学习方式也变得更加丰富,为学生的学习形式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学习无处不在,不再仅限于课堂学习,手机作为最受学生欢迎的移动学习设备,使学习开始与生活紧密结合。因此,《家畜传染病》项目组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不再要求学生上课不能带手机。引导学生利用手机进行碎片化、实时性学习。碎片化学习充分利用了学习时间,丰富了学习内容。目前学校已引入学习通、云课堂等信息化平台,教师在完善整合应用的同时,建立了《家畜传染病》系统的网络教学模式。

尤其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网络教学已成为各个学校惟一的教学模式。在此特殊时期,项目组教师不断丰富、完善了《家畜传染病》课程的线上授课内容。在学校引入的超星数字平台上建立了《家畜传染病》系统课程。将课程内容分为家畜传染病的基础知识、人兽共患传染病、猪的传染病、家禽传染病、牛羊传染病五大模块。每一模块分为若干个学习任务,教师为每个学习任务都专门录制了课程视频,视频中结合课件详细讲解每种传染病的概念、病原、流行病学、症状、病变、诊断、防制措施等。并突出重难点,例如每种传染病的典型症状与病变,教师都会选择相关图片、视频、动画等,重点讲解,使产生形象、直观的深刻印象,使学生对知识牢固掌握,能够融会贯通。达到化抽象为具体、化微观为直观的效果。教师将课前预习内容、课上学习视频、课程课件、课后讨论、课后习题等教学资源在此网络平台推送给学生,学生通过手机终端进行学习,并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自主掌握学习进度。

微信作为一款近几年最受大众欢迎、应用最广泛的手机APP,操作简单方便且在生活中无处不用。因此,在《家畜传染病》课程教学中,教师还建立了微信公众号平台,通过平台发布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以方便学生在公众号平台上随时登录查找资料、观看视频、短片等进行学习,内容形象、易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可以随时翻看、学习,增加了学习的自由度与趣味性。此外,课程微信公众号也可推送生理学学科的前沿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将有限的课堂学习无限地向课外延伸,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一种有效辅助和补充,使学生能够充分利用好碎片化学习时间。总之,微信平台是一种具备多元化的传播媒介,可使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生活[4,5]。

4  小结

为适应目前高职院校信息化教育教学发展的需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家畜传染病》课程建设进行实践研究,调动尽可能多的教学媒体、信息资源来参与教学活动。研究中,通过创设信息化教学环境、利用网络系统进行课程教学、运用移动学习模式三个方面进行探实、分析,发现在《家畜传染病》课程中通过信息化教学模式,优化教学资源,将抽象、晦涩难懂的基础理论知识展现在学生面前。充分发挥碎片化學习和集中性系统学习的优势,提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王竹立,李小玉,林  津.智能手机与“互联网+”课堂-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的新思维、新路径[J].远程教育杂志,2015(4):14-21.

[2] 蔡宝祥.家畜传染病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2-5.

[3] 于忠娜,管小庆,孙海峰,等.家畜传染病实习中PBL法的应用探讨[J].山东畜牧兽医,2017(6):73-74.

[4] 谯邦兴.浅析移动信息化教学模式在高职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智慧健康,2020,6(10):47-48.

[5] 朱一亮,俞  佳,胡  珏,等.微信公众平台在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观察,2015,4(10):63-64.

收稿日期:2020-04-10

基金项目:江苏省科技计划重点及面上项目(BE2017306);徐州生物职业技术学院校级教研课题(2017JY05)

作者简介:王善辉(1977-),女,内蒙古阿荣旗人,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分子病毒学与免疫学方面的研究,(电话)15162158546(电子信箱)

wangshanhui2015@126.com。

猜你喜欢

现代信息技术课程建设
高中政治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整合的思考
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武术教学中的应用解析
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现代化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高职机械类专业“CAD图形设计”课程建设
《海图学》课程的建设与实践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基于卓越计划的金属结构材料课程实践化改革与建设
资源、生态与环境学科群体系下普通地质学课程建设思考
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