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小学数学课堂低段教学中落实素质教育

2020-06-08江晓萍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22期
关键词:低段教学小学数学课堂

江晓萍

摘  要:全面落实素质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总目标。小学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在小学数学课程中实施素质教育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个人全面的发展起到奠基作用。只有在基础教育阶段培养学生稳定而扎实的基本素质,才能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低段教学;落实素质教育

1导言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广大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一直在改进教学模式和方法,以实现构建高效数学课堂的教学目的,引导学生在舒适、和谐的数学教学环境中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养成数学思维,提高学习效率。

2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认真研读教材,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并于课堂上鼓励学生主动探究,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学生是学習的主体,而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为了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改变站在讲台上一味“灌输”的教学模式,结合教材资源和课外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改变按教学设计“走流程”的形式,充分利用课堂中的生成性资源达成高效课堂;重视师生互动,生生交流,最大限度地使全体学生参与到学习中。例如,在人教版数学教材三年级“四边形”的教学中,教师首先让学生把想象中的四边形画下来,通过讨论得出四边形的特征,再让学生判断自己想象的四边形是否为真正的四边形,最终学生在小组交流、讨论,思维相互碰撞中根据四边形的特征逐步得出结论。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全体学生都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在主动参与中获得了知识,真正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引导全体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放手让学生自主解决知识中的疑难点,或是查找课本,或是询问教师,又或是在小组中提出,并讨论,再或是小组解决不了的在全班里提出,集思广益。

3因材施教,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发展

素质教育面向的是全体学生,而不是只注重少数“优生”。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全面把握班上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尊重个体的差异,因材施教,安排不同层次水平的学习活动,设计不同难度的问题,采取不同的方法指导,评价方法更要因人而异,以促进全体学生发展。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多用鼓励、表扬的评价方式,课后多对其进行辅导,布置符合学生能力水平的习题,有效激发学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促进学生的发展,挖掘学生的潜能,最终达到提高全体学生素质的目标。例如,在人教版数学教材“长方形周长计算”教学中,高年级的学生会直接用公式套入数据计算周长,但低年级的学生刚接触周长这个概念,在计算长方形的周长时有的学生用(a+b)×2的公式计算,有的用a×2+b×2计算,有的用a+a+b+b计算,有的使用画图的方法解决。计算同一个长方形的周长,不同的学生用不同的计算方法,由于学生的理解能力不同,因而解决问题的方法也不同。对于理解能力差的学生,可以指导他们先画出图形,再标出每条边的长度,然后逐条相加。对于理解能力强的学生则引导他们用公式。教师允许学生用自己理解的方式去计算,不要求用统一的方法,尊重学生的想法,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或者适合自己的方法,只要合理,教师都应表扬。

4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总目标中明确提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须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首次把数学思想方法作为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目标之一,强调了数学思想方法在小学数学中的重要地位。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很多教学内容都渗透了数学思想方法,但就当今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而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落实相对到位,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却未到位。例如,教学“10 的认识”时,许多教师板书 9+1=10,一味地引导学生关注10的书写占两个方格,以及9与 10的数序,却没有提炼出 9与 10最本质的区别— —10 体现了十进制计数原理,10 中的 1 表示 1 个十。这样的教学方式,阻碍学生的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又如函数思想的渗透,早在一年级“20 以内加法”的教学中,“一个加数不变,另一个加数变大,和也随着变大”已初步渗透了函数思想,可有的教师让学生完成练习就此作罢,并没有把函数思想的渗透落实到位。再如“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教学中,学生掌握了计算公式,却未能进一步理解长方形的面积公式S=a×b是二元函数,长方形面积随着长和宽两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基于此,教师可以设置一系列的数据让学生计算并观察,体会函数思想。学生通过日积月累对数学思想方法的学习,能够为今后的数学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5挖掘数学学科课本教材,让学生认识数学文化

在大家的印象中,数学就是逻辑,那是对数学文化的不理解和不了解,随着数学教育的发展,教师们开始注重数学文化,用数学文化来讲解知识的来源,为何会有这样的知识点,实用性又在什么地方。立足课本,教师可以根据课本上的内容,将数学文化串连在一起,会让学生感受数学的魅力,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改善学生的数学学习体验,不再被公式困住,单纯地进行逻辑性很强的计算和解答。圆的单元中,认识圆就是学习圆的第一课,圆的定义是线段围绕着其中的一端进行平面旋转一周,旋转出来的封闭曲线,叫做圆。教师讲述圆的定义的时候,可以和学生讲圆,这个寻常又奇妙的形状,是古人从阴历时候的月亮和太阳的形状中,得到圆的概念。因此古埃及的人类,将圆视为神赐的形状。而圆在人类生活中无处不在,陶器时代,人类把泥巴放在转盘上制作容器,因此大部分陶瓷容器是圆的;打猎回来的兽牙,会用尖锐的东西转出来圆孔;运输大件物件的时候,会把圆木放置在物件下,妇女们织布缝衣的时候,也会寻找尖的圆木枝进行作业。进而圆渗透在每个人类的生活中,但是每个人都知道圆是什么,但是不知道圆的定义是为何,为何要使用圆的木头来运输货物,为何尖的圆木枝会对衣服伤害最小。随着人类思想的进步,人们开始寻找圆的定义。公元前400年间,我国墨子提出,圆,一中同长。就是圆心到圆的边缘的长度都是一样,让学生对圆的定义有深刻理解。因为有了圆的定义,人类创造出轮子,改变运输方式,增加生活出行方式的可能性。这样讲解圆的来源和古代人类的故事,会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还可以让学生在了解故事中了解圆,听教师讲授的人物中发现数学文化,并从数学文化中得到启发。

6结语

总之,小学数学学习是提高综合素质、促进全面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阶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是一项基础、长期和复杂的工作,教师应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研究、挖掘一切可能提高学生素质的因素,既要注重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又要注重能力、思维、习惯等方面的培养,使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每一处细节上。

参考文献

[1]金松玉.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法的研究[J].现代交际,2018(24):158-159.

[2]刘莉.数学思想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52):114.

[3]陈杰.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8(06):89-91.

[4]黄金存.如何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西部素质教育,2018,4(24):255.

猜你喜欢

低段教学小学数学课堂
几何直观在小学低段(一二年级)教学中的有效性研究
图文式板书在小学语文低段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
利用电子白板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效率的应用分析
听,数学在歌唱
小学数学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师提问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有效预习,助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浅谈体态语言在小学语文低段教学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