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护理干预在四肢创伤骨折术后疼痛护理中的作用分析

2020-06-23林思静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40期
关键词:四肢状况骨折

林思静

(珠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人民医院 创伤外科,广东 珠海 519000)

0 引言

四肢创伤骨折在临床较为常见,主要致伤原因为坠落伤、摔伤、交通意外等,主要表现为骨折位置疼痛[1]。因受伤后骨折部位需承受较大外力,若不有效、及时治疗,易诱发关节性疾病,影响生活质量。四肢创伤骨折症状主要为疼痛,此为机体损伤的保护机制之一,也为正常反应和术后并发症。急性或持续性剧烈疼痛,往往会发生情绪低落、睡眠困难等状况,影响患者身心,不利于疾病恢复。所以,护理中需重点关注患者疼痛状况。已有报告指出[1],综合护理干预应用到四肢创伤骨折术后疼痛护理中,可显著缓解其疼痛,促进康复,但目前此方面报告较少。现纳入200 例四肢创伤骨折手术患者分组讨论此点,现如报告。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按护理方式分组讨论200 例四肢创伤骨折手术患者。患者均接受CT、X 线片等影像学方式进行检查得到确诊,表现为疼痛难耐、活动受限等症状。对照组:致伤原因:68 例交通意外伤,17 例坠落伤,10 例跌倒伤,5 例其他,受伤至手术时间3-11d,平均(5.6±0.7)d,年龄15-80 岁,平均(50.6±1.2)岁,女45 例,男55 例;研究组:致伤原因:69 例交通意外伤,16 例坠落伤,11 例跌倒伤,4 例其他,受伤至手术时间2.6-11d,平均(5.8±0.6)d,年龄16-78 岁,平均(50.8±1.1)岁,女46 例,男54 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病室定期通风,消毒,术后密切观察体征,监测血压,定时协助其翻身,处理异常状况,指导其饮食、术后用药,宣讲注意事项等。研究组接受综合护理干预:①心理护理:因术后患者功能恢复时间长,易发生恐慌、焦虑等负性情绪,护士需明确掌握患者心理状况,包含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针对性实施疏导,积极与其沟通、交流,多鼓励、关心患者,制定心理护理计划,缓解其负性情绪,真正的落实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耐心解答问题,满足其请求,建立和谐护患关系,消除其陌生感,协助提升治疗信心和依从性。②健康教育:讲解手术治疗的必要性和目的,以及效果、注意事项等,指导其自我护理,列举以往治疗成功案例作为病例。③饮食指导:告知其术后饮食方案,主要食用易消化、清淡类食物,禁煎炸、油腻类饮食,保证营养均衡,定量定时进餐,勿过饱过饥。④观察病情:密切观察患肢活动、感觉、末端血运等状况,掌握其主观感受,出现异常及时处理,特别是患肢是否发生肿胀,发现异常,及时实施消肿干预,降低深静脉栓塞。⑤功能锻炼:指导其做康复锻炼,早期运动量较小,伸展关节,后期缓慢加大运动强度和训练时间,患者耐受则可。定时按摩患肢,加快血液循环,促进功能恢复。并指导患者使用拐杖,强化训练步态,待期功能恢复后,适当负重。⑥疼痛护理:因骨折后,患者疼痛感强烈,各护士需协助缓解疼痛,评估疼痛程度,按照其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实施疼痛教育,提升认识,并根据其疼痛程度止痛,如按摩、转移注意力、药物干预等,药物包含奇曼丁、凯纷、疼爱、丁丙诺非透皮贴等,必要时可联合药物进行镇痛,给药后,主动询问其主观感受,评估疼痛状况,记录疼痛强度、疼痛部位、疼痛时间等,用镇痛泵干预,一般术后转入普通病室则需使用镇痛泵,在镇痛过程中,也需观察导管,若出现漏液、分泌物、穿刺位置红肿、导管扭曲或受压等,需及时处理,并加强巡视,确保液体顺畅,出院前,按照疼痛状况制定给药计划,明确告知其疼痛难忍时,及时就诊。⑦出院指导:做好健康教育,包含出院后注意事项、锻炼重要性和锻炼方式、锻炼强度等,登记各项资料,定期随访,掌握其病情恢复程度。

1.3 指标判定。术后回病房时、术后1 d、2 d、3 d 时用NRS 数字评分法评估患者疼痛状况,包含0-10 分,分值越低越良好。用我院自主护理满意度问卷表调查此次护理满意度,包含护理技术、沟通技巧、服务态度等方面,各项分值为0-100分,让患者根据自身所接受的护理服务进行评判,调查前需向患者强调勿偏带个人色彩。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3.0 进行数据分析,NRS 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等计量资料采用均值±标准差(±s)表示,用t 检验,若P<0.05,则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NRS 评分。术后回病房时,组间NRS 评分比较(P>0.05),术后1 d、2 d、3 d 时,研究组NRS 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比较NRS 评分

组别 例数 术后回病房时 术后1 d 术后2 d 术后3 d研究组 100 6.45±0.35 4.21±0.28 3.02±0.35 2.02±0.62对照组 100 6.46±0.37 5.68±0.35 4.65±0.42 3.85±0.61 t - 0.1963 32.7965 29.8143 21.0400 P - 0.8445 0.0001 0.0001 0.0001

2.2 护理满意度。研究组护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比较护理满意度评分

表2 比较护理满意度评分

组别 例数 护理技术 沟通技巧 服务态度研究组 100 81.32±1.32 82.68±2.35 86.32±1.25对照组 100 72.35±2.66 73.36±1.25 69.25±2.32 t - 30.2069 35.0143 64.7739 P - 0.0001 0.0001 0.0001

3 讨论

骨折多因人体遭受意外伤害而造成,其身体部位出现一个或多个骨折,多发于人体上下肢,具有突发性[2]。一旦出现骨折,需及时诊治,反之则可能导致后果不可逆,甚至致残。现多给予手术治疗,虽可获得良好疗效,但术后仍然会发生疼痛,为改善此点,确保术后恢复良好,近年来,医学界重点强调在护理中重视疼痛干预。多种因素可诱发疼痛,主要包含麻醉因素、手术因素、疾病因素等,因疼痛存在较大主观性,所以患者年龄、所处环境、文化因素、社会等均会影响其疼痛。目前,疼痛已成为影响病情的五大体征之一[3]。所以,护理中重视疼痛干预对其心理、生理变化均有影响。本研究中研究组患者接受综合护理干预,此为系统性护理模式,可满足其需求,确保各护理环节连贯性,全方位监测病情,提高护理质量。结果显示,研究组NRS 评分、满意度评分等均优于对照组,表明综合护理干预对患者术后疼痛缓解作用较明显,笔者认为其原因为,在重视镇痛的状况下,从患者心理、饮食、健康教育等方面着手,达到从多个方面消除疼痛因素的目的。

综上所述,综合护理干预对四肢创伤骨折术后疼痛有明显缓解作用,利于改善护患关系。

猜你喜欢

四肢状况骨折
王阿姨骨折康复记
不可忽视的“一点点”骨折
声敏感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调查
跟踪导练(四)
跟踪导练(四)
2019年中国国际收支状况依然会保持稳健
跟踪导练(四)
伤筋动骨怎么破
伤筋动骨怎么破
安全感,你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