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生本理念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2020-06-22高亚玲

广西教育·A版 2020年5期
关键词:以生为本高效课堂小学数学

【摘要】本文论述以生为本理念下的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构建途径,认为教师可通过创设情境、对比新旧知识、绘制知识树等方法进行数学概念高效教学,由点及面、由浅入深地进行课堂提问从而刺激学生思考,通过变式训练给学生增加运用知识的途径,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发展他们的空间思维。

【关键词】小学数学 高效课堂 以生为本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05A-0133-02

构建高效课堂是所有教师一直以来不断追求的教学目标,但在实际操作中仍然存在诸多误区,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要及时转变观念,从导学、讲学、练习等多角度构建新型课堂,从学生的诉求出发,以求学生能够基于自主、理解、探究在高效课堂中多元发展。

一、高效解读核心概念

数学概念是数学学习的基础。要想构建以生为本的高效数学课堂,教师可以适当地“以学代教”,让学生自主探究概念的产生,总结概念内涵。

(一)情境辅助

情境教学法指教师借助多媒体技术、讲故事等还原教学场景,并将数学概念、方法渗透其中。由于学生在授课前基本处于“空白”状态,教师在课堂导入时应着力创设情境、分析具体做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同时促进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实现学以致用、深度学习。

为了让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发挥最大效用,教师不仅要追求素材的合理化,更要抛出由浅入深的问题制造悬念,调动小学生的数学思维。以教学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24时计时法”为例,教师可以设计这样一个数学小剧场:星期一的早晨,小张问小王为什么昨天没有在约好的时间到达指定地点,不料小王却说没来的人是小张。然后提问学生:“已知两个人约定的时间是7:00,而且两个人确实都到了指定地点。大家能想到为什么两人没有碰上吗?”学生做出相应的回答,即两个人因为没有说清楚是上午还是下午产生了误会。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思考除了说明上午下午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这样就能够顺理成章地引出24时计时法,同时让学生初步了解其与12时计时法的不同,便于后续讲解两者的转化方法。

(二)对比知识

基于学生理解能力、接受能力、转化知识能力弱这一事实,教师在解读数学概念时要着重引导学生进行对比分析,把疑点讲透。以教学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乘法的初步认识”为例,教师可以通过一道简单的例题来阐明乘法与加法的关联:小明买了两个橘子、两个苹果和两个梨,小浩买了三个橘子和一个苹果,请问两个人分别买了多少个水果?在听教师讲解乘法的定义之后,学生可以列出乘法式子计算小明买的水果数量。但也有部分学生没有真正理解乘法的含义,计算小浩买的水果数量时也误用乘法。这时教师再让学生用加法计算,学生发现两次计算的结果不一样,明确小浩买的水果数量不能用乘法计算,进而加深对“相同数字连加才能转化为乘法”这一原则的理解。通过这样对比新旧知识,小学生充分理解乘法的含义,避免对乘法的应用范围产生困惑,大大提升了教学效果。

(三)绘制知识树

小学生学习数学概念时很容易陷入死记硬背的误区,这样不仅违背了数学学习的初心,而且不利于学生真正掌握知识。采取绘制知识树的方式,能够将繁杂的概念清晰明了地展示出来,同时可以更方便地阐述知识之间的关联,加强学生在课堂中领会数学概念的效果,为学生后续的高效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动脑自主补全或绘制知识树。

二、课堂提问有效激发思考

(一)由点及面,發散思维

落实高效课堂,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某一道题、某一个知识点,还要引发学生举一反三。以教学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笔算除法”为例,学生会接触到商中间有0和商末尾有0这两种特殊除法。为了让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教师可以先阐述“0除以任何数都为0”这一概念,让学生明确0在商中的占位作用。之后,教师再给出106、160两个数,让学生同桌之间模仿教师给出的数字组,分别给对方出题,分别计算它们除以2的结果。通过这样由点及面,能够将“0除以任何数为0”这一概念推广到“商中某一位为0”时的除法计算,达到事半功倍的高效授课效果。

(二)由浅入深,层层递进

由点及面法是知识分类的体现,只需让学生明白核心概念,再加上掌握映射的途径,就能够解决某一类问题。除此之外,构建高效课堂还有另一种关键举措,那就是采用问题串的方式。一方面,层层递进的问题能够将知识的多种维度充分展示出来,带领学生完成从认知到运用、从局部到整体的学习过程。另一方面,问题串是训练学生数学思维的重要载体,随着问题难度逐渐加大,学生能够自主思考,达到深入理解知识、熟练运用知识的目标。因此,数学教师在构建高效课堂时,应当依据知识结构合理安排问题,确保问题有效、有层次、有深度。

三、变式训练增加应用途径

(一)一题多解,活跃学生数学思维

启发学生从多种思路解题,能够促进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调动尽可能多的知识储备,同时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例如,在学习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分数的意义”这一章节后,教师可以出示这样一道例题:工人们正在修一条长为1000米的公路,已知前三天一共修建了20%,问修完这条公路还要多久。这道题的解题方法很多,大致分为两类:第一种是学生普遍用得比较多的方法。根据工作效率=[工作量工作时间],工人每天可以修建[]  ,即还需要时间为:(1-20%)[÷][] 。第二种是根据分数的意义进行解答: []-5。除此之外,利用分数的意义还可以列出不同的式子。通过一道题,教师可以阐明多种数学思维、方法,因此,数学教师可以运用一题多解来构建高效课堂。

(二)一题多变,增强知识迁移本领

将一道题的条件或问题改变一下,看似换汤不换药,却能够让许多小学生感到迷惑,这是学生学习的深度不够且不具备知识迁移能力导致的。数学教师可依据学生特点,在课堂讲解过程中改变例题呈现形式,通过“头脑风暴”让学生真实掌握解题技巧。

四、动手操作提升空间思维

动手操作是小学生亲身感受数学的重要方式,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能够为学生创造合作学习的机会,挖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数形结合能力。教师在设计动手操作课时,可以先抛出具体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并让学生带着猜想和疑惑进行操作,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例如,在教一年级学生加法的概念时,教师可以设计“摆一摆”“数一数”的活动,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引导学生将组内成员的铅笔、橡皮等同类物品放在一起,然后通过数数的方式得出加在一起的结果。通过合作、动手操作,小学生不仅能够初步理解加法的含义,而且可以从学习中获得快乐和动力。

又如教学六年级“圆的周长”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组,引导学生测量和计算圆形物体的周长。每个组一半的成员测量圆的直径并用公式计算周长,另一半成员借助细绳和尺子直接测量周长,最后对比不同操作得出的结果。这样能够让学生对圆周长的公式记忆更加深刻,并且促进学生感受数学的奇妙及其带来的便利。

小学数学教师落实高效课堂,要全方面、多角度地考察学生特点,一方面帮助学生完善知识体系、形成严谨细致的数学思维,另一方面解放学生的天性,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参与知识的建构、应用等环节,学到真正有趣、有用、有深度的数学知识。

【参考文献】

[1]陈秀群.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构建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路径探索[J].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2017(14)

[2]周娟.“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优化路径探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6(12)

作者简介:高亚玲(1982— ),女,回族,一级教师,大学本科学历,研究方向:小学数学教学。

(责编 刘小瑗)

猜你喜欢

以生为本高效课堂小学数学
“生本教育”理念下高中有效体育教学模式探索
论强化基础 突出能力 塑造品格的职教语文教学新模式
浅谈初中班主任如何“以生为本”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如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