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产业与养老产业融合发展路径研究

2020-08-20翟帅帅

全国流通经济 2020年15期
关键词:养老产业体育产业层次分析法

摘要:本文运用文献资料、德菲尔法以及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山东省体育产业与养老产业融合度进行分析,并深入探讨两者融合发展的科学路径。通过研究发现,山东省体育产业与养老产业的融合度0.5843,具有融合发展的潜力和态势。基于此,构建了山东省体育产业与养老产业融合发展实施路径的基本框架,继而利用AHP法分析提出从政府政策调整、企业战略创新以及培育老年人消费市场等方面推动体育产业与养老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

关键词:体育产业;养老产业;融合态势;发展路径;层次分析法

中图分类号:G80-05;D669.6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2096-3157(2020)15-0133-04

为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冲击和影响,养老的供给主体逐步由政府转向社会共同参与,养老产业的发展成为必然趋势,而且在产业融合和服务型经济逐渐主导的背景下,体育产业与养老产业的融合也逐步成为国家和社会共同关注焦点所在。学术界对于两者融合的机理、互动机制、实现机制以及融合模式都做出了众多有益的理论性探索。纵观已有文献,体育产业和养老产业融合正处于初级的探索阶段,无论是协调度和融合等级都处于较为低级状态,尤其是拥有全国最多老年人口的山东省,融合等级频临失调,养老产业协调度滞后,因此重新研判山东省体育产业与养老产业的融合态势,并提出针对性的调整措施和发展路径,显得颇为重要。

一、山东省体育产业与养老产业融合度测评

1.指标选择

笔者在研究过程中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和官方正式公布的统计数据,但是并未搜集到我国以及山东省养老产业发展的客观数据和指标,并且学术界对于融合度测评的方法也没有形成统一的范式和标准。基于此,本文结合相关研究的处理方式,借鉴韩松和王莉教授的关于体育产业和养老产业融合度测评的方法,用山东省老年人人口数量(65岁以上)代替养老产业发展指标,记为特征外支Y,将体育产业的增加值记为原始数据X1,为便于对融合度进行更加客观的评判,故引入对照数据组,其中:建筑业增加值记为X2,文化产业增加值记为X3,旅游收入记为X4,金融业增加值记为X5,制造业增加值记为X6。

2.灰色关联法分析过程

(1)按照灰色关联法规范和标准,将序列分为特征序列(参考序列)和原始对比序列以及其他对照序列。其中参考序列为养老产业(Y),原始对比序列为体育产业增加值(X1),其他对照序列分别为X2,…,X6。并对初始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提升各个序列之间的对比可行性。

(2)通过数据统计得出特征序列与原始对比序列以及对照比较序列的极差绝对值(△i(t)=│Y(t)- Xi(t)│),通过下表可以看出,其中极差绝对值的最大数值为0.4503,最小数值为0。

(3)根据公式求取灰色关联系数,因灰色关联分析法中规定分辨系数β位于0~1的数值之间,本研究选取β的数值为0.5。

(具体公式为:min│γ(t)-Xi(t)│+βmax│γ(t)-Xi(t)│/│γ(t)-Xi(t)│+βmax│γ(t)-Xi(t)│)

(4)最后利用灰色关联度公式计算最终的灰色关联度,具体如表5所示。

通过表5可以清晰看出,灰色关联度按照数值大小排序为:X2,X6,X3,X1,X5,X4,与其序列相对应来看,产业融合度的高低排序为建筑业、制造业、文化产业、体育产业、金融业、旅游业。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可以看出,山东省养老产业与体育产业的融合度处于第4位,说明目前养老产业的发展方向还是倾向于养老房地产、老年人日常生活用品制造以及养老保险和养老文娱项目。然而,随着国家以及省政府相应政策的颁布和倾斜,体育产业与养老产业之间的互动愈发密切,尤其是健康中国、大健康产业以及“体育+养老”形态的逐层推进,两者存在主观现实和客观共生的条件,但是融合的领域相对狭窄,形成的联动效应尚没有形成实践性的事实。

二、体育产业与养老产业融合发展的实施路径基本框架

为便于制定体育产业与养老产业融合的路径和策略过程中更具有科学性和客观性,本文运用德尔菲法对其进行系统性、科学性以及可行性的评定和判断。为保证评判的客观性和全面性,笔者最终选取专家领域为经济学、社会学、体育学、老年人、管理学以及政府的工作人员,共计20名,对所制定的“山东省体育产业和养老业融合创新发展路径”进行三轮的评判——修订过程,最终制定了被专家共同认可的具备科学性和可行性的实施策略和现实路径。如表6所示。

利用层次分析法(AHP)对所制定的方案和路径进行了重要度测量和评价并确定优先发展顺序。

通过层次分析法对整个第三阶层进行两两比较,最终得出整个第三阶层权重值,其中前6位分别是:政府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0.271),企业创新发展为(0.175),加强技术进步和革新权重值为(0.172),放松经济政策管制,权重值为(0.102),开发适合老年人的体育服务产品(0.065),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和利用,权重值为(0.049)。其中整体层次一致性检验CR=0.074<0.1,一致性检验通过。

三、山东省体育产业与养老产业融合发展路径

1.完善政策法规,放松经济管制政策

政府所制定的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是行业发展的导向和支撑,行业的有序发展也必要要依托政策法规的保障。对于体育产业和养老产业来看,国家和各级政府都有针对性的发展意见和指导政策作为科学性的指导和保障,使得两大产业都形成了积极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趋势。然而如何进行融合、哪些领域的融合以及融合的措施能否做出标准化和符合市场化的规定,作为新兴发展的产业或企业,势必会造成无序和混乱的产生。基于此,本研究认为政府层面的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1)制定适应体育产业与养老产业融合发展的实施办法或意见,其中明确指导原则、方针和基本发展方向、具体任务、行动指导方案、实施方案、保障措施以及相關优惠政策等。

(2)与其他相关部门合作制定体育产业与养老产业融合发展的规范化标准,尤其是在体育类领域和老年人生活性领域,并且完善质量监督和认证体系。比如老年体育健身休闲、老年体育健身活动中心、老年人体育用品等应该在服务标准相融合的标准下发展,避免服务“真空”的出现。

(3)放松经济政策管制,打破经济发展中行政垄断的格局,由管制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简化程序,提高效率,促进体育产业与养老产业之间的自由重组,实现企业的主体机制,发挥市场在导向功能和在资源配置中的核心作用。

(4)建立专门的管理和监管部门,体育局、民政局和相关企业单位要联合成立发展领导机关单位,共同发挥应有作用,建立健康的管理机制,制定科学合理健康的发展规划。

2.实施创新战略,升级优化产业结构

经济新常态下,创新驱动是企业发展和产业优化升级的最主要动力,同时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是产业融合的根本。因此,作为企业单位应该也必须分析自身在产业链中和价值活动中的优劣势,寻找体育产业与养老产业融合的契合点和利润产生点,以利于明确在市场活动中的行动理念和经营理念。基于此,企业层面具体的实施路径主要有:

(1)构建新型体育产业与养老产业融合行动理念,在形成的新型竞争合作关系中,充分发掘和探索体育产业与养老产业之间融合的共生点、渗透点和互动点以及交叉点,结合自身的资源的优势建立“体育+养老”组织模式,开发符合老年人身心特点的“体育+养老”服务产品。

(2)利用现代科技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进行管理技术和生产技术的创新。在管理上改变传统的单一要素制度观念,根据两种产业的结构、要素、资源进行管理重构。生产技术要在了解老年人特殊需求的前提下,利用科学技术的进步,结合原有的技术要素禀赋,革新技术水平,生产具有时代特征和满足老年人特殊需求的服务产品。

(3)人力资源的创新开发和利用。作为企业单位,应该注重理论和实践的并行发展和协同作用。首先与其他单位进行资源整合,联合进行体育产业、养老产业、体育科学、老年人学科的基础理论研究。

(4)进行市场调研,根据老年人需求的产异性,扩大细分市场,根据不同地域、不同类型、不同需求的老年人群消费偏好,提供具有异质化特征、蕴含差异化和特殊化的体育养老服务产品,并创造具有影响力的品牌。

3.更新老年人消费观念,培育老年人体育健康服务市场

由于老年人的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造成了老年人经济收入水平较低,基础生活得不到保障,体育观念不强,体育消费和人文方面的支出费用占比很小,因此老年人本身或者抚养者更倾向于购买生活性用品或者医疗、保健性用品等,反倒对于改善身体机能、提高生活质量以及水平的服务型精神产品的购买动机和水平较低,这就造成了体育养老服务产品需求端的主要掣肘。本研究认为消费者层面具体的实施路径主要有:

(1)制定“推进老年人体育健康服务市场培育计划”,并以福利多元化为立足点和出发点,形成政府、社会组织、市场多维化协同模式。

(2)扶持培育多元化老年人体育健康服务市场,提升老年人体育服务产品的有效供给,包含老年人赛事活动组织、老年人健身休闲培训、老年人体质健康监测评定以及老年人体育健康咨询服务等。

(3)加快推进由单一化的居家养老模式向社區养老、社会养老、居家养老联动的方式转变,同时尝试性建立多渠道、多支柱的养老保险体系。

(4)建立体育养老服务产品的评价反馈体系,及时将老年人对产品的评价和意见进行征集和回收,并对产品以及经营方式进行及时调整,尽量满足老年人群体的不同需求。

参考文献:

[1]韩松,王莉.我国体育产业与养老产业融合态势测度与评价[J].体育科学,2017,37(11):3~10.

[2]叶宋忠.体育产业与养老产业的互动机制与融合过程[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7,34(4):442~446.

[3]余守文,金秀英.体育产业的产业融合与产业发展研究[J].体育科学,2006,26(12):16~19.

[4]叶宋忠.体育与养老产业融合对体育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的实证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9,53(5):36~43.

[5]谭分全.体育产业与养老服务业融合模式与推进路径研究[J].体育科技,2016,37(2):103~104+106.

[6]巫德富,黄宏纯,王洪元.基于产业融合视角下的养老地产发展动力机制及模式研究——以广西南宁为例[J].改革与战略,2014,30(11):125~129.

[7]周锦,邱红.基于灰色理论的我国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研究[J].阅江学刊,2015,(5):72~79.

[8]费玉明.发展养老产业需要做好“七个结合”[N].中国老年报,2014-06-02(2).

[9]韩松.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体育产业与养老产业融合发展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18.

[10]王会儒,姚忆.“传统养老体育+医疗+养老”的老年健康干预模式构建[J].中国体育科技,2017,59(3):8~13.

[注]基金项目:山东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经济新常态下我省体育产业与养老业融合创新发展研究(2017RKB01027)”

作者简介:

翟帅帅,鲁东大学体育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体育产业经营与管理。

猜你喜欢

养老产业体育产业层次分析法
我国体育产业政策演进与效果评价
体育产业之篮球
我国体育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产教融合”视角下我国养老产业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对接研究
中日两国养老产业政策的比较与对我国的启示
我国养老产业发展的问题和路径
金融支持养老服务业发展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道路拥堵的研究
我国体育产业现状及发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