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STEM教育理念下数学实践作业设计的思考

2020-08-23潘玉青

读写算 2020年23期
关键词:STEM教育理念创新方式作业设计

潘玉青

摘 要 作业设计是一门教学艺术,能够对巩固课堂的教学成果,建立课堂的教学成效,加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教学交流等方面产生很大的帮助。而实践教学设计更是在一定程度上拔高了教学成果的检验,帮助学生们能更好地理解数学课堂的教学内容,有利于小学数学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而STEM理念作为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能够在当前的教学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并通过多种创新方式的利用而达到更好的实践效果。本文旨在研究STEM教育理念下数学实践作业设计的相关内容。

关键词 STEM教育理念;实践作业;创新方式;作业设计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23-0010-02

随着科学科技的不断发展,科技也在不同程度上为教学改革提供了新思路,而STEM教学模式作为融合性的新教育理念和模式,实现了科学、技术,工程及数学四门学科的完美整合,更侧重对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和技术素养的更高程度的培养,引导学生学以致用,解决实际的问题,促进小学生在实践中寻找到真知,并且在实践中寻找到属于自己的站位和价值。本文主要以小学数学教学为例,不断地研究STEM教育模式指导下数学实践作业课程的有效设计,希望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不断地推动小学数学更加稳健地发展和进步。小学数学实践性作业是相对纯粹的书面作业而言的,它是指在课堂教学之外,有目的、有计划地布置、组织学生参加一些实践操作性的作业或各种有数学意义的实践性活动,将传统的题海战术和数学作业的弊端进行有效地避免,减少低效率的作业完成,帮助学生们能自主学习,完成实践性的作业,并且创新利用实践的方式进行对学生的引导,促进学生在运用知识方面的高效性。

一、加强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提高作业设计的实践性

STEM教学模式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是存在多种层次上的要求和价值的,其中“S”是“科学”(Science)的英文首字母,针对小学数学作业实践来说,就是将很多的科学中实现的知识融合到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和课外作业上,帮助学生们和科学的世界进行交流,促进学生对科学世界和数学作业相互联系的理解。小学数学这门课程本就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联系较为密切,并且从很大程度上源自于生活。而为了能够使学生有效掌握所学知识,并且能够在完成实践作业的同时,切实发挥他们的思考与探究能力。教师就可以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尽量采用一些与生活实际相关的案例进行举例说明,从而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生活,并且也能够以此提高日常学习的基本效果,有利于小学数学教学工作的有效进行。在STEM教育理念下,教师一定要研究出符合自己学生实际的作业设计,帮助学生们能在完成作业中更好地巩固知识,融会贯通,形成合力。实践性的作业就是教师进行作业设计的关键。

例如,在进行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据收集整理》这一节课内容的学习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对学生们的数据收集能力进行一定意义上的评估,并采用工程手段让学生们对自己身边的数据进行收集整理。比如收集家庭成员的体重、身高等数据的时候,学生就要通过用尺子、体重秤等工具进行测量,并对测量的数据通过某种顺序进行整理。也可以是小区树木的数量、一段时间某一路口的车流量等内容,收集的过程中就需要学生实际去小区或者路口进行统计,数据收集的内容可以教师自己定或者是学生们自己定,在课前就将数据收集的结果按照学生们的实践意识进行分类整合。这种类型的数学作业设计有助于学生将尺子、秤等工程工具与数学结合,同时也能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去理解数据收集整理的方法,这比简单的书面作业更具有效果。这种实践性的作业设计是体现STEM教育理念与数学作业设计相结合的原则,也能将实践动手能力更大程度地发挥出来。

二、依据科学性发展原则,创新实践作业的分层设计形式

虽然STEM教育理念可以有效促进现阶段的小学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但为了能够进一步发挥STEM理念的实际作用,并对小学生的日常学习过程提供实际帮助,就需要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与思考能力有限的问题,在进行实践作业设计时,应依据因材施教的基本教育原则,并以学生实际发展情况为导向,通过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题目,让学生能够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有效率地完成数学作业。避免因作业内容超出学生能力范围而使他们丧失对数学学习的基本兴趣,从而影响教学教学工作的开展效果。拟定不同层次的作业内容,能够依据科学性的发展原则,这就能够让学生激发自身的满足感与自豪感,避免因题目难度过高,而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例如,在讲完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三角形》的教学时,由于考虑到不同学生所具备的数学学习能力存在差异,在设计作业的时候,对基础较差的同学,要求他们从网络收集或从生活中找出相关的三角形,进行分类和简单了解它们的基本特征;相对基础较好的同学就可以在此基础上,对各类型三角形的具体特点作出比较研究,这个过程学生可以通过剪切、拼接等科学的方法去研究不同三角形的特点。在依据科学性教学原则的基础上,分层设计实践作业让学生采用更加系统合理的方式完成作业设计。这是体现STEM教育理念中科学的教学原则与数学的完美结合,也是发展小学生思维和数学核心素养的必要之路。

三、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提升学生的自主意识

小学的数学实践作业设计本身针对的年龄段就是小学生,教师一定要认清所针对的人群和价值,帮助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能建立学习的主动性,充分自主探索,自主研究,自主得出答案,这是教师所要培养的学生群体,也是符合STEM教学理念的重要支撑。学生们通过教师的作业设计能自主构建框架,成为学习的主体是非常关键的,因此,教师要将作业设计得更加符合学生的层次,并且能充分地建立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

例如,在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年、月、日》的教学中,教师所进行的实践作业设计一定要将学生的能动性进行充分地激发。比如教师可以设计让学生用一周的时间自己动手制作一份近四年来的日历,这四年可能有闰年、平年,每年的2月份可能有28天的,有29天的。通过制作日历让学生们自主探究年、月、日之间的关系,充分将学生们的探究意识激发出来,學生们能从钟表或者更多的科学的途径(网络等)寻找到年、月、日之间更多的奥秘。而制作日历的过程中学生需要用到剪刀、卷尺、卡尺等工具,这是STEM教学理念渗透进入小学数学实践作业设计的关键环节,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价值,不是单纯地为了数学成绩和数学知识而学习,而是融汇贯通,将数学和科学、技术、工程等内容进行完美地融合,推动小学数学实践作业设计的进一步优化,将新型的教学理念实践于作业设计中,帮助小学生更好地学习,更好地利用学习成果,最终实现成长和飞越。

四、小结

小学数学实践性作业设计与教师日常进行的数学教学和数学科学知识是相关的,可以推进学生们在数学知识的学习和巩固中,融合其他学科的知识不断加深自身的能动性和主动性,将自己日常所学的数学知识运用于作业的解答中,不断通过自身的消化,将数学的能力不断地巩固,学以致用,能通过更加宽广的路径和思考方式,对实际问题进行解决,促进STEM教学理念更好地在小学数学实践作业设计中更好地融合。

参考文献:

[1]吴丽娟.论中职数学如何服务于专业,[J],现代职业教育,2019(8):90-91.

[2]杨亚平,陈晨.美国中小学整合性STEM教学实践的研究,[J],外国中小学教,2016(5):58-64.

[3]秦瑾若.STEM教育:基于真实问题情景的跨学科式教育,[J],中国电化教育,2017(363):67-74.

[4]隋佳源.初三学生数学态度现状调查研究,[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5(3):117-120.

[5]胡喜霞.基于活动理论的STEM教学模式探索——以机器人教学活动为案例[J].数字教育,2018(4):2.

[6]赵呈领,赵文君,蒋志辉.面向STEM教育的5E探究式教学模式设计,[J],现代教育技术,2018,28(03):106-112

猜你喜欢

STEM教育理念创新方式作业设计
基于STEM教育的课程改革策略
STEM教育理念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融合分析
以学为中心的项目式学习让机器人教学更“stem”
环境科学专业应用型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究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探讨
浅析初中语文教学提问设计的创新
新课标下高中化学作业设计探究
关于高中班主任思想教育的创新方式摭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