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物理学科素养培养对策分析

2020-07-09蚁睿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20年14期
关键词:素养培养高中物理教学策略

蚁睿

【摘要】物理学是理科的一个重要门类,是自然科学重要组成部分,是阐释自然现象和认识自然规律的一个基础性学科,更是构建科学合理的知识体系所必备的学科内容。尤其是高中物理,需要在基本自然现象和客观规律基础上,需要学生们能够依据科学的物理学科观念、恰当合理的分析方式,去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在新课改背景下,作为高中物理教师,就应该做到以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为核心,围绕物理观念、学科思维等几个环节,从日常教学出发,谋划好方法措施,以确保学生的知识结构的完善、学科观念的形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高中物理 素养培养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14-149-01

一、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

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可分为物理观念、科学思维、探究能力、科学态度和责任几个部分。其中,物理观念就是物理学在学生头脑中形成的一种相对综合的认识。具有物理观念虽然不是直接客观问题的一些手段和措施,确是指引着广大高中生们科学运用物理知识解答相应问题的良好指引。观念是基础和指引,而思维则是观念具体化的一大表现。科学思维则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采取的一种思维模式,通过该思维模式的运用能够构建模型、进行创新质疑和科学论证等多种思维能力形成的学科,通过科学思维核心素养的养成,能够让高中生懂得透过现象看本质,掌握事物的内在规律,运用课堂中所学习到的知识点去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难题的能力。探究能力则是在前两者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能力,能够对所提出的问题和假设进行分析和论证,并做出最后的交流评估以及反思能力。高中生通过对物理知识学习之后,能够自主性的进行集体互动以及探究,对生活中遇到的物理现象能够做出相应的解释。而科学态度则是高中生对物理学科所具备的心理倾向,是高中生内在形成的追求真理的本质和情感,是在学习高中物理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道德观念。

二、高中物理学科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意义

高中阶段物理对整个物理学科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传统的应试教育背景下,一大批具备扎实物理基础知识的人才在对新鲜事物的捕捉上能力是比较欠缺的,对未知信息缺乏求知欲,无法实现有效突破。这充分说明传统应试教育已经无法适应当前的物理学科发展,按照循规蹈矩的思维逻辑去解读事物本身无法实现科学发展与创新,也无法更好的实现对物理知识的延伸以及探索,这对于整个物理学科的全面发展是十分不利的。而高中物理对学生的思维模式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只有通过核心素养培养,让高中生养成一种活跃的思维模式,打破传统僵化思维方式,这样才能够实现学生物理知识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能够培养学生积极探索物理知识的主动性,让学生在物理学科中进行探索,确保理论知识与实践的完整与连贯。

三、高中核心素养培养教学策略

(一)做到合理评估科学研判

作为高中物理教师,应当始终保持严谨学风,在对学生传授物理知识的过程应当做到循序渐进,只有这样才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及主观能动性。将传统习惯性否定的方式转变为肯定,多参与和引导学生直接接触物理知识,对学生做出客观研判。让学生能够在学习物理过程中认识到代数计算的每个步骤和数学范畴都应当强调物理公式的基本带入过程。除此之外,还应当做到从利用到运用方面转移,通过运用引导的方式,让高中生主动将课本中学习到的知识点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在该过程中能让学生的基础知识更为牢固,在物理知识运用上更加得心应手。

(二)优化物理实验模式

对高中物理而言,实验是一项不可忽视的内容,也是全面培养物理科学思维以及创造性思维的重要途径。高中物理教师需要基于物理核心素养教学基础上,不断提升实验教学的授课比重,让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全面提升,在实验中让学生的物理知识更加丰富,调动学生的求知和体验,对一些抽象的物理知识可以在实验中得到理解。在实验的过程中还能够进一步培养高中生的科学思维和创造性意识。

(三)注重物理教学情境创设

高中生处于对食物探索和求知欲望最强的年龄,对物理知识的追求和获取处于能力提升期。对高中物理教师而言,应当注重物理教学中的情景创设,通过情景将物理知识以及需要传授的教学任务呈现出来,这样可有效调动学生的反思能力和探究能力。通过精心创设的物理情景,能够将学生放置在课堂的主导地位,学生的求知潜能能够最大化激发出来。另外,物理知识与现实生活能够紧密联系在一起,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物理与日常生活紧密关联,这更利于高中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认知提升。

例如,在《多用电表的原理与使用》情景创设中,教师可首先对学生分组,然后发放相关材料,包含二极管、电阻以及灯泡,让学生自己观察多用电表的表盘,初步了解多用电表的功能,然后要求学生自己测试电流和电压以及电阻,自己判断正负极,进行简单的电路故障分析。在这样的丰富教学中,能够让高中生的核心素养充分培养,最终实现物理探究以及交流能力的提升。

四、总结

物理学的最终目的是能够学以致用,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认知态度以及責任感。以核心素养为基本导向的高中物理则更应当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多进行实践活动创设,实现物理课堂以及课外的有效衔接,这样才能够从根本山促进学生各项素养的提升与发展。通过核心素养的培养,能够帮助学生学习物理过程中冲破困难与障碍,能够化抽象为具体,实现身心的全面发展。同时也可以进一步促进学生将物理知识以及核心素养结合在一起,强化核心素养的导向作用,促进学生物理知识的积累,实现能力提升。

【参考文献】

[1]白景艳,基于高中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探究[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9,48(12):25-26.

[2]刘峰.高中物理实验拓展中意义建构教学探究[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8,34(05):47-49

[3]李琬莹 高中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及培养初探[D].华中师范大学,2017.

猜你喜欢

素养培养高中物理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初高中物理衔接知识”融入中考试题的评析与启示
高中物理传送带模型简析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高中物理实验
注重情境直观探寻规律本质
浅谈幼儿期语言素养的培养
对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互助合作性学习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