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破而后立 立而为生

2020-06-08虞湘宝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22期
关键词:文化传播普通话

虞湘宝

摘  要:语文考试评价是对语文教学活动的依据和量化,它要从不同角度考察语文教学活动中的各个因素,从而对语文学习中产生的各种问题作出合理的答复。单身语文又有其特有的学科特性,例如答案的不唯一性,评价者的主观性,学生的主观性都加大了语文学科的考试评价难度。而现行的考试评价更多的侧重于对学生的量化考核而淡化了学生内化语文的考核。由此所产生的考核显然也是不足以全面的考察出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考试评价;普通话;文化传播

语文的考试评价是对语文教学价值作出的判断与分析。要想对语文的考试评价作出改变,首先我们需要搞清楚语文教学的价值是什么?关于语文教学的价值,不同时期的不同教育学者都给出过不同的见解。早在民国时期,胡适先生就提出过“使用国语文,提升个人语言,文化修养”的见解。这种见解将语文的价值概括为了语言和德育的工具。朱自清先生在1925年时提出了“养成读书思想和表现的习惯或能力,发展死刑,涵育情感”朱自清先生的这种观点是一种返璞归真。这种返璞归真明显的表现在他对孔子“诗教”观的继承,孔子认为诗教的作用是应用于文,涵养德行。

首先强调客观而忽略主观。量化考试评价来源于心里测试,而心理测试优势在实证主义研究的基础上派生而来的。实证主义强调客观,强调中立,他们误认为科学在于求证。因此假设,求证就是它研究的基本路线。受到这种影响,量化的语文考试评价从一开始就强调价值中立和客观的原则。因此“目中无人”就成了量化考试评价的一大弊端。量化的语文考试评价存在着一个假设——不同年级的学生应该掌握某种知识,这种知识是客观存在,人尽皆知的。我们只需要把课本上的内容讲清楚就可以了。然而这里却忽视了一点,语文是社会学科,与自然科学有着很大的不同。自然科学强调客观。价值中立没有问题。而语文则要牵涉到人就难以保持价值的中立。

其次过分强调统一而忽略个性。语文不同于科学类学科,它有着自身独特的学科特点。例如汉语的多义性导致答案的多解。机械地强调答案卫衣,就违背了汉语言规律,也容易引出许多不应有的误解。再有就是文章内涵的丰富性。文章内涵的丰富性决定了解读的多元性。但一味的强调标准只会让“一千个读者只有一个哈姆雷特”。

内化的语文考试评价方式依托语文课程评价的基础。课程评价要求我们的语文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价。从而全面考察语文的综合素养。语文的学习具有情感体验、感悟、表达的特点,因此量化和客观化不能够成为评价语文评价的唯一手段。由此,在保证公平公正的前提下,我们需要在现有的终结性评价的基础上辅助以形成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不同于终结性评价,它的侧重点在于关注学生的发展。新课程改革强调语文的评价要关注语文素养。语文素养包括语文知识、语文能力、语文非智力因素等。那么我们现在考试评价该关注学生什么呢?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评价要关注学生的发展,而学生的发展就是语文素养的提升。

语文的核心是母语认知,每个国家不一定都使用“语文”这次词,但是“语言”“文学”是想通的。现如今的量化的语文考试评价的方式更多的侧重于“文学”的考察而忽略了“语言”。我们一直在强调语文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相统一的一门学科。然而如今我们在不断提高语文人文性特点的同时却渐渐忽略了语文的工具性。语文本就是一门工具性的学科,它不仅仅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工具同时也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工具。既然是工具就一定要实现工具的价值。工具的价值在于实践应用,而语文工具性的实践应用在哪里呢?那便是口语表达。

一、化繁为简、殊途同归

笔者所在的学校是一所镇街学生,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居多。许多孩子的语音都带有地方方言的烙印。有的同學上课发言的普通话不标准但同一地方的孩子却以错为对,至若惘然。来自不同地方的孩子就会遭到其他孩子的嘲笑。老师这里如果不及时纠正一方面会有错误的引导另一方面也会打击孩子的积极性。因此,作为老师,我们要仔细倾听学生的发言,发现不标准的语音要及时的纠正。特别是对方言发音造成的困难,我们需要反复的矫正、训练。例如:江西的孩子在“yin”和“ying”的发音上辨识不清。教学中我们就应该反复的强调发音特点:一个是扁唇,一个是圆唇,让学生在发音之前对自己的唇形先做好。为了让学生形成规范,我们可以从字典里查出一些相对比较典型的发音,制作成表格,利用课前和课间对学生进行反复的练习。在学生掌握之后,再进行词句和段落的训练,让他们在语言环境中进行朗读训练,逐渐养成习惯。

二、回归生活、润物无声

语言不能仅仅是课堂上交流的工具更应该是生活中交际的工具。课堂上有的放矢的训练应在课后有着完善的配套体系的配合方能巩固。老师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鼓励他们在生活中坚持讲普通话,引导学生之间相互切磋练习。创设多种方式的活动。例如:开设普通话角;举办普通话口语比赛;经典诵读等。多多参加社会活动,讲口语练习贯彻到实际的生活中去。

三、聚沙成塔、完善体系

基于课堂和课后的基础。我们才能破除原有的考试评价体系将新的考试评价体系创立。而新的考试评价体系最为核心的一点就是将普通话考试纳入到小学阶段的考核中来。长久以来普通话考试更多的仅仅是针对教育类从业人员,而对一些普通岗位则没有过多的要求。这就造成了社会上大多数人对于普通话的不重视。随着中国国力的日渐强盛,我们想要将中国的文化传播到世界,用英语只能传播其表而不能传播其质。唯有抑扬顿挫、平平仄平的国语方能显其韵。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将普通话考试融入到小学考试评价体系中。我们就可以在小学阶段就可以对孩子的普通话进行系统化、规范化的训练及考核。这样考试评价体系才兼顾了语文工具性及人文性的特点。充分发挥了语文“听说读写”的效能。中华五千年灿烂文明的文化需要标准的国语去承载,而学生铿锵有力、字正腔圆的国语需要教师去培养。改革之路漫漫,我们一直在路上。

参考文献

[1]  王丽.中国语文教育忧思录【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8.

[2]  潘新和.新课程语文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45.

[3]  柳士镇,洪宗礼.中外母语课程标准译编【S】.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311.

猜你喜欢

文化传播普通话
疯狂编辑部之不好好说普通话的后果
我是中国娃爱讲普通话
英语新闻中文化传播的特色与现状
从眼动实验看中原服饰文化传播与社会服务
中国文化传播与艺术人才外语能力培养创新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浅析《黄河晨报》对河东文化的传播
读《申报》女性广告,享文化传播之精华
17
广而告之推广普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