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历久弥新漫话“骚”

2020-08-12冯志强杨帆

语文教学之友 2020年7期
关键词:正统流行

冯志强 杨帆

摘要:感受“骚”及其衍生词的独特语言文化魅力。利用分类别、下定义、引用、对比等方法证实古代文人对“风骚”的推崇、现代网民对“闷骚”的偏爱。结果表明,涉及“骚文化”的词汇数量众多,用法多样,使用群体广泛。“骚”等词汇的历久弥新,是一种民族传统文化基因的传承、延续与扬弃,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关键词:古代上层;正统;现代网络;流行

纵观时下的流行词汇,有些比较新颖别致,比如“美哭”,在语法学上属于“程度补语化的形容词+动词”的合成结构,在修辞学上属于夸张修辞;有些词汇则是古已有之,当今又大放异彩的,比如“骚”及其衍生词。

一、古代的“骚”,词义经历了漫长的演进

(一)“骚”的本义

“骚”的本义是摩马,即刷马。《说文解字》解释为:“骚,摩马。”段玉裁进一步解释说:“人曰搔,马曰骚,……摩马,如今人之刷马。”通常,“骚”的引申义为骚动。《诗经·大雅·荡之什·常武》中就有 “徐方绎骚” 的诗句,大意是“徐方这个国家的军队骚动起来”。

战国时期,屈原作《离骚》等楚辞,表达家国之思,其忧国忧民之情感人肺腑。后世文人墨客对此推崇备至,尊称楚辞体裁为“骚体”,并以“骚人”自称。例如,宋代范仲淹《岳阳楼记》中就有名句:“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在此之前,《诗经》以十五国风著称。因为“风”早于“骚”,后代文人就将现实主义风格的《诗经·国风》和浪漫主义风格的《楚辞·离骚》合称为“风骚”。由此可见,“风骚”一词诞生之初就兼具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双重特质。

(二)“风骚”的正统化、世俗化

“风骚”及其衍生词的文化内涵得到了后世文人极大的升华与拓展。清代学者赵翼在《论诗》中宣称:“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此外,在毛泽东主席的《沁园春·雪》中亦有名句“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在封建传统的男权社会,男性掌握了社会的话语权,并在包括文化、文学等在内的各领域居于主导地位,从而成就了“骚”及其衍生词的正统性。而在民间,与之对应的则是逐渐沉湎于世俗、底层的另类的“骚”。元朝以降,下层的“骚”由最初指向动物的气味发端,大多指向卖弄风情的妇女,有明显的贬损之意。不过,在西北方言中,“骚”也可以指称雄性,是贬义词,是个特例。

二、现代网络语境下,“骚年”竞相“闷骚”

“骚年”为网络用语,通常是指少年。其谐音来源的出处据称有两种:一是源出中国的闽南方言。二是网友将音节shɑo错拼成sɑo,“少”字意外简省成错别字“骚”。从广大网友的语言认知力、接受力以及“骚年”的应用之广来看,第二种说法也不无道理。

“骚年”的主要表现是“闷骚”。随着“骚文化”被在各个社会阶层所逐步接受、广泛认可,就连家长和教师等传统文化的受众也成为其使用者。例如:“一直以为我娃是一个不思进取的佛系骚年,今天的我改变了这一成见。”

“闷骚”源出港台,是英语“man show”的音译,直接翻译为“男人秀”,间接意译为“不论性别与年龄的人的表演”,其原始的语法结构属于主谓结构。但是,从汉语语法的应用角度来看,却译介成了以“闷”为辅、以“骚”为主的偏义复合词。其中,“闷”表现为“宅”或“内向”,“骚”类似于“显摆”“卖弄”,应该是指一个人外冷内热、既有自持力又有爆发力。

“闷骚”的情感色彩起初似乎略带贬义,有嘲弄、调侃意味,但是说话者之间的关系比较融洽、亲密。现在,其情感色彩漸趋中性化。而在文人圈中,与“闷骚”对应的,主要有“明骚”等词汇。例如:“‘扬州八怪中,金农年纪最大,而板桥名气最大。金农是闷骚,板桥是明骚。但金农一生布衣,而板桥却是一个有故事的人。”

此外,“闷骚”一词,有固化为“骚年”的指代修辞格式的倾向。同时,“闷骚”对应的年龄范围比较广泛,并非都是“少年”的确数实指。例如:“直到有一天,她被人撞见,一把年纪了,还像是个女孩,在公园和爱人相牵紧拥,众人这才醒悟——这个闷骚,怎么把日子过得那么滋润?”

其实,传说中“闷骚”的艺术形象古已有之,并可由他物来取譬成喻。例如,宋代词人周邦彦的《醉桃源·冬衣初染远山青》一词云:

冬衣初染远山青,双丝云雁绫。夜寒袖湿欲成冰,都缘珠泪零。

情黯黯,闷腾腾,身如秋后蝇。若教随马逐郎行,不辞多少程。

词的上片写冬日穿着新衣的美妇思远怀人、望眼欲穿,因为对亲人的难解思念而泪流满面,以致在寒冷的环境中相思的泪水在面颊上凝结成冰。词的下片则似闷实骚,身静心动,运用夸张、呼告等手法,表达出深闺美妇对远方亲人的难以言表的相思之苦,追慕之切。“身如秋后蝇”以及“随马逐郎行”的诗句,巧妙化用了唐代韩愈、柳宗元以及宋代陆游等人有关寒蝇的诗歌意象,活用了“蝇附骥尾以致千里”的历史典故,诗意的表达既回味无穷又自然天成。文中画龙点睛之笔则是美人如蝇的比喻,幽默风趣的词人把贤淑温婉、端庄秀丽的一介闺中美妇比作一只冷秋后苦闷彷徨、萧瑟愁怨的大头苍蝇,这样出人意表的比喻真是叹为观止,令人匪夷所思。或许,这种妙趣横生的意象之美,才是历代文人雅士所心驰神往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闷骚”意境。

不过,“闷骚”并不全都指向人,有时也指向事物。也许,这既源于网民对语言的活学活用,也证明其用法正在沉淀与积累之中。例如:“都说暗恋是一场纯真的闷骚,但他有多苦只有真正经历的人才知道。”

另外,除了“闷骚”“骚年”之外,还有“抖骚”“跑骚”等等,其大多源于方言词汇。“抖骚”,是指能被人看穿的故意的抖机灵,类似的用法还有“得瑟”“逞强”“露能”等等。“跑骚”,原为贬义色彩的方言词汇,指已婚的人去外面胡混,类似于清·和邦额《夜谭随录·苏仲芬》:“萤蝶苟无花香勾引,狂浪何为哉?”一句中的“狂浪”又与西北方言中的“浪”相近。

三、“闷骚”脱颖而出、大行其道的原因

纵观古今,词汇应用的历久弥新是一种民族语言文化基因的传承、延续与扬弃,大多数词汇能够追溯到其历史文化的原点。比如,中国古代的文化经典《易经》就非常讲究与推崇阴阳二真气的相生相克与动态平衡。再比如,《道德经》中谈到:“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意思是说:“万物背负阴而朝向阳,并由于阴阳二气间的互相激荡而彼此交融形成一种新的和谐统一体。”而“闷骚”一词,正具有以“闷”为阴、以“骚”为阳的鲜明特色,恰与古代先贤们的主张一脉相承,不谋而合。对于意欲显露个性的词汇使用者而言,如果太“闷”,则显得没有活力与朝气,过于温文尔雅;如果太“骚”,则又显得张扬与叛逆,过于锋芒外露。由于有了民族语言文化的历史积淀,“闷骚”这个词本身也颇有些中庸之道的味道,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灵活取舍,传情达意,从而使它逐渐得到了大家的关注、容忍乃至认可。

作者简介:冯志强(1970—),男,河北省唐山师范学院玉田分校高级讲师,主研方向为中国语言文学。

猜你喜欢

正统流行
正“入春”
《论语》诠释与儒学演进
正统的场合
正统的场合
正统的场合
浅谈袖子在服装潮流中的创新设计
“流行”的历史衍变
黑白色视觉特点及其在服装设计中应用探析
网络语言对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影响
可行性指南长袍正统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