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杨怡治疗月经过少验案1则

2020-08-15唐永环杨怡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100期
关键词:经血肾精肾气

唐永环,杨怡

(1贵州中医药大学,贵州 贵阳;2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贵州 贵阳)

0 引言

月经过少是指月经周期正常,月经量明显减少或行经时间不足2d,甚或点滴即净[1,2]。古籍有称“经水涩少”“经量过少”等。月经过少会给女性造成很大的心理负担,如果不及时治疗,也可进一步发展为闭经、卵巢早衰,导致不孕不育等,对女性身心健康造成危害[3,4]。

1 病因病机

月经的来潮与否与肾的生理功能紧密相关[5]。《内经》云:“肾气盛,天癸至,月事以时下”阐明了月经产生的机制是以肾为主导。肾主藏精,既藏先天之精,又藏后天之精,精血同源而互相资生。肾精充足则肾气充盛,冲任二脉之血旺盛,气血调和,月经来潮。所以肾主宰着月经的潮与止。《诸病源候论》云“肾藏精,精者,血之所成也”,说明肾精与胞宫之血的关系。《医学正传·妇人科》中云:“月水全赖肾水施化,肾水既乏,则经血自以干涸”,阐述了肾是产生月经的根本,月经的正常来潮依靠肾气的充盛,如果肾气亏乏,无力推动血液的运行,则经血日渐阻滞,甚或干涸。《傅青主女科》亦认为:“经水出诸肾”。加之现代妇科宫腔操作日益增多,直接损伤肾,肾精受损,精血乏源,胞宫血液空虚则月经量少。

《医宗金鉴·调经门》云:“先天天癸始父母,后天精血水谷生,女子二七天癸至,任通冲盛月事行。”故在月经过少中既要重视肾为先天之本,亦要重视脾为后天之本的作用。脾为气血生化之源,主运化,即对人体的饮食进行消化吸收,使之变成精微物质,然后将精微物质逐渐转化为气血津液[6]。且现代女性生活不规律,饮食不节,好食辛辣生冷之品,则脾胃受损,脾虚气血化源不足,血海枯竭,或长期患病伤血,导致血虚,皆可引起月经量减少[7,8]。加之贵州地处西南,气候潮湿,脾喜燥恶湿,湿邪过多最易困脾,导致其运化失常,气血生化无源,且湿聚成痰,痰凝胞脉,气血运行受阻,经血运行不畅或经血不能按时溢满则发为月经过少。如《寿世保元》云:“肥盛妇人,经水或二三个月一行者,痰盛而躯脂闭塞经脉。”万全在《万氏妇人科调经章》言:“肥人经水来少者,责其痰碍经水也”“惟彼肥硕者,膏脂充满,元室之户不开;挟痰者,痰涎壅滞,血海之波不流。”《丹溪心法》云:“经不行者非无血也,为痰碍所不化也。”

2 治疗方法

《证治准绳·女科·调经门》言“经水涩少,为虚为涩,虚则补之,涩则濡之。”这一治疗原则为后世治疗月经过少提供了理论依据。导师将女子胞宫喻为土地,脾肾两虚、痰湿阻滞之人,胞宫如同一片贫瘠之地,本无血以下,复有淤泥堵塞,淤泥堵塞则清水不通。需先清除淤泥,再润养土地,即先以温化痰湿之法祛除痰湿,再健脾补肾,肾精充足,脾气充盛,则经血自生。不可为使经量快速增多而滥用破血之法,多易耗伤正气,伤及机体,需缓缓润养,使经血充盛,则血自下。正如王节斋《医方集宜·妇人门·病源》中说:“妇人女子经脉不行……盖旺则能生血,而经自行矣……”。张景岳在《景岳全书·妇人规》有言:“调经之要,贵在补脾胃以资生血之源,养肾气以安血之室”。《女科经纶·月经门》有言“调经必先于扶脾保胃为要”,认为经血由水谷精气所化生,不足则生化乏源。《万巧妇人科·经水多少》“肥人经水来少者,责其疲碍经隧也,用二陈加芎归汤主之”。

3 典型案例

王某,女,28岁,已婚,职员。

初诊日期:2019年06月10日。

主诉:月经量少半年。

现病史:患者既往月经规律,周期28-32d,经期5-6天,经量中等,色暗红,无痛经史,LMP:2019年06月06日。近半年来月经量逐渐减少,现经量不足原经量的1/2,3天即净,经期共用6片卫生巾,平均浸湿1/4,色红,无血块,伴经期腰部酸痛,纳少、眠差,无经行腹痛,白带量多。平素易腰膝酸软,久站久行后加重,神疲乏力,脘腹痞塞不舒,呕恶纳呆,胸膈满闷,身重困倦,怕冷,四肢不温,眠差,多梦易醒,小便清长,大便黏腻。舌淡胖,边有齿痕,苔白厚腻,脉沉细。既往人流1次,G1P0。久居湿地。辅助检查:B超示:子宫大小正常,内膜0.4cm,左附件未见明显异常,右附件区多囊样改变。性激素(2019年05月29日):PRL:124.49uIU/mL,FSH:2.78mIU/mL,LH:0.56mIU/mL,PROG:1.27nmol/L,TESTO:0.32ng/ml,E2:18.23pg/ml。

中医诊断:月经过少

中医证型:脾肾两虚,痰湿阻滞

治则:补肾健脾,化痰祛湿

方药:黄芪15g 白术15g 党参15g 当归15g

肉桂10g 杜仲12g 焦山楂20g 炒建曲20g

炒麦芽20g 胆南星20g 炒芥子20g 桑葚20g

黄精20g 仙茅10g 郁金15g 炒酸枣仁30g

7剂、水煎服,日1剂,每次200ml,分3次。

二诊:(2020年06月17日)患者服药后食欲改善,脘腹胀满感减轻,大便量增多,小便尚调,睡眠明显改善,舌体仍胖大,舌苔白腻,不厚,脉沉。拟原方去桑葚、黄精、仙茅、郁金,加熟地15g、川芎15g、制白附片10g(先煎)、甘草20g,14剂,服法同前。加用还少胶囊同服。

三诊:(2020年07月1日)服药后患者感怕冷症状明显缓解,触之手掌温度较前提升,饮食明显改善,食后无明显脘腹胀满感,大便通畅易解,身重困倦感较前缓解,带下量减少,睡眠可,查舌体较前变小,舌苔薄白,脉沉。拟二诊方去焦山楂、炒建曲、炒麦芽、炒酸枣仁、制白附片,加淫羊藿15g,菟丝子15g,山茱萸15g,川芎15g,当归15g,7剂,服法同前。继服还少胶囊。

四诊:(2020年07月08日)末次月经(2020年07月04日),患者诉服药后月经量较前稍增多,经色红,经期腰部酸痛及怕冷症状明显改善,无经行腹痛,舌淡红,苔薄白,脉细。予一诊方7剂。效不更法,循月经周期调方如上,临证加减,连续服药3个月,患者经量渐至中等量,带下正常,体重减轻,已无明显怕冷症状,手足温度升高,腰酸改善,饮食大便可,夜寐安。

按语:治病必求于本,且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导师认为,问诊对辨病的过程极为重要,因细细询问,不可急躁,本案例中,通过询问了解到患者从小家庭贫困,饮食不足,禀赋虚弱,故素体肾精不充,后天脾胃失养,至脾肾两虚,故腰膝酸软,神疲乏力,四肢不温,小便清长。加之患者久居湿地,外感湿邪,久而湿聚成痰,故脘腹痞胀,胸膈满闷,身重困倦,大便黏腻。脾肾两虚,痰湿阻滞,病机错杂。治则乃虚则补而通之,实则泻而通之,在本案例中应在补益脾肾的基础上祛除痰湿,先重祛除痰湿,后重补益脾肾,不离温通之法。故以黄芪补气升阳为君;肉桂、杜仲补肝肾,强筋骨,补火助阳;党参、白术健脾益气,白术并有燥湿利水之功;胆南星、炒芥子燥湿祛痰;仙茅补肾阳,祛寒湿,郁金活血行气,共为臣药,导师常用仙茅、郁金配伍,补益肾阳,温通之力更佳;当归补血活血,焦三仙(焦山楂、炒建曲、炒麦芽)和胃消食,增强运脾之功;炒酸枣仁宁心安神,共为佐药;月经后期为阳消阴长期,故配伍桑葚、黄精滋肾阴,养精血。二诊为经间期,重阴转阳,治宜温肾助阳活血,促使阴阳转化,故在原方补脾肾、祛痰湿的基础上,加用制白附片补火助阳,以熟地补肾阴,川芎活血行气,加以还少胶囊温肾补脾,阴阳双补。三诊经前期为阳长期,治以补肾阳为主,佐以通利,故予淫羊藿、菟丝子、山茱萸补肾阳,当归、川芎补血活血祛瘀。全方用药意多不乱,紧密结合病因病机,故用之见效。

猜你喜欢

经血肾精肾气
自拟补肺饮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肺肾气虚证)的临床研究
武立胜
穆志明:“产品+服务”提升生活品质
孩子胆小补补肾气
经血发黑怎么回事
春天哪来这么多怪病?
孩子胆小,补补肾气
经血颜色发黑是何因
身体累了应“抖抖肾”吗?
立脑为脏的可行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