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用于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分析

2020-06-21官雪娟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0年6期
关键词:麻醉效果超声引导

官雪娟

【摘 要】 目的:探究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用于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58例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手术患者,分为两组,29例给予0.3%罗哌卡因麻醉者作为对照组,29例给予0.5%罗哌卡因麻醉者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麻醉完善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麻醉起效时间、运动阻滞恢复时间与镇痛持续时间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6.9%,低于对照组的20.7%;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中给予高浓度罗哌卡因麻醉处理,其起效更快,麻醉维持时间更长,具有较高的镇痛效果,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 不同浓度罗哌卡因;超声引导;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效果

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在临床上属于常见的麻醉方式之一,通常应用在上肢手术疾病中。这种麻醉效果较好,具有较高的成功率,在超声引导下给予麻醉处理,能够显著提高麻醉效果,并且患者不良反应较少,创伤小[1-2]。在这种麻醉处理中,主要应用的麻醉药物为罗哌卡因,其药物毒性较低,维持的时间较长,具有较高的镇痛效果。不同罗哌卡因药物浓度呈现出不同的麻醉效果,需要对其加以研究分析,以便选择合适的药物浓度,促使麻醉效果的提高。在本次研究中,对58例患者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58例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手术患者,均在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入选。分为两组,29例给予0.3%罗哌卡因麻醉者作为对照组,29例给予0.5%罗哌卡因麻醉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中,男性与女性患者分别为16例、13例,年龄为24~65岁,平均为(43.6±3.2)岁。观察组中,男性与女性患者分别为17例、12例,年龄为25~66岁,平均为(44.2±3.6)岁。基础资料对比中,两组具有可比性。排除标准:凝血功能障碍者、麻醉药物过敏者、患肢神经损伤者、穿刺点感染者、其他脏器功能障碍者等。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超声引导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处理,需要将患者送入手术室后,对其心率、血压、脉搏等指征进行常规检查,对其数据进行监测。并取患者平卧位,给予麻醉处理。根据医嘱选择静脉注射咪达唑仑2mg,告知患者将手臂呈现自然摆放状态,并尽量放松身体。并给予超声系统辅助引导,对肌间沟臂丛神经进行扫描,了解前斜角肌外部下方圆形低回声神经干,移动超声探头了解患者实际情况,能够取得臂丛中间部位作为超声图像,并将注射针头、延长管与注射器等物品与超声连接,随着超声探头外部进针,并根据超声引导对进针角度与深度进行合理调整。需要沿着臂丛后外侧部位与臂丛神经贴近,在回抽的时候无血,这时需要给予50%的麻醉药物注入其中,之后需要推针在皮下,根据进针角度进行调整,确保推进针尖在臂丛前上方,能够与臂丛神经贴近。在注入麻醉药物的时候,对照组注射浓度为0.3%的罗哌卡因麻醉药物,观察组注射浓度为0.5%罗哌卡因,剂量均为30mL。

1.3 观察指标

对患者镇痛持续时间、麻醉起效时间、运动阻滞恢复时间进行了解,并对患者麻醉不良反应率进行记录。在麻醉效果评价中,麻醉完善:术中无疼痛;麻醉不完善:术中存在疼痛症状,需要给予芬太尼镇痛药物辅助;麻醉无效:术中剧烈疼痛,需全麻处理。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采用平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数据,行t检验,采用[n(%)]表示计数数据,行卡方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麻醉效果对比

观察组麻醉完善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所示。

2.2 两组麻醉指标对比

观察组麻醉起效时间为(12.4±0.6)min,运动阻滞恢复时间为(7.3±0.4)h,镇痛持续时间为(7.1±0.3)h;对照组麻醉起效时间为(16.7±1.2)min,运动阻滞恢复时间为(9.1±0.9)h,镇痛持续时间为(8.5±0.6)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不良反应率对比

观察组呕吐恶心1例,血压不稳1例,不良反应率为6.9%;对照组呕吐恶心3例,血压不稳3例,不良反应率为20.7%;P<0.05,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在临床上主要应用于上肢手术患者中,具有创伤小、效果好等优势。在超声引导下进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其麻醉效果比较显著[3]。超声引导能够对患者臂丛神经结构等进行详细观察,结构清晰,在超声引导辅助下,能够对穿刺目标精准定位,确保麻醉药物均匀扩散到周围神经中,从而可以确保较好的麻醉效果。在麻醉药物中罗哌卡因属于常见药物,其能够有效的抑制神经细胞钠离子,对神经兴奋与传导可以阻断。因此神经阻滞麻醉效果较好,且具有较好的镇痛效果,毒性较低,具有较高的有效性与安全性。不同浓度的罗哌卡因会影响到麻醉效果,从理论上进行分析,浓度越高其麻醉效果越好,但是浓度需要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即最佳浓度范围[4-5]。在本次研究中,对不同浓度罗哌卡因麻醉效果进行分析,观察组镇痛维持时间、麻醉起效时间、运动阻滞时间、不良反应率与麻醉完善率均优于对照组。表明在超声引导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中采用0.5%罗哌卡因麻醉处理,能够取得较好的麻醉效果,说明在0.3%与0.5%浓度对比中,罗哌卡因浓度越高,其麻醉效果越好。

综上所述,在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中給予高浓度罗哌卡因麻醉处理,其起效更快,麻醉维持时间更长,具有较高的镇痛效果,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1] 刘涛,朱凤琴,丰浩荣,等.超声引导相同低剂量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用于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观察[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6,28(04):94-99.

[2] 丁庆民,张海清.超声引导下相等低剂量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用于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效果观察[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6,37(12):1437-1440.

[3] 杨军良,杨雄眺,郭宏财.大鼠罗哌卡因全身急性中毒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6,13(27):17-19.

[4] 李和,吴艳琴,姜辉,等.超声引导下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腹横肌平面阻滞的效果及对患者应激指标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8,56(12):102-105,109.

[5] 黄娟娟,胡焕盛,安小凤,等.同一剂量不同容量罗哌卡因超声引导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对膈肌移动度的影响[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5,31(12):1176-1179.

猜你喜欢

麻醉效果超声引导
无痛胃镜检查中丙泊酚联合芬太尼的麻醉效果研究
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诊断肝脏转移性恶性黑色素瘤的效果分析
七氟烷麻醉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临床研究
超声引导下不同硬化剂注射治疗肝囊肿的临床效果评价
超声引导臂丛上干单点注射复合颈浅丛阻滞在老年患者锁骨内固定手术中的应用
丙泊酚联合右美托咪定靶控输注在烧伤休克期的麻醉作用探讨
舒芬太尼联合七氟醚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
比较七氟烷和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用于短小腹腔镜手术的麻醉效果及对麻醉苏醒期的影响
不同麻醉方式用于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