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婴儿血管瘤长链非编码RNA与mRNA表达谱分析

2020-08-18杨开颖代诗懿邱桐周江元陈思源吉毅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20年7期
关键词:共表达内皮细胞婴儿

杨开颖 代诗懿 邱桐 周江元 陈思源 吉毅

1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小儿外科,成都610041;2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重症医学科,成都610041

婴儿血管瘤(infantile hemangioma,IH)是婴幼儿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发病率为4%~5%[1]。绝大多数IH 可自然消退,但仍有10%~15%的IH 可引起严重并发症[2]。研究表明,血管发生与血管生成均参与IH的发病过程,但确切机制尚不清楚[3]。目前,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已被证实在内皮细胞分化及血管生成等方面发挥重要调控作用[4]。本研究旨在通过基因芯片技术分析增殖期与消退期IH的lncRNA差异表达情况,并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分析lncRNA 参与调控IH发病的机制。

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

2019年1-3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小儿外科行手术切除治疗(在向所有患儿家属介绍如口服普萘洛尔等非手术治疗的前提下,家属综合考虑后首先选择手术切除治疗)的8 例IH 组织(表1),所有患儿在术前均未采取过任何治疗措施。术中将切下标本组织分成两份,一份立即转运至-80 ℃冰箱长期储存;另一份用于病理诊断及分期。经HE 染色(图1)和免疫组化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染色(图2)分析,结合临床特征,依据文献[5]确诊增殖期与消退期各4 例。其中,增殖期IH 颜色鲜艳,瘤体会逐渐生长并凸出体表,表面张力大;消退期IH颜色暗红,瘤体逐渐缩小变软,中心可以缓慢退化变白。本研究获得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批件号:2017414),取材前所有患儿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二、方法

1.RNA提取和lncRNA与mRNA表达谱芯片制备:采用Trizol试剂(美国Thermo Fisher Scientific公司)提取组织中总RNA,采用miRNeasy Minikit试剂盒(美国Qiagen 公司)将RNA 提纯,使用Nano Drop 2000(美国Thermo Fisher Scientific 公司)分光光度计对RNA 进行定量,同时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质检,最终将制备的RNA样本储存于-80 ℃液氮中备用。采用Affymetrix GeneChip Human Transcriptome Array 2.0二代高通量芯片(美国赛默飞世尔科技公司)分析增殖期与消退期IH lncRNA与mRNA的差异表达谱,包含245 000余条mRNA探针和40 000余条lncRNA探针。每个标本都进行标准化的芯片上样处理。基因芯片探针设计由上海其明科技有限公司完成。

表1 8例婴幼儿局灶性混合型血管瘤临床相关资料

图1 婴儿血管瘤皮损病理表现(HE×400) 1A:增殖期血管瘤内皮细胞高度增殖,血管管腔密集,罕见脂肪组织;1B:消退期血管瘤内皮细胞逐渐成熟,血管团块逐渐形成管腔结构,血管管腔粗大肥厚,脂肪组织浸润增多 图2 免疫组化检查(葡萄糖转运蛋白1 染色×400) 2A:增殖期血管瘤血管内皮细胞染色阳性且丰富表达;2B:消退期血管瘤血管内皮细胞表达葡萄糖转运蛋白1,但表达强度减少

2.生物信息学分析:①通过基因芯片筛选得到差异表达的lncRNA 与mRNA(筛选标准:P <0.05,差异倍数>1.5);②对差异表达mRNA 进行GO 功能和KEGG 通路富集分析;③构建lncRNA-mRNA共表达网络,以相关系数>0.97 或<-0.97 及P <0.05 为标准进行lncRNA 靶基因筛选,并用Cytoscape 软件对其进行可视化处理;④对lncRNA靶基因进行GO和KEGG分析,以预测lncRNA功能作用。以上分析在上海其明公司GCBI(https://www.gcbi.com.cn/)平台完成。

3. 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验证:采用SYBR Green qPCR方法,验证增殖期与消退期IH组织中部分差异lncRNA 与mRNA 的表达,重复3次。采用TRIzol 试剂提取组织中总RNA 后进行核酸定量,参照cDNA 合成试剂盒说明书进行反转录,选用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APDH)作为内参基因,引物序列详见表2。qPCR(美国赛默飞世尔科技公司)实验反应条件为:95 ℃30 s;95 ℃15 s,60 ℃30 s共40个循环,最后做熔解解曲线分析。每份样品重复检测3次,采用2-△△Ct法计算差异lncRNA 与mRNA的相对表达量。

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23.0 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连续性变量用±s 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 检验比较组间差异(P <0.05,差异倍数≥1.5)。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一、增殖期和消退期IH差异表达的lncRNA与mRNA

以消退期IH 组织为参照组,增殖期IH 中共筛选出405条差异lncRNA,其中108条下调,297条上调,同时筛选出772 条差异mRNA,其中107 条下调,665 条上调(图3)。前20 条差异lncRNA 与前30条差异mRNA分别见表3和表4。

二、增殖期和消退期IH差异mRNA的GO功能与KEGG通路富集分析

GO 功能分析显示,差异mRNA 主要参与血管凝固、轴突导向、血管生成和细胞黏附以及对缺氧反应、凋亡过程、细胞增殖负调控等生物过程;KEGG 通路分析发现,差异mRNA 主要富集在代谢通路、细胞局部黏附、肌动蛋白细胞骨架调控、白细胞跨内皮迁移、磷脂酰肌醇-3-激酶/丝苏氨酸蛋白激酶(PI3K-Akt)、血管平滑肌收缩等信号通路(图4)。

三、增殖期和消退期IH lncRNA-mRNA 共表达网络

经Cytoscape 可视化处理后生成的lncRNAmRNA 共表达网络由370 个节点及1 244 条关系组成。为更好地展示lncRNA-mRNA 共表达网络关系,选取度值(degree,一个点的度指图中该点所关联的边数)≥15的差异lncRNA和mRNA构建相互作用网络,该网络由81个节点(23条mRNA和58条lncRNA)及269条关系组成。从此网络中可知,1条lncRNA 可同时与多条mRNA 发生相互作用关系(图5)。

四、增殖期和消退期IH lncRNA靶基因预测

结合lncRNA-mRNA共表达网络,对lncRNA进行靶基因顺式作用(cis)预测。通过寻找lncRNA上下游10 kb 范围之内的mRNA,以相关系数>0.97或<-0.97 及P <0.05 为标准共筛选出18 对lncRNA-mRNA(表5)。对这些lncRNA预测的靶基因进行GO 功能及KEGG 通路分析,发现这些基因主要富集在“正向调控神经元分化”、“正向调控细胞分化”及“细胞膜电位调控”等生物过程以及“胰腺分泌信号通路”与“环腺苷酸信号通路”等。

表2 实时荧光定量PCR引物序列

图3 增殖期和消退期婴儿血管瘤差异表达的lncRNA(3A)与mRNA(3B)聚类图 P:增殖期;I:消退期。在增殖期血管瘤中表达上调的lncRNA或mRNA均要比消退期多

表3 增殖期和消退期婴儿血管瘤前20条差异(P <0.001)表达的lncRNA

表4 增殖期和消退期婴儿血管瘤前30条差异(P <0.001)表达的mRNA

图4 增殖期和消退期婴儿血管瘤前20条差异表达的mRNA GO功能(4A)及KEGG通路(4B)富集结果

图5 度值(degree)≥15 的lncRNA-mRNA 共表达网络图●代表mRNA,代表lncRNA;红色代表上调,黄色代表下调。1条lncRNA可同时与多条mRNA发生相互作用关系

表5 增殖期和消退期婴儿血管瘤差异表达的lncRNA靶基因预测

五、qRT-PCR验证结果

随机选择差异表达的4 条lncRNA(n335248、ENST00000450864、n333319 和n335185)与4 条mRNA(EDNRA、IFI6、HK2 与ITGA1)进行qPCR 验证,结果与芯片检测结果一致。见图6、表6。

讨 论

图6 qRT-PCR 结果验证增殖期和消退期婴儿血管瘤差异表达的lncRNA 与mRNA 1:IFI6;2:HK2;3:ITGA1;4:EDNRA;5:n335248; 6:n333319; 7:n335185; 8:ENST00000450864。Microarray:基因芯片;qRT-PCR:实时荧光定量PCR

表6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增殖期和消退期婴儿血管瘤差异表达的lncRNA与mRNA(±s)

表6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增殖期和消退期婴儿血管瘤差异表达的lncRNA与mRNA(±s)

注:n=3

mRNA/lncRNA IFI6 HK2 ITGA1 EDNRA n335248 n333319 n335185 ENST00000450864增殖期1.25±0.20 0.93±0.14 0.47±0.38 1.20±0.19 0.54±0.46 0.50±0.36 1.16±0.21 1.33±0.30消退期0.68±0.33 1.51±0.83 0.29±0.04 0.66±0.17 0.18±0.09 0.25±0.21 0.98±0.46 2.32±0.99 t值3.13-1.39 0.80 4.12 1.70 1.11 0.58-2.37 P值0.020 0.254 0.455 0.006 0.126 0.304 0.583 0.398

IH 是婴幼儿时期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具有典型的生长特征,即先快速增殖后缓慢消退[2]。研究表明,多条通路及多种基因参与IH 的发病过程[6],但是IH 从增殖期向消退期演化的机制仍然不明。随着二代测序技术的发展,基因芯片越来越广泛地用于辅助临床疾病的诊断与治疗。lncRNA 是长度>200 个核苷酸的分子,不具有编码蛋白质功能。研究表明lncRNA 可以参与多种生物学功能,如在转录前、转录后调控mRNA 表达,从而影响细胞增殖、分化、凋亡和迁移,发挥调控血管生成的作用[7-8]。然而,lncRNA在IH中的表达情况及其所发挥的功能目前仍不清楚。为了更好地研究IH 中lncRNA 的作用,我们通过对比增殖期与消退期IH组织中lncRNA 与mRNA 的差异表达情况,结合生物信息学技术,筛选出与IH 发生发展相关的lncRNA 与mRNA,同时构建lncRNA-mRNA 共表达网络。该共表达网络表明,lncRNA 与mRNA 之间的联系并不是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1 条mRNA可以由多条lncRNA共同调节,同样地,1条lncRNA也可以作用于多条mRNA。这进一步佐证了IH 发病机制及发生发展过程的复杂化。通过lncRNAmRNA 共表达网络,我们对lncRNA 靶基因进行预测,如lncRNA n405879靶基因RAB11A可以通过调控表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影响细胞分化[9],这为进一步深入探讨血管瘤的发病机制提供了新方向。

本研究中,共筛选出445 条差异lncRNA 与772 条差异mRNA,这些差异基因不仅包括已经被证实参与调控IH 发病机制的重要基因,如DLL4、HIF1A、JAG1、HEY1 及PDGFRB 等[10-11],可参与Notch 信号通路,调控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与迁移[6],还包括许多尚未发现与IH 相关的基因,如与血管生成相关的基因LEPREL1、RAMP2 及SERPINE1 等[12-14],它们可能在IH 发生发展过程中调控血管瘤内皮细胞的增殖、分化等,从而调控IH血管生成。GO 功能富集显示,差异基因除了富集在血管生成、细胞黏附、对缺氧刺激反应等所熟知的参与IH发病机制的功能外[3],还富集在一些尚未在IH 领域内被深入研究的新的生物功能,如血液凝固与血小板激活及肌动蛋白细胞骨架等。既往研究显示,消退期IH 比增殖期IH 中Ⅲ型胶原蛋白和层黏连蛋白大量沉积[15],普萘洛尔可以通过降低细胞外基质蛋白(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表达,从而抑制血管瘤内皮细胞血管生成[16],这些功能均有报道与肿瘤生长存在联系[17-18]。

同样,本研究中KEGG 通路分析显示,差异基因除富集在局部黏附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及细胞黏附分子通路等已知的与IH发生发展相关的通路外,还富集在代谢通路、肌动蛋白骨架调控通路、血管平滑肌收缩通路及胰岛素信号通路等尚未在IH发病机制中被深入研究的通路。如参与代谢通路的HK2基因,其作为糖酵解通路的关键酶之一,可以通过促进乳酸产生从而调控肿瘤生长与迁移[19],同时研究显示,PI3K-Akt 信号通路可以通过调控HK2的表达发挥抑制细胞凋亡和促进肿瘤生长的作用[20],这表明HK2 所参与的糖代谢通路很有可能也在IH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作用。以上结果表明,多种差异基因可能参与多个生物过程以及多条信号通路,共同发挥对IH 发生发展过程的调控。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共表达内皮细胞婴儿
有氧运动和精氨酸补充对高血压的干预作用及其与内皮细胞功能的关系
土槿皮乙酸对血管内皮细胞迁移和细胞骨架的影响
艺术家婴儿推车
UdhA和博伊丁假丝酵母xylI基因共表达对木糖醇发酵的影响
溶酶体组织蛋白酶B增加自噬保护缺氧诱导的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HMGB1基因对高糖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影响
高世代回交玉米矮秆种质的转录组分析
侵袭性垂体腺瘤中lncRNA-mRNA的共表达网络
两种半纤维素酶在毕赤酵母中的共表达
婴儿为何会发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