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的有机结合

2020-06-01宋思权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0年32期
关键词:高效课堂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宋思权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入,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语文老师,不仅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听说读写是学习语文过程中重要的环节,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恰恰最容易忽视的也是学生的阅读能力,本文将围绕在小学阅读教学过程中如何渗透读写结合为话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高效课堂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0.32.037

小学语文是学生学习阶段重要的课程之一,也是学习其他科目的基础。在学习语文知识的时候,老师应该将教学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上,让学生可以得到全面发展。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时候,最重要的也是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这一直在困扰着语文老师,经过研究发现,教师可以通过阅读教学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可以学习到更多的语文知识,体会到阅读教学的重要性,提高认知水平,以此来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实现语文的有效教学。

一、阅读教学的重要性

小学生处在学习的黄金时期,作为语文老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一时间段,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建设,让学生可以得到综合能力的提高。听说读写是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过程中,四个重要环节,每一个环节都是不可或缺的。但是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往往会忽视阅读带来的效益,淡化了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培养,让学生畸形发展。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时候,老师和家长过分看重学生的学习成绩,但是对学生的能力却缺少培养,这就造成学生在短时间内无法提高阅读能力,掌握阅读技巧。阅读能力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本中的知识,让学生可以加深对文章的感悟能力,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由于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在对一些文章的分析上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老师可以通过阅读教学的方式,让学生提高综合水平。在开展语文教学工作的时候,老师不仅要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还要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在语文课堂上,老师可以采取读写结合的教学方式,拓宽学生的学习范围,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这样有利于学生对于语文知识深入理解,拓展阅读范围。老师要创新教学方式,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写作质量。

二、小學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具体措施

1.结合语文教材, 精心设计读写结合作业

在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内容包括识字、阅读理解以及写作等。而作为教师应当合理化地应用语文教材内容,教材内容的合理化运用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及写作能力。语文教材作为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重要载体,其承载着重要的意义。在教学中,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阅读能力,可以将两者进行合理化融合,从而突破教学难点。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不断钻研教材的内容,根据小学生年龄阶段的特点,将阅读与写作内容进行有效结合。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同时还能增进学生的兴趣。此外,通过两者相互结合的方式展开教学,学生的阅读及写作的弊端也会展现出来,有利于解决问题。

而不断挖掘语文教材,精细化地设计出读写作业,对于教师而言,也有较大的帮助。在不断挖掘中,老师的综合水平能力会得到有效提升。若在教学中教师只注重于阅读的教学,或者是只单纯对写作进行教学时,无法拓宽学生的视野,不利于学生语文学科素养的发展,其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性也会随之呈现出下滑趋势,学生对语文知识点的兴趣也会彻底失去。为此,教师在教学时,应当注意以上问题,做好阅读与写作作业的合理化布置,从而增进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具体包括以下几点内容:第一点,首先应当确保所运用的书本内容具有合理性,不能过多注重一点,忽略其他内容;第二点,在设计读写作业时,应当合理化,作业中能够反馈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程度,同时,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第三点,教师对作业的批改,应当以提高学生核心素养能力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为主。

2.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由于小学生的心智还不成熟,存在很强好奇心,还有一些学生贪玩的心理表现得很明显,导致学生无法在课堂上集中精力,全神贯注地听讲。老师在讲解语文知识的时候,应该将读写结合的教学方式有目的地进行渗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实现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例如老师在讲解《燕子》这篇课文的时候,可以根据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开展教学工作,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阅读体会到文中蕴含的真实情感,体会到作者的写作意图。通过小组阅读,可以让学生积极参与到阅读活动中,拥有阅读的机会,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让学生能够理清文章的脉络,学会文章中的修辞手法。老师可以设置写作任务,要求学生按照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写作形式,写出一篇描写小动物的作文,写作完成之后,老师要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让学生可以提高写作的能力和质量。

3.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阅读氛围可以直接影响到学生的阅读效果,作为语文老师,不应该一味地看重学生的语文成绩,而是要创新教学方式,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使得学生可以感受到阅读的重要性,体验到阅读教学的趣味性。科学技术不断更新,被广泛应用到教学领域,老师可以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作为教学辅助手段,增强学生阅读的兴趣,积极投入到阅读中。

例如老师在讲解《一面五星红旗》这篇课文的时候,可以通过多媒体的教学方式,播放关于五星红旗电影片段和视频,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和集体意识。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刺激学生的感官,让学生可以更加直观感受到语文知识,强化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能力。

4.拓展阅读范围

小学语文课堂上的教学时间毕竟是有限的,想要凭借这45分钟就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体现读写结合的教学优势,显然是不现实的。老师要在教材的基础上,尊重教材内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帮助学生挑选几本适合学生的课外读物,增长学生的见识,拓展阅读范围,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量。

例如老师在讲解《翠鸟》这篇课文的时候,要在课堂上对文章进行详细讲解,让学生认识生字,了解文章的写作手法。在讲解完课程之后,老师可以帮助学生挑选几本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籍,增加学生对文本的积累,让学生可以通过阅读积累写作素材和词汇,提高文章的写作质量。

5.以生活为学习中心,搭建阅读和写作的桥梁

要想提高学生语文的写作与阅读能力,在教学中可采取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借助生活化载体,让学生通过观察生活,理解阅读及写作的重点。知识离不开生活,生活离不开知识。在语文教学中,由于学生的年龄较小,学生阅读或是写作时感觉枯燥乏味,语言表达能力较弱,所以无论是对阅读材料的分析,还是对写作而言,学生的思路较为混乱,无从下笔,抓不准文章的重心。因此,在教学中应当以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应用于教学中,可将阅读、写作与日常生活三者融合为一体,从而实现教学的高效性。其中生活化教学手段的应用,不仅能够使学生积累较多的写作素材,同时,通过观察生活后,学生在进行阅读时也会有较好的效果。

例如老师在讲解《我们奇妙的世界》一课时,可以与学生一起感受生活,让学生通过观察生活、了解生活,认识奇妙的世界,从而在进行阅读时便于理解知识点。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以本单元习作内容为范文,展开写作《国宝大熊猫》,当学生通过观察及阅读后,在素材的影响下,能够写出较好的文章。

总而言之,将读写结合的教学方式应用到阅读教学工作中,旨在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阅读能力。老师要创新教学方式,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可以积极参与到阅读活动中,提高学生的体验感。老师在教学的时候,应该坚持读写结合的教学方式,构建小学语文课堂的高效性,实现阅读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梁梅《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教学模式探析》,《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8年第11期。

[2] 李杰《谈读写结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中国校外教育》2018年第12期。

猜你喜欢

高效课堂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如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