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应用型为向导的计算机教学改革的探究与实践研究

2020-08-24向俊

视界观·下半月 2020年8期
关键词:实践研究应用型

摘要:由于信息技术的广泛使用,社会对于计算机的技术要求越来越高,这使得计算机人才的培养难度更上一层,因此加强计算机教学的实际应用性,提升计算机人才的技术水平迫在眉睫。同时职业教育的广泛普及,使得技工院校将教学目标设立为加大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在该种教学背景下,如何进行计算机教学改革尤为重要。该文章就针对以应用型为向导的计算机教学改革的探究与实践研究进行阐述。

关键词:应用型;计算机教学改革;实践研究

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整个社会对于计算机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技术要求越来越高,但是计算机的教育结构仍然存在些许缺陷,主要存在应用型人才较少,中、高级计算机人才的比例不协调等缺陷。目前,整个社会的素质教育主张技术人才培养的可用性以及技术教学的可实践性。教学质量的提升与教学方法密不可分[1]。计算机实践教学作为计算机教学中的重要部分,它需要得到更多教师的重视,这对于提升人才的創新能力以及培养人才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

一、以应用型为向导的计算机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教学、教育质量的提高与人才素质的提高关系密切[2]。目前,在教学背景不断趋近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基础上,计算机实践教学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厦门大学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特别注重实践,认为实践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尤为重要[3]。同时,我国较为落后的西部地区,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高科技的广泛应用,计算机人才的需求量大大增加,对计算机人才的技术水平要求越来越高,这就对计算机教学提出更高要求,计算机教学改革迫在眉睫。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存在高校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企业找不到心仪人才等问题。为了彻底解决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各地方将培养社会经济所需的实践型人才做为教学目标[4]。以应用型为向导的计算机教学与教学质量关系紧密,同时有利于培养相关计算机人才。

计算机的实践性很强,许多高校在开展计算机教学过程中,主要以上机教学为主要教学内容,这种教学方法学生的实践操作较多,但是学生理解计算机知识的能力较差,不能很好地将书本知识完全掌握,产生该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老师没有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学生的目标不明确,计算机教学不全面,这使得高校学生缺乏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

对于以上问题,老师需要对教学内容做到熟练掌握,在课堂上提出明确学习的目标以及实践性的问题。同时,在学生进行上机实际操作之前,老师可以提前在网络平台上发布本节课需要上机的内容以及学习目标,以便学生在课前做好预习,提高学生的上机效率。另外,老师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监管技术,对上机学生进行管理,了解每位学生的任务进展。许多高校在进行以应用型为向导的计算机教学改革后,减少了课堂上的理论教学时间,增加了学生上机操作的时间,对教学内容进行丰富,增加了Excel、Word等高级应用的相关知识。以应用型为向导的计算机教学改革使得学生们了解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并考察了学生的计算机知识,并且对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计算机故障处理的能力、检索能力以及计算机处理的能力,大大推动了计算机课程的改革。

二、改变计算机教学的课程内容以及教学观念

目前,大部分高校的计算机课程教学内容为电子表格Excel,计算机网络基础,Word,常用软件的应用以及计算机有关的基础知识,以上内容均能考察高校学生对于计算机的实际操作能力。高校学生大部分存在对计算机不够全面了解的问题,同时,老师在教授课程时若轻视将具体操作与书本知识相结合,只注重课本知识的学习,那么学生就会沉浸在以往的学习方式中,学生学习观念将受到束缚。针对以上问题,老师可以制定新型的教学方案,例姐老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教学地点可以设为机房,这样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根据老师的讲解对书本知识进行实际操作,做到书本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该种教学方法能够大大降低学生的学习压力,使书本知识变得通俗易懂,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应用,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增加了学生对于计算机知识的储存。

三、计算机教学改革的思路以及方法

通过长时间的课堂教学来看,计算机知识较为抽象,不够通俗易懂,并且其内容较多且碎,各个章节之间的联系性不强,学生难以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实践性强,不能仅仅通过掌握计算机理论知识来提高学生本身的实践能力。为了解决以上情况,老师需要进行以应用型为向导的计算机教学改革,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以及主观能动性。

在老师教授课程时,老师需要制定该节课的教学目标,制定适宜的计算机教学,使学生在掌握书本知识的同时,能够熟练进行实际操作。实施模块化教学,能够根据课程教学的需求,了解并搜集与该方面有关的案例作为该次课堂教学的主要对象,根据主要对象分离出多个教学模块,使得教学内容具体生动。老师实施模块化教学不仅仅是只进行“案例分析”,同时要将具体案例设计为一个有深度的问题,能够领导学生去思考,去实践。老师在教授PowerPoint操作的过程中,老师可以将教学内容分成若干模块,例如:创建演示文稿、幻灯片的编辑以及幻灯片格式的设置等等,根据各个模块之间的独立性对教学内容进行设计,大大降低了课程内容的难度,诱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得学生在学习课程知识的同时,也能熟练掌握各种实践操作,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基础操作能力以及学习效率。

在计算机实践教学的过程中,案例的选择至关重要,与教学质量密切相关。课程中选择的案例既要能够包括该节课程所需要的全部知识,符合提升教学目标的要求,同时案例的来源尽可能来自工作、学习以及实际的生活中,这样更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课堂知识,符合技术型人才培养要求。

以“Web窗体动态生成技术”该模块为例,在该模块的教学过程中,教学中选择的精彩许愿墙、高校学生专业课选择模块案例、购物车模块的案例以及图书馆借阅图书信息模块的案例等等,这些案例的选择均来源于学生的学习以及生活,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在案例的选择使用过程中,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适当融入些许具有民族特色的元素,例如民族特产、名胜风景以及民族风俗等等,更加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技术能力[目。

因材施教是要求老师从学生的特点考虑,了解各位学生的差异,找到每位学生的最佳教学方案,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激发学生最大的潜力。以“Web窗体动态生成技术”该模块为例,对上课学生进行分组,一组中有三位学生,这三位学生负责的内容分别是测试、界面设计及后台开发等等。另外,根据维果茨基的教育理论,将教学目标分为保底层及发展层这两层。保底层为教学基本要求,能够熟练掌握动态创建控件的方法及设置窗体的思路。发展层能够与其他技术相结合进而生成更具人性化的页面。

要培养符合地方性经济发展的人才,需要与当地的经济发展相适应,根据各个地方的特点对教学方案进行适当调整,同时还需要对教学的考核方式进行适当的改革。目前,高校的考核方式主要以考察的方法为主,考察方式不够多元化,不能较好地判斷学生近期的学习情况、知识掌握以及实际应用情况,因此需要适当对教学考核方式进行改革,使考核方式能够较为全面的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为了更好地反应学生的学习情况,在期末考试中学生可以从题库中选择多个题目,并向学生提供选做题,分别对界面层、数据访问层及业务层等方面考察,学生可以依据自身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感兴趣程度进行选做。另外,还鼓励学生将自己在课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用来解决实际问题。

郭思乐教授提出的“生本教育”概念目前得到了许多老师的推崇。生本教育的主要价值观为“一切为了学生”,学生之间经常进行讨论交流,相互交流自身存在的问题以及经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学生经验具有一定的扩展作用。不同地区高校的学生文化差异有所不同,具有多元化的文化背景,因此不能完全照搬教材中的内容。老师需要针对不同地区学生的特点,对上课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重构素材案例。老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需要遵循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结合的原则,但是由于获得直接经验会使学生们具有更加深刻的印象,因此老师需要将重点放在学习直接经验上。老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则需要尽可能多的进行直接认识,在基础知识的讲解过程中加入实际操作,使得学生更加深刻的了解教材中的内容,做到举一反三,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以“Web窗体动态生成技术以及Web窗体静态生成技术”为例,传统的教学设计模式为讲授到演示再到实践、练习这3步,按照以上步骤进行教学,学生较难了解动态生成技术以及静态设计的优缺点,并且在老师教授课程的过程中,若一味的讲授,学生极易走神,注意力不集中,对教授内容没有较深的印象,实践操作效率较低。若老师在教授课程的过程中提供两个界面,一个界面对于各个用户的不同的请求界面的变化较小,另外一个界面上,对于各个用户的不同请求,界面的变化很大,以上情况分别采用静态设计以及动态生成技术来产生。学生在自我实践时,就会根据在教授过程中演示的两种情况感受到静态设计以及动态生成技术的区别,例如静态技术在页面变化较大时与动态生成技术相比相对较为呆板,但是静态设计能够大大降低Web应用程序的难度。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认识这两种技术的优缺点。自课程教学结束后,老师需要对这两张界面提出新的要求,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交流,以便更加牢固的掌握理论知识。总而言之,该种教学思路是:由老师引导学生进行实践,随后由学生发现其中的问题,学生之间分成小组进行讨论问题的解决方法,最后老师做出总结并提出新的要求,拓展提升学生的知识水平。该种教学思路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其主观能动性、发现及解决问题的技能。并且在学生实践操作、探讨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之间还会获得许多生成性资源。在这种教学思路下,老师和学生一起实践,共同探索,相互进步。

以应用型为向导的计算机教学改革应该打破已有的教学模式,不在只注重理论知识的教授,让学生有更多机会进行实际操作。该种计算机教学改革能够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规避传统教学存在的缺陷,使得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紧密结合。该种教学方法能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形成自主意识,并通过实体课堂进行相互讨论交流,进而培养学生的学习以及思考能力,使得课内教学以及课外自学紧密结合,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这样更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课堂知识,符合技术型人才培养要求。

参考文献:

[1]刘丽娟.以应用型为向导的计算机教学改革的探究与实践[J].科技风,2019,382(14):59.

[2]张淑英.以应用型为向导的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的探究与实践[J].大众标准化,2019,14(15):22-26.

[3]解强宗.以应用型为向导的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的探究与实践[J].中国民族博览,2017,15(2):17-22.

[4]景茹,徐波.应用型本科高校产教融合模式下计算机基础课程实践教学的改革与探索一一以海南科技职业大学为例[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9,18(10):15-22.

[5]陈琦,余新宏.基于创新创业教育的应用型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9,27(7):14-26.

作者简介:向俊(1989-),男,汉族,湖南怀化人,本科,助理实验师,研究方向: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科学。

猜你喜欢

实践研究应用型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应用型高校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研究
应用型本科院校机械控制工程实验教学改革实践探索
产业教授融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现路径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高中生物实验拓展式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提高煤矿安全管理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高校公体课中的实践研究
初中数学教学微课的实践教学研究
基于“项目导向”的税法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文言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