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映射与观照:论微电影《小镜子》的技术策略

2020-06-11宋雨婷

戏剧之家 2020年15期
关键词:叙事策略

宋雨婷

【摘 要】借由生活中的常用物件进行语意表达与情感再现是电影创作的常用手段之一,如何使观者透过物件领悟蕴含其中的深意是创意的难点,本文通过微电影《小镜子》,从叙事策略、镜头语言、配乐与影片背后意义表达的关联,试图剖析导演的成功经验,以期为未来创作提供借鉴和参照。

【关键词】叙事策略;镜头运用;配乐处理;《小镜子》

中图分类号:J905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15-0094-02

程超导演的微电影《小镜子》由镁乐传媒出品,入选国际电影节五十余项奖项并多次获奖,广受赞誉。影片以生活物品“小镜子”为串联,运用巧妙的叙事策略、考究的镜头语言、适切的配乐,将蕴含其中的人性关照表现得入木三分,其成功经验值得当下的影视创作者学习和借鉴。

一、匠心独运的叙事策略

影片以20世纪90年代为叙事背景,砖瓦房、绿白相间的墙面、大喇叭等系列物件营造了一个典型的生活景观,矗立在村头木杆顶端大喇叭方言广播声,亦强化了年代感。故事主人公是一个内向腼腆、充满好奇心的小男孩,随家人搬进厂区大院开启全新的生活,新奇地探知着大院内的一切。在一片林荫中,几个年龄相仿的男孩在水泥浇灌的乒乓球桌上打球,旁边大楼上一家窗户应声而开,随后一个可爱的女孩半身探出窗外,在阳光的映照下欣赏着一景一物,打乒乓球的男孩们及主人公都被这位女孩所吸引,开始尝试用自己的方式,与这位甜美可爱的女孩沟通。因彼此妒忌,主人公与其他男生发生冲突并被打败在地,最后,他鼓足勇气爬上楼想当面认识小女孩,却发现女孩原来是高位截肢,双腿已失,重大的转折让观者叹息小女孩的不幸,同时也被她的乐观积极所折服。

影片由主人公手上把玩的小镜子为线索串联整个故事情节,将情节叙事铺陈开来。影片伊始,伴随搬家的工人将一面大镜子抬至室内,镜中映射出了主人公,他掏出口袋中的小镜子展开叙事。随后主人公步入大院,手执小镜子将光线投射到墙上,任由光斑在墙上摇曳起舞。随着情节的发展,主人公在林中多次用小镜子的反光吸引小女孩的注意,最终,将家中的大镜子搬出,带给小女孩更大的光亮。影片中,主人公与女孩并没有言语上的对白,但将儿童间的纯真善良表现得淋漓尽致,惹人触动。影片借由大量儿时的记忆素材,运用多元空间层层递进,呈现了温馨美好、充满诗意的故事。

二、精心巧设的镜头运用

巧妙运用镜头语言,可以强化叙事、渲染情绪、调节节奏、塑造个性、展现内涵等多重功效[1]。镜头的切换转化,在刻画主人公的内在性格上,影片善于运用镜头语言隐喻、渲染、强化人物的性格,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在电影开头部分,多次运用大场景广角拍摄,呈现出和镜子相关的背景铺垫,而在影片的中间段落,则多次采用特写镜头,用男孩的面部特写来表现主人公的心理活动,同样运用在小女孩身上,展现出不同的人物性格。镜头的运用与故事起承转合、紧密相连,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面长形大镜子,影片中的主人公(小男孩),正是透过镜中映像来展开生活,耐人寻味。主人公与林中玩乒乓球的男孩们打架后,主人公战败,小镜子破碎在地(特写镜头),然后以主人公为视觉中心,镜头缓慢向上拉远,将主人公失落、孤独的心境慢慢道出,同时也为后面拿出大镜子埋下伏笔。

从后期剪辑手法来看,影片大胆运用蒙太奇剪辑,多处采用平行蒙太奇和交叉蒙太奇手法,将故事娓娓道来,使内容主次分明、高度集中。如大、小镜子之间的切换,大镜子在影片首尾出现,一为引出故事主人公,二为带给女孩更大的光亮进而点题升华,而小镜子始终伴随着影片展开,每一次出现均有不同功用,一次次将故事情节向前推进。值得注意的是,当女孩要为受伤的主人公包扎时,主人公看到女孩被截肢的双腿后转身跑开,在此过程中两次特写医药盒,第一次是女孩打开盒子拿纱布,表明女孩对主人公受伤的关切之情,第二次是她把纱布放回关上药盒,主人公的突然跑开让她误以为厌恶她,陷入了自卑中,女孩前后情绪的极大反差,虽没有任何对白,但将细腻的情感处理得令观者为之动容。影片末尾,以小女孩的主观镜头作结尾,天上的飞鸟欢快地飞舞,她也渴望自由翱翔,并且,主人公的温暖和关爱早已化解了她的疑虑。

三、恰到好处的配乐处理

在整个电影叙述中,推进故事情节发展、给予观众强烈艺术感受的氛围营造是尤为重要的一环,除画面之外,更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配乐的选取,精思巧妙的配乐辅助画面才足以让观众体验到整个影片的神韵所在。整场配乐糅合运用了各种乐器,涵括了吉他、口琴、木琴、钢琴、小提琴等,不同音色混合其间,铺就了影片基调,自然而温馨。

影片伊始,主人公出门时,村头喇叭里正播放着广播体操,怀旧气息扑面而来,仿佛让人置身其中,被牵入儿时的场域。随后在主人公与女孩的相处过程中,配乐伴随剧情的发展逐渐展开,初见女孩时乐器为吉他,吉他的弦音轻灵飘逸、温婉流长,暗合了主人公的好奇心,搭配朴素清新的画面和翠绿斑驳树叶的空镜头,活脱青春洋溢之感。第二次,主人公带着自己的宝剑找小女孩交流时,叠加了口琴的韵律,口琴音调舒缓绵长,主人公与女孩交流的融洽氛围溢于言表,音乐基调温暖、节奏松软,将故事娓娓道来。第三次,主人公再次去找女孩的时候,与林中另外几个男生发生矛盾,当女孩再一次出现时,配乐加入了木琴,清脆悦耳,隐喻二人友谊如轻柔似水一样逐级递增。直至主人公小男孩受邀上楼,发现女孩身体残疾,此时的配乐随剧情出现反转,开始是舒缓的钢琴声,待到女孩发现男孩掉头跑开不见时,钢琴配乐变得紧张急促,再到最后流露出忧伤紧张的氛围。此刻整个剧情推向高潮,矛盾到达巅峰,抓住观者内心,使其同樣为之紧张,随后音乐放空,短暂停格后,大镜子的光照再一次使剧情发生反转,配乐加上了婉转悠扬的小提琴声,随着天上的飞鸟飞翔,音乐变得婉转律动,美妙悠扬。

巧妙的配乐处理和独特的镜头运用相辅相成,大大增强了影片的戏剧性,细节处精心处理的配乐很好地烘托了影片气氛。音乐虽只占影片中很小的一部分,但好的配乐是一部影片的灵魂,有画龙点睛之妙,正是音乐的精设妙用,银幕形象变得更生动,影片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也呼之欲出。

四、蕴含其内的人性温情

通过影片可知,影片中的不同角色隐喻了不同群体的生活。以女孩为代表的残疾人其实都是折断翅膀的天使,她们自信而优雅,不需要刻意同情,只要普通大众投以正常的眼光,对她们同理心并适时给予温暖的关怀,就可以帮助她们树立信心,使其发光发亮。主人公小男孩用自己的方式打动了女孩,他并未像其他男孩一样,只为图乐而不顾他人的感受,而是希望建立友谊,真心了解她。在男孩看到女孩双腿残疾后,选择用大镜子反射阳光来带给她更大的光亮,希望这些阳光能照进她心里,不仅接纳女孩,同时用更多的温暖关爱照亮她。小女孩的父亲正如普通家人一般,万般呵护着自己的小孩,尽力营造温棚式的空间环境,使之不受风寒茁壮成长,然而因过度保护而带来的弊端也显现出来了,有可能因此而关闭了小孩与其他人、与社会交流的窗口。林中玩耍嬉闹的男孩们则是另一个群体的代指,他们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同理心,以自己娱乐为判断标准,值得所有观者自照与反省。

五、结语

《小镜子》的故事源于生活,又将生活中的现实性进行抽象提炼,经由抽丝剥茧般巧妙设计,让观者在平实的叙事中层层递进,深切感悟到生活之乐、生命之光。除却了华丽的视觉特效、宏大的镜头表现、复杂精巧的人物设计和气势恢宏的音乐编制,代之以日记般的平实陈述和话家常般的娓娓道来,让观者在安静的观影环境中慢下来,体会细腻的情感、感知人性的张力。这般化繁为简的表现手法、入木三分的寓意效果,在普遍追求新奇、精巧视觉盛宴的当下,值得影视创作者思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吴浚,钱凤德,高洋.情感认知:微电影与沙动画的受众差异研究[J].文化产业研究,2019(03):260-274.

猜你喜欢

叙事策略
徐浩峰武侠电影的美学风格与叙事策略
新媒体语境下纪录片叙事策略研究
曼奴·彭达莉小说《班迪》的女性叙事策略
BBC纪录片对中式教育的影像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