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宋神庙“舞亭”新证*

2020-07-08王潞伟

文化遗产 2020年3期
关键词:阳城县碑刻神庙

王潞伟

北宋“舞亭”(或曰“舞厅”“舞楼”“舞庭”)类建筑及其碑刻文献信息对于中国戏曲史,尤其戏曲文物、神庙剧场等领域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拙文《北宋上党神庙演出场所探微》(1)王潞伟 :《北宋上党神庙演出场所探微》,《戏剧》2015年第1期。,通过对北宋“舞亭”类碑刻分析,结合庙宇遗存规制布局、宋代建筑遗构及金元舞亭形制等方面的综合考量,对北宋神庙“舞亭”类形制及功能已经作出一些推断。近来,新发现的刊立于宋开宝三年(970)内含“龟头舞亭”信息的碑刻,对于进一步认识宋金元时期神庙内“舞亭”类建筑的布局形制以及主要功能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实证价值。

一、碑刻概况

新发布的《敕存汤王行庙之记》碑刻(2)2018年9月29日,晋城市博物馆安建峰馆长及晋城市泽州县文物爱好者张建军先生通过微信方式将碑刻信息告知笔者。2019年2月3日,笔者前往晋城市阳城县寺头乡马寨村及长兴岭汤帝庙遗址实地考察。,最早由清杨念先、杨兰阶、田九德《阳城县金石记》载录条目“敕存汤王行庙之记”曰“正书。正额王彦珣撰。开宝三年(970)八月。今在县北马寨村对面山顶吴神庙”(3)杨念先等 :《阳城县乡土志·阳城县金石志》,太原:三晋出版社2009年,第210页。,未录碑文。2015年8月,中国先秦史学会阳城商汤文化研究会成安太等同志在晋城市阳城县寺头乡马寨村南长兴岭汤王庙遗址调查时发现碑刻原物,后将碑刻原物移至山西省阳城县博物馆留存(4)李吉毅 :《阳城拟在析城山复建汤帝行宫》,《山西晚报》2016年11月12日第3版。。碑刻刊立于宋开宝三年(970)。圭首,正书,碑高90厘米,宽50厘米,侧宽15厘米,略有漫漶。碑载“龟头舞亭”(见图1)是目前发现的有关神庙“舞亭”类碑刻的最早记载,比此前山西万荣后土圣母庙宋天禧四年(1020)《创建后土圣母庙》碑刻中载录“修舞亭”早了50年,对研究中国古代神庙剧场史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此碑《山西通志·金石志》失于著录,亦为清胡聘之《山右石刻丛编》所遗漏,《泽州府志》《阳城县志》《三晋石刻大全·阳城县卷》等均未收录,安建峰、张建军《北宋“舞楼”碑刻的再发现》亦未发布碑刻全文(5)安建峰、张建军 :《北宋“舞楼”碑刻的再发现》,《中国文物报》2019年4月30日第6版。。兹据拓本(安建峰、张建军拓)录其正文并略作考述于下(见图2):

图2 北宋“龟头舞亭”碑刻拓片

敕存汤王行庙之记

维大宋开宝三年岁次庚午八月庚午朔七日丙子

泽州阳城县长安乡长兴村邑众维那王彦珣等立斯记铭

天地乾坤,吾皇惟尊。畜滋万类,抚育群生。每逢愆冗,□请真灵。

虔诚雨降,怠慢招□。大周即位,例遣毁停。惟王感贵,殿宇添增。

巾锯辨就,众力齐兴。如天化出,若地涌成。飞檐化废,五脊合楹。

鹘兽俱备,火珠圆明。殿门两畔,进献峥嵘。波斯苗贡,象牙骐驎。

宝彩晃耀,人马□□。南楼化废,龟头舞亭。屏□照壁,乐奏箫筝。

标尽胡部,吸管吹笙。□间廊宇,两位停匀。四隅厨库,瓦板俱新。

春秋享奠,二八求恩。无令隳坏,巷静村清。律当南吕,景值仲秋。

霜浓而雁振声哀,夜韵而寒砧响亮。

二十七日丙申庆讃毕

碑载“泽州阳城县长安乡长兴村邑众维那王彦殉等立斯记铭”。阳城县位于山西东南端,居太行、太岳、中条群山环抱之中,沁河流经县境东部。秦时称濩泽县,属上党郡,因境内濩泽水而得名。西汉属河东郡。东汉为邓鲤封地。北魏兴安二年(453)自汉故城移至今治。唐玄宗天宝元年(742)易名阳城,属高平郡。宋属泽州。金升为绩州。元明清仍称阳城,属泽州府(6)光绪《山西通志》卷二五《府州厅县考三》,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2260-2261页;乾隆《阳城县志》卷四《田赋》,《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第38册,南京:凤凰出版社2005年,第23-25页。。今属晋城市。“长兴村”即今马寨村,村南横亘的山岭至今名为长兴岭(7)采访对象:晋城市阳城县寺头乡马寨村村民马如意先生,84岁;采访时间:2019年2月3日;采访地点:马如意家中。,又乾隆《阳城县志·田赋》“四乡七十里”条中载有“长兴里”(8)乾隆《阳城县志》卷四《田赋》,《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第38册,第51页。,即碑刻中所云宋时“长兴村”。汤王行庙的具体方位亦有详述,碑云“甲顾灵神白岸,庚窥石恰柳泉,丙眺危峰帝岭,壬观□岳仙翁,左有青泉涌浪,右相白虎来臻,前次亲思之塔,长河□□交连”,其中甲、庚、丙、壬分别对应东、南、西、北方位,是中国古代天干与五行方位关系的对应,左、右、前等均指长兴岭上汤王行庙所处方位及周边景物环境。

碑云汤王为了天下苍生“殄灭夏桀”“焚躯祷雨”,勇于自我牺牲,感动天地,解民倒悬,而使得“万民仰敬”,成为一代圣君。“伏自秦帝,依凭圣力,仰叩天庭,请行庙于此,遣兆民之归”,是言当地对汤王之信仰肇始于秦,且建“行庙”于此。并于唐咸通十五年(874年)、五代后周显德三年(956年)两次大规模修缮庙宇,可知马寨村长兴岭汤王庙至迟于晚唐咸通时期已建。显德三年(956年)对行庙“殿宇廊轩”进行了更大规模的修缮,“如天化出,若地涌成。飞檐化废,五脊合楹。鹘兽俱备,火珠圆明”,皆为新修之后庙貌。可见,此行宫比析城山神宋熙宁九年(1076)受封“诚应侯”,特奉“嘉润公”,政和六年(1116)特赐析城山汤王庙额为“广渊之庙”早了近200年,是目前发现创建最早的汤王行庙遗址。

关于汤王祷雨桑林,以六事自责的记载更为详尽,碑言“时遭七载之愆阳,致得万民之忧困。是以捨宫弃位,御驾淅山。焚躯而地出涌泉,云雷而天垂雨泪。存三池之迹庙,百兽潜形;留四面之因踪,谁无仰敬。灵通莫测,显圣无穷。须臾而水泛高山,逡巡而风雷璀岳”。更加肯定了“汤王析城山祷雨”及析城山汤王庙之影响力。冯俊杰先生认为商汤事迹“不止在于殄灭夏桀创立商王朝,还在于开创了民族传承三千年的雩祭传统”(9)冯俊杰 :《戏剧与考古》,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2年,第80页。。宋以来,北方旱灾愈加严峻,民众的商汤崇拜逐渐物化为一个庞大的汤王庙群,分布在晋南及豫西等地,析城山元至元十七年(1280)《汤帝行宫碑记》载89处汤帝行宫与现存177座汤帝庙宇可以为证(10)据实地调查,目前仅上党地区现存汤王庙177座,见王潞伟 :《上党神庙剧场研究》,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16年,第274-277页。,可见汤王信仰宋代以来在晋南豫西区域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

就祭礼而言,汤帝祭礼具有纪念性与宗教性双重性质,以先代帝王身份,受到雅(国家官方正统)与俗(民间地方风俗)两种祭礼文化的共同尊崇。官方正史载录,《礼记·祭法》云“殷人帝喾而郊冥,祖契而宗汤”(11)《礼记·祭法》,《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1587页。,《诗》之《商颂》,《尚书》之《伊训》《微子之命》等皆有汤王之祭的文献记载,甚为久远。正式以国家名义祭祀汤王始于隋,《隋书·礼仪二》中“使祀先代王公,帝尧于平阳,以契配……商汤于汾阴(今山西省万荣县),伊尹配”(12)《隋书·礼仪二》,《二十五史》第5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3267页。,《金史》《元史》《明史》等均有详述,兹不赘述。

民间而言,碑云“春秋享祀,二八求恩”,系农耕社会春祈秋报的赛社典型,代表民间祭祀仪礼,美酒美食,乐舞笙箫皆备。这其中不乏异域特产,如来自西方波斯国度之宝物,碑云“波斯□贡,象牙骐驎。宝彩晃耀,人马□□”可证;亦有胡部歌舞燕乐,如碑所言“屏□照壁,乐奏箫筝。标尽胡部,吸管吹笙”。这与唐以来广泛吸纳四方之乐入本土音乐系统有密切关系,《旧唐书》中曰“作先王乐者,贵能包而用之。纳四夷之乐者,美德广之所及也”(13)《旧唐书》卷二十九《志九·音乐二》,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第1069页。。而进献这些奇珍异宝、乐舞笙箫皆位于行庙“龟头舞亭”内,此“舞亭”为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关于神庙“舞亭”类碑刻文献记录。“龟头舞亭”显示出此行庙舞亭的特殊形制,对于研究北宋神庙祭礼场所的布局形制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二、北宋“舞亭”形制考

关于北宋戏曲演出场所,主要有瓦肆勾栏、露台、舞亭三种类型,而神庙内演出场所主要有露台与舞亭两种。目前,学界对神庙“舞亭”类建筑的形成演进形态主要有两类观点,一类认为神庙“舞亭类”建筑是以神庙露台为基础发展演进而来(14)廖奔 :《宋元戏台遗迹——中国古代剧场文物研究之一》,《文物》1989年第7期;谭帆 :《论宋代神庙剧场》,《华东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6年第6期;冯俊杰 :《戏剧·艺能上的舞台及剧场的发生》,《戏曲研究》第84辑;车文明 :《北宋“舞楼”碑刻的新发现》,《文学遗产》2011年第5期;曹飞 :《略论露台、勾栏与舞楼之关系》,《戏剧》2011年第2期。;另一类观点认为神庙“舞亭类”建筑有其自身发展演进形态,与神庙露台在宋金元三代并行不悖(15)延保全 :《宋金元时期北方农村神庙剧场的演进》,《文艺研究》2011年第5期。。笔者在长期关注及实地调查宋金元神庙剧场基础上,结合最新发现的开宝三年(970)“龟头舞亭”碑刻载录,对北宋神庙“舞亭类”建筑的形成以及布局形制的演进路径有了新的见解,考述如下。

据庙貌遗址及碑刻载录可以推断,长兴岭汤王行庙北宋时期庙貌布局形制大致为坐北面南,一进院落,中轴线上自北向南依次分布有正殿、南楼(或龟头舞亭)、山门、照壁等建筑,东西两侧自北向南依次分布有配殿、厢房、社房等建筑。碑言“飞檐化废,五脊合楹。鹘兽俱备,火珠圆明。殿门两畔,进献峥嵘”,主要描述正殿屋顶样式为“五脊顶”。木构建筑中有五条脊的屋顶形制有硬山顶、悬山顶、庑殿顶三类。从上党地区大量遗存的宋时神庙“五脊”顶制正殿看,悬山顶制最多,故可推断长兴岭汤王行庙正殿为悬山顶顶制的可能性最大。屋顶正脊、垂脊上火珠、鸱吻、套兽等一应俱全。从“殿门两畔,进献峥嵘”可知,正殿带前廊,以便摆放各类进献之物。碑言“屏□照壁,乐奏箫筝”,可知山门外设有照壁,这一传统上党地区至今犹存。据碑载“□间廊宇,两位停匀。四隅厨库,瓦板俱新”,可知,庙院东西两侧、四隅配殿、厢房等呈对称形制布局开来,且在这次修缮中对屋顶瓦兽皆有补缺更新。

碑言“南楼化废,龟头舞亭”,可知正殿南部原有“南楼”,重新修缮之后改造为“龟头舞亭”。“龟头舞亭”,属于北宋神庙“舞亭”类建筑的一种特殊形制,宋《营造法式》中称为“龟头屋”“龟头殿”,属建筑术语。古代大型木构建筑中有四面接建的复合式建筑,在左右侧的称“挟屋”,在前后的称“对垒”,局部向前后突出的称“龟头殿”(16)李诫 :《营造法式》,杭州: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3年,第310页。。从建筑平面布局上看呈“凸”字形,像一只乌龟伸出头的样子,形象逼真,明清称此种形制的建筑为“抱厦”。可见,阳城县马寨村长兴岭汤王行庙宋时“龟头舞亭”当为“凸”字形建筑形制,位于庙院中轴线上,正殿南向,这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但在整体布局中,“舞亭”是与正殿紧密相连,融为一体的“龟头舞亭”?还是与正殿拉开较大距离,位于庙院中央或南端?这是完全不同的两种布局形制,是文章讨论的重点。

(一)一种形制即“舞亭”与正殿紧密相连,融为一体的“龟头舞亭”。这种形制,从三个方面可以判定其存在的可能性较大。

一是此种形制的建筑有宋时建筑实体遗存,如河北省正定县隆兴寺摩尼殿属“龟头殿”式建筑(见图3),该殿建于北宋皇祐四年(1052),面阔七间,进深八椽,重檐歇山顶,南、北、东、西均出山花抱厦,南面出抱厦三间(即龟头殿),其余三面各出抱厦一间,是宋代古建筑中仅存的“四出山花抱厦”的实例(17)侯幼彬、李婉贞 :《中国古代建筑历史图说》,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年,第88页。。后世也有沿用此种建筑形制的情况,如平遥县城隍庙正殿与献殿复合式组合、临汾市尧都区魏村牛王庙正殿与献殿连接即是“龟头殿”式的组合建筑样式等。

图3 河北省正定县隆兴寺

二是从文献载录看,有类似建筑形制存在。如平遥县超山应润庙金大定二十八年(1188)《大金重建超山应润庙记》载“前后正殿、东西两庑、龟亭拜厅、挟堂楼门”(18)原碑已不存,见清·胡聘之 :《山右石刻丛编》卷二十一,冯俊杰等 :《山西戏曲碑刻辑考》,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第44页。,此处“龟亭拜厅”,当与“龟头舞亭”为同类建筑,拜厅是神庙进行祭祀礼仪的重要场所,便于祭拜,当与正殿距离较近,或与正殿融为一体,呈“凸”字形建筑形制。

三是从上党地区现存汤王庙庙貌遗构及布局形制看,如阳城县泽城村汤王庙金代舞亭、阳城县封头村金代舞亭、阳城县阳陵村汤王庙金元风格舞亭、泽州县下川村汤王庙金元风格舞亭、泽州县南岭村汤王庙金元风格舞亭等建筑遗构以及泽州县大阳镇汤王庙正殿(兴建于宋乾德年间(919-924))方台遗址等,可以看出宋金时期汤王庙内正殿与舞亭从布局上看,是比较接近的,甚至连为一体。可见,马寨村南长兴岭汤王行庙“龟头舞亭”是与正殿为“龟头殿”式复合建筑的可能性较大,两者建筑平面呈“凸”字形,是正殿向正前方延伸出来的建筑,便于祭祀仪式等一系列活动的进行。

此种形制,更加肯定了延保全《宋金元时期北方农村神庙剧场的演进》与拙著《上党神庙剧场研究》中的观点,认为宋时神庙中“舞亭”类建筑位于正殿正前方,由紧靠正殿到逐步与正殿拉开距离,直至成为金元时期用于专门演出戏曲的独立形制的舞亭,从实地调查测量现存16座金元神庙内“舞亭”式建筑布局形制测绘数据统计可知(19)王潞伟 :《上党神庙剧场研究》,第100-101页。。

(二)另一种“舞亭类”建筑布局形制是以神庙露台为基础发展演进而来的。即舞亭位于庙院中轴线上院落中央或南端,与正殿有较大距离,相当于山西万荣庙前村后土祠金代庙貌碑刻图、河南登封县嵩山中岳庙金代庙貌碑刻图中露台位置(见图4)。神庙在唐代末期五代初期将露台建筑引入后,宋人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大胆尝试,在露台上搭建乐棚,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八载神保观二郎神六月二十四日生日,“于殿前露台上设乐棚,教坊钧容直作乐,更互杂剧、舞旋”(20)《四库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1987年,第589册,第162页。,开启了“舞亭类”建筑形制的另一种新模式。后期亦有效仿,如万荣县太赵村稷益庙元至元八年(1271)《舞厅石》载“既有舞基,自来不曾兴盖。今有本村□□□等,谨发虔心,施其宝钞三百贯文,创建修盖舞厅一座”(21)元至元八年(1271)《舞厅石》,碑存万荣县南张乡太赵村稷益庙正殿东墙外侧,壁碑,碑高34厘米,宽39厘米。。廖奔《中国古代剧场形制沿革》(22)廖奔 :《中国古代剧场形制沿革》,《文物》1996年第2期。,车文明《露台的兴衰》(23)车文明 :《露台的兴衰》,车文明等 :《平阳宋金元戏曲文物研究》,吉林:延边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33-247页。,《后土祠庙貌碑中两方台的考释》等有专文论述(24)车文明 :《后土祠庙貌碑中两方台的考释》,《考古》2001年第6期。,兹不赘述。此种形制舞亭类建筑,亦有多处实体建筑遗存可以证实,如高平市王报村二郎庙金代舞亭、高平市中庙村炎帝中庙金元时期舞亭、长治市潞城区李庄武庙金元时期舞亭、临汾市尧都区魏村牛王庙元代舞亭等,均建于平面近似正方形的基座之上,置于庙院中轴线上院落中央或南端,与正殿拉开一定距离(相当于露台的位置),即廖奔先生认为的“宋元戏台的建筑形制主要经历了由露台向舞亭(乐亭、乐楼、舞厅)、由四面观向一面观的发展演变过程”(25)廖奔 :《宋元戏台遗迹——中国古代剧场文物研究之一》,《文物》1989年第7期。。但是,碑言“龟头舞亭”,可见此种位于庙院中央或南端以露台为基础发展演进而来的“凸字形”舞亭,金元时期暂无实体遗存,因为直到明清时期,才逐渐出现了此种与正殿拉开较大距离,相对而立的“凸”字形倒座戏台建筑形制,如大量遗存的伸出式三面观戏台即为实证,此种形制的戏台南方居多,北方略少。北方如襄垣县古韩镇城隍庙明清建筑组合式倒座戏台(前部明代建筑一间,后部清代建筑三间,两者为组合为一体的复合式建筑,平面呈“凸”字形)、翼城县中贺水村东岳庙伸出式三面观戏台、阳城县郭峪村汤王庙清代伸出式三面观戏台、洪洞县干河村净石宫清代伸出式三面观戏台等是为此种“凸”字形建筑。从上述分析可知,马寨村长兴岭汤王行庙宋时“龟头舞亭”位于庙院中央或南端的这种布局形制可能性较小。

受此启示可知,北宋神庙舞亭类建筑当有两种形成演进路径。一种路径为以与正殿紧密相连,甚至融为一体的“龟头舞亭”为基础,逐渐与正殿拉开距离的发展演进模式,与此同时,“舞亭”由平面呈纵向长方形逐渐向平面呈正方形演进。这一路径“舞亭”形制发展演进我们可以称作“初始型舞亭”演进模式,大致经历了三种形态演进(见图5):

图5 “初始型舞亭”平面演进图

一是“初始型舞亭”形态,即与正殿紧密相连(类似今献殿、拜厅与正殿紧邻的布局),甚至融为一体的“龟头舞亭”,正殿与舞亭平面呈“凸”字形布局。河北省正定县隆兴寺建于北宋皇祐四年(1052)的摩尼殿、泽州县大阳村汤王庙正殿与殿前平台、高平市岭坡村真泽宫正殿与金代献楼基座等即为此种平面布局。马寨村长兴岭汤王行庙碑刻记载的宋时“龟头舞亭”形制即为此种“初始型舞亭”形态。

二是“发展型舞亭”形态,即与正殿略有距离(两者距离约3-5米),“舞亭”平面布局呈纵向形长方形,四面透空(四面观)的亭式建筑。平顺县东峪村九天圣母庙、阳城县泽城村汤王庙(见图6)、泽州县下川村汤王庙、阳城县阳陵村汤王庙、阳城县封头村汤王庙等正殿与金元舞亭基址及舞亭遗构即为此种布局形制。

图6 阳城县泽城村汤王庙金代舞亭

三是“标准型舞亭”形态,即与正殿拉开了较大距离(约10米以上),平面布局呈正方形,由四面透空逐渐变为三面透空(三面观)或一面透空(一面观)。高平市王报村二郎庙金代舞亭、临汾市尧都区魏村牛王庙元代舞亭、长治市潞城区李庄武庙金元舞亭(见图7)、翼城县曹公村四圣宫元代舞亭等即为此种布局形制。

图7 山西潞城李庄武庙金元“舞亭”

另一种路径为以神庙露台为基础发展演进而来的舞亭类建筑(见图8),我们称之为“露台型舞亭”,基本等同于“标准型舞亭”。这一路径“舞亭”形制在露台基础上立柱加顶而成,由四面透空逐渐演变为三面透空或一面透空,其在庙貌整体布局中未曾有过大的形态变革。当然,亦有神庙热衷于保持露台,修缮露台,迟迟未将其改造成“舞亭”的情况,也就是说神庙修建露台的实践,一直在延续(26)颜伟、王加昕 :《宋代神庙露台的新发现》,《戏剧》2018年第1期。。如金代有万荣庙前村后土祠、河南登封县中岳庙庙貌碑刻图中的露台,以及芮城县城关东岳庙金泰和三年(1203)《东岳庙新修露台记》碑刻载录的露台,元代有芮城县东吕村关帝庙元泰定五年(1328)《创修露台记》中的露台,明代如长治市潞城区潦河头村关王庙明成化十五年(1479)“刘旺修砌路台”碑等(27)明成化十五年(1479)“刘旺修砌路台”碑,碑存长治市潞城区潦河头村关王庙正殿内,碑高50厘米,宽30厘米。。更有甚者,直至清代才将露台改造成“舞亭”者,如阳城县中庄村汤王庙顺治十年(1653)《创建拜亭碑记》云“春祈秋享之时,露台上以布为幄,不避风雨,实为缺典焉”,以致“依台址而成榭,待风雨于可久”(28)清顺治十年(1653)《创建拜亭碑记》,碑存山西省阳城县中庄村汤王庙正殿,壁碑,碑高175厘米、宽160厘米。。

由此可知,“初始型舞亭”演进模式与“露台型舞亭”演进模式在宋金元时期并行不悖,各自沿着各自的路径发展,直至成为金元时期“标准型舞亭”建筑形制。这是宋金元神庙舞亭类建筑的基本演进规律。

图8

三、北宋“舞亭”功能考

之前,学者们对陆续发现的5通北宋“舞亭”类建筑的碑刻载录进行过相关考证。多数学者认为这些“舞亭”类建筑的功能即是神庙用于演剧的专门场所,标志着我国戏曲的舞台建筑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个别学者认为“舞亭”类建筑是为了配合迎神礼仪及其赛社献艺的需要而出现的,它们是神庙剧场中戏台的最早样式”(29)延保全 :《宋金元时期北方农村神庙剧场的演进》,《文艺研究》2011年第5期。。但是这些神庙“舞亭”类建筑的功能到底是不是用于专门演剧?是不是专门的戏台?随着宋金“舞亭”类、“赛社演剧”类碑刻以及“舞亭”类建筑遗构遗址等一系列的新发现与实地调查,促使我们对北宋“舞亭”类建筑的功能产生了质疑,这些不同形态的“舞亭”之功能到底是什么?有何差异?需要进一步探讨。

从目前发现的宋金时期“舞亭”“露台”等文献与文物遗存史料,可以看出宋金神庙“舞亭”建筑格局与形制变革当有两种路径,两种形制的“舞亭类”建筑,虽然都具备祭祀演艺之功能,但其侧重点还是有差异的。以露台为基础发展演进而来的神庙舞亭,与金元时期神庙内出现的专门用于演剧的“标准型舞亭”极为相近,演出乐舞和戏曲是其主要功能(30)冯俊杰 :《古剧场与神系神庙研究》中认为,露台除了在节日期间演出歌舞和戏剧外,还有宗教仪式、朝贺及进表典礼、外交礼节、行政处罚彰显等功能;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14年,第13-14页。。而以与正殿紧密相连,甚至融为一体的“龟头舞亭”为基础,逐渐演进为与正殿拉开距离的专门演剧之舞亭,在成为独立的、专门的演剧的舞亭之前(“初始型舞亭”“发展型舞亭”),其功能当以祭祀仪礼为主,展演乐舞戏曲为辅,从以下几个方面可以看出:

首先,从“舞亭”之“舞”之本义看,“舞”与“巫”古音相同,故《说文解字》释“巫”为“女能以舞降神者也”。原始神职之所以称之为“巫”,也跟舞蹈有直接关系(31)詹鄞鑫 :《神灵与祭祀:中国传统宗教综论》,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272页。。从大量文献载录可知,古代乐舞的宗教功能大体分为祭祀之乐舞、降神之乐舞、礼仪之乐舞三项(32)詹鄞鑫 :《神灵与祭祀:中国传统宗教综论》,第274页。。可见,北宋神庙中初始形态的“舞亭”类建筑之功能当与此有非常密切的关联。

其次,此前发掘的5通北宋“舞亭”类(或曰“舞厅”“舞楼”“舞庭”)碑刻均为修建神庙记事时简单涉略“舞亭”修缮载录,并未发现有关“舞亭”的专门碑刻书写。新发现的泽州县西黄石村灵山神庙金承安三年(1198)《晋城县莒山乡成公管北六社创修舞亭记》碑刻(33)金承安三年(1198)《晋城县莒山乡成公管北六社创修舞亭记》,碑存山西省晋城市泽州县北义城镇西黄石村三官庙内,壁碑,正书,碑高57厘米,宽93厘米,侧宽13厘米,部分漫漶严重。,不仅加固了“舞楼”创修的证据链,更重要的是它是目前发现的首例以“创修舞亭记”而专门撰写的碑刻,显示出“舞亭”建筑在神庙中的重要性。碑载金承安年间庙宇修缮与以往修缮最大区别在于创建了专门用于祈祭的舞亭,神首倡议:“灵祠部下,生民之主。舞亭,祈祭之夈(“夈”同“斋”)。上无寸木,下无所止,每适祈谢,遇值阴雨,则移祀左右偏廊,甚缺钦崇之意。今幸正殿功毕,五道庙成,圣像粧绘完全,可不创修舞亭者矣?”明确指出舞亭当置于庙院中轴线、正殿前方之方位布局,且直言舞亭在神庙中为“祈祭之夈”的功用。

再者,审视这些北宋时期出现“舞亭”类建筑的神庙属性,我们会发现多数为与农业相关的神灵庙宇,尤其是雨神信仰神庙,且多处于山地丘陵,不易实施水利灌溉的区域。如汤王、后土、灵湫、九天圣母等神灵信仰,皆为各地祈雨辄应之神。只有沁县关侯庙北宋“舞亭”的创建略显突兀,但宋代以来,关公信仰功能由战争护佑兼为雨旸祈祷之神祇,故加号“英济”(34)萧轸《淳熙加封英济王碑记》言,襄阳太守王铢要求褒奖。遗英余烈,犹为千载之福泽,何其盛哉!《记》谓:“能御大灾,能捍大患者,祀之。”曰雨而雨,曰阳而阳,王之力也。疫疠不作,饥馑不臻,王之恩也。盗贼屏息,田里举安,王之阴骘也。淳熙十四年襄阳王公铢,谓王之有功于民,遂列其状,上之朝廷,以求加封褒崇,号曰“英济”。诰命以十五年十一月二十四日下。奉安之日,遐迩欢腾,老稚夹道,纵观举手加头,咸曰“非王之受其赐,民之受其赐也”。乾隆《解梁关帝志》卷三,第170页。又《宋史·艺文志》著录王铢《荆门志》十卷。,农业神格是其多重神格的重要组成之一(35)酒井忠夫、胡小伟 :《民间信仰与社会生活》,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182-187,258-261。。中国古代农业文明历史久远,“劝农” “重农”是历代王朝统治者制定国策的重中之重。故“以农立国”,最怕雨误农时,所以上古以来祈雨仪式便广泛盛行开来。对于中国北方农耕区域而言,对雨水的依赖程度则更高,故雨神崇拜影响更加广泛,且与这些地区自然地理气候密切相关,虽然有些地区(上党)水源充足,但多处于山间谷底,难以利用;虽年降水量充分,但难以遇到及时行雨。一旦降水不及时,可能将面对颗粒无收的境地,故这些地区雩祭文化遗存甚深。

古人祈雨的方式有舞雩、焚巫尫、作龙、厌胜术等(36)詹鄞鑫 :《神灵与祭祀:中国传统宗教综论》,第357页。。其中舞雩是最常用的祈雨方式,其主要形式是舞。原始宗教舞蹈有许多形式,据《周礼·乐师》载,有帗舞、羽舞、皇舞、旄舞、干舞、人舞等数种。其中与祈雨关系最密切的是皇舞,故《周礼·舞师》云“教皇舞,帅而舞旱暵之事”。《周礼·乐师》郑司农说皇舞是“以羽冒覆头上,衣饰翡翠之羽”(37)“翡翠”是一种水鸟,又名鹬。《说文解字》云“鹬,知天将雨鸟,故舞旱暵则冠之以祷焉”。类似的鸟又有鹳,《诗·豳风·东山》云“鹳鸣于垤”,郑注“鹳,水鸟也,将阴雨则鸣”。孔疏引陆机云“鹳,似鸿而大,……若杀其子,则一村致旱灾”。古人认为这种水鸟能预知下雨,因此用它的羽毛作成羽冠,用于祈祷甘雨,叫鹬冠。詹鄞鑫 :《神灵与祭祀:中国传统宗教综论》,第356页。。文献中亦多有“舞雩”方面的载录,如《周礼·司巫》曰“若国大旱,则帅巫而舞雩”(38)《周礼·春官·司巫》,《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816页。,《尔雅·释训》曰“舞,号雩也”,郭璞注云“雩之祭,舞者吁嗟而求雨”(39)郭璞注,邢昺疏 :《尔雅注疏》卷四《释训》,《十三经注疏》,第2591页。,《论语·先进》曰“风乎舞雩”等(40)刘宝楠 :《论语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475页。。

可以看出,神庙与“舞亭”的结缘是与神庙祭祀中一系列乐舞献演程序密切相关的。从祭祀形式看,主要是供馔献艺。供馔即为供奉美酒美食、奇珍异宝,给神灵敬献物质类祭品;献艺即为声色,给神灵敬献精神类食粮(展演乐舞戏曲),这些出现在北宋时期的神庙“舞亭”,尤其“初始型舞亭”与“发展型舞亭”建筑,其主要功能当为祭祀时进行舞雩的场所,敬奉神灵展演杂剧当退居其次。种种迹象表明,马寨村长兴岭汤王行庙宋碑中提到的“龟头舞亭”即为舞亭类建筑中的“初始型舞亭”,是为配合汤王行庙中舞雩活动而兴建的。

猜你喜欢

阳城县碑刻神庙
陕西清代神庙戏曲碑刻的保护与传播
阳城县民间社火舞蹈文化的调查研究
基于RS和GIS的阳城县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书之帕特农神庙
碑刻
河津市九龙山真武庙及其舞楼、碑刻考
博爱县大底村龙王五神庙舞楼
阳城县:“一一四四”开展“以案促改三服务”活动
阳城县设施蔬菜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印度“神庙”:保佑美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