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英语写作”课程教学

2020-06-07徐金诚

文教资料 2020年36期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英语写作课程教学

徐金诚

摘   要: “英语写作”课程深受文化和社会发展影响,应传承本国传统文化之精髓,也应对课程进行改革和调整以适应时代发展。本文介绍了“英语写作”课程如何通过学材选定、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课程教学,提出学材的选定要体现人文主义教育观和英语学习规律,重点论述如何在教学设计环节中融入教育的四大支柱:培养阅读习惯、批判性思维能力和文化认同感,指出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在实现教学目标、学习目标和素质目标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英语写作   课程教学

一、引言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推进,国家内文化发展呈现多元化趋势,国家教育教学面临危机与挑战,数字媒体构造出的完美空间、师生互动模式和丰富的教学手段,使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面临压力。全球教育治理和国家决策变得尤为重要,既要承认文化多样性,让教育工作者和学生接触到各种各样的观点和不同的世界,又要传承本国传统文化精髓,在课程学材的选择、教学编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课程设计等方面突破创新,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在实现教育社会化功能的同时,教会学生如何求知、做事、做人、共处,在学习过程中强调伦理原则和价值观,秉持和保护人文主义教育观。

二、学材选定

(一)体现人文主义教育观

对于“英语写作”课程来说,教材的选定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学大纲的要求、社会和专业发展的需要,满足学生的兴趣需要。要基于健全的伦理和道德基础,将社会、经济和文化等各方面结合起来。做到难度适中,能够多元化选择,涵盖课程标准的核心知识要点,同时,兼具文化传承,体现人文主义教育观。并把人文主义价值观作为教育的基础和宗旨:尊重生命和人格尊严,权利平等和社会正义,文化和社会多样性,以及为建设我们共同的未来而实现团结和共担责任的意识。能够客观公正地看待世界万物,以包容的态度看待世界的历史和各种文化特色,能够维护和增强个人在其他人和自然面前的尊严、能力和福祉,传递正能量,树立时代新风尚,体现学生成长过程中需要塑造的价值观、人生观等。

(二)符合英语学习规律

在编制授课计划时,要重视词汇、语法、英语思维训练、逻辑表达等内容与学生客观学情的适应性,满足教学、专业和學生个人的需要。要符合英语学习的规律,可以从训练主题入手,介绍概念、分类、基本结构,通过范例分析讨论该题材的文章布局和展开方式。通过专项语法和词汇练习,重点训练写作题材中常用句型和惯用搭配。通过附录巩固训练,能够掌握基本结构框架和文章展开方式。这些内容要在课本或教学安排中合理安排布局,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夯实基础,逐步展开。

要重视内容难度梯度化安排,呈递进性式阶梯选择,分层学习,在夯实基础知识的同时,提高英语思维力。要兼顾同时期其他文科类课程安排,统筹考虑对于学生意志品质形成过程中的需求,着重强调积极正向引导的学材内容。要重视阅读积淀对于写作的重要意义,精心选定阅读内容,作为课内知识的有效延展,开展持续性阅读、关联性阅读、跨学科阅读。

三、教学设计

(一)体现教育的四大支柱

1.教育的四大支柱

教学设计的根本目的在于开展积极有效的教学,促成良好的学习互动。1996年《德洛尔报告》提出了学习的四大支柱,即“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生存”。报告指出,学会做人,指培养个性,能够在不断增强自主性、判断力和个人责任的基础上采取行动。学会共处,是加深对于他人的理解,认识相互依存的道理。随着教育发展的社会化、功能化,“学会共处”的含义有了新的内涵,不仅涉及人际交往的社会和文化层面,还延伸到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问题。“学会做人”和“学会共处”这两大教育支柱的发展让我们意识到,教育过程中必须强化伦理原则和价值观。

2.实施路径

“英语写作”课程教学实施路径主要有课程预习、课堂导引、范例分析、结构归纳、巩固提升。课程的教学导入部分和范文分析环节,教师可以通过Brainstorm的方式讨论热点问题,这一环节往往涉及很多背景文化知识,如果没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则很难理解讨论议题,也无法找到讨论展开的切入点。这一环节可以通过视频或文字资料,让学习者有事实上直观的认知作为铺垫,接下来的讨论就会容易。这一环节往往涉及文化对比,需要教师作为学习的引领者,一步一步将学习者领到事实面前,拉近事实与学习者之间的空间距离,能够站在客观公正的视角,剖析社会现象和热点议题。学习者要以客观、批判、包容的态度,看待分析问题,在讨论分析中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共存。

范文分析环节,教师将引领学习者以旁观者的身份剖析范文的文章布局、逻辑结构、立论观点或主旨、词法、句法甚至不足之处。在此过程中,通过列提纲或思维导图,能够清晰地掌握文章布局,做到一目了然。学习者对于范文的讨论分析,不仅学习题材的展开方式,还会学习作者的思维逻辑,经典的语言句型,以及文字背后的文化意识和价值观等。这一环节是教师引领学习者将文章读薄又读厚的过程,学习者要跳出文章之外,客观公正地评判和分析,切勿以点带面,盲目地以价值观不同为由而全盘否定一切。

(二)阅读是智育的重要手段

1.阅读习惯的养成

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并获得审美体验的活动。在课堂教学前,教师会安排关于本单元议题的背景知识学习和储备的阅读书目。这一环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往往被教师和学生忽视,但恰恰是前期的知识准备,对于英语写作课程来说至关重要。前期的知识储备是信息输入的过程,英语的听力和阅读具有这种功能。获取不同信息量会达到不同的学习效果,二者成正比。因此,英语写作课程教学,强调阅读习惯的养成。要在前期准备中,给学生列出相应的阅读清单,内容涵盖中外经典著作、名人传记、期刊等,读书是最好的提高写作能力的方法,通过读书,不断反思内化,增加知识信息储备,提高文化素养,开阔视野,积累素材,为今后写作奠定基础。因此,阅读是智育的重要手段。这种阅读习惯养成的对象,不仅包括学习者,还包括教师。

2.教师引领

教师是特殊的职业,尤其是教授写作课程的教师,每一次授课都需要做大量的前期准备,包括阅读相关材料、书籍,整理学生阅读书目,还包括导入环节的warm-up练习。教师要将整理好的材料,编辑成适合学生学习需要的练习题,可以是选择、判断、搭配题等,题目难度适中,能够引起学习者的学习兴趣,便于接下来环节开展。可以是各种学习App,操作简便,便于统计正确率,快速搜索题目,锁定难点。教师在此过程中必须具备足够的人文素养,需要不断学习提高,同时,要掌握一定的信息化技能,为教学过程的实施提供必要的技术保障。

(三)培养批判性思维

1.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是对论据的评价,是勤勉、熟练地把理性运用于具有重要道德、社会意义的问题,如个人决策、行为和信念。运用批判性思维并不意味着忽略情感和感受,而是秉承着关心和爱的态度看待一切事物。

2.实施路径

就“英语写作”课程而言,教学设计过程中的课程导引、范例分析、结构归纳环节,都涉及文化对比,运用批判性思维分析的能力。内容涵盖饮食、节日、习俗、服饰、社会制度、价值观、哲学等层面。教师要通过文化背景的介绍,社会热点的讨论,以及范文分析点评和结构框架的提炼环节,让学习者能够站在对方的角度和立场,理解与分析他人视角和世界观,秉承开放、公平、公正的态度,客观分析议题。不但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且要能够以包容的态度,理解作者行文的逻辑思维方式,找出与本国文化的差异,完成与笔者在精神上更好的沟通和互动。学习过程就是自我反省和提升的过程,尤其是英语写作。只有理解文章作者的意图,理解他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了解思维逻辑和表达特点,才能便于模仿、创新。

(四)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当今世界,信息化蓬勃发展,各种娱乐媒体宣传使我们随时随地地接受着多元性文化的浸染。保持對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是每个教师、每个学子的责任。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同志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的讲话中指出,教师要坚持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这就要求人民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坚持教育为人民、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教师要正己身,率先垂范,不断提高国学素养、专业素养和政治素养,提高政治站位。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保持文化的敏感性,能够保持清晰的认知,客观评价,同时要在教学中传递正能量,让学生体会感受到文化认同和自豪感。在教学设计、课堂语言、作业批示中体现传统文化特色的影响和作用,融入日常。

四、重视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英语写作”课程教学中要重视方法和手段的运用,丰富教学方法,如:groupwork,pairwork,brainstorm,mind-map,discussion等,运用常用的教学方法的目的是激发学习兴趣、提升学习参与度,培养团队协作精神、逻辑思维能力、批判精神、人文情怀、文化认同感等。一切手段的运用都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学习目标和素质目标,在教学中围绕素质目标的隐形主线,合理安排教学和学习目标,在实践教学中层层推进,最终实现教育的四大支柱:“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生存。”

五、结语

英语写作课程是一门特殊的课程,需要前期大量的知识积累储备、写作方法和结构框架的学习、必要的语法、词汇、句法知识,才能完成英语写作持续有效的学习过程。一线教师要发挥教学引领作用,提高文化素养,加强信息化手段的运用,提高学习效能,培养人文情怀,在教学和生活中率先垂范。要注重自身和学习者阅读习惯的培养,在教学设计中将阅读纳入设计环节,突出输入和输出信息的作用,强化课堂教学实施效果,切实促进学习者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培养。同时,要注重跨文化意识培养,提高学习者的英语逻辑思维能力,通过文化差异性对比,培养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利用信息化手段逐级推进、难度递进。

参考文献:

[1]房产平.思维第一:全面提升学习力[M].北京:科学教育出版社,2018:5-6.

[2]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第1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2.

[3]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亚洲协会.为全球胜任力而教:在快速变革的世界培养全球胜任力[M].胡敏,郝福,合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11:37-47.

[4]内尔·诺丁斯.批判性课程:学校应该教授哪些知识[M].李树培,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1:30-33.

[5]http: //www. gov. cn/xinwen/2019-03/18/content_53748

31.htm.

猜你喜欢

中国传统文化英语写作课程教学
从《百鸟朝凤》看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
母语负迁移对初中英语写作的影响
语境与英语写作研究
会计专业课程教学国际化的探索性研究
词块策略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运用
高职物流专业“物流费用结算实务”课程开发研究
高职院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探讨
《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