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党建引领 多元共治

2020-09-02林丽婷

社会与公益 2020年3期
关键词:多元共治党建引领

林丽婷

摘要:在2018年至2020年,社会工作者在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F街开展儿童安全保护需求调研,发现儿童和家长的安全意识淡薄,相关部门和学校对儿童安全十分担忧,因此社会工作者开展了“党建引领多元共治”儿童保护项目。该项目在党的引领下,推动“三社联动”工作机制形成,共同开展儿童保护服务,旨在提升儿童和家长的安全意识,提高儿童自我保护能力和家长安全教育能力,营造安全的社区氛围。

关键词:党建引领;多元共治;儿童保护

江苏省雎宁县一名男童从14楼的家中阳台坠下不幸身亡,温州7岁儿童在家被烫伤,广东江门5岁幼女遭男老师猥亵……近年来,多起儿童人身安全事件被曝光,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一、需求分析

(一)儿童有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提升的需求

《2018-2019 F街家庭服务需求调研报告》显示,96.5%的受访家庭的儿童需要继续学习安全知识,安全意识淡薄。另外,在本次调研中,社区居委会、学校以及儿童教育机构都表示自我保护能力不足,例如在没有成人陪同的情况下自行到江边游泳。由此可见,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F街儿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都有待提升。

(二)家长有安全教育能力提升的需求

根据调研,60.41%的受访家长是通过“说教”的方式教授儿童安全知识,但他们认为“说教”的有效性一般;28.55%的家长使用“角色扮演”的方式教育,7.18%的家长使用“一边看视频,一边教育”的方式,这些家长认为这两种教育方法的有效性较好。但从分析结果来看,只有少部分家长同时使用“角色扮演”和“一边看视频,一边教育”这两种教育方法。由此可见,大部分家长并没掌握有效的方法教授儿童安全知识,他们的安全教育能力有待提升,且大部分家长也有提升自身安全教育能力的意愿。

(三)社区安全设施的设置有待改善

F街位于海珠区的西北部,东起宝岗大道与海幢街、江南中街相邻,西至漱珠涌下水道及珠江边与南华西街相接,北起同福中路与海幢街接壤,南至马涌十吨桥附近与沙园街交界。根据调研,马涌边都有大约1米高的保护栏,但“禁止游泳”“防溺水”等标志牌悬挂在3米高的电线杆上,部分儿童放学经过涌边,儿童的身高大多在1.2~1.6米,难以注意到3米高的安全标志,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禁止游泳”“防溺水”等标志悬挂的高度需要根据儿童的普遍身高设置。

二、服务过程

“党建引领 多元共治”儿童保护项目旨在建立“三社联动”机制,提升社区儿童和家长的安全意识,提升儿童的自我保护能力和家长的安全知识教育能力,营造协商共治的安全社区。项目的具体服务如下。

(一)成立项目党员工作小组

项目开展初期,成立项目党员工作小组,小组成员分别由街道党员代表、社区党员代表、L教育城党员代表和社会工作者党员代表组成。党员工作小组签订工作协议。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项目每季度都组织小组成员學习党的指导思想,包括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员工作小组带领社区居委会、F教育城和社会工作者进行项目调研,调查社区存在的儿童安全隐患,收集儿童保护的需求信息,并将社区安全隐患反馈给F街道,争取政府支持。

(二)形成“三社联动”机制

项目开展初期,在党员工作小组的引领下,成立“三社联动”工作小组,工作小组由社区居委会、以L教育城为代表的教育机构和F社工服务站组成。社区居委会、L教育城和F社工服务站签署合作协议,每两个月开展一次工作会议,讨论确定小组的工作目的、工作计划、分工、责任和权利,并沟通工作进度、难度和下一步计划等。项目初期,在党员工作小组的引领下,“三社联动”工作小组共同进行儿童保护需求调研,制订“儿童安全”保护计划。

项目中期,“三社联动”工作小组开展儿童安全系列服务,同时在党员工作小组的引领下开展“三社联动”工作会议,通过多次工作会议,逐渐完善“三社联动”机制,包括议事规则、内部分工。

项目后期,“三社联动”工作小组总结“儿童安全”保护工作开展的成效,在此基础上协商修改并完善“三社联动”机制,最后向项目党员工作小组汇报。

(三)开展安全知识普及服务

根据“三社联动”工作协议确定的职责,社区居委会、L教育城和F街社工服务站分别从儿童本人、家庭、社区三个层面开展安全知识普及活动,包括交通安全、居家安全、防溺水、防性侵、防拐骗等。

在安全知识普及服务中,党员工作小组和社区居委会主要负责链接政府资源,向居民反馈服务情况,开展儿童保护政策法律的普及活动;L教育城链接各类社区资源,并提供多样化的安全知识普及服务;F街社工服务站向L教育城的小教育机构推广有效的安全教育方法。除此之外,F街社工服务站还结合“全国交通安全反思日”“国际安全日”等节日,在社区以游戏体验的方式提升社会公众对儿童安全的关注度。

(四)改善社区安全设施的设置

在党员工作小组的引领下,社区居委会和社会工作者搜集和统计河涌安全标志个数、间隔距离、悬挂高度等。社区党员代表和社会工作者党员代表在党员工作小组会议上汇报河涌安全标志设置情况。党员工作小组将这些情况反馈给街道和税务局等有关部门,并争取根据儿童的普遍身高重新设置河涌安全标志。L教育城结合儿童的身心特点,设计容易让儿童理解的安全标志。最后,党员工作小组跟进监督河涌安全标志的设置情况。

三、服务成效

(一)目标达成情况

第一,街道党员代表、社区党员代表、L教育城党员代表和社会工作者党员代表形成的党员工作小组共开展三次会议,最后以工作协议的方式明文确定了工作目标、工作方向以及小组内部架构和沟通机制。

第二,社区居委会、L教育城和社工服务站形成的“三社联动”工作小组共开展了四次会议,前两次会议通过讨论最后以协议的形式确定了小组工作目标、内容、计划、议事规则、人员职责和分工、内部架构、集会频率、权利义务、进入和退出机制。

第三,儿童认识到自我保护的重要性,掌握了两种自我保护的方法;家长认识到安全知识教育的重要性,掌握了两种安全知识教育方法。

第四,在项目后期,社区居委会、L教育城和社工服务站分工合作,走访不同的河涌路边,测量安全标志的悬挂高度,发现安全标志悬挂的高度都是1.40米。

(二)服务对象反馈

在服务过程中,社区居委会、L教育城和社工服务站观察到服务对象的参与度较高,每次服务的出席率较高。另外,每次服务结束后,社区居委会、L教育城和社工服务站都会分别与服务对象进行访谈,儿童表示项目服务内容丰富,形式新颖,让他们更容易理解安全知识;家长也表示儿童很积极参与项目服务,他们也掌握了新的教育方法,解决了教育孩子安全知识的困扰。

(三)各方评价

项目获得了街道的高度肯定,联动了较多的企业资源,体现了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响应最新的“三社联动”工作要求,服務覆盖面较大;项目获得社区居委会的肯定,居委会表示项目构思新颖,改变了传统的社会工作者单一提供服务的模式;项目还获得L教育城的大力支持,表示充分尊重了他们的想法,他们从项目调研、设计到执行都参与其中,这一过程也提升了他们的活动策划、服务宣讲和资源链接能力;除此之外,辖区学校表示该项目涉及的安全知识面很广,能够普及多种安全知识。

(四)项目产生的社会影响

项目成立了街道党员代表、社区党员代表、L教育城党员代表和社会工作者党员代表工作小组,工作小组将会持续在社区事务中起着引领作用;项目形成的“三社联动”机制,可为类似服务提供经验借鉴;项目共服务了3500名服务对象,覆盖辖区19个社区,部分辖区外的服务对象致电社会工作者了解他们能否报名参加项目服务。项目服务曾经被媒体报道两次,分别是凤凰网和《信息时报》。

四、工作反思

(一)“党建引领”有助于激发社会组织的公益心

在项目初期,L教育城的10家小教育机构加入项目,期望为服务对象提供服务的同时收取一些劳务费或宣传他们的收费课程,这与项目初衷相违背。项目党员工作小组召开临时会议,强调要向教育机构传递为人民服务的理念,解释项目服务目的,让公众了解近年儿童安全隐患情况,最后取得教育机构对项目的公益支持。教育机构是企业,也是一种社会组织,他们以营利为目的,在支持公益服务的同时也会想到自身利益,而“党建引领”能够激发他们的公益心。

(二)政策推动促进“三社联动”机制形成

《广州市全面推进优势主导型“三社联动”工作实施方案》明确要求“2019年10月前,实现全市社区‘三社联动100%全覆盖”。在以往的服务中,社会工作者也尝试联合社区居委会和社会组织,但是居委会或社会组织的热情不高,而该文件的下发让社区居委会和街道明确了自身任务,他们积极联动社区资源,寻找社区合作方,开展社区调研,初步形成项目构想,促使“三社联动”机制快速形成。

猜你喜欢

多元共治党建引领
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
从防控到善治:涉法涉诉信访法治化建构的制度逻辑
多元共治理论下的校企合作分析
党建引领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共治的探索与实践
共生理论视阈下职业教育治理模式创新研究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多元治理理念与策略探究
豫园街道党建引领下非公企业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探索
建设农村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引领强村惠民工作的研究
支部建在合作社 凝聚农户共致富
党建引领 社会协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