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通识教育课程教学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

2020-08-13叶静萍赵玥何思怡汪春红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29期
关键词:通识教育素质教育

叶静萍 赵玥 何思怡 汪春红

[摘 要] 我国通识教育课程的建设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全国各大高校纷纷完成了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但其综合质量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以综合性人才培养为中心,回顾历年来各高校发表的通识教育课程研究成果,较系统地总结了有关高校通识课素质教育教学效果影响因素,并就如何增强通识素质教育效果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通识教育;综合性人才;素质教育

[基金项目] 2019年武汉大学医学部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资助(2019072)

[作者简介] 叶静萍(1972—),女,湖北武汉人,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副教授,医学博士,主要從事儿童教育研究;汪春红(1965—),女,安徽太湖人,医学博士,武汉大学健康学院教授(通信作者),主要从事预防医学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29-0100-03    [收稿日期] 2019-10-16

通识教育作为中国高校本科学生素质教育与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历来备受推崇[1]。作为专业名词“通识教育”源于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率先提出的自由教育(Liberal Education)[2]。它与专业教育相辅相成,旨在拓展大学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青年学生从多个角度看待事物的眼光,进而提高现代大学生的全方位素养。通识教育并不是对基本常识的简单性概述与陈列,而是在课堂上传授多学科知识融会贯通的思维,分为必修通识课和选修通识课两类。

为适应新时代下国际新形势的需要,高等教育认为之前的应用型人才专业教育对人文精神培养稍显不足,即应通过建设通识教育来实现大学生人文精神与科学理性兼具的素质教育培养。自20世纪90年代伊始,我国教育界认识到,除提高专业素质与能力,应鼓励各大高校建设大学生通识课教育课程体系,培养出兼备人文素质和专业素养的立体交叉型综合性中国新时代青年人才。随后,中国内地高等院校掀起了建设通识课程教育的浪潮。但就综合质量而言,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在此,本文将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中心,回顾历年各高校发表的通识教育课程研究文献,系统地总结了有关高校通识课素质教育教学效果影响因素,并就如何增强通识教育素质效果提出建议。

一、研究文献来源及基本情况

以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为数据来源,利用高级检索功能以(主题=通识教育或者题名=通识教育)并且(主题=高校或者题名=高校)检索2008年8月—2019年8月文献,共得到7767篇中文文献。利用EXCEL软件和中国知网计量可视化分析功能对检索得到的文章进行简要分析,图1—图3结果显示:年度发文量在近十年间整体呈上升趋势,尽管2018年后发文量有一定下降。根据关键词共现网络结果及关键词频次分析结果,可以看出高校通识教育课程重视教学改革以及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着力于加强高校学生的素质教育。

二、主要影响因素及建议

1.课程体系设置的合理性。通识课程体系的顶层设计是制约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关键因素[3],不少高校通识选修课的开展多是流于形式,缺乏必要的系统性调查研究,或者以教师为主体,出现“因师设课”现象。同时由于必修通识课和选修通识课均被列入人才培养方案且有修够相应学分的要求和规定,部分学生倾向于选择容易通过的课程,以至于校园内随意选课和盲目选课成风,违背了通识教育人才培养的初衷。也由于通识选修课程体系庞大,学生缺乏对各类课程的足够了解,仅凭课程名字选课不利于兴趣发展和素质培养[4]。为此,高校应成立通识教育专门工作小组,根据综合素质培养的需要合理设置课程模块群,同时提供详尽的通识课选课指导方案,并动态评估和淘汰不合格通识课程,打造精品“金课”。

2.课程内容的先进性。通识教育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涉猎多学科理论体系,培养多元化的眼光,用多角度的观点思考事物,从而全面提升素质。这也导致了通识课程的一个特性,在参加同一课程的学生专业差异性较大的背景下,通识教学内容势必无法如同专业教育那般具有深度,学生们应通过通识课程来拓宽知识基础,学习重点在于创新思维而非深度钻研,使得该课程内容偏向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融合或是多开设多学科交叉边缘学科课程[5]。所以通识课教学内容不必局限于课本,但切不可过度专业化、知识化,而需贯彻通识教育理念,讲授该课程的核心内容,利用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并重视人文精神的传递,弱化高等教育当前风靡的功利主义思想。

3.课堂管理的严肃性。课堂教学仍然是高校学生在高校教学中吸收知识的主要手段,就课程时间管理而言,课堂教学占据了大部分学习时间。当前高校普遍持有“专业课程应严格监管,通识课则可放松管理”的观点。通识教育是大学生教育不可或缺部分,必须以专业课同等标准来构建高效有序的课堂管理机制。

合理的课堂秩序有利于教师教学内容的传授,学生能以积极的态度参与学习,真正理解吸收所学知识。课堂管理的主体是教师,教师除在注重自身教学水平的同时,应当注意掌握课堂管理的理论和技巧方法,例如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规划,调动学生投入课堂的积极性,真正从学生角度出发来提高教学效果。此外,因为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课程内容和形式不尽相同,课程管理模式也应该各有侧重,学校可以针对开设通识课程的教师进行课程管理的集中培训[6]。

4.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众所周知,照本宣科、枯燥无味的“填鸭式”教学会让学生陷入厌学情绪,因此,采用能使学生产生兴趣、并能够高效转化教师传授知识的教学方法是必要的。研究[7]显示,运用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是最为常用的教学方法,借助幻灯片辅以音频、录像影片的教学方法则教学效果更好。翻转课堂作为当前较为创新的教学模式具有较好可行性,学生们在线上网络平台进行知识学习,再利用课堂时间专注于讨论交流,可以考虑借鉴。案例教学或研讨式教育法,能营造自由平等的学术讨论氛围,而非单向知识灌输,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先进的教学方法能激发学生对该领域知识的兴趣,做到各学科知识融会贯通,培养新时代人才必要的创新思维。当然课堂规模也是决定是否能做到互动式教学的关键因素,高校应根据开课课程的适应特点来设置开课人数。

5.授课教师的精气神。对于尚处懵懂的学生而言,一门开设课程的受欢迎程度并不能单纯取决于教师的授课专业水平,教师在授课时所展现出的精神面貌也是影响通识课程到课率和效果的重要因素[8],其中教师的气质与性格尤为重要,知书达理、乐观开朗、风趣幽默的教师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的人格魅力和品德修养可以使学生产生信服感,也能激发其对不同专业领域的兴趣。

综上所述,决定通识课教学效果的因素是多维度的,需从多个方面改善才能使高校学生学有所成。目前各大高校应重视通识教育课程改革效果,争取多开设有提升人文素养及创新思维的课程,切忌开设流于形式与表面的“水课”,应根据课程特点合理采取改革措施,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张红霞,吕林海,孙志凤.大学课程与教学.原理与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

[2]李曼丽.通识教育:一种大学教育观[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3]雷晓婷.大学生素质教育背景下的高校通识教育研究——以武汉市华中七校为例[J].文艺生活·下旬刊,2017(4):184-185.

[4]郭利平.我国高校通识课教育改革与实践探索[J].教育现代化,2016(8):259-261,264.

[5]孔淑贞.大学通识课教学质量提升方法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15(5):201-202.

[6]汪宙峰,杨洋,唐章英.浅谈高校教师在课堂管理中的现状和应对策略[J].教育现代化,2018,5(39):253-254,257.

[7]周建新.大学人文通识教育课教法探讨——以华南理工大学人文通识教育课为例[J].教育文化论坛,2014(3):76-79.

[8]周建新,林丽萍.任课教师主客观因素对人文通识课到课率的影响探究——基于问卷调查和课堂调研的分析[J].当代教育论坛,2016(6):104-111.

猜你喜欢

通识教育素质教育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通识教育背景下行政文秘专业建设的改革与实践
通识教育与自由教育
工程教育认证模式T的人才培养模式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思想政治课与素质教育
关注基础教育阶段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