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音乐传播学视域下的音乐舞台艺术实践

2020-06-11洪梅

戏剧之家 2020年15期
关键词:舞台实践多元化

洪梅

【摘 要】音乐传播学与高校应用型音乐人才培养的舞台艺术实践有密切联系,其理论对音乐舞台艺术实践中的作品选择、教学与训练要求具有指导意义。在音乐传播学视域下,选择在新时期具有信息价值与艺术价值的音乐作品,通过与时俱进并适合独立学院音乐学专业学生特点的表演训练模式,使音乐舞台艺术实践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音乐传播学;舞台实践;多元化

中图分类号:G5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15-0138-02

音乐传播学属于音乐学研究范畴,它以传播学为理论基础,在科技极速创新发展和大众思维、审美观念不断变化的时代背景下,从实践活动的层面观察、研究音乐传播的现象,包括各种媒介条件下具象音乐的传播和音乐文化的传承发展。音乐传播学理论与音乐舞台表演密切相关,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能提高音乐表演的质量,发展完善舞台实践的教学思路与内容。在培养音乐表演人才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从动态的、传播的角度对音乐表演舞台艺术实践的内容及方法进行深入分析探讨,才能避免教学停留在对作品乐谱符号的静态研究和表演者的个体演绎行为上。

以独立学院——集美大学诚毅学院人才培养目标为例。为适应多元化人才培养的需要,诚毅学院探索的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音乐表演专业的舞台艺术实践探索与研究也建立在此基础上,教学定位是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强调培养人才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因此,在舞台表演相关的专业教学中,需要关注社会发展中影响大众的多元化音乐形态,并将其特点和要求融合到教学中,才能帮助学生将来适应更广阔的舞台。

一、舞台表演的作品选择

在舞臺表演中,音乐的传播会形成表演者与观众间的双向互动与交流。作品的选择标准主要在于,是否能创造信息的价值,以及是否具备艺术的价值。“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同样,对音乐表演内容的选择,是基于建立健康多元的社会音乐体系、发扬新时代奋斗精神的准则。在大众音乐传播的视域下,学生参与音乐演出活动的节目选择主要考虑三个方面的内容,即歌颂社会主义建设、弘扬民族艺术文化、传递青春正能量。演出节目选择的音乐作品可以是经典与新时期音乐特征结合的改编作品,也可以是符合时代潮流与精神的新曲创作。

(一)爱国主义是文艺的核心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最深层、最根本、最永恒的是爱国主义。爱国主义是常写常新的主题。拥有家国情怀的作品,最能感召中华儿女团结奋斗。”音乐作品作为文艺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代表着一个时代的风貌,引领时代风气。由台湾作曲家侯德健于1978年创作的《龙的传人》,近年由任策改编为混声合唱版本在各种学校、社会合唱活动中广为传唱,它既能细腻表达炎黄子孙对祖国的思念,又能通过层次丰富的和声激情豪迈演绎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对祖国的歌颂同样包含了对家乡的赞誉,所以歌颂家乡的歌曲也是在音乐区域传播中可选择的重要类型。这类题材的优秀音乐作品也会通过器乐改编的形式表现,如铜管乐队演奏《走进新时代》《我和我的祖国》等,也有原创的器乐合奏作品,如手风琴合奏曲《盛世中国》。

(二)弘扬中华优秀民族音乐文化具有积极意义

中国传统音乐和少数民族音乐都是中华民族音乐的瑰宝,它们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和吸引力,是中华民族强大的精神支柱之一。在传播中,这些音乐不是简单的照搬复古,它们将被辩证地进行取舍,继承积极的思想,与时代特征相结合,推陈出新,“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学习、排演民族音乐节目,一方面使学生在实践中感受、体验民族音乐独特的风格特点及魅力,接受民族音乐需要被传承的理念,在节目编排中尝试融合与创新,同时保持音乐的文化性、思想性和艺术性;另一方面,也将这些丰富的民族音乐语言向大众传播。

(三)传播青春的正能量与真善美

在重视艺术教育的氛围下,音乐成为大学校园文艺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中有许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社团及院系主题晚会,也为音乐专业学生展示专业水平提供良好的平台。青年学子将成为国家建设的中流砥柱,大学生活是他们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通过在校园传播优秀的音乐作品,传递真善美,使青年们增强道德感与荣誉感,向往并追求美的生活与心灵。这类音乐作品以青年喜爱且励志的流行歌曲为主,也有学生社团的原创作品、校园戏剧。

二、舞台艺术实践训练的具体要求

在许多西方学者的哲学观念中,音乐作品的存在必须通过演奏、演唱等表演形式来体现,即音乐作品是在运动中的、具有人性特征的、在乐谱创作上继续发展演绎的。面对公众的表演空间,表演者的行为会传递信息、与观众共享信息,当这部分信息能被观众所理解接纳,则说明有效的传播关系被建立。为达到建立良好音乐传播关系的目的,观众需要能观看到舞台上优质的音乐节目,这就对舞台实践训练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一)形式的多样性

音乐的舞台表演形式是多种多样的。适合独立学院学生的主要形式包括重唱、小组唱、表演唱、合唱、重奏、合奏等。这些集体性表演形式拓展了艺术表演空间,同样很好地体现了音乐的魅力,首先在视觉上能使舞台更饱满,其次在听觉上使音响层次更丰富,再次也能弥补个人专业技术水平的不足。

集体性表演的节目强调合作的艺术,培养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技巧是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在诚毅学院音乐学专业课程设置中,这类音乐作品的学习和排练在《歌唱表演与实践》《器乐表演与实践》等课程中进行,是在专业基础课程外设置的限定性选修课,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选择且必须选择一门课程进行重奏、合奏、重唱、合唱的学习。集体性节目并不淹没表演者的艺术个性,所有参与演出的个体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独奏独唱能力,也需要对音乐作品有一致的理解认识,有协同合作的精神,在强调共性的基础上体现个人风格。表演要求音准统一,各声部和谐展现和声、力度和音色的关系。另外,弹唱也是既可展示专业技能又可增添舞台风采的表演形式,弹唱者在流行乐队中较为多见,针对声乐专业学生开设的《弹唱编配》课程为学生参与乐队表演提供更多可能性。

(二)难度的合理性

与音乐作品价值有关的信息的复杂度,不单是将声音的多样变化汇拢起来,它产生于一定限度内的概率关系的组合。即音乐的信息价值并不完全是和音乐作品的难度、复杂性成正比,作品难度越大并不意味着它能传播更多更好的信息。技术是为艺术服务的。作品难度合理,学生可以在能力范圍内掌握学习内容并进一步提高自身专业水平,在表演中自如表达真挚的情感并感动他人,也能在相对完美的舞台表演中增强自信心。在声乐方面,演唱方法结合作品,并不局限美声、民族唱法,也可以是美通、民通、通俗等唱法,即方法服务作品。

(三)表演训练的必要性

表情、肢体动作、服装等表演因素属于传播学中非语言的符号,它们是语言的重要补充,辅助传达信息与情感,常常是不可替代的。音乐表演专业本科教学中一般设有形体舞蹈课程,传统的教学模式是由专业舞蹈教师对非舞蹈专业的学生进行基本的形体训练,多是将舞蹈专业中的形体训练降低难度进行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仪态、形体的规范性。但舞蹈表演和歌唱、器乐表演不完全相同,一个学年的教学是很难让音乐学专业学生掌握舞蹈形体要点并发挥其在舞台表演中的作用。因此,在诚毅学院音乐学专业的形体舞蹈课中,教师将形体舞蹈与音乐节目表演相结合,在形体训练的基础上,让学生自主结合专业特长设计节目,将舞蹈与器乐、声乐相融合,既训练舞台表演的形体,如快歌演唱需要的边唱边跳,以及小型乐器集体演奏时的队形变换、肢体动作等,又培养合作与创新能力,为学生今后在节目设计环节开拓思路打下基础。

(四)流行性音乐作品的适当补充

喜爱、关注、热衷参与流行音乐文化活动是青年人的特点。优秀的音乐流行作品通常融合了多样的元素,符合青年人审美,贴近生活,会产生广泛的共鸣,易于传播。相对于传统高校声乐、器乐教材,流行性、多元化的曲目需要教师搜集、选择,再根据难度进行分级、补充,结合基本技巧训练,突破传统教学模式。诚毅学院音乐学专业开设了各类器乐集体选修课,教学中首先选取由人们耳熟能详的歌曲改编的独奏、重奏曲作为初级练习,然后学习可以配合伴奏音乐进行演奏的作品。这些曲目激发了学生对学习的浓厚兴趣,辅以编排合理、灵活多变的队形,具有很好的视听效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能完成乐曲的演奏,还可以参与各种类型晚会的演出,积累舞台表演实践经验。

三、结语

近两年,以上音乐舞台艺术实践的理念与方法被贯彻在实际教学中,并在厦门市民族与宗教事务局主办、诚毅学院承办的“2018团结奋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艺晚会”,以及全民国防教育系列活动、校园艺术文化活动、毕业汇报演出、社区文艺表演中积极实践,获得较高评价。

音乐传播使音乐成为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是全面实现音乐社会功能的基本条件。高校的人才教育是为社会服务的,音乐的服务功能使我们需要关注社会环境所喜闻乐见的音乐风格及形式,避免停留在学院派的传统教学思想上。如何对经典作品进行创新,如何将表演形式和演唱风格与时代结合、与青年生活结合,将一直是音乐舞台艺术实践的重点与难点。

参考文献:

[1]汪森,余烺天.音乐传播学导论——音乐与传播的互文性构建[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曾遂今.音乐作品存在方式、音乐表演空间与舞台——音乐传播媒介的广义解读[J].黄钟,2011,(4):365-375.

[3]郑静雅.对器乐重奏教学与实践的思索[J].音乐研究,2011,(3):116-120.

[4]曾遂今.音乐传播新探[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6,(1):57-65.

猜你喜欢

舞台实践多元化
德国:加快推进能源多元化
巧用“多元化”,赋能“双减”作业
永荣锦江瞄准差异化多元化
满足多元化、高品质出行
“形神观”视野下中国古典舞课堂教学与舞台实践的统一性
艺术院校声乐课堂如何提高学生舞台实践能力
柔性制造系统多元化实践教学
性人权与性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