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2020-07-09陈煁懿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20年14期
关键词:纸片梯形创新能力

陈煁懿

【摘要】小学数学是教育基础教学的重要学科,根据新课标要求,它着重培养学生创新思路和创新方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要抓住下面几点进行教学。(1)发扬教学民主作风,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2)加强思维训练,激活创新思维。(3)让学生动手探索手脑并用,培养学生解决实践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 创新思维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14-120-01

江总书记曾高瞻远瞩地指出:“创新是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并指出:“树立全民族创新意识。”而小学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黄金时代。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广大教育工作者迫切的任务。那么,在小学数课堂学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一、发扬民主教学,点燃学生心里智慧的火花

要燃起学生中的智慧火花,要着力培养创新精神,教师必须努力创设平等、民主的教学氛围,才使学生敢创新。

(一)要肯定每个学生都具有创新能力。只要我们去探求,他们的个性和才能定能得到发展,那创新性的种子就会发芽。

(二)鼓励学生敢想。学生天生的好奇性、与创新性有着密切联系。引导学生积极地思维,敢于质疑问难,善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允许学生说错。勇于“别出心裁”、“标新立异”。

二、要加强学生思维训练,激活学生创新思维

(一)一题多解,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引导学生用不同的知识去分析问题,从中使学生掌握解题策略,形成思维的灵活性,又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例如:“去年甲、乙两个砖厂共生产砖44万吨,已知甲厂生产的2/3等于乙厂的4/5。甲厂去年生产砖多少吨?”引导学生根據题目的已知条件展开联想,得出:

解法一: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得出甲、乙两个砖厂的产量比是6:5,再按比例分配的方法计算,从而可求出甲厂去年生产砖多少吨。

解法二:用代换的方法解答,由甲厂的2/3等于乙厂的4/5,可知,乙厂的份相当于甲厂的2份,那么乙厂每份是甲厂的(4÷2x3),从而求得甲厂的产量是:44×6/(6+5)=24(万吨)。

解法三:用分数的方法,把甲、乙的产量看单位“1”,得:

44/(1+2/3/4/5) =24(万吨)。

这种一题多解训练。由于解决问题的角度不同,会得到不同的解法。探索多种解法,这样不仅可以使知识系列化,而且让他们养成观察、分析等良好习惯,对养成学生创新思维有很大的帮助。

(二)学生学会变式,培养学生的灵活性。变式就是把原题中某些已知条件改变,求问题的结果,或把问题改变,探求新的结果。

例如:永安沙厂第一组人数比第二组多25人,第一组人数的10%是第二组的5/8.第一组有多少人?

1.上题目所求问题的算式是:25/(1-10%/5/8)

2.把原题目的第一个条件改为: “永安沙厂两个组有4200人”,其它条件和问题都不变,算式是:4200/(1+10%/5/8)

由于把原题的条件不断改变,加强了思维训练,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

三、让学生动手操作,手脑并用,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

(一)在动手操作中训练学生的思维。在指导学生操作时,要引导学生把操作、比较结合起来。如帮助学生建立分数概念时,让学生动手折纸,向他们提出:“把一张正方形纸片,怎样折叠,可以得到它的1/4?有几种折法?”学生得到以下折法: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比较。问:“这些1/4的纸片形状不同,大小相等吗?”然后再要求学生将先准备好的大小不同的四个圆形纸片,分别折出各自的1/4,如下图:

再次进行比较,“这些1/4的纸片形状相似,大小相等?”通过这样的观察、比较,突出了分数与整体“1”的关系,不仅使概念得到巩固和深化,而且有利于增大思维的概括性。

(二)用语言表达训练学生思维。首先要通过操作顺序,培养学生的条理性;其次,透过理解,帮助学生理清思路,训练语言的准确性;然后,鼓励学生说出自己见解,激活创新思维。如推导梯形面积公式时,让学生说出其公式的推导过程后,要求操作结果一样的梯形。展开猜想:“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梯形能否拼成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引导学生把一个长方形或一个正方形剪成两个一样的梯形,从中得出: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梯形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又如,引导学生对操作过程(旋转平移)展开猜想:“除教材这种方法外,还有其它方法?”同学们大胆实践,共同探索出下面几种方法

这样,由于学生对学习问题进行多方面猜想、实践、探索,促进了创新能力的培养的形成。

培养学生创新方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只要教师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要积极挖掘学生的潜能,学生的创新能力就会不断地得到发展。

猜你喜欢

纸片梯形创新能力
拓展探究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纸片也能托住水
自卑的梯形弟弟
讨厌体假日
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梯形》测试题
等腰梯形的判定检测题
中学生物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梯形测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