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审计专业课程改革思路探析

2020-06-22肖侠

读天下 2020年13期
关键词:审计学应用型课程改革

肖侠

摘 要: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国经济取得了长足性的发展,经济社会各方面的发展都离不开应用型人才的贡献。伴随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对于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审计专业作为综合性较强的学科,涉及会计、税务、财务、风控等方面,要求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较高。审计专业课程设置上,如何培养出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是当前高校面临的突出问题。当前,我国高校在审计专业课程教学方面还存在着审计专业课程建设指导思想模糊、审计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审计专业课程理论知识占比过大、审计专业教学方式方法单一及考核不合理等一系列的问题,必须要求我们在明确审计专业课程设置指导思想、完善专业课程教学体系、扩宽审计教学视野、优化教学模式及审计专业考核方法等方面不断完善当前的审计专业课程改革,以保证高校可以培养出素质高、综合能力强、符合社会需求的应用型审计专业人才。

关键词:应用型;审计学;课程改革

当前,伴随着会计制度改革和审计制度的不断完善,审计对象不断复杂化、国际化,审计难度越来越大,对于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审计人员需要熟悉了解会计、财务管理、税法和经济法等相关内容。我国高校大部分审计专业课程设置还是遵循原有理论课程学习为主,实践教学为辅的传统模式,这样的模式限制了学生的发散性思考能力和扩展专业能力,很难能够适应当前审计发展的新趋势。为此,必须不断强化审計专业课程的改革力度,有利于使学生成为跨学科的应用型审计人才。

一、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审计专业课程发展现状

根据前期调研发现,当前大部分高校在设置审计专业课程的出发点是为了推动和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培养具备相关审计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具有较强创新性精神的德智美体劳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在课程设置方面,以本科阶段的教育为例,大多数高校的培养计划包括通用类教育理论课、审计专业基础理论通识课、审计专业主干课三个方面,部分院校在教学后期会加入实践教学课程和实习教学课程。通过调研的5家省级财经院校发现,通用类教育理论课主要是包括马哲思政类课程、大学英语类课程、高等数学类课程等,确保高校各专业学生接受平等的通用类教育理论课程。审计专业基础理论通识科主要包括管理学、会计学、审计学基础、西方经济学等较为基础的经济类管理类课程。审计专业主干课主要包括内部审计基础、内部审计实务、内部控制学等专业性较强,具有较强审计专业方面知识的课程。

审计专业课程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也体现了一些新的特点。首先,部分院校的审计专业课程设置,更倾向于注册会计师审计方向,通过大量的实践案例教学安排,培养出更加适合会计师事务所的专业性审计人才。其次,高校围绕审计服务的不同的主体进行相关学科设置,例如政府审计、民间非营利机构审计、IT审计等课程,通过学习不同类别审计主体和审计方式方法的不同,让学生多维度多角度的了解审计理论知识和实践案例,为学生以后的理论学习和实践工作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再次,伴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审计工作的开展更多地需要信息化手段完成,在高校学科培养计划方面,部分高校加入信息系统管理、会计电算化、计算机应用技术等一系列的课程,在保持审计专业性课程学习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审计工作方式方法的学习。最后,当前跨国公司会计舞弊事件频发,事件或多或少牵扯审计人员,为了尽量避免审计人员陷入财务舞弊旋涡,高校也在不断加强审计人员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在学生拥有高水平的专业审计知识同时,还应具备较高的职业操守和诚实守信的道德品格。

二、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审计专业课程改革的重要性

当前,审计专业课程尤其是主干课程,学生普遍反映“难学”,授课老师们反映“难教”。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审计专业课程理论性太强,实践性不足。对于尚未接触实际工作的审计专业学生而言,直接背诵记忆审计各种理论尚且可以,一旦面对审计实际案例,就很难很好地完成相关课程作业和考试,导致部分学生专业素质不过关,进而影响学生的毕业进度。所以,必须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加强审计专业课程改革,使得枯燥的审计理论知识变得更加生动易懂,可以让学生学习时得以融会贯通,提高学生的审计学习能力,也有助于学生顺利地完成学业。

伴随国内外经济的变化,对于专业审计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在过去人们的印象中,审计工作更多的是负责企业的账务处理、审计和监督等单一职能,而实际上企业更需要审计工作服务企业的整个运转流程。相对应的是当前审计工作者普遍缺乏全面的审计专业知识和能力,传统的审计学课堂教育确实无法满足当前对于审计工作开展的要求,尤其是对于审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方面更是匮乏。因此,必须对于审计专业课程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以满足当前经济社会的发展对于应用型审计人才的需求。

根据笔者的前期调研发现,当前企业对于审计专业毕业生的要求越来越高,由于审计工作的特殊性,需要丰富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相结合。企业对于应届毕业生的录取意愿进一步降低。只有通过审计专业课程的改革,通过设置更加合理的审计课程,才能够符合当前用人单位的需求,在丰富的理论教学基础上,增加实践教学环节,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操作能力,通过多渠道、多方式,完善审计专业课程改革,以期能够满足当前用人单位的需求,对于社会、企业、高校及学生各个方面具有突出的贡献。

三、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审计专业课程存在的问题

(一)审计专业课程建设指导思想模糊

课程建设指导思想是学科建设的核心,明确课程建设指导思想有利于学科建设理念的确立、人才培养的定位等。高校审计专业的课程设置一般分为专业化课程设置和通用化设置两种。专业化设置就是为了培养类似会计师事务所需求的专业化审计人才而设置的课程。通用化设置就是满足众多服务对象的全面的审计课程设置。然而,部分高校的审计专业课程建设指导思想模糊,一方面希望通过培养专业性的审计人才来符合会计师事务所的人才需要,同时又希望可以满足各类服务主体的需求。在课程设置上,无法形成精细化管理,导致指导思想缺失。审计专业课程指导思想的缺失,容易造成在专业化与通用化之间摇摆不定,造成学生学业压力加大,影响学生的学习进度。

(二)审计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

审计专业作为一项内容广泛的综合性学科。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在课程设置方面,不仅仅是需要针对报表审计或者年终结算审计,还需要针对众多的服务对象,提供日常的内部控制管理审计及专项审计,当前的课程设置限制了学生的审计知识面,同时也让学生对审计专业的认识造成偏差,不利于学生审计专业知识的学习。同时,社会已经进入“互联网”时代,需要通过更多的现代化、信息化的手段完成日常的审计工作,但是当前大部分高校的审计课程设置还缺乏对于大数据和信息化审计的相关课程,导致学生很难适应当前审计的新趋势。

(三)审计专业课程理论知识占比过大

审计作为一项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审计理论的学习是成为高素质审计人才的基础,但是,高校过于重视理论知识的教学,忽视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一般高校都会在高年级设置审计实践任务,但是大部分高校实践学习过程流于形式,很难让学生接受系统性的审计实践活动,导致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实践经验不足,很难满足用人单位的招聘需求,对于学生整个职业规划也造成了不利的影响。

(四)审计专业课程教学方式方法过于单一

根据前期调研发现,当前审计专业的课程教学还是以课堂教师灌输性教学为主的方式,虽然这种教学方式可以有效解决学生审计理论基础薄弱的问题,但仅仅通过这种说教式的教学模式,很难培养出符合社会、企业需要的应用型审计专业人才。由于审计专业的特殊性,它更强调的是人员的理论和實践相的结合能力,虽然现有课程有部分实际案例,但是仍然无法满足当前教学的变化。除此之外,由于审计专业的部分理论晦涩难懂,仅仅通过单一的说教教学,使学生很难真正的掌握审计知识,甚至部分学生产生了畏难情绪,无法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

(五)审计专业课程考核不合理

高校审计专业课的课程考核,还是以课程试卷考核为主,以应试教育的思想来考核审计专业的课程,缺乏审计实践的考核,形成了学生最后突击背知识点以完成审计课程考核的现象。审计专业课程年终考核的不合理,无法真正的考核学生的审计专业知识的掌握能力,造成了“重理论,轻实践”的学生审计专业课程的学习观,也无法使学生了解自身审计实践能力的实际程度。

四、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审计专业课程改革的优化路径

(一)明确审计专业课程设置指导思想

高校需要根据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合理确定审计专业课程设置的指导思想,明确审计专业课程的设置是为了培养什么类型的人才这一核心问题。通过审计专业课程设置指导思想的确立,可以更好地明确培养人才的目标,也有利于教师授课和学生学习的开展。以山东某财经高校的审计专业为例,该校就是以培养专业性人才为主,以为会计师事务所输送高素质的审计人才为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更多地以注册会计师中的审计课程为教学基础,得到了社会和企业的一致好评,也更有利于学生明确职业规划目标。

(二)完善专业课程教学体系

高校在审计专业课程的设置过程中,在保证审计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应该更加丰富学生实践课程的教学。改变原有“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体系。通过与大型集团企业、事务所联系,以外聘审计专业教师的方式,增加学生的日常实践案例教学,让外聘专家传授给学生更多的审计实践经验,丰富学生的实践知识能力,也让学生可以接触到当前最为先进的审计工作。

(三)丰富审计专业教学课程设置,拓展审计视野

当前,很多学生还认为审计是报表审计或者年终审计。高校通过设置丰富的选修课课程,让学生可以接触到更加丰富的审计类型。高校应该符合社会发展的潮流,开设大数据审计、IT审计等新型审计课程,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审计形式和审计主体,也可以更好地为审计对象进行服务。同时,高校也可以引进相关审计软件课程,通过互联网思维来不断拓展学生的审计视野。

(四)优化教学模式,完善审计专业课程改革

为了改善当前审计专业教学以说教式为主的方式,高校应该积极地进行教学模式优化,完善审计专业课程的改革。在理论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说教+案例”的教学的方法,不局限于书本上的审计案例知识,通过信息化手段,搜索更多经典的上市公司审计案例,通过这些实际的案例,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吸收审计理论知识。在审计实践活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模拟教学的方法,授课老师可以根据审计相关流程,通过对一家公司会计、财务、造价等相关业务节点的分析,让学生分组完成对公司的审计工作,学生通过亲身实践的方式来加强对于理论知识的巩固,也有利于学生进入社会后参与审计工作的动手实践能力。

(五)优化审计专业考核的方法

为了更好地让学生学习审计专业知识,要优化审计专业考核方式方法,通过形成“理论知识考核+应用实践能力考核”的方式,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审计相关知识。教师要打破原有单一试卷的考核方法,通过随堂审计应用实践能力分析的考核方式,可以更好地衡量学生对于审计专业知识的掌握能力。

五、 结语

总之,当前对于应用型审计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对当前审计专业的课程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高校必须从优化教学模式、明确课程设置指导思想、完善教学体系、丰富课程设置和优化课程考核等多方面进行课程教育改革,以期能够培养出更多的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的审计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田玲.浅谈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审计教学改革[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19(2):3-6.

[2]许宇.基于应用导向的本科审计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会计之友,2019(10):22-23.

[3]訾克辉.浅谈高校审计人才培养的应用分析研究[J].学习月刊,2018(12):23-25.

[4]王先国.审计专业教育综合改革问题研究[J].中国内部审计,2018(2):9-10.

[5]李斌.对审计学学科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关系的思考[J].高等财经教育研究,2019(4):55-57.

[6]谭文泰.新形势下审计与本科审计专业课程建设的思考[J].高等财经教育研究,2018(10):23-25.

[7]马爱民.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的现实依据和解读分析[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1):3-6.

[8]王东娥.提高高校审计现代化教学管理水平若干意见[J].当代教育,2018(8):31-32.

猜你喜欢

审计学应用型课程改革
应用型本科院校机械控制工程实验教学改革实践探索
产业教授融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现路径
对审计学专业建设的思考
基于应用型本科建设的审计学教学改革研究
新形势下高校《审计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基于创意的对口单招色彩课程改革突破点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广西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成立
应用型本科高校《旅游文化》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