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特殊教育学校听障类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概述

2020-08-14余长莲

当代家庭教育 2020年19期
关键词:特殊教育生活化教学小学语文

余长莲

摘  要:随着经济的稳定发展,教育事业也开始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处于教育改革的新背景之下,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也要积极革新教学方法,并就如何做好特殊教育学校听障类小学语文教育展开研究。特殊教育学校与普通学校有些许不同,二者在学校的教学内容上存在着一些差异。此外,特殊教育学校的教育对象都存在着先天或后天的缺陷。基于此,教师在实际开展教学时要选择更为灵活、更为人性化与生活化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理解与接受的程度,进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特殊教育;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19-0126-02

随着经济与科技的迅速发展,社会竞争也越发残酷激烈。而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本身就存在着诸多缺陷,其在听力方面不及常人,不仅很难对外界进行感知体会,在表达自己的想法方面也存在着诸多困难。基于此,他们所面临的社会竞争也会比常人更为残酷。尽管先天性的身体缺陷是无法进行改变的,但是我们可以采用人性化与生活化的教育方式来帮助他们,让他们能够更好的进行学习与生活。接下来,本文将以听力障碍学生为例,就在特殊教育学校为其开展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展开分析。

1.学词识句的生活化教学

词句是开展语文教学的基础,学习词语与句子对于普通学生而言是一件极为简单的事情,但是對于存在听力障碍的学生而言却不是一件易事。由于先天或后天障碍,他们较之常人缺乏对词语、句子的认识和积累过程,整个学习过程也就更具挑战性。在进行语文学习时常常出现语言文字的表现形式与语言所表达的内容严重脱节的现象,为学生的语文学习增添了诸多阻碍。

基于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将学习与生活相结合,开展特殊教育学校“生活化”情境教学。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不只是要将自己对于词句作品的感受理解教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要为学生创设情境,使其能够自己身临其境的去体会理解所学知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减少语言文字的出现频率,同时增加所学知识的语言情景内容,直观形象的为学生创设生动的学习情境,以此来激发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而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最开始的字词学习阶段,教师要依据听力障碍学生的思维特点与学习语文的特点来展开教学,让学生可以更好的理解字词、运用字词。例如,在学习“圆桌”、“凳子”词语时,教师可以先向学生展示实物,然后提问学生:“学校的桌子是长方形的,凳子也比较矮,你们家里的桌子和凳子是什么样子的呢?”这就很好的为学生创设了一个生活情境,活跃了课堂的学习氛围,教师再借此出示“圆桌”、“凳子”的词语形式与拼音,学生就可以很好的进行理解与学习了。

2.语文阅读的生活化教学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知识水平与语文素养有极大的影响。在进行语文课堂教学时,教师要以学生原本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并努力在学生的生活经验与所需要学习的阅读内容中建立一种相对联系,为学生进行后续的学习探究提供动力。此外,特殊教育学校的教育对象不同于普通学生,其因为听力障碍在理解能力上会稍逊于一般学生,不能很好的对教师的语言进行理解。基于此,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时要尽量使用较为生活化的语言,以便于学生学习理解。例如,在教学《扫雪》一课时,教师要将学生的实际生活与课文相联系。“同学们,冬天到了,天上会下什么呢?”,多数学生会争先恐后的回答“下雪”,“下雪了,那么各个地方会是什么样子呢”,有的学生说“全都白了”还有的学生说“有人摔了”,“所以,下过雪的地方是白色的,而雪太厚了,会有人摔倒对吧,如果这个时候有人去扫雪会不会受到别人的表扬呢?那么我们今天就来学习《扫雪》吧”。

对于教师而言,要做好语文阅读教学委实不易。其不仅要有良好的表达能力,还要有足够的耐心。教师的表达能力可以帮助其将课本上的文字转换为生活化语言,使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提高教学效果。同时,具有听力障碍的学生很难一次完全理解知识,这必然是一个重复的艰辛的教学过程,教师们必须具备一定的耐心与爱心,以此来帮助听障学生更好的进行学习。

3.生活化课堂的塑造

与生活化教学所匹配的是生活化课堂,只有塑造好生活化课堂才可以保证生活化教学的良好实施。为更好的建设生活化课堂,推进特殊教育学校语文课堂生活化教学,教师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教师要巧妙设计、引入所需要的生活情境。尽管学生间存在着主体差异性,但巧妙的课堂导入方式可以迅速激发出他们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尽快进入学习状态,从而高速有效的展开课堂学习。而对于导入方式的选择也要根据教学课程的类型以及具体内容来进行决定,普遍来说,教师可选择的导入方式有:过渡导入、故事导入、图文导入等。所谓过渡导入指的是在课堂教学正式开始之前对上节课所学的知识进行总结复习,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引导学生进入今日的课堂学习中。选择过渡导入方式有两方面的好处,其一,古人常说“温故而知新”,过渡导入可以对之前所学习的知识进行复习总结,不仅加深了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印象,还可以帮助学生在现有的学习体会中获得新的感悟。其二,过渡导入方式给了学生一个缓冲阶段,可以帮助学生快速集中注意力,进而为接下来的课程学习营造适宜的情境氛围。故事导入指的是教师以接下来的学习内容为依据,并在正式教学前讲解所选择的与之相关的事例,逐渐将学生引入学习内容中。而图文导入顾名思义就是在课前为学生播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生活化图片以及资料介绍,为学生营造一个生活化的学习氛围,以此为接下来的学习奠定基础,并在此基础之上逐渐引导学生进入学习之中。

其次,教师要积极创设生活化课堂情境内容。在实施生活化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对其所设置的情境内容进行严格筛选,既要保证情境内容的接受程度在特殊教育学校学生的接受范围内,又要使其与教学内容紧密相连,以此来为接下来的语文课堂教学奠定基础。此外,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都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缺陷,教师在设置生活化教学课堂时还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创设出与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生活都有关的教学情境,并带领学生融入其中,使之能够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去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进而达到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果的真正教学目的。

最后,教师要积极创设并引导学生進入生活化情境课堂。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无论教师准备的有多完美,如果学生不理解、不接受教师的教学,整个教学活动就会瞬间瓦解。要想很好的塑造生活化教学课堂,教师在完成了诸如生活情境设计等准备工作之后,接下来的重要任务就是引导学生走进其所创设的教学情境中。互动是很好的引导方式之一,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增加与学生之间的互动,通过肢体或者话语交流等方式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让他们专注于教师与课堂,进而更好的进入生活化的情境教学之中。同时,教师在与学生进行互动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使其能够多角度、多方面的去理解教学内容,培养出其举一反三的学习能力,进而达到一个融会贯通的学习效果。

4.结语

综上所述,为更好的在特殊教育学校开展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教师要从两方面入手,即为学生的实际生活与教学内容。教师要对教学内容进行研究把握,并在其中融入学生的生活元素,开展语文词句与语文阅读上的生活化教学。此外,生活化教学课堂的创设也是十分重要的,教师要积极创设语文生活化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学习主动性,使其可以更好的投入到生活化情境教学之中,掌握知识、理解知识,进而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靳献锐.特殊教育学校如何进行生活化小学语文教学[J].学周刊,2018(09):64-65

[2]冯青山.特殊教育学校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研究[J].赤子(上中旬),2016(03):279

[3]王艳.特殊教育学校培智班语文生活化教学实践措施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5(07):47

[4]刘明超.特殊教育学校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09):66-67

猜你喜欢

特殊教育生活化教学小学语文
特殊儿童早期教育中的立法制度建设初探
关于特殊音乐教育师资培养的个人见解
新时期我国特殊教育职业学院档案管理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生活化教学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探析
数学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