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的四条教学策略

2020-07-04王雅芳

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 2020年5期
关键词:批判性思维能力阅读策略英语教学

王雅芳

【关键词】批判性思维能力;英语教学;阅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6009(2020)35-0070-02

批判性思维能力是一种基于充分的理性和客观事实来进行评价的能力,其中包含着分析、质疑、评价、批判的过程,可以说,批判性思维能力是独立人格的基础。英语阅读教学是批判性思维教育的一个有力的突破口。

1.突破传统教学预设。

传统的阅读课上教师一般会进行生词的解释和教学,然后通过多种不同的形式让学生读熟文本,接着会讲解一些重点词句,回答几个问题,阅读任务就算完成。长此以往,学生的阅读能力仅限于课内,只会在教师的引导下读,学生的思维能力受到严重压制。

以译林版初中英语教材中的课文An interview with an ORBIS doctor为例。教师应该将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作为备这节课的基础。例如,在文本导入环节———

T:Look at the logo of ORBIS and talk about your findings.

S1:There is an eye in the logo.

S2:There is a plane in the logo.

S3:I can see the plane flying around theEarth to help more people.

……

这一活动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观察logo,发现ORBIS的一些功能:logo中有眼睛,有架飞机,眼睛其实又可以看成是一个地球,而飞机努力想要完成绕地球一圈的飞行……在解读中,很多文本信息已经被提前挖掘出来,省略了教师逐字逐句的解析,这就是思维能力的体现,也是将课内阅读延展到生活中阅读的体现。当教师转换了阅读教学观念后,英语阅读课课堂会变得更灵动、更有层次,也更能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

2.巧用两种阅读形式。

“reading”的中文解释有两种,分别为朗读和阅读。朗读是一种出声的阅读方式,它是学生完成阅读的起点和基本功。阅读是从视觉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过程,它是一种主动的过程,是对理解、领悟、吸收、鉴赏、评价和探究文章的思维过程进行的有机整合。

在很多学生眼里,英语阅读是非常功利性的,阅读就是为了做题,所以英语阅读对他们来说没有一点乐趣。这是对英语阅读的非常狭隘的理解。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英语阅读意识和态度,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教会学生英语阅读的策略和方法,要让学生充分意识到英语阅读不仅在于理解,更是提升个人素养的过程,实现文化延续和发展的过程。面对不同的阅读文本或者同一文本的不同阶段和需求,是朗读还是阅读,非常有必要分清楚。

例如,课内阅读文本Seasons是展现四季之美的一首诗歌。在阅读这样的文本时,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大声朗读来发现诗歌的特点,发现诗歌的文字魅力。在引领学生寻找四季之美的过程中,需要每一名学生独立去理解、领悟和鉴赏,此时,教师应该指导学生细读,这不仅是一个评价和探究文本的思维过程,更是每个学生产生不同价值取向的过程。

3.抓住学生质疑契机。

英语阅读教学过程应该具有丰富性和生成性,允许学生个性张扬。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往往想要在45分钟的阅读教学中塞给学生更多的“知识点”,所以很多时候学生的质疑被认为是“插嘴”,遭到忽略甚至是批评。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抓住学生“插嘴”的契机,肯定学生敢于质疑的精神,并引导其他学生开展讨论。当每一名学生都能参与到讨论中并提出自己不同的意见时,他对自己观点的阐述过程就是积极思维的过程。

例如,在分析课内阅读文本Audrey Hepburn这篇人物传记时,笔者的课堂中就出现了一个不一样的声音:“Why did Audrey put all her efforts into charity in her last few years?”有学生不理解为什么在赫本那么有成就的时候,她却选择了去做慈善,这样不是放弃了出名、赚钱的机会了吗?这个问题看似与文本无关,像是一个“很傻很无知”的问题。一般来讲,教师可能会以“人各有志”来回答,但是聪明的教师完全就可以抛出这个问题,让学生进行头脑风暴。教师抓住学生质疑的契机,就是在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提供生根发芽的空间。

4.超越文本进行提问。

英语阅读中的提问,因阶段不同,意义和效果也会有所不同。问题引领是非常重要的阅读途径和手段,但由于教学时间和教学实际的矛盾,英语阅读的问题往往只是围绕理解文本而设计,问题过于浅显。

教师要特别注重通过读后延伸性问题的设计,也就是关注超越文本问题的设计,让学生的思维有机会在时间和空间这两个维度上作延展,去创造性地回答问题。通过读前显性问题、读中隐形问题的设计,学生对文本内容已经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此时通过读后超越文本问题的设计,可以帮助学生对文本内容作出自己的价值判断,更有利于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以课外阅读The Cock and the Monkey为例。

T:Please predict what will happen to the Monkey when winter comes. For example:1)How does the Cock feel in winter?Why?2)How does the Monkey feel in winter?Why?3)What do you think would happen to the Monkey?4)What would you like to say to the Cock and the Monkey?

这些超越文本问题的设计,让学生有合理的想象空间,学生的思维被激活,这就将英语阅读提升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从而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太仓市沙溪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批判性思维能力阅读策略英语教学
英语教学中对任务的几点思考
Cultivation of independent learning ability in English teaching英语教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
开展郊区初中学校英语课外阅读的实践与思考
非英语专业学生大学英语写作课程中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
巧用策略,“悦”读绘本
以阅读策略为导向的阅读教学
高职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
批判性思维能力在英语多文体阅读教学中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