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新时代大学生英雄精神培育

2020-09-02郭光菁

现代交际 2020年13期
关键词:培育新时代大学生

摘要:英雄和英雄精神依然被我们时代所需要,但新时代英雄不再为戎装和勋章所代表,时代英雄和英雄精神有了新的含义,爱国爱党的忠诚品质和尽职尽责的敬业操守是对新时代英雄精神内涵实质的高度概括。大学生的英雄精神培育,既符合新时代对大学生的精神要求,也能深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新时代大学生英雄精神培育主要通过立足教学主课堂,建构马克思主义的英雄观;开辟实践二课堂,拓展英雄精神的体验渠道和协同社会大课堂,塑造英雄精神的氛围环境三方面来实现。

关键词:新时代 大学生 英雄精神 培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20)13-0153-02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1]可见,青年的成长关乎祖国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同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是崇尚英雄、成就英雄、英雄辈出的民族,和平年代同样需要英雄情怀。”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年代,英雄精神的引领作用对于伟大时代目标的实现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当代成长中的大学生作为国家建设和发展的中流砥柱,尤其需要英雄精神的培育。因此,把英雄精神转化为大学生的精神内核是思政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也是我们新时代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诠释新时代英雄精神

何谓英雄?清朱墉解释说:“文迈于人曰英,武超庸众曰雄,皆士林中之杰出者”,即文武出众的人是英雄,是人中之杰。近代以来,英雄是指为国家解放、进步,民族富强,反对外来压迫和侵略进行斗争,并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人们。而英雄精神是指战争年代和和平年代的英雄们在长期的实践中所凝练而成的精神。英雄精神中既包含着对中华民族爱国传统的继承,也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敢为人先、不怕牺牲气节的当代延续,同时,也展现了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中国梦的实现所需的奋勇进取和自强不息的奋斗要求。“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无数的英雄先烈撑起了中华民族的脊梁,他们的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不断开拓进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英雄精神也被赋予新的內涵。

马克思认为:“历史承认那些为共同目标劳动因而自己变得高尚的人是伟大人物。”[2]新时代,英雄是为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并进行了辛苦劳动的人们,戎装和勋章不再和英雄画等号,英雄有了更多的诠释,英雄精神的内涵也不断深化。爱国爱党的忠诚品质和尽职尽责的敬业操守是对英雄精神内涵实质的高度概括。

爱国爱党的忠诚品质,是指个人或集体对祖国、组织的一种正向的价值取向,本质上是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强烈归属感和对社会主义文化的强烈认同感。爱国爱党的忠诚品质具有时代性,是随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新时代的爱国爱党的忠诚品质是具体的和包容的,在抗击疫情的形势下,爱国爱党的忠诚品质具体体现为一线的医护人员自愿申请加入医院的各项新冠肺炎治疗活动,不计报酬,无论生死服从大局、听从指挥,逆行武汉;体现为街道志愿者们从一点一滴做起,用内心的仁爱和真心去温暖身边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只因心中存在“我们是同胞,我们有着共同祖国”的信念。

尽职尽责的敬业操守。敬业是指一个人对自己的工作,以及自己工作服务对象的一种负责任态度,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公民个人层面提出的道德和行为要求。尽职尽责的敬业操守具有新时代的特点,是英雄精神的时代化,看似平凡,实则伟大。新时代的英雄是无私奉献、默默付出的普通社会公民,他们日复一日地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奉献,十几年如一日地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这种敬业不仅是他们个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保障,同时也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需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代,具有爱岗敬业这种平凡而伟大的奉献精神的人,都是新时代的平凡英雄。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不论是一线的医护人员还是做后勤保障的公务员和社区工作者,他们始终坚守岗位,不做“逃兵”。

二、新时代大学生英雄精神培育的现实意蕴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今天,中国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实现我们的目标,需要英雄,需要英雄精神。”可见,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与英雄的努力密切相关,社会发展过程中英雄的引领和英雄精神的弘扬具有重要作用。

1.培育英雄精神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担当意识,促使其承担时代责任

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都是战争年代的革命前辈们用鲜血和生命奋斗来的,也是和平年代的治安工作者和医务工作者等用生命守护着的。他们身上的英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是我们在享受美好生活中不能丢弃的宝贵财富。英雄精神具有传承性,其自身蕴含着巨大的精神价值,任何时候都不能丢,在任何时代都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能够与当代的主流价值进行良好的融合。不同的时代,我国的青年有不同的责任,在不同的时刻,我国大学生都展现了不同的担当,展示了本时代的英雄精神。回顾国史,我国人民凭借在斗争史和奋斗史中形成的“长征精神”“抗震救灾精神”和“抗击非典精神”等,在一次一次的侵略和危难时刻挺过去,最终获得了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新时代,我国进入了和平发展阶段,不再需要当代青年去“抛头颅、洒热血”牺牲自我,但是英雄精神仍然需要。新的时代,英雄精神的弘扬可以让大学生了解到现在生活的来之不易,让他们明白:幸福生活不可能从天而降,需要每一位公民去做自己工作中、生活中的英雄,勇敢地承担起自己应该担当的责任,尽职尽责地做好自己的工作。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战斗中,许许多多的医护人员、志愿者等坚守自己的工作岗位,勇担自己的工作责任,这是英雄精神在新时代的体现。

2.培育英雄精神有利于深化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命力主要表现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时代性和实效性。随着国内环境和国外局势的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既要做到和新一代学生的思想接轨,同时也必须掌握时代的脉搏,积极回应时代要求,解答时代难题。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英雄精神与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理想,以及爱国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敬业精神、担当精神等精神品格相融合,使得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得到更好的深化。当前高校德育工作还存在对英雄精神的重要作用缺乏重视,对英雄精神的概念界定也相对比较模糊,未看到英雄精神培育对于大众化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等问题,因此,英雄精神培育有利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后,无数的医护人员驰援一线,许多大学生也纷纷报名加入当地的防疫抗疫志愿服务工作,承担起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发挥个人在此次公共卫生危机事件中的作用,彰显青年使命担当,体现英雄情怀,为疫情防控工作贡献了青春和力量。

三、培育大学生英雄精神的路径

毛泽东曾形象地指出:“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同理,在培育大学生英雄精神的问题上也需要着力解决好桥或船的问题。

1.以教学主课堂作为立足点,建构马克思主义英雄观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因此,在培育大学生英雄精神、建构当代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英雄观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充分重视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一是高校可以邀请时代英雄楷模来校,通过思政课堂、专题报告会的形式,和高校思政教师分工合作,带领学生追本溯源,使学生清楚地了解英雄观的内涵,辨析唯心主义英雄观和马克思主义英雄观,肯定“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等马克思主义英雄观。二是高校专业课和思政课教师要交流、探讨,共同寻找英雄教育和专业课教育的结合点和契合点,并且要定期沟通,抓好重大事件发生的时机和重要事件节点,开展好英雄教育。例如,高校教师应选取疫情期间医护人员坚守岗位、演艺人员奔走捐款、公务人员奋力维稳、志愿者无私奉献等典型,尤其是本专业领域的英雄人物,弘扬新时代英雄精神,教育当代大学生勇担自己的社会责任,使其时刻理解在新时代,坚守岗位,遇到危险不退缩,仍然做好本职工作,不逃避,就是新时代的英雄,从而弘扬新时代英雄精神。

2.开辟实践二课堂,拓展英雄精神的体验渠道

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英雄精神在实践中形成,并继续指导新的实践。21世纪以来,世界大部分时间处于和平状态,大学生主要通过历史课堂上的学习和网络、电视等媒介的传播来增强对英雄精神的了解和感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英雄精神的培育需要课堂教学和实践体验的相互配合。比如:寒暑假期间组织学生开展红色旅游活动,通过参观英雄故居、历史主题博物馆、英雄纪念馆等,更深入地了解历史。另外,也可以采用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手段营造相关历史场景,比如VR技术等,让大学生们“身临其境”,用第一视角感知历史,增强其使命感和责任感。

3.协同社会大课堂,塑造英雄精神的氛围环境

当今社会,伴随着社会体制的转型变化,公民在新的历史时期焕发出新的时代风采,承担着自我责任。但不可忽视的是,有部分人存在“利己主义”等思想,他们任何行为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都是自己而非他人,缺乏对他人、集体和国家的责任感,这种思想嚴重影响着英雄精神的培育。因此,大学生英雄精神培育工作的开展不能是单方面的,而应该全社会共同参与,系统化、全方位地进行,从而形成全员育人的协同效应。一是家庭教育中,父母要上好第一课,从小培养孩子勇敢、有责任心等品质,主动担起英雄精神培育的责任。为此,父母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以身作则,培养孩子的优秀品质。另外,父母也要积极向孩子讲述英雄事例,分析英雄身上值得学习的品质。二是社会舆论环境中,媒体人要充分发挥自己的影响力,积极宣传具有正能量的英雄事例,挖掘英雄的优秀品质,同时也要关注平常人的平凡事,从中寻找新的时代英雄,宣扬新时代英雄的新风采。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7.

责任编辑:刘健

[作者简介]郭光菁,太原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培育新时代大学生
大学生就业趋势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第十道 生相克
蟑螂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