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观察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环境个体化吞咽治疗对早产儿喂养障碍的影响

2020-07-21戚建平张桂香李京斌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16期
关键词:奶量经口奶嘴

戚建平 张桂香 李京斌

(1 大连市儿童医院,辽宁 大连 116011;2 联勤保障部队大连康复疗养中心,辽宁 大连 116011)

喂养障碍指的是非经口禁食的静脉营养或者胃管进食,或者经口进食的平均进食时间在30 min以上[1]。早产儿因为体质量偏轻、胎龄小,通常无法像大部分足月儿一样具有较好的呼吸协调能力、吞咽能力及吸吮能力等,与此同时,胃肠蠕动延缓,生长因子及胃肠消化酶合成等障碍[2]。由于上述因素作用,致使早产儿出现喂养障碍,临床表现包括呼吸不协调、吸吮不协调、吞咽反应弱及吸吮无力等,最终对新生儿正常喝奶造成影响[3]。此外,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早产儿,主要是低体质量早产儿,因为身体各项功能及器官发育不完善,通常在喝奶时呈现血氧饱和度降低,进而对早产儿身体健康造成影响。所以,要想保证早产儿营养状况及需求,则需要留置胃管[4]。延长或者长时间经口喝奶,则会导致诸多并发症[5]。近些年来,吞咽治疗有助于口腔正常运动,及早恢复吞咽功能。本次研究主要针对本院2018年2月至2018年12月接收的喂养障碍早产儿采取个体化吞咽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资料:将本院2018年2月至2018年12月接收70例喂养障碍早产儿纳入至本次研究中,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35)中,男患与女患分别有20例和15例;年龄(31.52±1.79)周;研究组(n=35)中,男患与女患分别有23例和12例;年龄(31.49±1.75)周;在基线资料上,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标准:①孕周在28周-32周者;②合并喂养障碍,需采取胃管饮食早产儿;③由早产儿家属签署研究同意书者;排除标准:①合并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者;②存在消化道畸形者;③合并呼吸道严重感染者;④缺乏完整临床资料者。

1.2 方法:①对照组:常规治疗方案:放置胃管,根据新生儿需求实施喂养,经口放置胃管人员以具备NICU资格的护理人员进行,以早产儿消化程度、体质量为依据对每次所需奶量进行计算,平均3 h,通过胃管实施喂养,8次/天。②研究组。个体化吞咽治疗方案:a.感觉刺激:对咽喉位置肌群实施刺激,在此过程中,要求治疗人员有效佩戴一次性且消毒的手套,利用消毒棉签或者食指对早产儿咽腭、软腭、腭舌弓、咽后壁、舌后部等位置轻柔叩击或者按摩,每个部位刺激时间在3 s以下,刺激过程中,对早产儿反应密切观察,在早产儿吞咽反应完成后,对下一位置进行刺激,防止呕吐事件的发生,如奶嘴放置过程中,早产儿很容易产生呕吐现象,而且肢体还会出现抵抗现象,奶液吸入后,咽喉位置伴有显著呛咳现象,表示早产儿口腔存在过敏感觉,治疗过程中,应由外之内、由远至近依次刺激。b.被动运动:就口腔期运动障碍早产儿而言,治疗过程中,应加强对口腔期肌肉运动的关注,在此期间,由具备专业能力的治疗人员开展,运动内容包括被动运动舌部,后缩、前伸舌头,被动收缩唇肌等;就咽期喂养障碍早产儿而言,应加强对咽期肌肉运动的关注,利用手法协助早产儿颈部屈曲、上抬咽喉,使其可以进行点头被动练习,以便早产儿可以进行吞咽,从而对上颚、舌后肌群等进行训练;c.主动运动:通过手指对早产儿舌面刺激,使其可以自主吸吮,吸吮过程中,不断增加吸吮阻力,也就是早产儿自主吸吮过程中,向外拉伸手指,3组/次,每组5下,每组间隔时间为30 s。d.经口喝奶练习:常规喝奶前,实施口腔喝奶练习,每次进行15 min的训练。让具备专业技术的治疗师用一只手将早产儿头颈部托住,颈部屈曲30°,另一只手用奶嘴喂奶,与此同时,治疗师需要用手帮助早产儿收缩下颌。对于吸吮能力较强者,给予小孔奶嘴;对于吸吮能力相对较弱者,予以奶嘴柔软及大孔奶嘴,并对奶瓶适量挤压,协助早产儿喝奶。早期训练过程中,早产儿极易出现疲劳现象,所以可联合咬肌刺激方法,对吸吮动作诱导,在早产儿无吸吮动作后,禁止喂养,并进行上述刺激和训练。e.介入人文关怀:为早产儿提供安静、舒适、干净的喝奶环境,喝奶过程中,减少探视次数,禁止进行各项检查,拉好床帘,避免外界刺激早产儿。

1.3 观察指标:分析每组治疗前、后日均增体质量、日均增奶量、胃管留置时间、全经口喝奶时间及总住院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应用统计软件SPSS19.0准确分析、处理本次研究数据,采用()表示的计量资料检验值为t值;采用率(%)表示的计数资料检验值为χ2,两组对比采用P值检验,如果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日均增加体质量及日均增加奶量:在日均增加体质量及日均增加奶量方面,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日均增加体质量及日均增加奶量()

表1 对比两组日均增加体质量及日均增加奶量()

2.2 对比两组住院时间、留置胃管时间及全经口喝奶时间:研究组住院时间、留置胃管时间及全经口喝奶时间均较对照组更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比较两组住院时间、留置胃管时间及全经口喝奶时间()

表2 比较两组住院时间、留置胃管时间及全经口喝奶时间()

3 讨论

由于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抢救技术不断完善和更新,使得早产儿存活率提高,同时导致喂养障碍发生率提高。因为早产儿中枢神经系统及心肺功能发育尚不成熟,自身极易导致喂养障碍;与此同时,因为合并其他疾病的早产儿,需要监护、抢救等因素,造成口腔刺激减少,最终降低了早产儿吞咽反射能力及吸吮能力,所以,极易导致口腔敏感性,致使喂养障碍早产儿病情加重[6]。近些年来,NICU主要通过胃管进食方式喂养存在喂养障碍的早产儿,其可为早产儿提供充足营养,同时可加快胃肠道功能恢复[7]。本次实验中,治疗后,对照组早产儿治疗后日均体质量及奶量明显高于和治疗前,作用原理如下:根据早产儿需求喂养,有助于保证早产儿营养充足,与此同时,加快胃肠蠕动,促进营养吸收、消化营养能力提高;就存在喂养障碍的早产儿发育尚不完善的胃肠道系统障碍来而言,具有一定促进效果。但是,长期通过胃肠道提供营养,不仅需要消耗大量的医疗费用,同时也会提高并发症发生率,包括胆汁淤积、高胆红素血症、继发感染等[8]。除此之外,由胃管进食尽管可以对胃肠道直接作用,确保胃肠功能及结构完整,及早恢复胃肠激素,但是,很容易将口腔黏膜肌肉运动感觉刺激忽视[9]。所以,单一的治疗方法无法满足早产儿需求。因此,需要联合个体化吞咽治疗,相比于单一的胃管喂养,个体化吞咽治疗增加了新生儿体质量及进奶量,缩减了胃管留置时间。个体化吞咽治疗被视为早产儿喂养障碍治疗的主要、有效方法,其有助于早产儿吞咽、吸吮能力改善,以便其及早实现由口喂养,缩减胃管留置时间,降低胃管感染发生率,使家庭经济负担减少。

目前,关于个体化吞咽治疗的研究越来越多,其有助于早产儿喂养障碍改善。本次实验中,研究组胃管留置时间、体质量增加状况均较对照组更优。原因如下:个体化吞咽治疗是早产儿喂养障碍治疗的主要方法,其有助于喂养障碍早产儿吞咽及吸吮能力及早改善,加快早产儿吸吮速度,进一步促进治疗效果,使胃管留置时间缩短,进而降低胃管感染发生率,减轻家庭经济压力。据有关资料显示[10],胎龄低于32周的早产儿,由口进食过程相对复杂,因为体温偏低,再加之睡眠质量较差,致使早产儿耗氧量增加,造成早产儿喝奶过程中产生耐受低、疲劳等现象。早期吞咽训练过程中,早产儿吸吮协调能力提高是重点。在NICU环境中个体化吞咽治疗指的是,以每位早产儿喂养障碍程度,对治疗方法进行选择,与此同时,加强对NICU环境特点的考虑,以此制定个体化吞咽治疗方法。例如口腔、面部感觉到超敏患儿,通过镇痛感觉刺激手法,联合小孔奶嘴喂养方式,减少流速,有助于降低呕吐反应发生率,将肢体及头部固定好,为其提供安全、舒适的喂养环境;对于口腔、面部存在低敏状态的早产儿而言,利用牵拉、按摩及叩击方法对面部、咽喉、口腔等进行刺激,使其可以进行应答。利用冷热交替方法对口腔内黏膜进行刺激,激活C感觉神经纤维,可促进对应位置敏感度提高,及早恢复感觉。

综上所述,予以处于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喂养障碍早产儿个体化吞咽治疗方法,不仅可以改善其吞咽功能,增加日均体质量及喝奶量,同时有助于缩短胃管放置时间及住院时间,值得采纳并推广。

猜你喜欢

奶量经口奶嘴
经口内镜联合颈外超声穿刺注水定位成功取出颈深部异物1例
课题达成型品管圈在促进早产儿经口喂养中的应用
UE视频喉镜与纤维支气管镜用于经口清醒气管插管的效果
我和“奶嘴”的断舍离
宝宝饱不饱,衡量有四招
抚触护理对新生儿排便、奶量及高胆红素血症的影响
奶嘴如何清洁消毒
Should a colonoscopy be offered routinely to patients with CT proven acute diverticulitis? A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 and metaanalysis of best available evidence
宝宝可以用安抚奶嘴吗
小赛和奶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