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党建+实践育人模式研究

2020-07-23郎金花

商情 2020年25期
关键词:实践育人融合发展党建

【摘要】高校党建工作关系到党的教育事业和大学生未来的发展,是高校一项重要的工作。新时代的到来,给高校党建工作带来了挑战,如何创新教育实践模式,拓展工作路径,如何系统地建立党建工作融入各项工作新机制,需要高校教育者反思和思考。本文基于党建工作实际,运用党建+X融合发展的思路,分析了新时代党建工作的机遇和原则,总结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梳理出党建+模式。

【关键词】党建+  实践育人  融合发展

党建工作是高校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其思想承载了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制度建设,对发挥高校党建工作的示范、带动、传播作用具有独特的优势,但目前许多高校的党建工作仍然存在任务化、制度执行和落实不到位、融合性差、传播渠道狭窄等问题。高校党建工作的载体不够明确,功能挖掘不够全面深入,继续寻求高校党建工作的新出路。

一、新形势下高校党建工作的挑战

(一)全球一体化带来的挑战

全球一体化形势下,各种思想文化与中国文化相互渗透与融合,其中不乏一些不良思潮冲击着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形成了无声的思想文化矛盾。对广大青年学生造成无形的影响,如果不能够及时进行科学引导,必然会影响到教育的效果,削弱党建工作的直质量和水平。目前,部分高校党建工作模式相对传统,还需要不断转换角色和定位,建立动态教育管理模式。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适应学生的需求,增强情感认同感,触及学生的心灵深处。

(二)社会多元化带来的挑战

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形成了多元化思潮。在我国,中国共产党是我國唯一的政党,价值观取向基本是一元化,但社会多元化的客观存在,不同阶层的价值观以多角度、多方位、多维度的方式对高校师生带来观念上的影响,使高校党建工作面临着一元化与多元化、静态与动态、党务与行政之间的矛盾,如果不能合理的协同处理,统筹规划,必然会影响到思想教育主阵地,动摇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高校应与时俱进,适时调整教育实践模式,处理好矛盾关系,变弊为利,助力党建工作效果。

(三)新媒体带来的挑战

新媒体的发展与应用既为当前的党建工作带来机遇,也带来了挑战。大学生思想欠缺成熟,做事考虑不周全就容易误入歧途,需要有力的引导。新媒体时代下,多元化价值迅速传播,高校师生认知和价值观出现偏差,干扰了党建工作的导向作用,使具体工作带来一定难度;网络舆情和网络安全问题,无形的弱化了高校党建的主流意识形态和舆论环境,导致大学生的网络生活单调,过多将精力投入娱乐和交际方面,使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弱化。此情况下,如何坚守主阵地,坚持正确的思想引领,全面促进各项事业互促发展需要高校教育者深入研究与思考。

二、创新党建工作的基本原则

(一)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互促共建

高校党建工作应坚持贯穿“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这条主线,使党建工作支撑服务于中心工作,中心工作发展推动党建工作质量的提升,互相促进,共同发展。同时,党建工作还要融合其他各项工作,协调并进,形成一体化发展局势,推动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的协同发展。

(二)党建工作与各项工作协调发展

高校应充分发挥党建在各项工作中的思想引领作用,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校各项事业,营造和谐氛围,建立协调机制,找准工作切入点,形成“互通互助、共享共建”的局面。围绕“立徳树人”的人才培养目标,促进各项工作共同进步和发展,助力人才强校,质量立校。

(三)党建工作服务社会发展

党建工作的根本是保障人才培养质量,为党的事业和国家发展培养有用人才。这就要求培养的人才要有较高的政治觉悟,较强的党性修养,良好的精神品质,还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心和时代使命感。因此,当前开展党建工作需要与社会实践和服务相结合,通过开展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三、高校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高校对党建工作认识不深刻

高校党建工作不仅包括思想政治引领、服务育人,还要引导和管理师生党员,还要做好非党员师生的教育与服务工作。从整体上看,部分高校党建工作存在着服务对象单一、活动方式单调的现象,导致对中心工作把握不当,重心偏移,使党建工偏离与中心工作,没有建立融合发展的意识。从党建工作本身看,存在着活动形式吸引力不够,教育管理灵活性不足,工作特色不鲜明。出现这些情况的主要原因:第一,高校运用党的理论推动工作的能力不足,缺少长效机制和系统培养体系,导致党建工作执行机械化,实践形式孤立化,缺少对党建与其他工作有机融合的研究探索。第二,缺少对党建工作整体的设计、融合和创新。高校应从不同层面设计工作模式,创新工作方式,系统发展。

(二)党建工作与各项工作融合不够

党建工作在高校各项工作中占有主导地位,发挥引导作用。科学合理的党建工作模式可以有效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但个别高校中存在党建工作与其他工作相分离、抓党建工作和抓教科研工作所花费的时间及精力不平衡的现象,导致推动党建与教科研工作相融合不够、党建工作未发挥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作用,促进各项事业共同发展效果不明显。出现这些情况的主要原因是高校没能很好地理清党建工作和教科研工作的关系,依然存在一定程度的重业务、轻党建思想的现象,有待进一步完善和调整。

(三)党建工作宣传力度不够

社会信息化、网络化、多元化发展情况下,高校也越来越重视宣传工作,创建网络宣传平台,拓展宣传途径。这样不仅可以挖掘丰富的资源和特色,更新教育素材,增强思政教育实效,也更有利于理想信念深入人心。但部分高校对党建工作的宣传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导致宣传力度不够,形式简单,站位不够高,对工作缺少总结和提炼,网络党建平台发稿的数量和质量还需要进一步提高。这些情况关系着党建工作的社会认可度和影响力。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高校对宣传工作的重要性认识存在偏差,如果不能采取有效措施,有力保障宣传工作的形式和内容,没能发挥育人的作用,扩大高校的社会影响力。

(四)党建工作实践与社会服务融合不够

多数高校党建工作的主要精力在于发展、教育和管理党员、处理学生党员发展的各种材料,以及开展党建常规活动上。没能将党建工作与为党的事业和社会发展服务相结合,没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体现不明显。

出现这些情况的主要原因:第一,高校对党建工作的内涵认识不够深刻,存在局限性,没有将党建工作与社会实践的实质目标相融合。任何理论上指导都需要实践进行检验,也只有实践才能检验真理。无论高校培养出来的人才有多么优秀,都需要在实际的工作中进行检验,在社会中进行考验,不仅是思想上的考验,也有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的考验。经受住考验才能成为优秀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反之,就将被社会淘汰。第二,缺少创新意识,对党建工作形式创新不够,缺少系统的思考,没能搭建有效平台,导致党建工作范畴小,形式单一,党建育人和服务社会发展作用发挥不彻底,没有将党建育人与实践育人相结合。

四、高校党建4+X教育实践模式探索

传统的党建工作受众范围相对受约束,受众群体层次相对单一,教育效果影响力也受制约。高校应充分结合时代特征和社会发展趋势,发挥互联网+的作用,加强党建工作思路、措施、模式的探讨,探索新的党建+工作模式。本文基于实际工作情况建议形成“4+X”的党建工作模式。

(一)党建+制度机制

高校应充分结合时代要求和自身特点,将“互联网+”和移动科学技术运用到高校党建的制度机制中,完善党建制度,形成科学合理的长效机制。健全党员经常性教育长效机制,通过党校培训、线上线下交流、谈心谈话、思想政治教育等学习实践形式,加强领导干部与党员之间的互動和交流,达成思想共识,强化认同感;健全和改进党员动态管理长效机制。结合党员管理系统,完善党员动态档案,通过关注党员微博、微信、QQ状态,及时把握党员的思想动态;健全党员发展、教育和管理各环节动态管理工作机制,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完善“两学一做”常态化机制,细化推进各项活动,提升活动质量,实现精益求精;强化领导带头制度和党员教师“一岗双责”目标管理制度,带领师生争优创先,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创建党建联系社会机制,发挥党建工作服务社会功能,引导党员深入社会、服务社会,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建立党建工作特色机制,深入挖掘党建工作典型做法,打造党建工作品牌,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二)党建+教学科研

高校应协同处理党建工作与其他工作的关系,将“围绕中心工作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作为工作主线,从教师、学生两条路径出发,搭建教学工作、科研工作及人才培养一体化平台,推动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的协同发展,促进党建质量持续提升和各项事业科学发展。将教师党支部建设与专业发展融为一体,发挥党员带头作用,结合双一流标准,创建优秀教学团队,录制金课,申报各项教学、教改、课程建设课题,将科研成果应用到实际教学工作中,同时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引导青年大学生求真明德,至善超越。将学生党支部建设与学习型社团融为一体,鼓励党员教师指导学生社团、就业创业、科研训练、学科竞赛等工作,组织学生党员带动专业拔尖人才,创建专业学科社团,发挥党组织的号召力,通过组织学科研讨、学科竞赛、专业技能竞赛等活动,提升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

(三)党建+平台建设

高校应充分发挥“智慧党建”功能,以“互联网+党建”的理念搭建教育实践平台,推进党建工作信息化建设。搭建新媒体平台。新媒体易于广大师生接受和理解,且受益范围广泛,层次多样,有效拓展高校党建工作空间,促进高校党建工作的创新。高校应充分利用新媒体优势,发挥线上线下联动功能,建立“两微一端”宣传常态化平台。将校园网站、微博和微信作为党建工作的舆论阵地,努力营造政治文化氛围。搭建信息管理平台。以信息化为手段,将理论学习党员管理、组织生活、常态化活动、党风建设等进行分类整合,建立精细化档案,从三会一课、组织建设、党员管理、教育教学等多个角度创建管理栏目,定期组织开展各项活动,注重整理资料,总结经验不足,形成网格化管理体系,便于分析和管理,提升党建信息化水平。

(四)党建+社会服务

校外教育实践是高校党建工作另一个阵地,应充分结合时代和社会需求开展校外的教育实践活动。利用校企合作资源,加强学生在实习工作中的教育与管理,不仅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也服务了企业的需求,扩大了学校的社会影响力。从提升专业基础、创新创业能力、职业道德等方面搭建平台,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利用大学生寒暑假社会实践契机,把红色教育融入社会实践活动中,通过师生的调查走访、考察学习、认知实践,将红色思想、传统文化、革命精神融入学生的思想,不仅提升了学生的政治素质,也发挥了服务群众、联系群众作用。充分调动全体师生党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团结和带领广大青年投入社会实践,丰富阅历,武装头脑,夯实理想信念。利用周边社会资源,建立党组织结对子共建活动,通过理论宣讲、志愿服务、义务奉献等活动,把专业知识与社会需求相结合,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结束语:党建工作任重而道远,需要始终坚持正确的方向,不懈的努力提升。目前,高校党建工作还存在一定不足和困难,但为了更好地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提升党建工作水平,高校应高度重视党建工作加强党建工作模式的研究,充分发挥组织优势和团结向上的精神,保持用发展的角度,不断创新,不断探索,提升党建工作的感染力,为党的事业和祖国的未来培养出高质量的合格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刘桂英.新时期高校党建创新工作的基本思路%The Basic Idea of University Party Construction Innovation Work in the New Period[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5,000(013):15-16.

[2]田鹏飞.社会建设视域下高校党建工作机制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5(20):268-269+271.

[3]王硕.基于“互联网+”的高校党建工作创新探讨[J].智库时代,2018,168(52):14-17.

作者简介:郎金花,女,满族,辽宁省抚顺市人,(1980.1),副教授,本科,主要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实践育人融合发展党建
基于实践育人理念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路径探究
共青团在地方高校第二课堂建设中的作用分析
新形势下切实解决国企党建工作弱化虚化问题的思考
经济新常态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与发展
全媒体时代地市党报媒体融合的四个着力点
传统媒体走出“融合发展”误区的理论与现实
高校新生入学教育工作的改革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