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妙引入微课,助力语文教学

2020-07-09赖剑花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20年14期
关键词:微课语文课堂

赖剑花

【摘要】随着时代的变化,社会的发展和新课改的推进,微课视频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进入课堂。教师在课前导入、课中教学或课尾小结中合理巧妙引入微课,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快地进入新课的学习状态,还可以通过微课优化整合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突破重难点,最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语文 微课 课堂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14-009-01

微课主要是一种以多媒体信息技术为载体,对教学上的某个知识点内容进行梳理、整合、设计,再配以动图、声像及插入词,然后进行录制的微型视频。它的特点是:时间比较短,一般录制5-10分钟;内容较单一,具有针对性,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课堂上运用形式灵活,适用于整个教学环节。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环节中合理巧妙引入微课,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从而让学生爱上语文,爱学语文,爱思语文。

一、课前,创设情境

九层之台,起于垒土。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在导入新课时,如果能有效地吸引学生,就会为一堂课打下良好的基础。所以,要想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更好更快地进入学习状态,教师就要精心设计好导入新课这一重要起始环节,而引人人胜的微课就能达到很好的效果。如我在名著导读《红星照耀中国》教学课时,由于学生对书本里的内容有着时代差、隔膜感,所以大多学生不想看这本书,没有阅读兴趣,于是我采用了微课的形式导入这课,我微课显示的题目是《红色中国解谜之旅》,微课插入词是:有那么一个组织,世界第一神秘,外人认为它残暴,老人小孩认为它邪恶,可它却有着一股魔力,让千千万万的青年人为之疯狂着迷,至死不悔。再配以播放了一段关于《红星照耀中国》的预告片。学生在边看边听时,一下就被这样问题式、猜谜式的微课导入内容吸引住,进入文本情境,接下来学生就会带着好奇心和求知欲准备上新的一课。学生对书本内容感兴趣了,课后也会主动去阅读整本书,也达到了名著导读的目的。 再如在教学《紫藤萝瀑布》一课时,由于紫藤萝在广东不常见,学生几乎都没有见过紫藤萝花,如果直白介绍紫藤萝导入新课,会调动不起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为了打破空间地理条件的限制,更为了激起学生学习新文本的兴趣,我制作出一个关于紫藤萝花内容的集动态图像、声音于一体的微课。通过微课方式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知道紫藤萝的花色、花苞、花穗是什么样子的,紫藤萝瀑布又是怎样的壮美,从而吸引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融入文本场景,进而学到相关的课文知识。因此,微课导入课文,能够使学生更好地人情进境,快速进入学习状态。

二、课中,突破重难点

初中学生的注意力是难以持久的,一节课下来,容易疲劳,因此,使学生的专注力较长时间内集中在知识点的关键处就显得很有必要。从语文教材方面来讲,语文教材内容较丰富,涉及面较广泛,教材内容设计有其独特特点;从学生方面来讲,学生生活阅历少,理解课文内容时就会碰到许多疑难。因此,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巧妙引入微课,利用形象生动的微课,使学生的兴奋点集中在教学的关键处,让学生的兴趣与教学内容进行碰撞与融合,通过微课方式加深学生对内容的理解,让学生的疑难得到解答。如我在教学新闻特写《“飞天”凌空一一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一课时,文章特写的内容,跳水过程时间仅有1.7秒,但作者却给读者展现了一幅美丽“飞天”画卷。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新闻特写的特点,学习作者细致入微刻画人物动作的写法,我播放了一段有关“跳水”动作的微课,在重要之处同步插入解说词。学生边观看吕伟表演“5136”的全过程,边体会吕伟跳水动作的“飞天”之美,还增强了民族自豪感。这样,让学生领会文中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就容易多了。

在作文课教学时,也可借助微课,辅助作文课堂。我制作了学生自己表演节目或者参加运动会的微课视频,通过播放微课,让学生重新感受生活画面,从自己写起,从身边的人和事写起。学生有话可写了,不愿动笔的学生就会愿意动笔写作文,愿意动笔的学生就会想着怎样把作文写得更好,最终提高了作文教学效率。

可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巧用微课,不仅可以突破时空界限,“活化”教材内容,还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情感体验,巧妙化解了教学重难点。

三、课尾,升华启示

托尔斯泰说:“好的结尾,有如咀嚼干果,品尝香茗,令人回味再三。”同样,成功的结语也会让学生意犹未尽,徜徉在知识的海洋中。而用微课作为课堂小结就可以给整节课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收到很好的效果。如在结束教学李商隐《无题》这首诗时,我没有采用以往单纯的语言方式作结,而是用播放微课视频作结,我主要是把单纯语言方式小结的内容通过微课形式播放给学生听,这极大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全班学生立马安静下来,坐姿也端端正正的,聚精会神观看微课内容。从作业完成情况来看,学生对微课小结内容记忆尤为深刻。

再如我在结束教学《秋天的怀念》一课时,为了放飞学生的想象力,体会作者的情感,我先让学生观看了几位命运坎坷而又坚强的名人微课内容,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这些例子,明白尽管生活虐伟人千百遍,但伟人依然热爱生活,懂得逆境出人才的道理。这样,课尾巧用微课总结,既升华了文本,也导示了生活方向给学生。

总而言之,在課堂上合理巧妙引入微课,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优化课堂资源配置,提高教学效率,还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帮助学生重拾对语文的学习激情,最终达到双赢的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杨眉.初中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的优势.学周刊上旬刊201 5年4期.

[2]段琳微课,释放语文风采,求知导刊.2018年第05期.

猜你喜欢

微课语文课堂
欢乐的课堂
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微课在初中英语课后作业中的应用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写字大课堂
一条鱼游进了课堂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