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苏东水乡民间妇女作裙制作技艺及其文化特征研究

2020-08-31陈研张旭

丝绸 2020年8期
关键词:缝制妇女工艺

陈研 张旭

摘要: 文章以苏东水乡地区为研究范围,以江南大学民间服饰传习馆馆藏的作裙为实物基础,通过走访当地服饰工艺传人,对其所讲述和示范的作裙裁剪、缝制工艺进行图文记录、实验室复原。分析了作裙拼接的原因,“边叠边缝”的褶裥处理方式和“褶裥绣缝”的特殊工艺。在此基础上,一方面,从实用、审美、女红技艺等角度总结了作裙工艺的“稻作文化”内涵;另一方面,通过对比中原裙装的结构形制与制作工艺,突出其技艺的“独特性”“地域性”非遗文化特质;通过对比胜浦地区不同服饰工艺传人的制作技法与造物理念,体现其技艺的“稳定性”“活态性”非遗文化特质。

关键词: 苏东;作裙;妇女;裁剪;缝制;工艺

Abstract: The authors took of Sudong region of rivers and lakes as the range of research, and Zuoqun collected in the folk costume museum of Jiangnan University as the object to the reasons of Zuoqun stitching, the pleats technology of "folding it while seaming it", and the special process of "fold embroidery stitch" through visiting the local clothing craft inheritors, recording both images and texts of the cutting and sewing techniques narrated and demonstrated by the inheritors, and restoring the material object. On the one hand,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practicability, aesthetics, needlework technology, the "rice culture" connotation of Zuoqun technology was summarized. On the other hand, through comparing the structure, shape and making skills of skirts in Central Plains,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characteristics of "uniqueness" and "regionalism" were highlighted. The comparison of production techniques and creation ideas of the local clothing technology inheritors in Shengpu reflected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characteristics of "stability" and "active state".

Key words: Sudong; Zuoqun; women; cutting; sewing; craft

蘇东水乡地区是指江苏苏州以东的甪直、胜浦、唯亭、渭塘、陆家、跨塘、斜塘、陆慕、蒌葑、锦溪、周庄、张浦、石浦等地。当地妇女的服饰就是在以水稻耕作为中心的生产与生活条件下,形成了极具江南水乡地域特色的“八件套”服饰,主要包括包头、撑包、拼接衫、穿腰作腰、作裙、拼裆裤、卷膀和绣鞋[1]。其中,作裙是该区域典型的妇女裙装形式,是当地妇女在“稻作生产”中不断摸索与发展中形成的,是“稻作文化”的反映,其传统裁剪缝制工艺技法值得传承。

目前,学术界对江南水乡民间妇女服饰在历史、形制、色彩与审美等方面的研究颇为丰富,但专门针对苏东水乡作裙的研究比较少,尤其是针对其裁剪缝制工艺的研究甚少。针对这一情况,笔者近年来数十次赴胜浦、甪直、唯亭等苏东水乡核心地区进行田野考察,对当地民间服饰工艺传人黄金英、凌林宝等进行调研,对她们所示范的作裙的裁剪缝制技艺进行了全程图像与文字同步记录,分析了工艺过程中“拼接”的原因,总结了其巧妙的“边叠边缝”和独特的“绣缝褶裥”工艺技法。基于此,本文以江南大学民间服饰传习馆馆藏作裙为实物基础展开研究。

1 作裙的形制

作裙是以两片相同的矩形布幅前后叠压缝制而成,平铺时近似矩形,裙腰两侧收拢褶裥或接上褶裥之后,由于褶裥在上沿收拢在下端展开而呈梯形,下摆呈圆弧形,上端装有腰头,腰头两端装有系带。

从结构角度来看,作裙主要由裙门、褶裥面、腰头三个部分组成,如图1所示。裙门是指作裙两片左右两边的矩形结构,穿着时叠放在外面的是外裙门,叠放在里面的是“内裙门,位于腰部中间的称为前裙门,位于腰部两边的称为后裙门。褶裥面是指作裙腰两侧由褶裥线条堆砌而成的面,呈对褶的形态分布于前裙门两侧。腰头是指作裙上端束于腰部之处。

从工艺角度来看,作裙又称“百裥”作裙,此处的“百”是虚数,用以表示两侧裙腰因收褶处理而形成褶裥的数量之多,而并非确切的一百个褶裥[2]。根据制作工艺的不同,将其分为直接褶裥、接裥作裙。直接褶裥作裙,是指在裙片上采用直接打裥的方式制作而成;接裥作裙,是指将先做好褶裥块与裙片拼接而成。两者外观形制基本相同,只是工艺步骤顺序略有不同。

2 作裙的裁剪与缝制工艺

为了便于对作裙的裁剪与缝制工艺继续复原,笔者选取江南大学民间服饰传习馆馆藏一款“百裥”作裙进行重点研究。其实物图与裁剪结构图及各部位结构测量数据,如表1所示。

2.1 作裙的裁剪与缝制工艺流程

作裙的裁剪与缝制有其固定的一套工艺流程,步骤为:裁拼裙片与零部件、打褶绣缝、做裙片(贴边、滚边、贴袋等)、做腰、绱腰、做系带、缝系带等。

2.1.1 裁拼裙片与零部件

1)裁拼裙片:主要包括裙片大身部分和褶裥面部分。取幅宽1尺1寸(约27 cm)的浅蓝色粗布裁成8片,每段53 cm,取其中2片,用蓝色棉线沿经向拼接,缝份0.5 cm,用回针法缝合,如图2所示。然后展开,铺平后形成两片矩形A、B、C、D裙片,长105 cm、宽53 cm。

2)裁拼零部件:主要包括裁拼裙腰、腰带及裁拼贴边等部分。取深蓝色粗布裁长113 cm、宽13 cm的矩形布片,作腰片;取深色粗布零料裁长126 cm、宽6 cm的布条2片,作腰带;取深蓝色粗布的零料裁长53 cm、宽3 cm的45°斜丝布条4片,作裙片反面两侧裙边贴边,再裁长105 cm、宽3 cm的45°斜丝布条2片,作裙片里面底边的贴边。

2.1.2 打褶绣缝

此工序分为两种情况:直接在裙片上打褶裥、绣缝;在接裥裙片上打褶裥、绣缝。

第一种工序的工艺步骤如下:

1)定裥位:取裙片A、B、C、D,于正面划出褶裥面E、F、G、H,距E、F向下5 cm划出褶裥绣缝面E、F、I、J。

2)打褶裥:在EFIJ矩形范围内,以EI为边,做EK=IM(约1.2 cm),将E与K点、I与M点重合,使E、I与K、M并在一起。再以KM为边,以1.2 cm为折叠量,沿K、F打摺裥直至F、J处。然后用熨斗将褶裥烫平,并倒向一个方向,形成顺风褶裥。

3)叠缝裥面:在背面用手针穿蓝色棉线回针固定,两端将线头打结。紧挨着缝第二个褶裥,方法同前,共68个褶裥,如图3所示。由于相邻褶裥间没有间隙,所有褶裥捏完后都排列整齐地垂直于布平面。

4)绣缝褶裥:首先,取粉色绣线,先沿着0线在水平向左的第一个褶裥背面a处进针并引出全线,然后落针从b处进针,顺势在水平向左的第二个褶裥背面c处进针并将线拉出,再落针至a处,以此类推不断重复,绣缝出一条直线,如图4(a)所示。其次,取灰绿色绣线,先沿着1线在水平向左的第二个褶裥的背面a处进针,于水平向左的第一个褶裥b處落针并引出全线,顺势在水平向左的第四个褶裥背面的c处进针,于水平向左的第三个褶裥d处落针,以此类推,绣缝成直线;再取玫红色绣线沿着2线在水平向左的第三个褶裥背面a1处进针于水平向左的第二个褶裥b1处落针并引出全线,顺势在水平向左的第五个褶裥背面的c1处进针,于水平向左的第四个褶裥d1处落针,以此类推不断重复,两行成一组,共缝四行,即可得到菱形蜂窝状装饰绣缝效果(图5),如图4(b)所示。

第二种工序的工艺步骤与直接在裙片上完成的情况类似,差异在于该工序是在另一幅布料上完成之后再与裙身相连,多了一个拼接的步骤。

2.1.3 做裙片

1)做贴边:将裁好的长贴边与两片裙片的底边缝合后翻向正面,熨平,毛边折光后净宽2.5 cm,沿折边用斜缲针固定;将短贴边与裙片的经向边缝合,方法同底边贴边,与底边贴边交接处折45°斜角,如图6所示。

2)做贴袋:在里襟片的前片上,距里襟约1.5 cm、距裙腰约2 cm处装一个15 cm宽、16 cm长的圆角贴袋,距边0.1 cm用短平针固定。

3)叠缝裙片:取矩形裙片ABCD与A′B′C′D′,以AB为边,通过将B与F′点、F与B′点重合,使前裙门FBCG与前裙门F′B′C′G′上下叠缝,用蓝线回针平缝,缝份0.5 cm,如图7所示。这样就形成了完整的两片裙片。

2.1.4 做腰、绱腰

先将裁好的裙腰片回毛后对折熨平,制成长112 cm,宽6 cm的腰头。后取裙腰面的毛边与裙片缝合,将腰里盖住腰头毛边和底线,沿折边用缲针固定,如图8所示。

2.1.5 做系带、缝系带

将系带条纵向对折,从反面缝合,将毛边折烫,再将两个直角对折成三角,翻至正面,做成一个宝剑头的系带。再将系带细的一端毛头塞入腰头尚未缝合的两端,然后用白棉线缉明线,距边0.1 cm,如图9所示。

2.2 工艺技法分析

2.2.1 拼接的原因

作裙的裙片、褶裥面、腰片、系带等部位都有出现两幅或多幅的面料进行“拼接”的现象。通过田野考察与实验室分析,得出主要原因有:

1)门幅限制。这是一种被动拼接,即受到织机等因素的影响,作裙所使用的土布的布幅普遍较窄,通常手工家织土布幅宽约30 cm,早期的机织的单幅布门幅也仅90 cm[3]。正是因为面料门幅之窄,“作裙”的裙片、腰片等部位在进行裁剪与排料时无法单片形成,故需要拼接。

2)功能所需。这是一种主动拼缝,即出于作裙的实用功能需要而进行的拼接处理。这样的拼接不仅解决了面料的门幅不足问题,更是为了使服装更加耐穿。在苏东水乡“稻作生产”方式下,妇女所参与的劳动项目多,劳动力度大,插秧、割稻、掼稻等无所不能,所以作裙中拼接的位置与这些劳作过程所产生的易磨损位置几乎一致(图10)。这样,哪些位置磨损就拆换哪些位置[4],而作裙的大身部分却仍可以继续穿用,这样做巧妙地延长了作裙的使用寿命。

2.2.2 “边叠边缝”的褶裥处理方式

“褶裥”是指在衣服上折叠而形成的褶子,作裙上的“褶裥”通常采用“边叠边缝”的处理方式。“边叠边缝”一方面是指在折叠的过程中“边叠边缝”,即一边按0.8~1 cm的褶裥量手工折叠裥面,一边用回针在背面固定褶裥。这样做可以有效地避免因褶裥折叠得过多,制作者的手部控制不过来,褶裥的保持性不够而导致拉伸、变形等情况;另一方面是指在缝制的过程中“边缝边叠”。在过去物质条件并不是很丰富的年代,不是所有人家都配备一部熨斗。拥有熨斗的制作者,可以借助熨斗的外力,将褶裥高温熨烫定形,有效地提高了制作褶裥的工作效率。没有熨斗的制作者,可以通过“边缝边叠”的方式,使褶裥的方向一致、宽窄相等,巧妙地降低了因没有熨斗定形而造成制作褶裥的工艺难度。

2.2.3 “褶裥绣缝”工艺在褶裥处的运用

“褶裥绣缝”工艺是作裙制作中最具特色之处。其针法并不特别,特别之处在于打破传统刺绣的平面装饰的模式,将刺绣装饰用于裙片已经固定好的细密褶裥上。这种工艺处理方式,一方面可以使褶裥面成为平面,起固定作用与装饰效果;另一方面,还可以将褶裥面叠缝成立体面,将平面的顺风褶变成立体的褶裥块,起到立体造型与装饰效果。

3 作裙技艺的稻作文化特征和非遗文化特质

3.1 作裙工艺的“稻作文化”体现

苏东地区河汊纵横,四季分明,居民普遍以水稻生产为主业,于是在这个生活与生产过程中沉淀下来的习俗就被称之为“稻作文化”[5]。作裙在“稻作生产”中发端、发展,其裁剪、缝制工艺的实施以“稻作文化”为导向,以“实用优先”为首要前提,以彰显“女红”技艺和“美用双收”为最终目的。

就作裙的结构裁剪工艺而言:水乡妇女长期从事水田劳作,有大量的弯腰的姿势与动作。作裙的结构裁剪,在裙长方面相对来说比较短,在围度方面相对来说比较长,这样不仅避免了作裙因长度过长,下摆拖入泥水的问题,同时也方便起、蹲等动作。另外,由于水稻田的面积之大,河岔口之多,住宅与田地之间的来往不是十分方便,妇女们的生理需求通常是在农田里解决[6]。因作裙“褶裥”展开时围度之大,此时作裙方可起到了野外遮盖的作用。同样,在田间劳作时偶遇阵雨,还可将其顶在头上,当作临时的雨具使用。

就作裙的缝制工艺而言:在“稻作生产”方式下,妇女的劳动力度大,在插秧、掼稻等劳作中,作裙的边缘处容易磨损。“贴边”工艺运用,一方面,在巧妙处理毛边的同时,还增加了作裙边缘的厚实,使这些边缘易磨损部位更牢固,使相对比较轻薄的面料穿着效果更为服帖;另一方面,提升了简单质朴的作裙的精致与美观程度。为了使作裙边缘更加出彩,青年妇女通常选用碎花或异色布料进行拼贴,老年妇女通常会选用本色或同类色布料进行拼贴,来强化对比装饰,前者跳跃、俏丽,后者含蓄、低调。水乡妇女们通过此种贴边处理方式来展示各自的女红技艺。聪明的水乡妇女对此并不满足,她们还不厌其烦地研习与制作各种绣法和纹样,并将其成果转化为褶裥上的画面。这样就使原本相对粗犷的作裙增加了一些精致的细节,同时进一步满足了她们显示女红技艺的需要。

就作裙的装饰工艺而言:一方面,“褶裥”工艺本意是调节腰围大小,劳作时增加腰部力量,增加布料厚度的同时增加其硬挺度,冬季可以防风、御寒、保暖,收获时亦可临时兜物[7],这些是它的实用功能。另一方面,“褶裥绣缝”工艺的运用将平裁的裙片做出立体的效果并施以彩绣,使“褶裥”工艺摆脱了单纯的调节腰臀关系的作用,而是具备了实用与审美的双重价值。

3.2 作裙技艺的“非遗”特质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社区、群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8]。具体包括五个方面:1)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2)表演艺术;3)社会实践、礼仪、节庆活动;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識和实践;5)传统手工艺。苏东水乡作裙属于“非遗”体系中的传统手工艺之一,且作裙作为苏东水乡农耕时代稻作生产的一种传统文化遗存,其裁剪与缝制过程中处处体现着其独特性与地域性、稳定性与活态性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质。

3.2.1 独特性与地域性

中国历史上各个地区的文化发展并不平衡,由于中原华夏文化区处于核心位置,使得其成为“主干”的文化区域,而其他包括江南地区则成为“分支”的文化区域。中原传统主流服饰与江南水乡地域服饰之间呈现出“源”与“流”的关系。一方面,发端于中原地区的“上袄下裙”的基础性服装形态和裙装“由前向后”围系的穿着方式被苏东水乡妇女所沿用,此乃“源”;另一方面,水乡妇女在沿用的过程中,并非完全照搬,而是能动地结合稻作文化的“地域性”特征对服装作针对性的改良与发展,此乃“流”。

总体来看,作为分支的苏东水乡作裙既有中原传统裙装的共通性,又有自身的“独特性”和“地域性”。首先,就结构形制而言:苏东水乡作裙在结构上保留了中原地区“两片裙”的传统,其外观形制基本一致,但局部与细节的差异较大。苏东水乡作裙与中原“两片裙”相比,裙长缩短了,且因腰部两侧收褶而在外轮廓方面呈上俭下丰形,即其腰身比中原“两片裙”紧窄,裙围度更为宽阔,改变了中原“两片裙”相对平直的外轮廓,如图11所示。其次,就制作工艺而言:“打褶”与“刺绣”工艺,在中原地区的服装制作过程中是十分常见的工艺手段,且是两种互不相干、互不交叉的技术。而水乡妇女的作裙上,巧妙地将“打褶”与“刺绣”两种工艺合二为一,在常规方法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充分显示了水乡作裙的“独特性”。

3.2.2 稳定性与活态性

苏东水乡作裙在一定的时间内,其形制基本一致,其裁剪制作材料、工具大同小异基本一致,其制作步骤、工艺针法有一套相对固定的套路与标准可循,这就是其“稳定性”。水乡妇女们在继承前人留下来的“规矩”的同时,还会有各自的即兴“创造”。同样作为胜浦地区民间服饰工艺传人,黄金英在制作作裙褶裥时采用“先零后整”的做法,即先打裥后拼缝的制作工艺。而凌林宝在制作作裙褶裥的时候却采用“整体收裥”的做法,即先拼缝后打裥的工艺技法。笔者在实验复原中发现这两种工艺虽并无实质性差异,只是制作效率有一定的差异。同时,水乡妇女在制作作裙的过程中,褶裥块、贴边、腰头等局部用料大多是根据家中现有的“库存”零料随取随用,色彩和材质的不同有时仅是因为剩余零料的品种与数量不同而不同。这样的处理方式,既是长期以来劳动人民节俭意识的体现,也给作裙的配色等带来了丰富而随机的变化。这种变化一旦取得较好的效果,又会被邻里所效仿而在一定范围内传播。这一切正是其“活态性”的体现。

4 结 语

本文通过民间服饰工艺采集与工艺复原的方式,对苏东水乡妇女作裙的形制、裁剪结构、缝制工艺等进行研究。分析了作裙拼接的原因,“边叠边缝”的褶裥处理方式和“褶裥绣缝”的特殊工艺。一方面,从实用、审美、女红技艺等角度分析作裙工艺的“稻作文化”内涵,总结出其工艺的实施以“稻作文化”为导向,以“实用优先”为首要前提,以彰显“女红”技艺和“美用双收”为最终目的。另一方面,从“非遗”角度对作裙的技艺进行比较研究。首先,通过与中原裙装的比较,阐述水乡作裙既有中原传统裙装的形制结构与着装方式的“共通性”,又有局部细节与制作工艺的“独特性”与“地域性”;其次,通过对比当地服饰工艺传人的制作技法,得出水乡作裙技艺在继承前人留下来的“规矩”的同时,还会有各自的即兴“创造”,既有传承的“稳定性”,又有创造的“活态性”。

参考文献:

[1]宋倩, 张竞琼. 苏南水乡妇女服饰的装饰手段解析[J]. 武汉科技学院学报, 2008, 21(9): 49-52.

SONG Qian, ZHANG Jingqiong. An analysis of the decorative means of womens clothing in the south of Suzhou[J]. Journal of Wuhan Textile University, 2009, 21(9): 49-52.

[2]许漱文. 甪直水乡妇女服饰特色及美用分析[D]. 苏州: 苏州大学, 2017: 25.

XU Shuwen. Features of the Womens Clothing of Luzhi & Practical Value and Aesthetic Value[D]. Suzhou: Soochow University, 2017: 25.

[3]陈研, 张旭. 近代民间双襟形制服装裁剪与缝制工艺复原[J]. 纺织学报, 2014, 35(10): 110-115.

CHEN Yan, ZHANG Xu. Restoration of cutting and sewing process of modern folk double-breasted dress[J]. Journal of Textile Research, 2014, 35(10): 110-115.

[4]张竞琼, 钟铉. 江南水乡妇女服饰的镶拼功能与渊源[J]. 纺织学报, 2007, 28(8): 87-89.

ZHANG Jingqiong, ZHONG Xuan. Source and function of combination on femalesclothes in the area south of the Yangtze River[J]. Journal of Textile Research, 2007, 28(8): 87-89.

[5]梁慧娥, 周小溪. 江南水鄉民间服饰手工技艺的审美特征及传承原则[J]. 民族艺术研究, 2013(6): 127-132.

LIAN Huie, ZHOU Xiaoxi. The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and inheritance principles of the handcraft of folk costume in the south of the Yangtze River[J]. Ethnic Art Studies, 2013(6): 127-132.

[6]梁慧娥, 张竞琼, 刘水. 探析胜浦水乡妇女服饰特色工艺的设计内涵[J]. 装饰, 2010(6): 108-110.

LIANG Huie, ZHANG Jingqiong, LIU Shui. An analysis on the distinctive technology of designs connotation of womens dress in the watery region[J]. ZHUANGSHI, 2010(6): 108-110.

[7]宋倩, 张竞琼. 江南水乡妇女裙装中的“褶”[J]. 艺术与设计, 2009(3): 203-205.

SONG Qian, ZHANG Jingqiong. "Pleats" in dresses for women in Jiangnan watery region[J]. Art and Design, 2009(3): 203-205.

[8]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EB/OL]. (2006-05-17)[2020-02-17]. http://www.npc.gov.cn/wxzl/gongbao/2006-05/17/content_5350157.htm.

UNESCO. Convention on the protection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EB/OL]. (2006-05-17)[2020-02-17]. http://www.npc.gov.cn/wxzl/gongbao/2006-05/17/content_5350157.htm.

猜你喜欢

缝制妇女工艺
穿上了奶奶缝制的旗袍
新型废热锅炉的制造工艺
船舶上层建筑建造工艺探讨
蟾蜍的大帽子
联合骨干力量,推动缝制技术升级
赏工艺,看杰作再现
萧邦 探寻稀世工艺
足球上到底有多少块皮革?
当代妇女的工作
妇女的脚变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