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的构建

2020-08-13王红霞

文教资料 2020年14期
关键词:初中历史新时期高效课堂

王红霞

摘    要: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构建高效课堂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也成为当前每一位初中历史教师的核心任务与重要目标。但在新时期和新形势下,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态度,影响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的构建。基于上述背景,本文从充分的课前准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学会学习与情境的有效创设四个方面出发,系统论述新时期下构建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新时期    初中历史    高效课堂

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在于突破传统教育模式的束缚,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强调和倡导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从而创建高效课堂。历史作为初中阶段教育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落实改革的重要阵地,必须将构建高效课堂作为教学的首要任务。因此,初中历史教师不能再局限于传统,而要跟上时代和教育发展的步伐,创新课堂教学方法与策略,优化学生的学习过程,推动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的顺利构建。

一、充分的课前准备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前提

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有充足的准备,课堂教学也是如此。只有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才能明确教学基本目标、科学设计教学环节,从而具备构建高效课堂的前提。因此,初中历史教师必须认识到备课的重要性,精心组织备课活动。具体而言,历史教师要深入研究、精心准备课堂所用的教材,熟悉课堂所要讲解的基本历史知识和内容;其次,教师要准确了解每位学生,根据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和学习需求制定教学目标、提出不同层次的教学要求;最后,教师要根据教情和学情,结合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实现精准课堂预设和课堂活动设计,并确定课后反思、课后总结环节的内容,从而实现完整的课前备课。

例如,在教授《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这部分知识时,为了培养学生检索资料的能力,在上课开始前,笔者通过互联网为学生们收集下载了一些资料,然后将这些资料整理成课件。上课后,笔者通过演示课件,让学生们了解本节相关的历史故事,如老马识途、卧薪尝胆、围魏救赵等历史故事,都发生在这一时期。学生们通过这些历史故事,了解了诸侯争霸的过程,笔者再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迁移,让学生们认识到战争给人们带来的危害。这样,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笔者通过充分的课前准备,有效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

二、激发学生的兴趣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基础

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基本动力,也是使学生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情绪,树立学习自信和热情的重要因素。只有充分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才具备构建高效课堂的基础。关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出发:

1.趣味化課堂导入,激发学生好奇心。

导入是整个课堂教学活动的起始和开端,是学生对新知识的“第一印象”,设计趣味化的课堂导入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抓住学生的基本兴趣点。因此,初中历史教师可以根据新课内容和学生的兴趣爱好,精心设计导入部分的基本内容,使学生对新课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好奇心,更加积极主动地进入学习过程中。

例如,在教授《甲骨文与青铜器》这部分知识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在导入环节,笔者为学生们设置了一道趣味问答。首先,笔者在黑板上画了一幅奇怪的形状,让学生们尝试猜测这是什么意思,学生们看着这奇怪的图案立即产生兴趣,发挥想象进行猜测。趁着学生高涨的学习热情,笔者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们认识到甲骨文是我国已知最早的文字,甚至甲骨文与当今汉字还有关系。这样,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笔者通过趣味化课堂导入,有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2.组织游戏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游戏活动的开展能够实现寓教于乐,让学生体验到学习历史乐趣。因此,初中历史教师可以根据历史知识内容选择游戏内容和形式,使其更加符合教育规律和基本要求。随后,教师需要根据具体教学进程开展游戏活动,让历史知识融入游戏中,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在游戏和娱乐的同时实现知识的学习和吸收,体验到学习的乐趣,进而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授《先进的科学技术》这部分知识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上课后,笔者为学生们组织了游戏活动。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对于学生而言并不陌生,笔者开展的游戏活动与四大发明有关,让学生们深刻感受造纸术的先进。这样,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笔者通过组织游戏活动,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让学生学会学习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关键

学习兴趣和学习愿望只是学生进行学习的基础,构建高效课堂的关键是让学生学会学习,掌握学习的基本方法和要领,才能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提高。

1.引导学生先学,实现学生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也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重要体现。因此,初中历史教师需要“放手”,让学生自学、自主探究。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发挥督促作用,对学生们进行巡视和监督,及时解决学生学习中的问题。

例如,在教授《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这部分知识时,为了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上课开始后,笔者给予学生们自学的时间,让学生熟悉课程内容。笔者再给予指导,带领学生对学习内容有更加深刻的理解。这样,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笔者通过引导学生先学,实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

2.注重教师后教,突破教学重点难点。

初中历史教学存在一定的重点和难点知识,学生通常很难通过自主学习攻克这一难关,教师的“后教”尤为重要。教师首先要明确教学目的,让课堂教学能够在主要目的和目标的指引下更加精准地开展;其次,教师需要明确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自学情况确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实现更加精准、精练、精彩的教学;最后,明确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们以互帮互助、小组讨论的方式学习,减少重复讲解的时间,提高效率。

例如,在教授《唐太宗与贞观之治》这部分知识时,为了突破教学重点难点,笔者制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让学生们根据教学目标学习。有了学习目标,学生们的思维便得到了启发。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笔者通过注重教师后教,突破教学的重点难点。

3.开展当堂训练,巩固知识理解掌握。

当堂训练能够更加有效地巩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与运用,是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因此,初中历史教师需要在基本知识教学完成后,根据知识的基本内容和学生的层次,针对性地布置课堂作业,有效满足不同层次和能力学生的学习需求,实现培优、补差,提高每个学生学习积极性,巩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例如,教完《辽、西夏与北宋并立》这部分知识,为了巩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笔者利用剩余时间为学生们开展了测试训练,让学生们通过一些例题,巩固知识点的掌握。这样,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笔者通过开展当堂训练,巩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四、情境的有效创设是构建高效课堂的保障

历史知识与我们的现实生活有着较远的距离,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创设情境能够实现抽象知识向具体形象的转变,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从而为高效课堂的构建提供保障。

1.重现历史情境,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历史是有生命的,但是传统知识讲解和灌输教学模式使历史失去了生命和活力,导致课堂教学单调和枯燥,也抑制了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因此,初中历史教师可以充分运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设备,以图像展示、动画和视频播放等方式,创设直观的教学情境,重现历史情境,从而还原生动、深刻和鲜活的历史原貌,让历史具有生命和活力,从而增强學生的感官认知,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

例如,在教授《甲午中日战争》这部分知识时,笔者利用多媒体为学生们创设了直观的学习情境。笔者利用多媒体为学生们播放了有关甲午中日战争的影视片段,让学生们认识到外来侵略者的残暴。这样,笔者通过重现历史情境,加深了学生的知识理解,培养了学生正确的历史观,增强了学生的历史使命感。

2.创设角色情境,启迪学生历史思维。

历史知识中通常会涉及许多形象鲜明历史人物,创设角色情境则能够将学生带入事情发展情境当中,启迪学生的历史思维。因此,历史教师应该根据历史知识内容和发生的历史背景,为学生设计历史情景剧、设置不同的角色。随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堂中进行相应角色的扮演,演绎相关的历史事件,使学生能够在角色的亲身体验和扮演中了解历史发展的来龙去脉,深入历史人物,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得到历史思维的启迪,获得能力的锻炼与提升。

总之,课堂是师生交流、互动的平台,也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构建高效课堂是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和推动力。所以,初中历史教师必须认识到构建高效课堂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直面问题,冷静思考,并通过充分的课前准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优化学生的学习过程,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最终实现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的顺利构建。

参考文献:

[1]曾治国.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构建历史高效课堂[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06):11.

[2]潘芳荣.构建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的策略研究[N].山西青年报,2018-05-19(002).

[3]李业亮.浅析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性[J].中国校外教育,2018(09):133.

[4]薛生宝.突破历史教学困境,打造高效优质课堂[J].学周刊,2017(35):115-116.

猜你喜欢

初中历史新时期高效课堂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新时期农村气象观测及防灾服务探索分析
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