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ASS矫治技术对成年安氏Ⅱ1类错畸形患者支抗控制的临床研究

2020-07-08尹雪莲苏哲君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上颌磨牙平面

尹雪莲,杨 光,王 鹏,苏哲君,霍 峰

(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 口腔科,河北 承德 06700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获得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治疗方法

应用杭州新亚公司生产的XBT颊管和MLF托槽,严格按照许天民教授[1]所提出的生理性Spee氏弓矫治技术矫治程序进行治疗。

1.3 数据测量及分析

用Dolphin软件测量每一位患者治疗前后头颅侧位片,测量均由同一位医生完成,每项指标测量3次,取平均值。测量项目包括:(1)标志点:蝶鞍中心点(S),鼻根点(N),上齿槽座点(A),下齿槽座点(B),前鼻棘点(ANS),后鼻棘点(PNS),翼上颌裂点(Ptm),颏下点(Me),下颌角点(Go),上中切牙切点(UIA),上中切牙根尖点(UIE),上颌第一磨牙近中根根尖点(UMA),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尖点(UMC)。(2)参考平面:前颅底平面(SN),下颌平面(MP),腭平面(PP),由翼上颌裂点做腭平面的垂线所成的平面PtPt'。(3)测量指标:∠SNA,∠SNB,∠ANB,∠MP-SN,∠U1-NA,∠UM-PP, ∠UM-SN,UMA-PP距,UMC-PP距,UMA- PtPt'距,UMC- PtPt'距。上颌第一磨牙相关指标见图1。

图1 上颌第一磨牙相关示意图Fig 1 Diagram of the maxillary first molars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0.0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记述,治疗前后的各项指标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治疗前后∠SNA、∠ANB、∠U1-NA、∠U1-S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上颌前突及上前牙唇倾得到改善。治疗前后∠SNB变化无统计学意义,下颌骨的改变不明显。治疗前后∠UM-PP、∠UM-S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上颌第一磨牙未发生近中倾斜而丢支抗。治疗前后∠MP-SN、UMA-PP距、UMC-PP距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上颌第一磨牙磨牙未发生明显的垂直移位。治疗前后UMA- PtPt'距,UMC-PtPt'距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颌第一磨牙发生了近中移位;治疗前后UMA- PtPt'距(2.61±1.96)mm,UMC-PtPt'距的差值为(3.41±1.22)mm,达到了中强支抗的效果。

表1 PASS矫治技术治疗前后各项指标的变化

3 讨 论

北大许天民教授首次提出了生理性支抗这一概念,并提出上、下牙列应存在正常的Spee氏曲线。Pass矫治器包含XBT颊管和MLF托槽,XBT颊管由-25°后倾管与-7°主管组成。在排齐阶段使用0.012-0.16NiTi圆丝入后倾管,以提供24小时的后倾力矩,使尖牙无需牵引即可自动向后漂移,解决拥挤的同时也减少对磨牙支抗的需求[4-5]。对于已经发生前倾的磨牙,可借助压低辅弓直立磨牙。前牙基本排齐后用带有正常Spee氏曲的0.016-0.018NiTi圆丝入-7°颊管主管,使第一磨牙仍能牢牢占据主导力矩地位,为进行良好的支抗控制提供了有力保障[6-7]。托槽轴倾角的设计,又使得后牙在关闭间隙时处于类似Tweed技术中的支抗预备效果[8]。这些特点使其在正畸治疗的各阶段都使磨牙支抗得到有效控制。

猜你喜欢

上颌磨牙平面
上颌第一磨牙牛牙症伴牙源性上颌窦炎一例
基于CBCT的昆明地区人群上颌磨牙MB2根管特征
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推磨牙向远中的研究进展
翼上颌区种植相关解剖结构的影像学测量及分析研究
上颌窦口大小与上颌窦副口对上颌窦气化影响的CBCT分析
磨牙
立体几何基础训练A卷参考答案
立体几何强化训练B卷参考答案
磨牙就是肚子里有蛔虫吗?
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