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从哪里生长

2020-08-23蔡可

语文建设 2020年8期
关键词:篇目诗歌文本

蔡可

作为一种全新的单元设计形式,统编初中语文教材“活动·探究”单元“改变了传统的阅读单元形式,将一直以来的课文组织形式,改变为以任务为先导,以活动为主体,将听说读写融为一体的动态系统”[1];所选择的四个单元考虑到了文体与活动的关系,体例结构大致相同,包括三个任务,从文本阅读到综合实践活动,再落到写作,体现了语文课程实践性的特点。

一、将教材内容转化为学生的学习

九年级上册诗歌“活动·探究”单元共安排三个任务,分别是自主欣赏、自由朗诵和尝试创作。

欣赏诗歌对于学生而言是一项比较有挑战性的活动,学生需要有一定的诗歌阅读积累才能在教师指导下取得预期效果。日常教学中,多数教师会基于学情来做设计,在引导学生欣赏完《沁园春·雪》后,引领学生品读《我爱这土地》进行深入学习,然后让学生尝试自主欣赏比较容易把握的《乡愁》一诗;如果学生基础较好,可以与“名著导读”相结合,选择《艾青诗选》作为鉴赏内容,既能提高学生欣赏诗歌的能力,也能让学生对艾青诗歌的艺术特色有更深入的理解。学生对诗歌朗诵的兴趣有差异,教师要以鼓励为主,可以从模仿朗诵《沁园春·雪》入手,让学生在韵律与节奏中体会诗歌情感,获得朗诵的成就感,初步感知怎样朗诵,进一步阅读教材或课本之外更多的作品,选择喜爱的一首作品在班级展示,自评、互评,全班共同欣赏、交流。总体而言,教材设计循序渐进、富有梯度,照顾到了不同学校的学情。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并不容易改变讲读分析式的教学习惯。教材虽然在助读系统中没有提供预习和课后思考练习题,只是通过旁批提示本文的学习重点或难点,但在讲授式教学的惯性下,这些学习提示很容易成为教师琐碎分析的“点”。第二项任务“举办班级朗诵比赛”,因为要在第一项任务基础上进行,教师讲读已经占了课时,于是完成此任务就成为一种“奢侈”。至于第三项任务,诗歌创作本有一定难度,在各类考试作文“文体不限,诗歌除外”的大背景下也很难落实。此外,教材里还有一系列栏目的设计。第三个任务后,有“技巧点拨”以及写作教学“怎样写诗”,有名著导读《艾青诗选》、自主阅读推荐《泰戈尔诗作》《唐诗三百首》,还有一篇读现代诗歌的方法指导,以及围绕《艾青诗选》的专题探究。教材提供的要素多,内容容量大,教学方式能否转变、相关学习内容能否整合,这些都是制约本单元实际教学的因素。

不厌其烦地列举本单元的内容与元素,是想进一步探讨:本单元教学内容丰富,在有限的课时内,教师如何读懂教材,将教材内容转化为学生切实的学习活动。教师教学用书指出: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自主学习本单元诗歌之前,先简单回忆已经学过的诗歌,简要归纳诗歌欣赏的技巧;教材只提供五首诗歌,也可以由学生再自行选择一些诗歌进行欣赏;任务三只有创作诗歌的要求,不妨把任务扩展一下,要求学生互相评价修改、出诗集、办诗歌小报等。[2]这一设计思路与教材设计的逻辑相同,即阅读、更多的阅读、活动,拾级而上完成任务,但依然会面临有限课时与丰富内容的矛盾。为解决这个问题,教师要善于设计整合教材各要素、内容的综合性学习任务(如本单元的“朗诵会”),并将其分解为一系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富有语文性的学习活动,而不是像上一轮课程改革中的综合性学习一样,在听说读写之外并列设计、叠加设计。这看似是一个微小的变化,却是对原有线性教学方式的更新,改变了“先掌握知识,然后才能解决问题”的惯性思维,让学生直面整合性情境和完整的真实任务或问题[3]。

这里,本单元“名著导读”板块中的“专题探究”容易被忽略。教材要求学生共同阅读《艾青诗选》,分小组进行专题探讨:一是探讨诗歌的意象;二是分析诗歌的艺术手法;三是举办诗歌朗诵会。作为与前三个活动并列的内容,倘若名著阅读也需占用课时,显然会令课时更加紧张,且似乎与之前的活动存在部分重复。但如果我们借用“专题探究”的形式,将《艾青诗选》更换为本单元的诗歌作品,并且还能够围绕本单元诗作,以“1+X”的方式选择更多作品,教材篇目、拓展篇目、名著阅读就整合起来了。这个板块里的“读书方法指导”还能为任务二的“诗歌朗诵会”提供支持,学生完成朗诵所需要的方法在这里已经有所提示,即注意诗歌的表现形式、品味诗歌的语言、把握诗歌的意象、体味诗歌的情感、体会诗歌的理性美。

根据教材相关内容,如果我们一开始就让学生进入自主的学习任务——策划“诗歌朗诵会”,又该如何设计?这其实就是关于学生在本单元课时要求下需要学什么、怎样学的设计。

第一,初试朗诵。教师可以让学生朗诵两首自己喜欢的现代诗歌,说说喜欢的理由。此环节的目的是让学生将以往阅读诗歌的经验带入。

第二,读品结合、文本探究——以朗诵任务倒推学生的学习。想要“有感情地朗读”,学生就需要对文本进行细读,体会作者情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此时,任务一“自主欣赏”中提及的一些重要问题,就可以让学生在朗诵中探讨,主要聚焦情感基调、意象等关键问题;“名著阅读”板块中对《艾青诗选》的阅读提示、“现代诗歌的方法指导”等学习资源,也都可以成为完成朗诵任务时的支架材料。教师可以对诗歌理解的难点进行讲解,分析其创作的独到之处,学生则可以根据教材提示、教师引导,边读边批注自己的感受、理解,为朗诵做好准备。

第三,举行朗读比赛。这一过程是学生展示自己诗歌理解的过程,是达到学习目标的一种行为表现。而教师可以结合文本,对学生的语气、语调、语速、重音、停连进行点评,引导学生学会朗读的相关程序性知识。此时教师依然可以进行必要的讲解,结合文本内容,引导学生感受情感基调、意象与朗读的关系;还可以给出更多的篇目选择,或让学生自主推荐篇目,确定朗诵篇目与形式(如独诵、合诵、轮诵等)。

第四,学习评价。确定朗诵的评价标准。学生可以陈述朗诵过程中对文本思想情感的理解,也可以互評是否得当。让评价成为一种学习量规,使学生结合文本内容,借助评价标准来品味语言、理解作品。

第五,表达输出。学生在对文本的涵泳品鉴、朗诵互评的基础上,共同归纳好诗的特点,学有余力、兴趣浓厚的学生可以依此进行诗歌创作。要强调的是,文学创作并不是普遍的要求,对绝大多数学生来说,能够仿写,写出片段、“截句”、短章即可;能力稍强的学生,可以尽量写出有个性的意象。写诗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加深对诗歌的理解,以及如何让语言表达更富有表现力。此项活动可以与朗诵活动相结合,让学生用朗诵来展示自己的创作。

整个单元要让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解决任务,完成学习活动。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引导讨论、提供学习支架和资源,引导学生学会在真实情境中灵活运用学科知识、思维方法和实践模式,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在解决语言文字任务的过程中完成语文学习,成为主动阅读者、学习活动的主体。

二、学习目标与学习行为的一体化设计

教学方式的转变,也折射出教师应如何利用教材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指引。一般来说,语文教材主要包括范文系统、知识系统、助读系统以及练习系统等几个部分。以往各版本教材中,具体要素略有不同(例如助读系统,各版本教材有提示语、注释、补白、自检等,不尽相同),但文选型教材的组成系统是基本一致的。而“活动·探究”单元的出现,“颠覆了从民国以来百年阅读教学的一贯模式,打开了语文教学的新思路”[4]。面对这种单元,教师的教学设计又应该注意什么呢?

第一,确定表现性学习目标与学习成果。各单元学习目标是教材落实课程目标的直接呈现,只有明确了学习目标才能推动后续环节的展开。教师应站在素养角度去探寻本单元要达到的目标,再将这些目标融入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和方面,形成具体的学习要求。素养是隐性的,需要外转为学生学习的表现。因此,教师应同时关注学习目标与学生的学习行为表现,落实在语文学习中,就是如何设计学生的听说读写等系列任务,这其实也是语文实践、语文活动的内涵。前节所述设计,就是学生在大单元下的五个任务。这些任务要落在学生的学习成果上。以终为始,教师首先要对整个单元所涉及的内容有一个清晰的规划,进而去设计学习成果,使学习成果更加合理到位,从而与学习目标相匹配。

第二,将学习任务转为一系列可操作的语文学习活动。目标与学习行为的一体化设计体现目标与过程的统一。每个学习活动的设计明确了学生进行什么样的学习行为,达到什么样的学习目标。学习活动一定是学生主动进行的,教师将学习资源适当融入学习活动中,通过学生的主动学习来达到学习目标。通过多样化的学习活动,把学生以前被动接受的内容设计成学生感兴趣、能主动掌握并运用的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学生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发散思维,使活动在规定范围内呈现一定的开放性,教师则扮演引导者的角色,适当地进行答疑指导,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第三,引入学习篇目,解决文本问题。阅读是语文学习的第一要义,完成任务需要借助学习资源,教材篇目是最重要的学习文本,教师还可以根据篇目主题、单元目标引入更多阅读篇目、学习篇目,扩大学生阅读量,丰富可供学生选择的阅读策略。引入这些文本之后,教师需要设计探究性的问题以深入研读。问题与问题之间是什么关系,解决这些问题能否达到本单元的目标,都值得我们关注。文本细读的“好”问题,不必然能够达到单元的目标,而且容易失之繁、多。有助于任务解决的文本问题,才是在有限的课时中有效的问题。解决好这些小问题,核心知识的学习与任务解决自然水到渠成。在教学中,问题有时需要前置,即在教学前、阅读前就可以提出来,目的在于:给学生阅读以支点;结合篇目给出特定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带着问题、运用一定的阅读策略去阅读。有些问题可以借助教材批注,作为助读点到为止,不需要教师多讲;学生借助批注提示,去深入文本;批注里的提示或问题,随文便可解决。这样的问题不必放在后面习题中,也不必过多讲解。

第四,围绕学习成果引导学生展示交流、评价反思。教师在设定学习目标时,就已经对学习成果作了一定的預设,这包括产生什么样的学习成果,学习成果在后续的展示与交流过程中以什么样的形式呈现。学生在进行学习活动过程中完成对驱动问题的探究,也就完成了阶段性和终结性的学习成果。学习成果并不是学习的结束,要让学生以不同形式去充分展示,从而使学生增强进一步学习的兴趣、提升学习成就感。分享交流,既是对学习的反思,也让新一轮的学习得以发生。学生在学习成果的完成过程中即已参与了学习评价,评价最终指向的是各维度学习目标是否达到,包括对核心知识掌握程度的评价、学习活动的表现评价、学习成果的阶段性和终结性评价等。

三、抓住诗歌的特点教学

以上流程看起来较为机械,然而“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就像一个个活生生的个体,每首诗都是一个独特的存在。认识一首诗,与认识一个人相仿,切忌条块分割,用固定的模式去硬套。首先要接触它、熟悉它,从整体上感知一种印象,但也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随后要辨认其主要的特点,思考这样的特点是怎样形成的。更进一步,还要联系作品的风格、意义乃至背景,考察这种特点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在细部与整体之间形成了怎样的有机性。可能的话,还要在更大的视野中,在与其他作品的比较中,将阅读的感受拓展、深化。

教师要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充分的支持。比如,为了让学生进入作品,进行相关背景、知识的介绍还是很必要的,包括诗人的情况、写作的年代、在文学史上的评价和位置等。三言两语即可,只是作一些铺垫,千万不要大段讲解时代背景、思想背景之类,用力过猛,反倒会构成对诗歌阅读的干扰。

朗诵的教学则是本单元学习活动的重点,一开始可以不作任何预设,让学生直接对作品进行感受。在诗歌教学中,“有感情地朗读”是一种常见的教学提示,抑扬顿挫、充满激情地读一首诗,当然会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有一点要注意,现代诗的风格多样,有的高亢,有的低沉,有的缠绵曲折,有的平常如拉杂的谈话,还有很大一部分“无声”的,不是为了“读”,恰恰是为了“看”而写。那种在舞台上常见的戏剧化的、夸张的朗诵,对于很多诗作来说其实并不一定合适。因此,要根据每首诗的特点,指导学生朗读、默读,让学生体会抒情的多种表现,它不只是“多情”“纵情”,更应该是一种微妙、复杂的言说方式。就像本单元诗作穆旦的《我看》,“飞鸟平展着翅翼”,固然是一种生命的飞腾,然而“像季节燃起花朵又把它吹熄”,却是更为繁复多重的生命体验。

猜你喜欢

篇目诗歌文本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我和诗歌的关系(创作手记)
七月诗歌
议题确认 过程组织 篇目对比——基于群文阅读模式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诗歌的奇怪队形(一)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也说方志的体例与篇目(设计)及二者的关系(随笔)
诗歌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