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媒体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接受

2020-08-10陆婷婷

新闻传播 2020年9期
关键词:全媒体思想政治高校

【摘要】全媒体时代的到来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优势互补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效果的进一步提升开启了新的空间。在借助全媒体开展育人工作的过程中,全媒体融入大思政育人格局的顶层设计、接受主体的主观能动性、教育者的全媒体素养都将在直面挑战中得到提升,从而进一步改善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效果。

【关键词】全媒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接受

【作者简介】陆婷婷,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

伴随着信息社会不断发展,新兴媒体影响越来越大。新兴媒体和传统媒体的碰撞催生了全媒体时代的机遇和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进行第十二次集体学习讲话中指出:“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建设全媒体就成为我们面临的一项紧迫课题。”[1]新时代赋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使命,全媒体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如何更好地提升效果,更好地服務于立德树人中心环节和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接班人的根本任务,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新考验。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入全媒体时代

(一)全媒体的涵义

全媒体是“综合运用多种媒介表现形式,如运用文、图、声、光、电来全方位、立体化地展示传播内容,同时通过文字、声像、网络、通信等传播手段来传输的一种新的传播形态”。[2]

全媒体包含了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全媒体时代,“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不是取代关系,而是迭代关系:不是谁主谁次,而是此长彼长;不是谁强谁弱,而是优势互补。”[3]全媒体之“全”既表现在它将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在一起,吸收了传统媒体运用权威性强、真实性高的优势和新兴媒体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的优势,也表现在它是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之综合,其传播的信息可谓是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

(二)全媒体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目前,我国网民超过8亿,其中手机网民占比超过98%,而大学生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利用手机获取信息、发表观点更是极为普遍。这些爆炸式发布的信息良莠不齐、真假混杂,其鉴别和选择对价值观尚未成型、人生阅历尚浅的大学生来说本身就有一定难度,再加上西方一些国家别有用心地通过文化输出等方式宣扬他们那一套价值观,更容易造成大学生价值观的迷茫,进而影响党和国家培养社会主义建设和接班人的伟大事业。因此,在全媒体时代,持续运用传统媒体的育人优势,充分发掘新媒体的育人功能,主动占领全媒体舆论高地全面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就是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主动抓住全媒体时代的新课题,准确识变、善于应变、主动求变。

(三)全媒体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行性

随着5G、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不断发展,移动媒体进入了加速发展新阶段,这为全媒体助力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奠定了技术支撑。此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全媒体素养也在不断提升,除了本身就对全媒体技术有较好掌握的年轻教育者的加入,老一辈教育者也在年轻人的带动下,同时也在一些突发事件比如这次新冠肺炎疫情的倒逼下,逐步适应全媒体时代的挑战,这是全媒体助力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人员基础。与此同时,全媒体融合发展受到了党中央的高度关心和支持,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从政策、资金、人才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这是全媒体助力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组织保障。

二、全媒体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影响

(一)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吸引力

研究显示,视觉、听觉、触觉等多重感官的刺激更容易吸引人们的持续关注,从而提升接受效果。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以课堂教学为主,教师讲课,学生听课,形式比较单一,对学生的吸引力有限,学生在课堂上睡觉、玩手机、聊天的情况时有发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效果受到影响;随着全媒体的发展,不仅以思政课为主的第一课堂开始引入视频、音频等多种教学载体,包括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等在内的第二课堂也给了全媒体广阔的发挥空间,文字、声像、网络各显其能发挥育人载体功能,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对学生的吸引力,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效果的提升。

(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以教育者为主体,以受教育者为客体,权威有余而亲和力不足。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全媒体的融入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带来了新的机遇。和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学生被动接受教育内容相比,全媒体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更有点学校育人和学生自育相结合的味道。学生有更多的自主权,不仅体现在接受方式的多样化,也体现在学生可以通过刷弹幕、写留言等形式更多地参与育人过程。全媒体时代,多元的选择和较强的互动性都增加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有助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效果。

(三)加深思想政治教育感召力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的影响主要通过教师、教材和考试,形式相对单一,存在学生上完课就把教材束之高阁,直到考前再临时突击应付考试的情况。而在全媒体时代,面对相同的教育主题,可以同时启用微信公众号、视频音频软件等全媒体资源,各类平台在统筹安排下各显其能,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协作宣传、同向同行、形成合力。学生置身全方位的“育人磁场”受到熏陶,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提升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感召力。全媒体的介入可以照顾到学生接受教育渠道偏好的差异性,当他们通过任意一种渠道接触到了某个兴趣点,再通过课堂上和老师的讨论对教育内容予以强化,这样的接受将更为深刻。

全媒体的介入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亲和力和感召力,提升了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效果,总的来说符合党和国家对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要求和期待。当然全媒体本身还处于发展融合阶段,自身的不完善和它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度的不完备也在一定程度上给育人工作带来了挑战。

三、全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挑战

(一)全媒体融合管理有待进一步提升

随着全媒体的发展,各高校其实不缺全媒体平台,缺的是对数量庞杂的平台的有效管理以及传统媒体、新媒体之间的有机融合。从学校、院系,到班级、社团,都有诸如微信公众号这样的平台,很多平台并未上报登记,这就给内容审核造成了困难;此外,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b站、m站等视频、音频播放平台也越来越多地受到大学生的欢迎,平台种类的多样化进一步增加了管理难度。除了平台数量繁多不易管理之外,新旧媒体的融合不足也是一个问题。传统媒体有着成熟的信息审核机制,其传播的内容一般来说总是能够符合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但是存在传播渠道比较单一、传播速度较慢、对大学生吸引力欠缺的不足;与之相反,新媒体有着受众广、传播快的优势,但是由于其审核机制不够成熟,传播的内容有时缺乏准确性、权威性,甚至可能出现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况。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不够紧密,就会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合力的形成,给受众带来思想和行动上的困扰,进而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效果。

(二)接受主体的主观能动性有待进一步激发

随着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的转变,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由主客体关系向双主体关系转变。而在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中,更是将受教育者置于主体的位置,要求充分尊重其主观能动性。目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尊重学生主体性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但还可以借助全媒体力量进一步完善。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来说,校报、校广播台等高校传统媒体作为意识形态宣传的主要阵地,较好地起到了唱响主旋律的作用,但是其内容有时和学生的日常生活、学生真正关心的热点、痛点有一定差距,缺乏亲和力和感召力;而新媒体平台所传播的内容则能够较快地捕捉到学生的关切问题,但是在主旋律、正能量引导上有疲软之势,在引导学生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方面还做得不够,无法较好地满足学生成长成才的要求。从思想政治教育形式来说,目前主要是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干部团队执行的形式利用全媒体平台开展工作,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的广大学生参与的程度还是比较有限,如何更好地发挥学生干部团队的创造力、激发广大学生参与互动交流的热情,是下一阶段需要进一步思考的命题。

(三)教师全媒体素养有待进一步增强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全媒体素养虽说总体而言和过去相比有了进步,但还有继续提升的空间。有的教师满足于会用全媒体平台了解掌握学生的思想状况即可,缺乏利用全媒体技术主动影响学生的精神世界、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识;有的教师有这样的意识,但是缺乏实操技能,工作效率较低,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有的教师还没有转变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念,觉得守好课堂教学主渠道就够了,认为全媒体介入教育不过是锦上添花、可有可无,和思想政治教育范式转型的大趋势背道而行。凡此种种都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全媒体素养需要进一步提升的表现,教育者如果不能把握全媒体时代的机遇和挑战,不能与时俱进地创新工作方式,就不能和朝气蓬勃、与时俱进的“90后”“00后”大学生建立平等互动的关系,更无从高屋建瓴地为处于“拔节孕穗期”的学生“扣好第一粒扣子”,引导他们成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三、全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提升路径

(一)加强全媒体顶层设计,打造互融互通大思政格局

一是加强全媒体平台库建设。所有全媒体平台实行备案登记、成效追踪和统一管理,对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显著的平台予以奖励,对还在摸索阶段且有潜力的平台予以帮扶,对“僵尸平台”予以清退,对传播不实信息的平台予以警告,严重者可予以撤销。通过平台库的建设,将所有全媒体平台纳入有序管理,做到多而不杂、各美其美。二是加强全媒体融合发展,使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优势互补、互融互通,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合力,让党的声音传得更开、传得更广、传得更深入。三是建立全媒体“一把手”责任制,包保到人、守土尽责。全校层面的平台由校党委统一管理,院系及以下层面的平台由院系党委统一管理,同时充分运用好辅导员、学生骨干队伍,形成高效可靠的管理梯队。

(二)尊重接受主体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在参与中成长成才

全媒体时代,要想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效果好,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学生参与全媒体建设的主观能动性。就全媒体传播的内容而言,既要符合党和国家对青年学子的要求,又要满足学生自身成长的需要,要及时回应学生关心、困惑的问题,既解决实际问题又解决思想问题,更好地发挥强信心、暖人心、筑同心的作用。就学生参与学校全媒体思政建设的形式而言,要充分调动学生群体对全媒体有热情、有技术、有创意的优势,打造好全媒体运营学生骨干团队:建立全媒体学习师生互助小组,教师引导学生更好地选取和理解全媒体平台上传播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而学生可以帮助老师更好地掌握全媒体使用技能;通过问卷、评比等形式在更广泛的学生群体中搜集热点选题,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形成全媒体建设人人有责的良好氛围,有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的“自我教育”相结合,有利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效果。

(三)加强教师全媒体素质培养,建设新时代能打胜仗的育人队伍

一是加强教师理想信念教育,增强其主动用好全媒体资源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担当意识。毛泽东同志曾说:“思想这个阵地,你不占领,别人就会占领。”习近平总书记说:“准确、权威的信息不及时传播,虚假、歪曲的信息就会搞乱人心;积极、正确的思想舆论不发展壮大,消极、错误的言论观点就会肆虐泛滥。”[4]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有高度的危机意识和责任意识,警惕全媒体时代不良信息对学生思想的裹挟,利用全媒体平台主动出击、勇于作为,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学生头脑,占领高校思想阵地。二是加强教师技能培训,增强其善于利用全媒体平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能力和信心。建立市区校三级联动培训机制,鼓励教師修满一定课时的全媒体技能课程,边学习边实践,逐步适应信息化要求、强化互联网思维、提升全媒体实操技能。三是建立考核制度,把教师运用全媒体开展育人工作的成效纳入考核指标体系。为了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由传统向现代转型,鼓励教师与时俱进地使用全媒体新技术开展工作,可实行课堂教学、传统媒介与网络新媒体的全方位考核,确保多条育人渠道同向同行、形成合力。

结语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路。全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使命就是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全面客观地看待全媒体带给育人工作的机遇和挑战,充分掌握全媒体运营规律、利用全媒体开展教育教学的规律、学生成长成才的规律,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新技术高度融合,努力答好时代答卷,为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而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共同思想基础[N].人民日报,2019.1.26(1).

[2]新华社新闻研究所课题组.中国传媒全媒体发展研究报告[J].科技传播,2010(2).

[3]习近平.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J].求是,2019(6).

[4]李桢,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融合途径分析[J].记者摇篮,2020(5).

[5]李涛,闰成俭.全媒体融合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9(5).

猜你喜欢

全媒体思想政治高校
浅析电视民生新闻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如何创新文化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问题探析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人文教育的结合
全媒体环境下主持人竞争力的提升
打造微公益品牌的“全媒体路径”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