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输血安全管理在普外科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

2020-06-22陈晨

中国卫生产业 2020年5期
关键词:消化道出血普外科

陈晨

[摘要] 目的 分析输血安全管理在普外科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7年4月—2018年7月该院收治的86例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摸球法分为对照组43例进行基础性管理,观察组43例主要为输血安全管理,对比两种管理方式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管理方式下医患矛盾和流程混乱等状况显著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医生理论评分以及技能评分均高于对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管理落实度以及操作流程度显著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普外科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输血安全管理时可有效降低不良状况,有应用价值。

[关键词] 输血安全管理;普外科;消化道出血

[中图分类号] R45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20)02(b)-0042-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application of safety management of blood transfusion in patients with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in general surgery. Methods A total of 86 patients with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admitted in the hospital from April 2017 to July 2018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43 cases) for basic management,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43 cases) mainly for blood transfusion safety management. The effect of management method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doctors and patients and process confus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The theoretical scores and skill scores of the doctors after the intervention were higher than those before the intervention(P<0.05); the degree of implementation of management and the degree of operation flow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The safety management of transfusion safety for patients with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in general surgery can effectively reduce adverse conditions and has application value.

[Key words] Safety management of blood transfusion; General surgery;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外科手術为消化道出血的重要治疗方式。患者术前、术后各个环节均需进行输血,但输血也存在较大风险,需采用有效方式干预,降低输血风险。现阶段常规性管理更为重视对医生培训等基础性管理,但效果有限。有分析指出,在基础性管理上强化输血安全管理时,由于更为重视对各安全输血步骤进行制度化规定,同时管理过程更为人性化,因此对提升输血整体安全性有重要作用[1]。为有效控制输血风险,提升管理质量,现选取该院患者为研究对象,主要分析安全管理方式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4月—2018年7月该院收治的消化道出血患者86例,其中对照组43例,男23例,女20例;年龄21~68岁,平均年龄(43.18±5.61)岁;观察组43例,男22例,女21例;年龄22~68岁,平均年龄(43.23±5.72)岁;其中医生共24名,男3名,女21名;年龄23~35岁,平均年龄(28.16±1.52)岁,所有医生均为本科及之上学历,患者基础性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主要进行基础性管理,所有医生需均进行培训,组织专家讲座和输血知识问答培训。同时优化管理流程,通过固定管理流程提升患者整体管理效果。

观察组则为输血安全管理。在安全管理中,该院建立三级管理组织结构,主要为医院输血管理委员会、输血可和科室管理小组,并为每位医生制定自身职责。由于主管院长直接负责输血管理委员会,且该机构为全院最高管理组织机构。管理部门可对临床输血工作中突出科室进行奖励,对问题科室由于批评。

制定工作制度和岗位职责,进行标准化操作确保输血安全、规范。所有操作必须遵守卫生部《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同时对储血和配血等进行核对,确保准确无误。输血科室内所有人员必须参加卫生局数学专业培训,取得上岗证之后方可进行操作。

输血制度。完善输血操作流程,依据确认根本风险,制定完善操作流程指导,并需对输血操作流程和术中配血流程以及大出血患者抢救流程,不良反应处理流程进行严格管理,处理好交接班制度。所有程序均需有严格制度约束,通过此种方式提升管理有效性。

强化输血病历管理,防范输血所引发的医疗纠纷。住院病历质量为医疗质量重要部分,充分体现出医院、科室医疗水平。首先参照医院等级检查内容,对输血病历质量进行检查,同时制定检查单。输血科医师在病历检查时,依据输血病历制定判断病历是否合格,并将病历内各种问题采用书面方式反馈至科室,要求尽快进行改善。

1.3  观察指标

①对比两种管理方式下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其中主要分析医患矛盾、投诉、流程混乱。②对比医生不同管理方式下输血知识掌握度,其中主要分析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总分为100分,得分越高操作技能和评分越高。③对比两种管理方式下安全管理落实度、操作流程度评分。其中主要以管理部门评分为主,总分为100分得分越高操作和落实越好。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5.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频数和百分比(%)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分析管理中各种不良状况

对照组:医患矛盾4例、投诉2例、流程混乱2例,不良反应率18.60%;观察组:医患矛盾1例、投诉0例、流程混乱1例,不良反应率4.65%。

观察组管理方式下医患矛盾和流程混乱等状况显著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0.043,P<0.05)。

2.2  分析医生各种管理方式下输血技能评分

干预前:理论评分(63.25±3.16)分,技能评分(65.16±2.61)分;干预后:理论评分(74.61±5.16)分,技能评分(85.16±4.62)分。

干预后医生理论评分以及技能评分均高于对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311、24.716,P<0.05)。

2.3  对比不同管理方式下操作流程度和制度落实度

对照组:操作流程度(78.42±5.16)分、管理落实度(76.52±4.54)分;观察组:操作流程度(85.16±4.21)分、管理落实度(87.64±3.64)分。

观察组患者管理落实度以及操作流程度显著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443、10.114,P<0.05)。

3  讨论

急性消化道出血为内科临床多发性消化系统疾病,主要指屈氏韧带之上和胃、十二指肠、胆管病变所引发的的出血[2-3]。临床治疗过过程中均需进行输血,补充患者血容量,但在输血过程中存在较多风险,对手术较为不利因此需采用有效方式进行管理,提升输血安全性。

该次输血管理中主要分为常规性输血管理和安全管理。常规性管理仅从医生培训和常规性监督入手,通过此种方式有效提升患者整体治疗效果。但由于管理方式和流程问题使得整体管理效果有限,在安全管理中更为重视管理流程和制度,从多个方面入手提升输血整体安全性[4]。首先成立三级管理部门,且最高管理人员为分管副院长,通过此种方式可有效提升管理的权威性。下设输血科主要为负责日常管理监督,并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有效意见。最底层部门为各个科室,主要负责人为科室主任。在此种管理方式下,所有输血操作均需严格依照制度要求,并对各种不良状况进行分析,制定有效干预方式。同时为提升管理有效性,更为重视病历管理。定期委派专人对病历执行状况进行监督,通过此种方式控制护患矛盾[5]。分析病歷问题出现原因时发现,多数为管理疏忽,等人员原因。因此该次管理中国为提升病历管理质量,对病历分析和评价以及问题反馈也采用制度方式进行固定。由于所有流程和步骤均有既定程序,可有效降低人员疏忽所引发的问题。输血制度完善,分析发现在常性制度管理中,更多为考核制度和操作要求制度。在该次输血制度完善中,不仅要求医生需掌握输血操作技能,同时也需掌握血液保存和质量分析以及不良反应控制等技能。同时所有操作方式和反应方法,均通过制度方式进行固定,因此患者血型等基础性信息得到有效核对,患者出现不良状况时也可于最短时间内得到有效干预。

该次研究中发现,各种矛盾均得到有效控制。出现此种状况主要和安全输血管理中,更为重视管理流程有关,所有操作顺利均符合要求[6]。同时也有分析认为输血安全管理干预方式下患者生命状况变化时发现,通过安全管理,患者体温和心率均更为平稳,血压也更平稳,出现此种状况和安全管理流程更为全面有重要关系。由于安全管理中对风险分析更为全面,同时更为重视患者核心利益,因此整体生命状况更为平稳[7]。同时分析不同管理方式下医生技能掌握状况时发现,通过安全管理,医生整体操作技能和理论知识掌握度评分均更高。出现此种状况主要为在安全管理中不仅重视为医生进行技能培训,同时也要求所有培训人员均需通过考核,通过此种方式有效提升培训质量。对比不同管理方式下制度落实状况和操作状况可知,观察组患者管理落实度以及操作流程化评分明显更高(P<0.05)。分析可知,由于安全管理中度流程更重视,同时也更为重视制度落实,因此患者操作流程化更高。

综上所述,为普外科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输血安全管理时可有效提升医生技能,控制不良状况,有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汤辉.合理使用成分血在上消化道出血输血治疗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7,10(30):155-156.

[2]  刘伟.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输血方法的选择与预后相关研究[J].当代医学,2018,24(27):13-16.

[3]  马盛余,钱昱霖,梁定伟,等.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输血治疗及其疗效评估[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62):151-152.

[4]  代建华.消化道出血患者大量输血后PT、FIB、Na+、K+指标观察[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18,5(7):1013-1015.

[5]  廖锡群,吴小肖,陈荣珠.输血安全管理在普外科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8,37(1):2319-2323.

[6]  宋佩,姜源.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应用限制性输血方案对预后的改善[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8,23(1):69-71.

[7]  冉艳,袁学兰.Blatchford评分对老年急性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输血、再出血、干预和死亡的预测价值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7,33(2):48.

(收稿日期:2019-11-21)

猜你喜欢

消化道出血普外科
精细化管理在普外科引流管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普外科胃肠减压术后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
微信在小儿普外科护理单元管理中的应用
普外科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观察
普外科手术治疗胆源性急性胰腺炎的时机及效果研究
围手术期护理在普外科患者中的具体运用
探讨危重病患者并发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和治疗对策
血管造影诊断与介入治疗在消化道出血中的应用价值
探讨晚间护理干预对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影响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消化道出血临床治疗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