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做好初中历史材料分析题

2020-07-09赵岩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20年14期
关键词:斯大林工业化所学

赵岩

【中图分类号】G633 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14-133-01

一、把握材料主题,揣摩背后热点

一般来说,主观题(材料题)由两三段新材料构成,创设的是一个个新情境,情境背后都会有一个主題,命题者往往是先确立这个主题,再围绕这个主题去寻找材料、构思设问。广东省毛经文老师在《基于长时段大时代的主题式命题》一文中说到:主题是试题命制的灵魂与主线,是设计试题的基本依据和根本意图。答题某种意义来说是命题的逆过程。在解答此题时,首先要通过浏览指导语、材料、设问,尽可能的抓住命题者的命题意图或材料的主题,找到题眼,作为答案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如此方能确保答题方向不跑偏。

华南师范大学黄牧航教授说过:所谓历史主题,是指能够拓展专题的现实意义和社会意义的问题。在某种意义上现实意义和社会意义的问题也是学术热点问题,这些问题关注的是国家、民族、人类和社会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就苏州中考2019年历史试卷为例,28题主题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创新,29题主题是五四运动,30题主题是欧洲一体化;2018年30题主题是古今中国科技发展,31题主题是围绕邓小平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贡献,32题主题是美苏工业化;2017年30题主题是围绕唐朝开拓创新展开,31题主题是康有为和孙中山思想比较,32题主题是全球化与中国“一带一路”。

二、熟知命题用语,分析设问构成

材料题命题常用语是“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说明、评述)”等;命题角度有“原因(背景)”“变化(发展)”“特点”“认识(启示)”等。设问一般三个问题,且前后问题关联,常常需要用比较法解答。

首先明确有几问;其次是理清指示语、中心语、限定语、求答项;再次是分析答案来源。这里需要明确三种情况:一是根据材料(该类题答案的来源是材料);二是根据所学知识(该类题答案的来源是所学知识,可根据材料联系到教材的相关知识答题);三是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该类题一般情况下答案源于两方面,即从材料、从所学知识各得一部分)。

三、强化流程训练,形成解题规范

通过上述分析,按照清晰而又规范的解题流程进行训练,即审准题目(题目考什么)一理清材料(材料有什么)一联准教材(教材怎么说)→形成答案。如此作答,虽不能做到就是标准答案,但也基本和标准答案相差不大,从而得高分。下面以中考真题来具体说明。

(2018年苏州中考历史卷32题)题干(略),材料如下:

材料一:美国工业化道路带有明显的美国特色。其经验主要有:以农促工。美国依靠让农民广占耕地以不断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来为工业化积累资本。……由于耕地面积巨大而劳动力缺乏,1920年后拖拉机逐渐取代畜力,其农业开始走向机械化。……农业的较快发展既为工业提供了市场,也促使农产品加工业一度成为美国的第一大制造业,而农业剩余劳动力大量转移到工业部门,又为美国工业化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力资源,有益于其顺利进行;大力吸纳国外的资金、技术和劳动力一一晨松《论欧美发达国家在工业化道路上的经验教训及其借鉴意义》。

材料二:作为苏联领导人之一的布哈林主张优先发展轻工业,用轻工业赚回来的资金建设重工业。对于实现工业化的资金来源,他主张本国节约。斯大林认为,如果将用来购买汽车和机器的资金用来购买布匹,苏联就会在用新技术武装起来的资本主义包国面前处于手无寸铁的状况。在工业化建设上,斯大林明确表示决不能放慢速度,必须竭力加快速度。斯大林用强制的办法,使农民的一半收入交给国家。“一五”计划时期,从农业吸收的资金占用于发展工业所需资金的三分之一以上。——据陈仲丹《墙头政治一一现代外国宣传海报解读》整理。

[答题示范1]第1问:据材料一,指出美国工业化道路的主要经验。(一)审准题目:答题定向词一据材料。答题提示语一指出(即“概括归纳出”,一定要从材料概括)(二)析清材料:关键语句:“以农促工”、“大力吸纳国外的资金、技术和劳动力”(三)形成答案:整理照抄即可(略)

[答题示范2]第2问:据材料二,围绕建设重工业的资金来源问题,布哈林和斯大林分别提出了什么主张?(一)审准题目:答题定向词一据材料。答题提示语一指出。(二)析清材料:关键语句: “优先发展轻工业”“对于实现工业化的资金来源,他主张本国节约”获取信息稍微加工即可。“斯大林用强制的办法,…三分之一以上。”要对这个长句进行适当压缩。(三)形成答案:布哈林主张:轻工业为重工业提供资金;本国节约获取资金。斯大林主张:剥夺农民为重工业提供资金。

[答题示范3]第3问:与美国不同,苏联实行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策略。据材料二,这一策略是在怎样的国际环境下实行的?苏联采用什么经济体制保障了这一策略的实施?(一)审准题目:第一小问一据材料。第二小问一据教材。(二)析清材料:关键语句:“苏联就会在用新技术武装起来的资本主义包国面前处于手无寸铁的状况”进行归纳概括。(三)第二小问联准教材:苏联当时的经济体制是什么?(四)形成答案:国际环境:处于资本主义(帝国主义)的包围之中。经济体制:计划经济体制。

【注:本文系苏州市高新区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初中历史材料解析题解题策略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斯大林工业化所学
非所学
非所学
“你以为斯大林只剩这一条裤子了?”
委内瑞拉总统自称长得像斯大林
斯大林坠马
提高复习教学的实效性
一道课本题 几点新感情
影子
为实现祖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而奋斗的青年工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