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美术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实践研究

2020-07-14黎洪涛

理论与创新 2020年9期
关键词:实践研究

黎洪涛

【摘  要】目前,随着经济的发展,中职学校的美术教学应当以发展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涵养学生的健康美学、道德情操为宗旨,帮助中职学生认识世界,形成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取向。在中职美术教学中,教师应当结合中职学生的学情、个性特征和兴趣爱好,因势利导,创新教学模式,以美育促动德育教育。

【关键词】中职美术教学;渗透德育教育;实践研究

引言

中职美术课堂是德育思想渗透的主阵地。教育部出台了一系列有关德育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的政策,强调帮助学生了解文明礼仪的基本要求,陶冶道德情操,增强职业道德意识,养成职业道德行为习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中职生作为德育主体,思想活跃,渴望被认可,自我意识强,渴望与成人一样平等相处,倡导自由,反对权威。他们处于一个反抗、自卑、自控能力差和学习动机缺失的年龄段。因此,中职生的德育思想渗透显得尤为重要。美术课是学生共同的爱好,然而美术课程作为德育媒介,并没有充分体现德育功能,许多教学仅靠PPT展示艺术品,夹杂浅层次的艺术解读,教学方法传统陈旧,不但没有彰显艺术传承和育人精神,更是耽误了懵懂少年追寻自我,错失“三观”引导的关键期。因此发挥美术课堂的德育功能势在必行。教师打破校园围墙界限组织了一次研学活动,通过在研学氛围中渗透德育行为、在培育能力中渗透德育精神、在树立榜样中渗透德育人生,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践行德育思想,唤醒学生的求知欲。

1.中职美术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1.1课堂教学方式墨守成规

传统的中职美术教学多采用单一灌输模式,没有从学生自身发展出发,闭门造车,缺少改革创新。例如,中职美术课程教学过程中缺少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部分,缺少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可以弥补单一教学模式不足,实现中职美术教师和中职学生的共同发展。大多数中职学生对于美术专业课,甚至对中职美术专业的未来前景、发展方向了解并不深入,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没有方向,走上社会时几乎很难与美术专业接轨。因此,在教学方式上完成学校和社会教育的融合,减少美术课程教学的乏味性、盲目性,让社会优质教育模式步入到中职美术课程教学培育当中已成为当务之急。

1.2美术教学资源很局限

中职学生在学习美术专业课时,利用教材或媒介所得到的美术知识有限,利用其他方式、其他渠道获得美术资源更受局限。虽然网络资源数量相当可观,但质量参差不齐,且缺乏资源的整合性,加上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较弱,不能充分利用课堂有效的学习时间,使中职美术教学资源出现明显的不足,需要后续的开发。美术教学资源的局限还体现在本地化教学资源的不足,如缺乏本地民俗、旅游、文化等美术教学资源,缺乏本地美术资源库等。中职学校校美术教学资源的局限,使课堂教学受到很大影响。

2.中职美术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实践

2.1创设健康的教学情境,将德育教育融入到情感教育

美術教学具有强大的情感作用,利用感性的美术元素激发学生内心对于美,对于情感的共鸣和体悟。如果在美术教学中单纯地进行道德理论说教,不仅难以达到德育目标,更容易引起中职学生的反感,因而要将德育教学元素润物无声地融入到情感教学中。首先,美术教学不是对客观事物的单纯再现,而是在描述客观事物中融入主观情感,教师可以在鉴赏中以情感为出发点,培养学生的感性审美能力,如,鉴赏《父亲》,通过画家对色彩、线条和布局的应用,引导学生体会父亲的坚韧、强壮、沉默,让学生感受回忆生活中的父爱,从而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对于父母、家庭的道德认知。其次,在美术创作中,教师要注重绘画技巧和主观情感同步,培养学生的绘画能力、绘画技巧,让学生借助绘画表达自我、抒发情感,让学生将美术创作作为排解情绪、调整心理状态的渠道和路径,为学业、就业和生活中堆积的压力寻找一个合适的出口。最后,善于发掘美术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德育的融入要从实际出发,美术教材中本身就包含较多的德育因素,需要教师进行针对性挖掘,帮助学生领会到美术教材中的德育价值。如,在课堂上讲解美术理论知识时,教师可以注重美术人文历史讲解,让学生了解齐白石从一个普通民间匠人经过几十年不屑努力、钻研终成国画大师的人生经历,从而鼓励学生不论处在任何人生境遇中都要坚持努力,不放弃不自甘平庸;给学生讲述达芬奇除了是画家外,更在科学家发明、建筑领域的有所建树,从而鼓励学生要养成终身学习意识,培养健康、积极、上进的人生理念。

2.2通过艺术家个展,认识优秀的德育人生

“人品不高,落墨无法”,告诉我们艺术需要渗透时代的精神才有展览价值。成功的艺术家竭其一生精力从事艺术创作,志在凝聚一种内在精神,用个性化的艺术语言,形象化地表达出来,并给人以独特的共鸣。以此通过净化人的心灵,提升人的精神境界,最终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在教师的带领下,学生走出课堂,观看艺术家的个展,体会真正优秀的艺术作品中的内在美和外在美,同时见识了成功人士终身成就和达到的高度,从而认识到优秀的人生。人们的生活已经步入小康时代,互相尊重成为人们追求的理想。而赢得尊重的“捷径”就是修炼德行。德行好,艺术家表达出来的作品就会受到感染,周围的人看了身心也会很放松,大家就愿意接受他的作品。徐士林的画展出现的弟子众多,朋友捧场,场面热烈,种种体现出来的就是优秀德行的典范,学生们心灵得到的滋润是不言而喻的。在中职美术课,创新研学活动中渗透的德育思想,有助于教师改革美术课程,拓展教学区域,走进社会,践行德育行为,帮助学生体味人生的真实情感。

2.3借助信息技术教学,帮助学生陶冶情操

要想将德育融入到美术教育中,单纯的说教、技巧传授都很难起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师可以根据中职学生的兴趣爱好、社会交际特点等,借助多种形式开发学生感官。如,借助多媒体教学,拓展美术教学渠道,丰富教学资源。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互联网,让学生鉴赏多种类型、样式的美术作品,包括中国山水画、西方油画、少数民族绘画、民间剪纸等,让学生增加对美术理论知识的了解,同时形成多元化的美术鉴赏思维,提高美术鉴赏能力,拓展学习美术的视野,激发对美术鉴赏、创作的乐趣。其次,借助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不仅可以打破传统的讲解、示范教学法带来的局限性,更能让学生直观地观察美术技巧的特点,如,中国画的简笔、泼墨、留白技法,感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美学意境。而且多媒体教学也契合中职学生的兴趣爱好,能激发学生在美术教学中的参与性,让学生将精力集中在课堂上,被美术教学内容所吸引。继而在多媒体教学中,教师将德育内容融入进去,如,在中国画鉴赏中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传统艺术、道德的认知,在西方油画鉴赏中培养学生对西方人文精神、现代精神文明等的认知,通过培养学生正确审美感,提升学生的道德行为标准,构筑学生健康的价值取向,让学生通过美感受真、践行善。

3.结束语

根据教育部德育教学目标要求,教师应该积极践行德育创新实践,构建优良的德育环境,引导学生获得身临其境式的体验。同时,提升自身德育素养,通过深层次的艺术精神使学生认识美、欣赏美、创造美,只有在自己的专业实践中得到美的享受、美的熏陶,才能塑造成功的艺术人格。

参考文献

[1]李谋超.试析中职美术教学中应该解决的若干问题[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03).

猜你喜欢

实践研究
基于自主学习的初中化学“学案导学”实践研究
汽车专业学生创业孵化园提升职业能力的实践研究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高中生物实验拓展式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提高煤矿安全管理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水轮发电机组状态监测分析系统及其在抽水蓄能电厂的实践研究
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高校公体课中的实践研究
初中数学教学微课的实践教学研究
基于“项目导向”的税法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文言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