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电影叙事学角度下的女性运动员视觉形象建构

2020-08-10申朦

新闻传播 2020年9期

【摘要】伴随着竞技体育和女性体育的不断发展,在体育运动的过程中,对女性运动员进行更好的宣传,构建更真实正能量的女性运动员视觉形象,也成了大家开始关注的问题。本文以《摔跤吧!爸爸》这部以女性运动员为主题题材的体育电影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体育电影叙事学分析,分别从素材选择、激励事件、镜头设置对女性运动员的视觉形象分析,得出颠覆传统,定义美丽;追逐梦想,无所畏惧;斗志昂扬,绝不认输的女性运动员形象,并分析出这种女性运动员形象是与消费主义、女权主义和教育文化相关,从而建构起更加立体真实,受到喜爱的女性运动员形象,提升女性运动员的社会地位。

【关键词】体育电影;叙事学角度;女性运动员;视觉形象建构

【作者简介】申朦,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体育新闻与传播。

随着竞技体育的发展和群众体育的兴起,人们对于体育的关注热度不断攀升。与此同时,随着传播媒介的发展以及女性角色地位的不断提升,对于体育运动,体育文化的传播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对于女性运动员的报道和形象构建也开始重视起来。女性运动员开始以不同的形象走进人们生活,跳水皇后郭晶晶,吴敏霞;段子手傅园慧;表情包朱婷。在比赛之余,这些女性运动员开始以其他的形象示人,从而让观众更为全面立体地认识女性运动员。

对于女性运动员的形象报道和建構呈现出多元化的状态。除了在文字报道中,加大对女性运动员的报道篇幅,图片展示,视觉呈现都逐渐成为现代社会中媒体在形象展示时的一个新选择,通常,这种视觉形象传达比传统的文字更为直观迅速,所包含的符号学和文化内涵也更加丰富。所以,本文旨在通过对于《摔跤吧!爸爸》这部以女性运动员成长的过程为题材的体育电影进行分析研究,从而明确构建了何种女性运动员形象,以及形成这样视觉形象的作用和意义。

一、《摔跤吧!爸爸》对于女性运动员视觉形象建构的内容分析

(一)《摔跤吧!爸爸》素材选择分析

《摔跤吧!爸爸》的原型是印度著名摔跤手马哈维亚·辛格·珀尕,他一生的梦想就是成为冠军,但是却屡屡失之交臂,他希望通过下一代来实现他的愿望,可是连生四女让他彻底放弃这个梦想。一次偶然,他看到了女儿身上的摔跤天赋,决心将女儿训练成摔跤世界冠军。结果是,他的大女儿吉塔,是第一位赢得英联邦运动会的印度摔跤选手,也是第一位取得奥运会参赛资格的女摔跤选手。二女儿巴比塔,在2014格拉斯哥英联邦运动会55公斤级女子自由式摔跤获得金牌,两次获得英联邦摔跤锦标赛金牌。吉塔从沙地里打滚儿到打败身边的男性成为县级冠军,再到成为国家冠军,最后成为世界冠军的历程,用自己的努力和汗水证明了贫穷落后不受重视的女性同样可以成功,可以追逐梦想的现实。这是对印度社会歧视女性、否定女性价值的直接反映和揭示。对于这种女性形象的颠覆,可以说是改变了一个国家。

从素材的选择来看,影片选择了具有戏剧冲突的人物事件进行改编,真人真事更具有感染力,同时也能够反映出更多的社会现实问题和现象,印度的女性地位极低,作为女子除了生儿育女,相夫教子没有第二条路可以走,她们在十几岁嫁人,之后在忙忙碌碌的家务活中度过余生。影片对于这种社会背景的介绍也是润物无声的介入,第一处,母亲是一位不能接受在厨房煮食鸡肉的素食主义者,而吉塔和巴比塔为了获得足够多的营养,必须要打破素食的传统,喝牛奶,保证良好身体素质的形成。第二处是在她们俩逃掉训练去参加婚礼的时候,新娘在婚礼上的一段话直接揭露了这个社会和时代,同时在这种大喜之日去对比这种“其他的印度女孩子,一出生等待她们的只有家务,之后就是相夫教子,柴米油盐,一辈子没有自己的生活”的这种现状,而且以过来人的身份告诉她们“成为摔跤手,是父亲沉甸甸的爱,为了她们未来能够为自己而活,不惜与世界为敌,为你们扛下所有的冷眼与嘲笑”,通过这样的第三人视角的叙事模式,让观众真切地感受到吉塔的犹豫与一开始对于父亲行为的不理解,同时也让我们对于这个社会现实有了更好地了解,其实透过运动员的表象,折射出来的是整个社会。

(二)《摔跤吧!爸爸》激励事件分析

罗伯特·麦基的《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书中谈到:一个完整的故事形成应该都有五个部分,其中占重要地位的就是激励事件,激励事件通过“打破主人公生活中各种力量的平衡”,实现其美学价值,充当了整个故事剧情发展的导火索。对于《摔跤吧!爸爸》的激励事件而言,正是女运动员吉塔成长的过程,用矛盾和冲突构建故事,从而抓住观众眼球,调动情绪。

通过激励事件和冲突事件,构成了一整部电影,也成为了女主人公的成长史,从表格的最后一栏的影响可以看出,这些事件都是对于女摔跤手吉塔的塑造,一步一步的成长,一步一步的形象清晰起来,于无形之中建立了一个女性运动员的形象与成长经历,内容完整。

(三)《摔跤吧!爸爸》镜头设置分析

通过对镜头的分析,可以直观地看到所呈现出来的女性运动员在不同时期的心理状态变化,也让观众看到了一个比较全面的运动员形象。

二、《摔跤吧!爸爸》在电影叙事中所建构的女性运动员视觉形象

(一)颠覆传统,定义美丽的女性运动员形象

不同国度的女性审美观念有着很大的不同,比如在欧美国家可能以微胖,健康的肤色和形象为美,而在东方国家以阴柔,妩媚为美。为了符合这种传统的女性审美,在我们所接触到的其他视觉传播中也是以柔美、飘逸、有女人味的女性气质为主。而这也是这部影片的一个看点之处,就是吉塔两次剪掉了她的长发,面对所有人的非议甚至是异样的眼神,第一次是被父亲强行剪去了长发,心有不满,但却也只能接受,第二次是自己受到刺激之后,主动剪去了自己留的长发,决心好好训练,并且不在意这种外在的东西,是一种愿意重新定义美丽的勇气,不再活成别人眼里女孩子应该有的样子。

同时,体型较瘦,身材高挑的女性运动员形象,更容易受到观众的青睐,女性的衣着也是展现女性魅力的重要内容,纵观一些女性体育明星,更多的是面容姣好的运动员形象,而很少将注意力放到像摔跤、举重等重竞技项目的女性运动员身上,但是吉塔在影片中呈现的视觉形象,却是全程身穿男性宽松服饰的女孩子,肌肉粗壮,不在乎外表,只关注自己的梦想;在影片中有一段吉塔追求传统美丽的表现也只是渲染她堕落的一种反面表现,漂亮的衣服,好看的指甲油,都只是为了突出她的堕落,最后她还是那个身着休闲运动装的朴素女孩。

从影片整个的外形塑造来说,没有丝毫以传统美为主的主观宣传,而是完全颠覆传统,做自己心中最美,最自信的女性运动员形象。

(二)追逐梦想,无所畏惧的女性运动员形象

竞技体育与生俱来的有竞争性,所以无论是何种体育项目,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运动员都体现出无所畏惧的为梦想努力的精神。在这部影片中对于吉塔的这种形象通过不同的片段给与了很好的体验,比如,在一开始无惧所有人质疑的目光,勇敢地走自己认为正确的路,要知道的是,在她之前没有印度女孩子想过成为摔跤手,以后为自己而活;在父亲带自己参加完跟男子的比赛,也是受尽冷眼和嘲笑,在她去参加村里的比赛时,吉塔输给了比她壮无数倍的男孩子,但是她选择了场上看起来最健硕的男孩子,她做到了在比赛之前先战胜了恐惧,而这种无所畏惧的精神,才是她无法被打败的力量。在这之后,她更加加紧锻炼,问父亲,我什么时候可以再进行一场比赛,她不断的超越自我,不断的努力,从来没有过退缩,即使是在失败之后,即使是在比她强大的对手面前。

当教练要求她参加51kg重量级的竞赛的时候,她有自己的坚守和梦想,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她想继续参加55kg的比赛,她不想战胜那些比自己弱的对手,她想超越自我,她也想走出自己的舒适圈,向全世界证明自己的能力。

(三)斗志昂扬,绝不认输的女性运动员形象

作为一名摔跤的女性运动员,这个比较独特的运动项目,在比较独特的国度,坚持下去很不容易。她没有钱在更好的场地训练,家庭的经济负担和种族信仰,让她吃鸡肉补充身体也成了比较难的事情,但她坚持了下来,这也是我们从运动员身上看到的闪光点和坚持。她有过堕落的一段时间,她也输掉过一场一场的比赛,经历了一次一次的失败,但是她在父亲的鼓励和信任支持下坚持了下来,成功地冲进决赛,也是那天晚上,她彻底懂得摔跤的意义,那便是成为冠军,让人们永远地记住,而那一刻她在摔跤垫上的胜利,带给的是所有印度女孩子希望和梦想的力量,也是她们对抗命运的榜样。

吉塔明白,她摔的不是跤,而是命运。决赛的时候,她没有了父亲的陪伴,但是她也在那一刻明白,所有的一切都只能靠自己,能救赎的人只能是自己,最后她赢得了比赛,赢得了世界的瞩目。

三、《摔跤吧!爸爸》建构女性运动员视觉形象的意义

(一)消费主义与女性运动员的视觉呈现

“消费主义”作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生活组织的新原则,已经不再是简单的物质需求消费,而是现代社会人们自我表达与认同的精神需求消费。传媒消费主义是以创造受众消费需求欲望为目的,通过对消费品进行符号化宣扬,从而营造一种“消费社会”气氛的传播活动和相应的社会实践。在新消费主义下,大众的审美享受通过妇女体现出来,比如说对于美丽的衣着服饰,精致的妆容外表的快餐式的消费模式。

像这样的电影制作包括媒介输出模式,也为我们提供了更为多样性的表现模式,避免了盲目的消费主义,也让受众看到了体育背后的精神和内涵,而不是把体育泛泛地跟娱乐,花边,女神,性感等字眼联系起来,而是真正回归体育的本质,传递体育运动本身应该传递的东西,也看到作为女性运动员希望传达出来的不屈不挠,追逐梦想,为梦想不惜遍体鳞伤的决心和毅力。

(二)女权主义与女性运动员的视觉呈现

在印度,由于多种文化的影响,女性的地位极低。尽管一直在解决妇女解放的问题,但是至今仍有不尽人意之处。在印度,女孩子还是难以逃脱十几岁嫁人,之后勤勤恳恳,相夫教子一辈子的命运。《摔跤吧!爸爸》通过体育这一独特的文化符号,承载了印度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在这种碰撞和视觉传递的过程中,为观众塑造了一个勇敢追梦的女性运动员形象。而这种在细微之中刻画出的女性形象以及所折射出的印度种种性别歧视的表现,让这部影片有了更为高深的主题,那便是在梦想之外的女权呼吁,而这种呼吁也恰恰说明了女性权利仍需提升。

在体育传播领域,受众对于运动员的外在形体“消费观看”本来就是客观存在的,而这种“被观看”的行为,不应该扩大男性、女性之间的差异,我们应该淡化这种主观上的差异,回归作为体育运动员的本质,而不是因为他们的外观差异影响对于他们职业生涯的判断,毕竟她们不是流量明星,所以应该更注重运动成绩,能够让运动员在正确审美价值取向上,展现自身生物之美,追求力与美的平衡,也符合体育的基本诉求。

(三)教育文化与女性运动员的视觉呈现

从影片中可以看到,父亲对于吉塔的运动生涯有着最为关键的作用,无论是从一开始运动生涯,也是在父亲的威逼之下开始的,一直到后来父亲日复一日地陪她训练,亦父亦友,亦父亦师,不是一个简单摔跤垫上的技巧,而是成为自己人生主宰。而这种教育文化,对于女性运动员的人格形象塑造来说,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而且我们通过对于体育的学习也可以清晰地知道,体育自身就具有很强的教育功能,对人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上文的分析,我们也可以看到,父亲在关键的人生节点给与吉塔的教育,对她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让她成为了一个勇敢,独立,不断追逐梦想的女运动员。

结语

伴随着社会媒体的兴起和发展,女性社会地位的不断提升,对于女性运动员的视觉形象建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在体育传播的过程中看到女性运动员的自身魅力所在,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还原体育运动员的本真。文章通过对体育电影的分析,看到了体育电影叙事过程中塑造出来的颠覆传统,定义美丽;追逐梦想,无所畏惧;斗志昂扬,绝不认输的女性运动员形象。同时,以这种全新的叙事学视角分析女性运动员形象出现的原因和这样的形象建构的意义,让更多的受众看到更全面更立體更本真的女性运动员。

参考文献:

[1][2]李雨杭.电影《摔跤吧!爸爸》的叙事美学分析[J].新闻研究导刊,2019,10(08):115-116.

[3]翁捷.体育图片中女性运动员的视觉呈现与形象冲击力[J].体育科研,20 1 6,37(03):80-84.

[4]徐雁,消费主义下的传媒与传媒中的消费主义[D].争肥:安徽大学,2010.

[5]侯宇亭,尹红,王责臣.体育电影《摔跤吧!爸爸》的多模态话语分析[J].科技传播,2019,11(21):145-146.

[6]张德俊.男性时尚杂志与消费主义研究[D].甘肃:兰州大学,2009.

[7]刘若衡,王蕾,“迷失”的主体:图像传播视角下中国女运动员媒介形象建构[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19,31(05):5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