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二十世纪苏俄文学作品译介及其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2020-08-13董丹

文教资料 2020年14期
关键词:苏俄二十世纪译介

董丹

摘    要: 二十世纪的苏俄文学,深深地影响了我国人民的心灵。这一时期中俄两国都经历了两场世界大战和国内战争,导致两国主流文学形态和美学观点基本一致。战争题材的作品占有很大比例,在中俄两国人民经历了相似的苦难之后,两国文学的内在精神能够引起双方的共鸣。本文分析二十世纪苏俄文学中的英雄主义、人性和人道、现实和信仰等,论说其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关键词: 二十世纪    苏俄    文学    译介    影响

一、苏俄文学作品的汉译背景

二十世纪上半叶,世界范围内战火纷飞,人类经历着水深火热的战争洗礼。中俄两国人民在十月革命后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谊,苏联社会主义共和国在中国人眼中是充满希望的国家。中苏两国是社会主义的合作伙伴,两国在教育、文化、科技等领域展开了深入而广泛的合作。这一时期,苏俄文学作品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以战争为题材的作品尤其多,它们大多关注人性,弘扬爱国精神和英雄主义,揭示信仰带给人的无穷力量。此时的中国正在进行五四新文学运动,俄罗斯文学像一场及时雨,对中国社会和“新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十世纪初,苏俄文学作品被大量翻译成中文,白银时代的著名作家和诗人逐渐被中国知识分子所熟知。“五四运动”前期,中国就已经翻译了约80部俄罗斯作家的作品,例如普希金、莱蒙托夫、屠格涅夫、列夫·托尔斯泰、契诃夫、高尔基,其中托尔斯泰有30多部作品。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中国开始翻译大量的俄国文学作品。十九世纪二十年代(1921年—1927)和三四十年代(1937年—1949年)是翻译苏俄文学的两个高潮点,并且在10年时间里翻译了1045种类型的俄苏文学作品。苏联无产阶级文学运动引起了中国文学界的浓厚的兴趣。

二、二十世纪俄罗斯文学译介在中国的传播

二十世纪俄罗斯文学大师和经典辈出,包含白银时代文学、苏维埃文学,以及苏联解体后的文学。俄罗斯经典著作分三个时期传入中国:新中国成立前、十七年、改革开放至今。

(一)新中国成立前的苏俄译介

在中国的五四运动以前,俄罗斯文学著作的译介规模小,翻译质量不高,多为译者个人引入。最早译成汉语的俄罗斯文学作品是普希金的小说《上尉的女儿》。这是一部以俄国历史上著名的普加乔夫起义为背景的小说,它塑造了一个体现人民智慧和力量的起义军领袖的英雄形象。此外,这部作品还塑造了一系列具有不同特征的各阶层人物形象,它是一部人民优秀品质的赞歌。这部小说深深地吸引着中国进步青年,其风格对五四新文学的创作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启蒙作用。

1917年—1927年,俄罗斯文学著作在中国掀起了第一个出版高潮,开始对中国文学产生真正的影响。这一时期国内翻译出版的俄罗斯文学作品有65种,占外国文学著作翻译出版的首位。主要涉及的作品如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普希金的诗集、契诃夫的小说集及托尔斯泰的三部曲《复活》《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等。这些作品中描述的爱情、自由的崇尚、对战争造成伤害的同情,都是中国青年不敢于表达的。俄罗斯文学犹如一场春天的甘露,使刚从封建社会中解脱出来的中国青年应接不暇。

1928年—1937年間,俄罗斯译介的发展势头逐渐上升,新出版的俄罗斯文学作品达到140种。其中,富尔曼诺夫的《夏伯阳》、绥拉菲莫维奇的《铁流》和法捷耶夫的《毁灭》曾被称为二十年代文学中的三座“里程碑”,这三部小说都是以战争为题材的,塑造了大义凛然的英雄形象。歌颂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是这一时期苏俄文学的主旋律。

抗日战争爆发后,苏联卫国战争时期的一批文学著作鼓舞着中国人民的抗日信心和决心。比如,波列伏依的《真正的人》、戈尔巴托夫的《不屈的人们》、肖洛霍夫的《他们为祖国而战》、法捷耶夫的《青年近卫军》、格里斯曼的《人民不死》、西蒙诺夫的《日日夜夜》等。它们颂扬英雄主义,从国家立场出发激励国民战斗意志,是世界文学的典范。苏俄文学作品在中国的传播进一步拉近了苏联与中国的社会关系,正如鲁迅所说:“俄国文学是我们的导师和朋友。”

从1941年到1949年,时代出版社共计出版了俄罗斯文学作品168种,字数超过600万。在这个时期,肖洛霍夫的长篇小说《静静的顿河》在人物塑造中没有一味地歌颂英雄主义,试图通过战争剖析人性的弱点和闪光点,开始多维度思考人性。

新中国成立前,苏联的形象在当时中国人心目中实际上是情感和思想结合的产物,其中包含对苏联和苏联人民的外貌、物质和精神生活等各方面理解。苏俄文学作品使中国人民不可避免地展开联想。在抗日战争中,表现为对胜利的渴望,而在战后则表现为对想象中的苏联幸福生活的渴望。因此,那个时期的作家们一致认为苏联是中国的亲密战友。

(二)十七年的苏俄译介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50年,中苏两国在莫斯科签署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然后中苏两国在社会各个领域展开合作:政治、经济、军事、科学、技术、文化等,苏联派出了各领域专家来支援中国。在文化领域开展了全面的合作:文学、音乐、绘画和建筑、舞蹈、戏剧和电影,给我国文化发展带来了很大的活力。经济援助结果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但俄罗斯文化的影响仍然存在。

新中国成立至“文革”前这段时间被中国称作“十七年”,是俄罗斯文学著作在中国翻译和出版的另一个黄金期,有些文学著作进行了再版重译。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国的苏俄文学译介超过了过去几十年的总和,共3526种,8200万册以上,远远超出其他国家文学译介。这个时期的文学作品抛开以往单一的“英雄主义”人物塑造,更加侧重于深度挖掘人性和人道主义。如果说1950年以前的作品多以英雄主义精神为主的话,那么肖洛霍夫则开创了新的局面,《静静的顿河》《或者,可要记住》和《一个人的遭遇》这三部小说的主人公都是饱受战争之苦普通人,战争给普通人造成了无可挽回的心灵创伤。我国作家刘真创作的《英雄的乐章》就受到了《一个人的遭遇》的启发。

“十七年文学”时期,中国文学产生了许多艺术成就很高的文学作品,例如:《保卫延安》《红日》《林海雪原》《新儿女英雄传》《苦菜花》《平原枪声》《逐鹿中原》等,还涌现出了如赵树理、周立波、魏巍等优秀作家。综观十七年文学史,“英雄主义”被反复呈现在战争文学作品中,成为当时的重要题材,即表现临危不惧、视死如归、坚强勇敢的英雄形象,作者和读者对此都乐此不疲。那些反思战争创伤的作品,如朱定的《关连长》、路翎的《洼地上的英雄》和刘真的《英雄的乐章》等,遭到了当时主流话语的屏蔽、排斥,甚至打击。

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期,由于两国的意识形态发生分歧,中苏关系开始恶化。在此前的60年中,中国人民对苏联的形象来自对文学作品的想象和中国对苏联的正面推广。在六十年代后期,中苏关系逐渐冷淡直到交恶。在中苏关系恶化时期,苏俄文学著作在中国的翻译和出版速度一路下滑,只零星出版了一些文学著作,如爱伦堡的《解冻》,总共才40多部。苏俄译著在中国的传播陷入停滞状态。

虽然中国文学在创作方法上积极借鉴了苏俄文学,但是当苏俄文学发生质变的时候,苏俄译著在中国的传播陷入停滞状态。对于当时的文学创作,文学评论家刘志华认为,中国“此时的战争题材小说批评,把人情、人性与阶级对立起来,把‘塑造完美的英雄形象作为评论的唯一标准”。

(三)从改革开放至今的苏俄译介

到了八十年代中期,伴随着“文化热”而兴起的“寻根”文学,使五四新文学得到了延续。苏俄文学在两国关系的不断改善下持续升温,中国读者对苏俄文学的热情再次生发。尽管苏俄文学的译介数量和种类都有所发展,但其对中国文学的影响力却不如以往。苏联解体后,中国读者受全球化和多元化需求的影响,需求得到满足,再加上俄罗斯实力的下降,俄罗斯文学著作译介数量不断下降。尽管如此,中国翻译界和出版界对当代俄罗斯重要作家的代表作仍保持关注,平均每年有数十种俄罗斯著作被译成中文出版。

我国知识分子开始冷静思考和对待苏联文学。我国文学作品朝多元化方向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满足读者的需求。一些好的文学作品陆续出现,如一些军事题材的文学作品《亮剑》《激情燃烧的岁月》《歷史的天空》《士兵突击》等,但这些作品很难超越《夏伯阳》和《一个人的遭遇》的思想和艺术水准。

三、苏俄文学译介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一)对中国文学建设的影响

从五四时期开始,俄罗斯文学就展现了对中国作家的强烈吸引力。鲁迅、瞿秋白、矛盾、巴金、郭沫若、蒋光慈、冯雪峰等著名作家和翻译家是中国新文学的先驱者,他们深受俄罗斯文学的影响。鲁迅的短篇小说《狂人日记》就与果戈理的短篇小说《狂人日记》存在借鉴关系。在二十世纪初,以辜鸿铭为代表的上海文人就对托尔斯泰的道德伦理和慈善事业表示认可。果戈理的作品《死魂灵》和《钦差大臣》使人含泪地笑,契诃夫的短篇小说《变色龙》《套中人》和《小公务员之死》中描述的“小人物”的悲惨命运,都对鲁迅的创作有很深的影响。郁达夫对屠格涅夫的“多余人”形象深感同情,并继续分析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时的痛苦心理。巴金从托尔斯泰、屠格涅夫、契诃夫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中获得了深刻、温暖、悲伤和感伤的感觉。

老一辈中国文学家和翻译家在研究俄罗斯文学作品时,把许多创作元素融入中国新文学的体系和格局中,使中国文学的精神在不同程度上受俄罗斯文学的影响。在创作实践中,中国文学家在创作主题和创作元素上受到苏俄作品中思想精神的启迪,中俄两国的美学观点是基本一致的。

(二)对中国文学价值取向的引导

二战结束后,中苏两国文学在英雄主义的价值取向方面是一致的,苏俄文学作品似乎有一种魔力指引着中国青年的行动方向。虽然中苏交恶时期,两国在文化领域的交流几乎为零,但是苏俄文学的内在精神始终感染着中国人民。在路遥的小说《平凡的世界》里,总会出现那么几个场景,知识青年因偷藏苏联文学作品而受到威胁或惩罚,有志青年以读苏联文学而感到骄傲,并对苏联英雄有着深深的同理心。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新文学逐渐回归,俄罗斯文学的多维度思考对我国文学创作产生影响。我国文学审美逐渐提升,作品形式多样化,人物形象更加充实饱满,实现多维度碰撞,我国诺贝尔获得者莫言的《红高粱家族》,就多维度展现了战争年代普通人的爱恨情仇,以及在国家大义面前对生命的思考。

(三)改变了中国读者的审美情趣

苏俄文学对中国文学进程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同时改变了中国读者的审美情趣,培养了我国一代又一代的优秀读者。其中,最具有影响力的俄罗斯作家是普希金,他的诗歌描写了各阶层人民的生活,他讴歌自由,反对专制。那首《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表现出的温柔与优雅,像是抚慰心灵的良药,脍炙人口,在中国也是小学生必读的诗歌。

中国当代文学虽然已经展现出百花齐放的风姿,但仍然保持每年对外国文学作品的译介数量,使读者常常感受外国文学的魅力,这使我国文学宝库变得更加丰富。

参考文献:

[1]姜振昌,徐硕,张平青.百年经典:鲁迅与“五四”文学传统[J].鲁迅研究月刊,2018(7).

[2]王国庆,宋媛.百余年俄罗斯文学著作在中国的传播及影响[J].出版发行研究,2016(3).

[3]王加兴.20世纪俄罗斯战争文学印象[N].中华读书报,2018-9-12(005).

[4]穆华英,李万春.中国的中苏战争文化比较研究[J].俄罗斯文艺,2015(1).

[5]王国庆.五四时期俄罗斯文学著作的出版及影响[J].出版史话,2016(5).

课题名称:三亚学院2019年度一流本科课程建设教学专项研究项目“《翻译理论与实践》课程组(SYXYYLBKK C01-08)”。

猜你喜欢

苏俄二十世纪译介
《三字经》裨治文的两次译介行为考察
十月革命以后列宁对苏俄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与启示
浅谈二十世纪新具象艺术与洛佩斯
余华作品译介目录
《中国的一日》所见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国日常生活
另一种“以俄为师”:民国基督徒苏俄观的转变(1918—1937)
超现实主义在中国的译介
西方兵书的译介与晚清军事近代化
华侨与苏俄国内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