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经典著作选读课程教学理念一体化实现之思考

2020-07-28雒新艳

高教学刊 2020年24期
关键词:理论框架融会贯通教学理念

雒新艳

摘  要:準确完整地传达原著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思想、帮助学生形成相关的专业理论框架体系是高校经典著作选读课程的基本教学理念。根据经典著作或侧重博大精深的知识容量或侧重典型独特的专业思维的特点,可以将经典著作划分为基础类经典著作和专业类经典著作两种。鉴于两类经典著作对学生阅读基础和阅读方法的要求既相互区别又相互牵制,经典著作选读课程的教学理念实现只能是一个纵横交织的曲折过程。为此文章借用职业教育中的一体化教学思维模式,通过把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串连为一个有机过程达成此目标:本科教育阶段要求学生阅读基础类经典著作,积淀起他们的人文社科知识平台和学术修养;然后分门别类开设较为浅显的专业类经典著作选读课程,帮助学生掌握本专业的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和基本思想。研究生教育阶段需引领学生继续研读深奥前沿的专业类经典著作,串连起概念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搭建起自己的专业理论框架体系;然后延伸到其它学科的专业类经典著作研读,拓展自己的理论视野。上述一体化思路设计可以在确定具体的两类经典著作阅读篇目前提下,通过职能部门和主讲教师的整体设计、连续行进、分工协作的方式完成基础类经典著作选读课程教学,通过职能部门和主讲教师的持续推进、纵向延伸、拓宽融合的方式完成专业类经典著作选读课程教学。

关键词:教学理念;理论框架;一体化过程;纵向延伸;融会贯通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0)24-0110-04

Abstract: It is the basic teaching philosophy of the elective course of classics in university to accurately and completely communicate the basic concept and thought and to help students form relative framework system of professional theory. The traits of elective course of classicsare to lay particular stress on vast and profound capacity of knowledge or on typical and professional thinking, so we can put classics into two categories named as basic classics and professional classics. Becausethe demands to students basic and method of reading the two classics are different and relative, the reality of teaching philosophy of classics is only a tortuous process. This article hopesto realize it by connecting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and postgraduate education into a process with the aid of integrated teaching mode from the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the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we can demand students to read basic classics to build up their knowledge platform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and academic training. Then, we may open simple professional classics in different categories to help them to master professional basic concept, basic idea and basic thought. In the postgraduate education, we should lead students continuously to read profound professional classics to link the logical relations among the concepts. At last, they can build up own professional theory framework. Continually, they should read professional classics from other discipline. Thus, their theoretical horizon will be expanded. When choosing twokinds of classics, we may carry out above integrated teaching mode smoothly. Firstly, we may complete the teaching of basic classics by overall design, continuous march and cooperation between functional departments and keynote speakers. Secondly, we may complete the teaching of professional classics byfunctional departments and keynote speakers keeping pushing, longitudinal extending and merging.

Keywords: teaching philosophy; theoretical framework; integration process; longitudinal extending; merging

关于经典著作学界给出不同的定义:一种说法指包含极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被人们广为传诵的作品。另一种说法指某一专业领域内最权威、最专业、最具代表性的理论著作。前者突出经典著作的广泛影响力和被接受程度;后者突出经典著作的思想性和深刻性。综合上述两种定义不难得出经典著作的基本特征:第一,经典著作必然包含厚重的多学科综合性知识;第二,经典著作必然蕴含深刻的专业思想知识。因此阅读经典著作可以拓展学生的学术视野、夯实学生的专业基础、积淀学生的理论修养、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指出的观点对我们很有借鉴意义:他要求共产党员必须“原原本本地學习和研读经典著作,努力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自己的看家本领”[1]。

于是我国各类高校,特别是综合性院校和理工科院校的人文社科类专业普遍开设经典著作选读课程,根本宗旨就是想带领学生研读经典著作,搭建起他们的人文社科知识平台,帮助学生形成既定的专业理论框架体系。这一初衷决定了高校开设经典著作选读课程的应有教学理念,预示了实现此教学理念的艰难性和曲折性,并且针对性地提出一体化教学的设计思路和具体实施过程。

一、高校经典著作选读课程的应有教学理念及其特点分析

教学理念是指教学活动开展的总体性和指导性观念,是课程教学宗旨、教学目标和教学思路等观点的总和。它是课程教学活动的灵魂和支撑,规定了课程的具体教学环节、教学目标和教学方向。反过来,作为抽象观念总和的教学理念也必须通过具体的教学环节和教学手段实施和体现,“教学内容的选择与优化、教学方法的更新与完善、教学资源的建设与保障等等”[2]都是其重要内容。因此任何课程都有其明确的教学理念和支撑环节、实施手段。

经典著作因为其博大精深的知识容量和厚重深远的学术影响,必然成为高校青睐的教学内容,入选为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必修课程。综合经典著作和教学理念的定义,我们可以得出经典著作选读课程的基本教学理念,即准确完整地传达原著包含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思想,帮助学生形成相关专业的基本理论框架体系。而经典著作纵跨古今、横越中西,牵涉到不同学科、不同时代、不同形式的作品,到底经典著作选读课程应该如何设置、阅读的经典著作该应如何选定,这是一个需要反复推敲、仔细斟酌的问题。只有清楚了解对象才能对症下药,找到合理的解题思路和解决方案。

作者以为应该根据经典著作涵盖内容、专业属性、思想容量和表达方式的不同,将其划分为基础类经典著作和专业类经典著作两大类,然后根据各自对阅读者的不同要求进行相应教学设计。

基础类经典著作是指著作内容包罗万象,无法严格归属到某个二级学科领域的经典著作。例如柏拉图的《理想国》、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以及孔子的《论语》等,它们往往涵盖哲学、文学、美学、法学、历史学、政治学、经济学、人类学等多种学科,涉猎的知识庞大综合。因此要求阅读者具备博大精深的知识平台和学术背景方可进入和深入领会;反过来,阅读这些经典著作可以更好地积淀学生的人文社科知识背景,拓宽其理论视野,为相关专业的学习搭建理论平台和主体视界。

专业类经典著作是指可以清晰归属到某个二级学科领域的经典著作。例如亚里士多德的《尼可马科伦理学》、笛卡尔的《哲学原理》、黑格尔的《小逻辑》、李泽厚的《美的历程》等,它们讨论的问题具体而单一,是伦理学、哲学、美学等特定二级学科的本体性和内生性研究对象和讨论话题;换言之,只有准确掌握了专业类经典著作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思想,才能形成该专业的厚重理论基础和理论框架体系,才能真正进入此学科领域并且形成自己的学术研究平台和理论指向。

这两类著作虽然在涵盖内容、思想容量、专业归属和阅读方法等方面有着各自的特点和要求,但是它们相互牵制、相互渗透和相互促进,融合形成学生的宽大知识口径、精深理论基础和强大学术能力。

二、一体化教学思路下的高校经典著作选读课程教学理念的支撑环节

这就要求开设经典著作课程的高校在教学设计上采取与上述特点和要求相适应的一体化教学思路,既遵循由基础到专业循序渐进的理论生成路径又兼顾全面性专业性彼此促进的理论构建特点,将纵向延伸和横向布展有机结合,立体化地完成经典著作选读课程的应有教学理念。

一体化教学按照其本义是指,整理融会教学环节,把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作为一个整体考虑,单独制定教学计划与大纲,构建职业能力整体培养目标体系,通过各个教学环节的落实来保证整体目标的实现。一体化教学本来是作为职业教育方法提出来的,旨在提高被教育者的综合素质。自2019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以来,一体化教学就已经被引伸为一种教学思路,旨在推动学生学习过程的连续性、交叉性和融合性。

本文即借用上述一体化教学思路包含的核心思想和基本理念,即整合不同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基本理念和融会不同教学环节、串连学习为一个整体过程的教学方法,来完成经典著作选读课程基本教学理念的贯彻落实;换言之,开课院系应该通过具体教学环节和教学阶段的相互配合,完成基础类经典著作到专业类经典著作的过渡、延伸和渗透、融合,实现高校经典著作选读课程应有教学理念的环环相扣、依次递近的螺旋式上升过程。

此一体化教学思路的实现过程由两个既相互独立又连贯渗透的教育阶段——本科阶段和研究生阶段构成,旨在引导学生完成由浅入深、由博大到精深、由被动到主动的学习过程,最终达到融通所学知识、构建专业理论框架、夯实理论修养的教学目标。

本科教育属于高等教育的中级层次,与专科教育、研究生教育构成高等教育内部的三个层次,属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标准分类》的第三级第一阶段(即授予大学第一级学位或同等学历证书)教育。本阶段教育的宗旨和目标即给予学生应有的通识教育以及有关某一专门领域的基础和专业理论、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教育。因此本科教育阶段的学习以奠定学生专业基础、拓展学生知识容量、积淀学生人文修养为宗旨,学生也以接受知识、培养一定专业修养为己任。

在此教育阶段和教育特点规约下,本科生的经典著作选读课程应该突显其综合性和基础性特点,帮助学生积淀起博大人文社科知识平台,掌握某个二级学科或者某个专业的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和基本思想。

因此本科生教育阶段的经典著作选读课程可以划分成以下相互衔接、循序渐进的环节和过程:首先,要求学生阅读基础类经典著作,积淀起他们的人文社科知识平台和学术修养。其次,针对不同专业分别开设较为显浅的专业类经典著作选读课程,帮助学生掌握本专业的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和基本思想。

在此基础上,经典著作选读课程必须延伸到研究生教育阶段。研究生教育属于高等教育的高级层次,以培养专业理论人员为教育宗旨和教育目标。因此研究生的学习不再停留于接受知识、接受学问的被动学习状态,而是作为一个独立的、具有创新能力的能动主体来活动,学习成为一个自觉的创造性活动过程。换句话说,一旦进入研究生学习阶段,学生必须从接受知识进入到制造知识的训练活动中;从接受知识提升到创造知识,这是研究生阶段最大的学习特点。

因此研究生教育阶段的经典著作选读课程应该包括以下渐次深入、融会贯通的环节和过程:首先,教育者要引領学生继续研读深奥前沿的专业类经典著作,串连起概念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搭建起自己的专业理论框架体系。其次,教育者要根据学生的研究方向和课题需要推动学生研读其它学科的专业类经典著作,帮助学生在更高的理论平台上跨界融合,不断拓展自己的理论视野,提升自己的专业见解和理论修养。

通过上述两个教育阶段、四个教学环节之间的相互衔接和渗透融合,经典著作选读课程的应有教学理念——准确完整地传达原著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思想、帮助学生形成相关的专业理论框架体系——方可真正实现。

三、高校经典著作选读课程教学理念一体化思路的具体实施过程

上述两个教育阶段、四个教学环节的融渗贯通方能铺设起高校经典著作选读课程教学理念的一体化思路设计,然而这一思路的具体实施过程却复杂曲折,它涉及到不同教育部门、相关教育主体以及多元教育资源之间的协调沟通和通力配合。

第一,根据本科生的经典著作选读课程预期时间和相应容量,按照一定比例挑选出最佳的基础类经典著作阅读篇目和较为基础的专业类经典著作阅读篇目。

尽管不同高校本科专业的培养方案有着自己的个性化设计,但是基本设计思路和课程安排具有共同性和普遍性,都会突显本科教育的通识性和基础性,因此课程设计中都包含一定比例的经典著作阅读的教学内容。以河海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四年制本科为例:其2020版培养方案的总学分要求是160,经典著作阅读约占到9个学分左右的教学比重。按照一体化教学总体布局、整体推进的思路设计,我们可以把9个学分的经典著作选读课程划分成6个学分的基础类经典著作选读+3个学分的专业类经典著作选读的容量模式,这样计算出本科生的基础类经典著作选读约需要96个学时、专业类经典著作选读约需要48个学时。

开课院系可以据此教学周期和教学容量挑选出《论语》《庄子》《孙子兵法》《道德经》《矛盾论》《实践论》等蕴含厚重中国文化传统的经典著作以及《理想国》《政治学》《神曲》《忏悔录》《论法的精神》《共产党宣言》等蕴含深厚西方传统文化思想的经典著作,共计约20本。这些基础类经典著作知识容量极大,牵扯到文学、哲学、法学、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学等多学科的基本知识和重要观点,阅读它们可以为大学生奠定基本的人文社科知识平台和学术背景。

此外,开课院系需要针对不同专业开设相应的专业类经典著作选读课程。限于3学分、48课时的教学容量,我们只能挑选不同专业中最基础即学习此专业必须了解且无可替代的著作。以哲学专业为例,本科生必须学习《中国哲学简史》《德意志意识形态》《自然辩证法》《哲学笔记》《政府论》《哲学原理》《小逻辑》等经典著作。它们是进入哲学专业殿堂的必经之路,只有阅读并掌握其主要思想和基本观点,才能准确解读本专业的基本概念,了解基本的哲学观点和哲学思想,构建起本学科的理论基础和专业学习平台。

第二,根据两类经典著作的不同特点和一体化教学思路的设计要求,基础类经典著作可以采取职能部门和主讲教师整体设计、连续行进、分工协作的方式完成教学活动;专业类经典著作可以采取职能部门和主讲教师持续推进、纵向延伸、拓宽融合的方式完成教学活动。

6个学分的基础类经典著作选读课程必须被看作一个有机整体,分为两个连续的学期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这就要求教务处、开课院系、物业管理等部门相互配合,首先确定好最佳的教学时间、教学地点、主讲教师和教学内容,然后由主讲教师根据所选篇目包含的知识内容分解每个知识点的教学时长,最后主讲教师根据自己的学科特长领取相应知识点的教学任务并且在规定教学时间内准确传授给学生。这样既免去同一文本的重复讲解,合理并且充分利用了教学时间;又让学生听到最专业、最高效的教学知识传授,做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和教学效能的最大化。

至于专业类经典著作选读课程,必须把本科生教育和研究生教育贯通起来,3个学分的本科生专业类经典著作选读课程和4个学分的研究生专业类经典著作选读课程构成一个新的有机整体。这个学习过程必然表现出持续推进、纵向延伸、拓宽融合的特点。首先,教务处、研究生院和开课院系必须定期沟通,在本科生学习阶段开设本专业最基础专业类经典著作的理论背景下,在研究生教育阶段继续深入学习不同专业更加深奥前沿的经典著作。例如,哲学类二级学科可以持续开设《神圣家族》《易经》《时间简史》《资本论》《猜想与反驳》等各领域的高精尖著作,串连起本科生阶段掌握的基本概念的内在逻辑关系,逐渐架构起学生在此专业领域的基本理论框架体系,夯实他们的专业理论知识。其次,对于本科生阶段和研究生阶段所学并非同一专业或相近专业的学生而言,研究生院、教务处和开课院系应该出台相应政策和具体措施,保证学生能够顺利自修本科生阶段应该学习的基础类经典著作和第一阶段的专业类经典著作,因人而宜地查漏补缺,保证专业类经典著作的持续推进。最后,主讲教师和导师要根据每个学生的理论兴趣和研究方向、课题需要引导学生研读其它相关学科的专业类经典著作,实现已有知识体系和理论框架的跨界融合,不断拓展自己的理论视野,提升自己的专业见解和理论修养。正是在这种纵横交织、持续推进和内化融合的艰难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专业水平和科研能力才能达到质的飞跃。

第三,根据经典著作选读课程的具体教学内容和上述教学思路,不同阶段的主讲者要采取多元化教学手段,整合各种教学资源,实现教学效能的最大化。

尽管经典著作选读课程各个教学阶段的具体教学内容、教学思路和教学目标不同,但是其根本宗旨和教学理念是一致的,即准确完整地传达原著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思想、帮助学生形成相关的专业理论框架体系。这就要求不同阶段的主讲者根据自己的具体教学内容、学生特点和课堂气氛,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想方设法形成“教-学”一体且双向互动的有效授课机制,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并且延伸形成有效的课后学习机制。

教师可以在课前把大量和文本相关的背景知识上传到QQ群、微信群或者慕课平台,拉近学生和阅读文本的心理距离。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预习中遇到的问题和课堂教学过程中的疑惑予以解答,帮助他们了解基础概念、理论背景、作者创作文本时的思想状况、不同文本的特定话语方式和表达习惯等主要内容。课程结束后教师要把和专业学科或者教学内容相关的最新学术前沿、学术动态以及对它们的解读成果的论文电子稿、会议微视频、微信关注信息、公众号信息展示给学生,辅助学生全面掌握阅读文本的基本观点和内在逻辑关系。

经过如此纵横交织、持续推进的立体化、一体化教学思路和教学手段的设计和实施,高校经典著作选读课程的高远教学理念一定可以顺利实现。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推动全党学习和掌握历史唯物主义[N].人民日报,2014,1(5):1.

[2]简金宝,等.从“教、学、管”三位一体探寻民族高校本科人才培养综合改革实施路径[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2020,42(01):202-208.

猜你喜欢

理论框架融会贯通教学理念
左顾右盼 瞻前顾后 融会贯通——基于数学结构化的深度学习
慢性肾衰中医PRO量表理论框架模型的构建
非营利组织信息披露与审计机制:国际视野与一般框架
英—汉翻译技巧在艺术英语文献中的运用
新课标下如何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小学数学教学良好课堂气氛的创建初探
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情景—问题”教学模式研究
职业能力视角下的高职语文教学策略探讨
从系统功能框架下的语篇分析到其经济性初探
让复习课上出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