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阳和汤对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

2020-09-02董妍妍

湖北畜牧兽医 2020年6期
关键词:传导阳性神经

摘要:为探讨阳和汤对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选择成年Wistar大鼠40只,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0只,余下30只造模,采用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一次性诱导糖尿病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30只大鼠随机分为阳性对照组、弥可保组、阳和汤组,每组10只,分别给予生理盐水、弥可保、阳和汤药液饵料。连续给药8周后,将大鼠麻醉后仰俯,解剖分离出右坐骨神经,采用电生理仪测定坐骨神经传导速度(SNCV)。结果表明,阳和汤组血糖值虽高于正常对照组,但与阳性对照组、弥可保组比较显著降低;各组大鼠神经传导速度均较正常对照组慢,但阳和汤组、弥可保组大鼠神经传导速度均较阳性对照组明显加快。说明阳和汤能够有效提高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传导速度。

关键词:阳和汤;糖尿病大鼠模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神经传导

中图分类号:R587.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73X(2020)06-0008-02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初起以四肢对称性肢端麻木、疼痛、针刺感、烧灼样为主要表现,随病情发展,致畸致残率高,引起极大的关注。神经电生理检查发现,60%~90%糖尿病患者均患有不同程度的神经损伤及功能障碍。中医方“阳和汤”具有温阳补血、散寒通滞的作用,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防治作用。本试验通过检测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传导速度(SNCV), 推测周围神经病变的再生及恢复情况, 从而检验温阳通络阳和汤方对糖尿病大鼠周围神经病变的防治作用。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动物

成年Wistar大鼠40只,雄性,体重200~250 g,安徽中医药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将大鼠在实验室内喂养1周后,随机分10只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余下30只大鼠用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造模法造模[1]。将30只大鼠禁食12 h后, 按50 mg/kg腹腔注射2%链脲佐菌素枸橼酸缓冲液(枸橼酸缓冲液0.1 mmol/L,pH 4.2 )。72 h后, 取尾尖血,若测定其血糖值≥16.7 mmol/L则为造模成功的糖尿病大鼠。将造模成功的30只大鼠随机分为阳性对照组、弥可保组、阳和汤组,每组10只。

1.2  给药方法

阳和汤(熟地黄、鹿角胶、麻黄、白芥子、肉桂等组成),具有温阳补血、散寒通络的功效。阳和汤组大鼠直接饲喂含阳和汤药液的饵料;阳性对照组大鼠给予生理盐水2 mL/只;弥可保组大鼠按135 μg/kg给予弥可保药物。连续给药8周后,将各组大鼠腹腔注射水合氯醛(350 mg/kg体重)麻醉后, 解剖分离出右坐骨神经进行标本处理。

1.3  组织取材及测定

将大鼠麻醉成功后,俯卧于鼠板上切开右侧后腿中外1/3皮肤,再钝性分离肌肉组织,充分暴露坐骨神经,剥离周围肌肉,取尽可能长的神经,采用电生理仪测定SNCV。刺激点位于尾部远端,记录电极位于尾部近端,记录电极距离刺激点约2~3 cm,力度从小开始,渐渐增加到超强刺激。神经传导速度为复合运动电位传导的距离与复合运动电位出现的潜伏期的比值(m/s)。测定时温度保持在37 ℃左右[2]。

1.4  统计学处理

试验结果用平均数(x)±标准差(s)表示,所有数据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SPSS for window10处理,组间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样本均数采用方差分析进行比较。

2  结果与分析

各组大鼠血糖、体重、神经传导速度的变化见表1。由表1可见,给药8周后,阳性对照组大鼠体重比正常对照组明显减轻,阳和汤组大鼠体重较阳性对照组极显著增高(P<0.01);各组大鼠血糖值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阳和汤组大鼠血糖值虽比正常对照组高,但与阳性对照组比较极显著降低(P<0.01);各组大鼠神经传导速度均较正常对照组慢,但阳和汤组、弥可保组均较阳性对照组明显增快(P<0.01)。

3  小结与讨论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继发于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细胞水肿、缺氧可导致神经传导速度降低,因此神经传导速度的降低可视为周围神经受累的特征性表现。神经纤维传导速度的测定对正常生理或病理组织机能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

DPN属现代医学概念,中医学并无此名,但历代中医学文献有相关记载,《丹溪心法》载:“消渴肾虚,致肢骨麻疼、体膝痿枯”;《王旭高医案》中述“消渴日久,但见手足麻木、肢凉如冰”;《黄帝内经》载:“虚则痿痹,……,甚则肌肉痿”,现归于中医痹证、痿证。

中医认为该病多因病程日久,阴津损耗愈盛,阴损及阳,阳虚无以温煦水湿,内生痰湿之邪,痰湿流注经脉,故见肢体麻木、发凉、疼痛及肌肉萎缩。阴津亏虚,营血生化乏源,脉络不充,血留而成瘀,阻于肌肉、筋脉、血脉,亦可致肢体麻木、疼痛等症。阴伤耗气,而致气阴两虚;气虚无以行血,而致血行不畅,经脉失养,脉络瘀阻,不荣则痛。因此,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病机其本在虚,痰湿、血瘀为其标。另外,血为阴液,遇寒则凝,遇热则行,从阳虚生寒、由寒生瘀的病理出发,也可通过温化的药物来推动血行。本试验通过具有温经散寒、补血通络作用的阳和汤治疗糖尿病大鼠,在试验的角度证实该方及该治则对提高STZ-DM大鼠的坐骨神经传导速度有很大作用,可为临床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拓展新思路。

参考文献

[1] 王  昕,王宏才,田德全.渴痹康对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中cAMP、cGMP含量的影响[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0,6(2):20-22.

[2] 梁晓春,张  宏,郭赛珊,等.筋脉通对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传导速度、醛糖还原酶及山梨醇浓度的影响[J].中国糖尿病杂志,2000,8(1):37-39.

收稿日期:2020-04-07

基金项目:安徽中医药大学科学研究基金项目(2017zryb010)

作者簡介:董妍妍(1985-),女,安徽桐城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中医经典理论与临床应用研究,(电话)15255556287(电子信箱)

dongyy2010@foxmail.com。

猜你喜欢

传导阳性神经
新型冠状病毒IgM抗体检测假阳性患者特征分析
“神经”语录
检验呈阳性不一定是坏事
跟踪导练(三)(2)
骨传导自行车头盔
“神经”病友
企业创新资金配置风险传导机理研究
间歇性束支传导阻滞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