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线上教学宜“放眼量”

2020-07-04孙进

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 2020年5期
关键词:教与学云端手段

孙进

“线上教学”和“云端学习”是以互联网为载体和手段的教与学活动,本来并非新生事物,而由于疫情防控特殊时期及“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要求,让它们成了几乎所有教师和学生都身处其间的普遍样态,各类网络学习平台竞相运行,各种在线学习课程纷至沓来,各项线上教学资源琳琅满目。

应该说,随着网络时代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核心形态,作为人类文明得以生生不息、迭代演进的终极力量———教育,应当也必须与这一趋势相融相生。“线上教学”对时间和空间限定的超越性,就长远来说,更符合人的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需要,未来甚至可能会取代线下教学,成为学习型社会、文化型社会与知识社会的主流的教与学方式。

就当下来说,线上教学必然成为线下教学的有益辅助与必要补充,这种趋向在疫情结束后的常态时期理应会更明显地加强。所以,对教育工作者而言,我们的视野应当不只停留在当前因延迟开学而“居家学习”的特殊阶段,我们的意识应当关注到这一阶段的线上教学可以提供更多的积累与契机,我们的理性应当更精准地分析目前线上教学的优势与不足,我们的实践应当探索如何实现改进完善的策略与方法……一言以蔽之,我们的格局应当是“风物长宜放眼量”。

而“聚焦当下”与“放眼风物”的同时,我们还要关注线上教学的这样几个问题:

人本性。教育教学是人为的,是为人的,这意味着无论何时与何种方式,线上教学要以人为本,既关注作为主体的学习者———学生,也关注主导者———教师。首先要注重学生学习的自律心和由此带来的愉悦感、获得感,使学习充满真趣;其次要注重教师教学的自主性与成就感,使教学充满灵性;更为重要的是,要突破线上因时空隔离而可能淡漠的师生情感交流的制约,要引导学生透过抽象的数字网络关注人性,尊重生命。

适切性。一是注意线下教学内容转化为线上教学内容的适切性,不能将线下教学内容全盘地、特别是不适合线上教学的部分都挪到线上,造成教学的低效与机械;二是注意教学手段的适切性,线上教学的手段更多元,如直播、录播、远程布置学习任务、在线测试、即时互动、留言讨论等,但具體到每一节课的教学中,教学手段的运用并非多多益善,而应因教学目标和内容而异,也因生而异,因师而异。

增益性。线上教学当然有线下教学无可替代的优势,要充分发挥,以形成对线下教学的弥补与延伸。如丰富的资源让学生可以更自主地汲取信息;多元的呈现方式可以营造更丰富立体的学习情境;教师不在课堂现场,学生可以更自由地表达观点与态度;线上讨论与“云会议”的场景,更有利于培养参与意识和民主精神;等等。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立足当下,着眼未来,佳期当可许,托思望“云端”。

(作者系南京市雨花台中学初中部校长)

猜你喜欢

教与学云端手段
楷书的教与学
AR技术支持下部编版教材的教与学
物理建模在教与学实践中的应用
让“预习单”成为撬动教与学的支点
在云端永生
云端旅行
战争允许一切手段
在云端
最不受欢迎的手势语
快乐手套 飞跃云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